第六章 民間太子

兩人一路沒敢耽擱,日夜兼程趕回長安,向皇帝奏明情況。

到了皇宮,二人向皇帝陳述完畢後。皇帝開口問道:“如二位先生所言,齊王一脈確實已經斷絕,燕王這一脈,也只剩下一個七八歲的遺孤?”

“是的,皇上。這個遺孤名叫李景明。皇上請看,這是李家老僕收藏的已故燕王的舊物。”說罷梁鴻就把龍紋玉佩和燕王印信呈了上去。

“恩,不錯,確實是我大寧皇室之物。如此看來,這個孩子是燕王后裔無疑。南老先生,這孩子人怎麼樣?”

“啓稟陛下,老朽與樑老先生在那邊觀察數日,發現李景明這孩子秉性善良,聰明孝順,是個可造之材。”

李成武雙手扶着輪椅,靜靜地望向窗外,過了一會兒,開口說道:“朕相信先生的眼光。只是苦了這孩子了,這些年一個人在外面不知受了多少委屈。朕有意把景明接過來,留在宮中撫養,先生意下如何?”

南姓老者面帶憂慮的說道:“皇上,有句話老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李成武哈哈一笑,說道:“先生與朕相伴多年,雖無君臣之名,卻有君臣之實。爲政之要,在於君臣一體。唯有君臣兩不相疑,方能同心同德。因此先生不必躊躇,有什麼話但說無妨。”

“皇上聖明,是臣多慮了,只是臣覺得,李景明暫時不該接入宮中,應留在宮外繼續撫養。”南姓老者誠惶誠恐地說道。

李成武遲疑了一會兒,問道:“先生的意思朕不太明白,可否細說?”

“不知皇上可曾記得,兩年前,玄宗皇帝突然駕崩,太子儲君繼承大統,結果繼位一個月不到,太子就突染惡疾去世。太醫對外宣稱太子是由於傷心過度,然後又得了風寒,病情來的過於猛烈,以至於藥都還沒來得及起作用便殯天了。太子之死過於蹊蹺,坊間流傳着各種傳聞,其中就有說太子並非死於病症,而是被人下毒謀害致死,只是這種毒無色無味,人死了也驗不出來。”

李成武臉色逐漸變得陰沉,眼中透露出了殺氣,雙手緊握,骨節咯咯作響,用無比憤怒的語氣說道:“此事朕豈能不知!必是那妖道丁妙真下的毒,這個狗賊殺我皇兄,害我侄兒,我恨不得啖其肉,飲其血!要不是這妖道服毒自盡,我定要把他千刀萬剮,然後扔到永夜之森去喂那羣畜生,方解我心頭之恨!”

南姓老者見狀連忙跪下勸道:“皇上息怒。這正是臣擔心的,倘若把李景明突然接入宮中,臣恐重蹈覆轍。”

這句話像是一盆冷水一樣,讓李成武瞬間變得清醒起來。宮中的那些骯髒事他怎能不知?後宮明爭暗鬥,朝堂權力交織,富麗堂皇的宮殿,前呼後擁的奴婢,以及盔甲鮮明的護衛,都不能掩蓋宮廷的兇險。它既是王朝的中心,也是權力與慾望的聚集處。大到明目張膽的逼宮、政變,小到三教九流的下毒、巫術,都讓這裡變成了無聲的戰場。有些皇子,還未出生便胎死腹中。有些即使長大了也會莫名其妙的死去。當年他的母親,爲了保護他和皇兄順利長大,耗盡心血。也正是這一路的患難與共,他才得以與皇兄彼此信任,心照不宣。丁妙真雖然死了,但不代表宮中就是安全的了。朝堂上,派系鬥爭,各個勢力的博弈從未間斷,隨時都可能再次波及到宮中。李景明是大寧朝唯一的希望,不容有失,他不敢去冒這個險,他也不能去冒這個險。

“南先生,繼續說下去,朕聽着呢。”李成武用異常平靜的口氣說道。

南姓老者思索了一會兒後,回答道:“第一,猝然把李景明接入宮中,並把他立爲太子,定然會在朝堂上掀起軒然大波。到時候或有人暗中接近太子,伺機拉攏。或有人心存不軌,意圖謀害。第二,李景明從小在民間長大,如今年紀尚小,突然把他接入宮中,怕他不能適應。第三,宮中錦衣玉食,衣來伸手,飯來張口,雖然有最好的老師,最好的環境,可也會讓人變得懶惰,驕奢,長此以往,還會變得不識民間百姓之疾苦。倘若連百姓之疾苦都不知,又何談爲天下百姓謀福祉,又怎能成爲一代明君?”說罷南姓老者跪在地上,一邊磕頭一邊說道:“皇上,臣所說句句皆是肺腑之言,爲國爲民之心天地可鑑,倘有冒犯之處,還請皇上恕罪。”

李成武趕緊示意梁鴻把南姓老者扶起來,然後安慰他道:“先生不必緊張,先生所說,皆合情合理,朕能理解。想當年,朕也是出了宮,在外帶兵打仗時才悟得此理。百姓之疾苦,非親身經歷,不能感同身受。這些年眼見耳聞,惻隱之心,油然而生。宮中雖好,但終究非育人之福地。那麼依先生的意思,還是繼續把景明留在宮外撫養?”

“皇上聖明,縱觀史書,成長於民間的布衣天子不在少數,且這些大多能力出衆,心繫百姓。而且把景明繼續留在民間撫養,也能避開朝堂上的衆多耳目。就是不知道皇上是否能狠下這個心?”

“吃苦要趁早,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爲,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將來這江山是要交到他手上的,不好好歷練歷練,又怎能扛得住?”

“那皇上的意思是?”南姓老者輕聲的問道。

“把景明繼續留在民間撫養教育。梁鴻!”李成武厲聲喊道。

“臣在。”

“朕今後就把景明還有南先生的安全交給你了,倘若他們倆有半點損傷,你提頭來見!還有,今後你要負責教景明習武,至於南先生,好好教景明讀書寫字,修身治國之道。景明只要能學到你二人一半的本事,朕就放心了。”

“陛下放心,老臣我就是拼了這條老命,也要護景明和南先生周全!”

“哈哈,有你這句話,朕就放心了,朕估摸着當今世上能讓你梁鴻拼命的,也沒有幾個吧!”說罷李成武哈哈大笑起來。

“陛下擡舉老臣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天下英雄還是不可小覷的。但要是咱老樑真拼起命來,就是天王老子,也休想全身而退!”這位一直以來都極其低調的武夫,此刻如同一頭甦醒的猛虎一般,發出一聲聲的咆哮。

“哈哈,老東西,一把年紀了還不改當年血性,只恨朕現在不能站起來了,不然定要跟你過上幾招。”李成武大笑着說道。

“有陛下在,老臣不敢妄稱天下第一。”

“少拍馬屁了,朕的那點武藝朕還是清楚的。來人啊,把朕的佩劍取過來。”李成武對身旁的太監說道。

那太監轉身向內殿走去,過了一會兒,捧着一把劍走了出來。然後俯身把劍呈給了李成武,李成武接過劍,示意他退下。然後招了招手,讓梁鴻過去。

李成武一邊撫摸着那把劍,一邊對梁鴻說道:“這把劍乃是天外玄鐵所制,極其鋒利,是一把不可多得的神兵利器。這麼多年來跟着朕南征北戰, 救過數次朕的性命,是一把祥瑞之劍。此劍名爲‘孤鴻’,剛好你的名字裡也有一個‘鴻’字。朕今天就把它賜予你,望卿莫要辜負朕之所託。”說罷便親手把劍遞給了梁鴻。

梁鴻趕忙跪下,叩頭說道:“皇上待臣恩重如山,臣自當以死相報,只是這把劍乃是皇上的心愛之物,臣萬不敢接受,還請皇上收回成命。”

“拿着吧,朕現在這個樣子,它留在朕的身邊,也是無用,讓它跟着你,替朕好好守護景明吧。”李成武略帶傷感的說道。

南姓老者向梁鴻使了個眼色,梁鴻立馬會意,他也生怕再推辭,觸動了皇上的傷心事,因此就接過了賞賜。這把劍外形比較古樸,劍身通體黝黑,劍柄的尾部雕刻着一條金龍仰天長嘯,金制的劍柄處刻了“孤鴻”二字。劍剛一拔出鞘,周圍便升起一股寒意。梁鴻取下一根頭髮放上去,輕輕一吹,頭髮立馬斷成兩截。

“陛下,這果然是一把吹毛斷髮的寶劍。”梁鴻一臉驚喜的說道。

“吹毛斷髮不算稀奇,你讓頭髮自己落到劍刃上試試。”李成武說道。

梁鴻照着李成武所說,把頭髮放到劍刃的上方,然後讓頭髮輕輕落下。只見那頭髮剛一觸到劍刃,便斷爲兩截。

“怎麼樣?是把寶劍吧?”李成武笑着問道。

“老臣闖蕩江湖這麼多年,還是頭一次見到如此鋒利的兵器,今天真是開了眼界了。”

“你再拿劍砍一下這個柱子試試。”說着李成武指了指旁邊的石柱子。

梁鴻拔劍向石柱砍去,劍刃與石柱相碰撞,迸出火花,劍身瞬間就嵌入到石柱中去,再拔出來看,劍上除了一些石沫粉塵,沒有任何劃痕,劍刃處也如同新的一般完整無缺。

“不愧是天外玄鐵煉成的,果然又鋒利,又堅硬,此劍非凡間之物!”梁鴻讚歎道。

“想當年,朕與人在戰場上廝殺時,凡與朕手中劍相碰撞者,無不斷爲兩節,當真是削鐵如泥,上古之神兵也不過如此。如今朕把它賜與你,希望你能明白你身上的責任重大。你拿着此劍,保護好景明和南先生,保護好大寧朝的未來,斷不可辜負朕對你的期望。”

梁鴻手持“孤鴻”,單膝跪地,用無比堅定的語氣說道:“臣定當以此神劍,誅殺逆賊,護我大寧!”

“起來吧。”李成武示意下人把梁鴻扶起,然後轉頭對南姓老者說道:“南先生,朕沒什麼可賞你的。名利於先生如浮雲,財色不能亂先生之心。朕所能做的,就是給予先生最大的信任,還望先生莫要見怪。”

南姓老者趕緊跪在地上說道:“皇上待臣,實屬不薄,蒙皇上對臣言聽計從,使臣滿腹才學得以施展,能夠爲國爲民做一番事業,不至於老死田間,無濟於世。皇上對臣的信任,就是這世間最寶貴之物,臣別無所求,定當盡心竭力,教導景明,還皇上一個好太子,還大寧一個好國君。”

“好!朕相信你們!這兩天你們把手裡的事安排一下,就去劍南道吧。暫時不要告訴景明他是太子之事,以免擾亂他的心緒,等時機成熟了再告訴他吧。朕有時間,也會親自過去看看你們和景明的。一切起居用度,儘量節儉,莫要鋪張浪費,與尋常百姓之家相同即可,以免養其驕奢之氣。朕這裡有兩塊金制腰牌,你們放在身上,有什麼難以解決的事情,拿着這兩塊腰牌去找各地督撫,他們都會照辦。”說着李成武拿起桌子上的兩塊腰牌遞給二人。

兩人接過腰牌,沉默不語,他們也不知道,這一去,何時才能再回來。

李成武接着又說道:“要經常給朕寫信匯報情況,朕膝下無子,景明就是朕的兒子。”

“臣等謹遵聖諭。”兩人齊聲說道。

“沒別的事了,你們退下吧,朕累了。”李成武一臉疲倦的說道。

“臣等告退。”說着兩人緩緩退出宮殿。

第七十六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第七十六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心未改第九十五章 情隨事遷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心未改第五十章 破軍八式第一百一十九章 誠心悔過第十六章 情之所起第九十九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一十二章 誤打誤撞第九十七章 往事如煙第九十四章 春庭雪第八十七章 大婚之日第八十三章 一別兩寬第十一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一十六章 掃地出門第八十七章 大婚之日第六十七章 命數如織第五十三章 江南有佳人第十三章 緣起第一百零九章 一網打盡第九十章 恍恍惚惚第八十三章 一別兩寬第二十九章 不殺之恩第五十八章 綠綺第七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二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零二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三章 江南有佳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至陰至柔第四十四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七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九十九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一十一章 貪心不足第一百二十章 鐵石心腸第三十三章 髮簪第四十三章 命運的捉弄第八十章 承嗣第四十六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九十三章 畫眉第一章 託孤第七十九章 戒之慎之第六十七章 命數如織第二十五章 誘餌第七十四章 連環計第七十五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二十一章 宿世情深第九十六章 而今才道當時錯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惡揚善第三十八章 國之棟樑第五十五章 往事第八十一章 揚眉吐氣第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八 孤魂野鬼第一百一十六章 掃地出門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三尸第八十六章 丞相之女第八章 白虎破軍第四十八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一十七章 黑臉白臉第四十四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二十二章 生生世世第九十六章 而今才道當時錯第一百一十八 孤魂野鬼第二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八章 母儀天下第一章 託孤第一百零四章 身懷六甲第四十四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六十七章 命數如織第七十四章 痛不欲生第二十七章 恍然如夢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二十九章 不殺之恩第四章 屍鬼第六十四章 花非花霧非霧第六十三章 蛻變第七十二章 魔音貫耳第八十三章 一別兩寬第二十七章 恍然如夢第七十八章 母儀天下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謀劃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謀劃第一章 託孤第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敦敦教導第一百二十章 鐵石心腸第七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六十四章 花非花霧非霧第九十四章 春庭雪第三十一章 好吃鬼李景明第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十四章 動魄驚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三尸第七十五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生
第七十六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第七十六章 此恨綿綿無絕期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心未改第九十五章 情隨事遷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生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心未改第五十章 破軍八式第一百一十九章 誠心悔過第十六章 情之所起第九十九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一十二章 誤打誤撞第九十七章 往事如煙第九十四章 春庭雪第八十七章 大婚之日第八十三章 一別兩寬第十一章 父子情深第一百一十六章 掃地出門第八十七章 大婚之日第六十七章 命數如織第五十三章 江南有佳人第十三章 緣起第一百零九章 一網打盡第九十章 恍恍惚惚第八十三章 一別兩寬第二十九章 不殺之恩第五十八章 綠綺第七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二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一百零二章 瞞天過海第五十三章 江南有佳人第一百二十七章 至陰至柔第四十四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七十八章 解開心結第九十九章 真真假假第一百一十一章 貪心不足第一百二十章 鐵石心腸第三十三章 髮簪第四十三章 命運的捉弄第八十章 承嗣第四十六章 偷雞不成蝕把米第九十三章 畫眉第一章 託孤第七十九章 戒之慎之第六十七章 命數如織第二十五章 誘餌第七十四章 連環計第七十五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二十一章 宿世情深第九十六章 而今才道當時錯第一百二十四章 懲惡揚善第三十八章 國之棟樑第五十五章 往事第八十一章 揚眉吐氣第十二章 暗流涌動第一百一十八 孤魂野鬼第一百一十六章 掃地出門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三尸第八十六章 丞相之女第八章 白虎破軍第四十八章 意料之外第一百一十七章 黑臉白臉第四十四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二十二章 生生世世第九十六章 而今才道當時錯第一百一十八 孤魂野鬼第二十三章 引蛇出洞第七十八章 母儀天下第一章 託孤第一百零四章 身懷六甲第四十四章 心有靈犀一點通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六十七章 命數如織第七十四章 痛不欲生第二十七章 恍然如夢第八十四章 悔不當初第二十九章 不殺之恩第四章 屍鬼第六十四章 花非花霧非霧第六十三章 蛻變第七十二章 魔音貫耳第八十三章 一別兩寬第二十七章 恍然如夢第七十八章 母儀天下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謀劃第一百零五章 暗中謀劃第一章 託孤第四十九章 傳功第一百二十三章 敦敦教導第一百二十章 鐵石心腸第七章 柳暗花明第九十二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六十四章 花非花霧非霧第九十四章 春庭雪第三十一章 好吃鬼李景明第十八章 水落石出第十四章 動魄驚心第一百二十六章 斬三尸第七十五章 哀莫大於心死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