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總) 天下大勢

第269章 (總) 天下大勢

第六部

第四十二章(總第二百六十六章)、天下大勢

見亂兵衝了進來,華歆站起來大聲喝道:“天子面前,竟敢擅自闖入,都滾出去。”

衛覬一拍酒案,喝道:“持刀闖入,你們活得不耐煩了嗎?”

馬宇又一揮手,最前面的兩個士兵又被碗盤擊倒在地,幾番掙扎才爬起來。士兵們發一聲喊,轉身就往外跑。

衆人一時都呆住了,沒料到是這種結果,坐在各自的酒案前誰也不敢亂說亂動。劉協驚嚇的躲藏在酒案下不敢現身,小太監魏翔上前將劉協扶起來,重新坐好。劉協猶自顫抖不已,都無法拿穩酒杯了都。

馬宇站起朗聲道:“今日酒宴已經盡歡,天子乏了,左右扶天子速去休息。”馬宇高聲道:“謝天子酒宴,臣等已吃好喝好,臣等告退。”

經歷了上次的酒宴之後,劉協做事老實了,說話也低調了。譚蕞以養傷爲名,多日也不出門了。這樣一來,劉協明面的活動似乎少了許多,暗地裡也沒閒着。馬宇雖然掌握了一些情況,只要不是太明顯,也不便採取什麼對策和措施,以不變應萬變吧。對於劉協適當的要求,比如打獵、出宮在洛陽範圍內視察等,只要每次事先提出的,馬宇也任其所爲,不加阻攔,儘量滿足,只是暗裡明裡的加強了安全保護。

曹丕、劉備仍然保持着穩定的聯盟,並且掌握了馬鞍和馬鐙的秘密,已全面裝備了各自的騎兵。曹丕娶了劉備的女兒,劉備則娶了曹丕的堂姐曹梅,雙方是親上加親來往更加密切。考慮到北、西、南三個方向受敵,曹丕調整了軍隊的佈置,同時大力發展農業和商業,荊州的經濟基礎本來就不錯,在曹丕的努力下,經濟又上了新臺階,人口數量也逐漸開始增加。劉備也調整了軍隊的部署,穩定了浙江、福建。派大將朱桓、廖化、魏延登陸了東夷(即臺灣),將東夷也納入了劉備的勢力範圍,並改名臺灣,充分展示了對領土的渴望和開拓精神,廣闊而穩定的大後方,既可提供糧草,也給劉備增加了不少人口和實力。

漢獻帝建安八年(203)五月,曹丕、劉備先後上表各自給天子送來了四十名江南美女,金銀珠寶若干,劉協大喜,封曹丕爲大司徒、荊州刺史、益陽侯、假節。劉備爲大司空、揚州刺史、富春侯、假節,還分別賜給曹丕、劉備不少禮物,尤其是賜給劉皇叔劉備的禮物有二十多車,堪稱絕無僅有。同時,曹丕、劉備打破僵局,首次拍專人送來親筆書信向漢中王問安,並各自用糧食交易了一批杏花村。馬宇也給他們回信,對他們全力安民、發展經濟表示肯定,並重申了統一大業的重要性。對此曹丕和劉備卻未迴應。

馬宇整日和賈詡、郭嘉、衛覬、陳羣等商議如何治國安邦,富國富民,事無鉅細,商議起來有時候忘了吃飯,一忙就是一整天。聞知劉協對曹丕、劉備的最新任命後,衛覬笑道:“投其所好,各取所需,天子大封其官爵,雖說是有病亂投醫,卻也對症,這明顯是希望曹子桓、劉玄德能和咱們繼續對抗下去。”

郭嘉道:“根據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原則,天子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他希望曹子桓、劉玄德能壯大一點,爲他分擔一些壓力,也可理解其用意。”

“天子想明白了,若是曹子桓、劉玄德多堅持幾年,他還有存在的價值,他的安危相對就沒有問題,因爲我們也需要天子這個金字招牌。”賈詡低聲對馬宇說道。

“是的,一旦收復了江南,大漢統一了,天子的含金量就大幅度的降低了。”衛覬推心置腹的說道。

馬宇暗暗點頭,對衆人道:“天子心思慎密,考慮的很周到啊。天子此次封曹丕和劉備爲大司徒和大司空,使得咱們的對手和咱們大致相等,否則就算不上對手了。”

“可給曹子桓、劉玄德再發書函,若能歸順朝廷,可封王。”賈詡若有所思的說道。

“文和先生說的極是,要是能歸順朝廷最理想了,可爲中華民族減少數萬人員的傷亡,先禮後兵也是咱們的規矩,這個事情回頭我讓陳孔璋來辦吧。”

。。。。。

劉備收到了馬宇送來的書函,打開一看,竟然是要他歸順朝廷,氣得指着北邊大罵道:“漢賊馬宇,竟大膽如此,視我江東無人乎?”

諸葛亮、張昭在一旁不知原因,接過書函一看,才知道原來是馬宇的如意算盤,諸葛亮笑道:“主公息怒,此乃馬宇的先禮後兵之計也,如此一來,漢賊發兵有名了,我們可將情況與曹子桓通報,不知他們收到類似書函沒有。不過,這信函的楷書確實很漂亮。”

張昭道:“主公,我們可給馬宇回一書函,書函上說我們只歸順朝廷,不歸順個人,只要他還政於天子,我們就可渡江歸順。”

劉備喜道:“孔明先生、張子布言之有理,還請子布親自執筆回函,但萬萬不要矮化了我們江東,寧可拒絕,絕不可能交出兵權,並速派人出使荊州通報情況。”

“遵主公令。”張昭執禮回道。

。。。。。

曹丕收到馬宇的書函後,並沒有當作多麼重要的信函來處理,倒是放了兩日後,心情平靜了才與衆人商議。此時戲志才已病故,劉曄、任峻、王朗等看了書信,任峻道:“做夢娶媳婦,這個漢賊儘想好事。”

“咱們用什麼口吻給馬宇回書信呢?”曹丕爲難的問道。

劉曄起身道:“主公,這樣的書函,咱們根本就不用回信。”

“不回信,不太好吧。”王朗道。

“何必回信,正所謂此時無聲勝有聲,我們不回信就是最好的態度。”劉曄道。

曹丕道:“不知道劉玄德收到此類書信沒有,也不知道他們是如何處理的。”轉念又一想道:“劉子揚說的對,不回信纔是最好的回覆。”

王朗建議道:“主公,我估計劉玄德也能收到書信,咱們可將情況通報給他們。”

“衆卿之言正合我意。”曹丕放下心來,令劉曄安排合適的人去建業。

。。。。。

賈詡、郭嘉、衛覬、薩倫等人按馬宇的要求,一直在策劃、編制討伐荊州、平定江東的作戰計劃。經過了近二個月,他們分別完成了對曹丕和劉備的《渡江討賊、收復江南作戰計劃》的初稿。

郭嘉道:“主公,目前天下三分,曹子桓、劉玄德在江南與朝廷形成鼎立之勢,在短時間內已無法改變。雖然曹劉相對朝廷其勢力弱小得多,但一是有長江天險,阻擋我大軍討伐;二是有曹劉結成的聯盟;三是我軍水師尚未達到水面大規模作戰的水平;所以一時還無法過江作戰。若要過江,我認爲,一是我靖勇軍水師演練達到預定目標;二是曹劉聯盟出現不可彌補的裂痕;三是一方出現了較大的危機,那時機會就來了。”

賈詡接着道:“曹劉結盟在江北的時候就有,其實質是利益結盟,最後並沒形成真正的聯盟,也沒達到相互支持、配合作戰的水平,以致於敗退到了江南。但現在有可能不同了,因爲江南沒有多少退路了,其聯盟可能比江北時的聯盟要堅固的多。在對外的時候,也就是面對朝廷大軍的壓力,因爲脣亡齒寒的道理,曹劉爲了生存會結成牢固的盟友。他們自以爲再加上長江天險就可以抵擋住朝廷大軍了,竟然拒絕了朝廷封王的好意,也是錯過了一個機會啊。”

衛覬道:“文和先生、奉孝先生說的對,若曹劉他們二個之間利益發生衝突的時候,也會發生爭鬥。例如在豫章郡的問題上,曹劉發生的小規模衝突就說明了這個問題,只是因爲曹劉內部的智者及時的制止了衝突的擴大,雙方均做出了讓步,使得矛盾得以緩解直至消除了。但這並不代表今後就不會沒有矛盾了,一旦有了新的矛盾,還是要發生衝突的,若有機會,這也是咱們可以利用的地方。”

郭嘉又道:“從目前來看,曹劉結盟將與朝廷頑抗到底,過江作戰是必然的。待條件具備時,如曹子桓內部不穩之時,最好是先取曹子桓。我大軍從水路順江而下,陸路從益州、交州夾擊之,江北大軍渡江而攻之,則曹丕無法抵擋,勢必敗之。大敗下的曹子桓無非兩個出路:一是被消滅或投降;二是逃往劉玄德之處,繼續頑抗,但我認爲逃至劉玄德處的可能不太大。”

“奉孝分析的太透徹了,若能先取曹子桓最有利。”陳羣讚道:“以我觀察曹子桓之爲人及其秉性,我也認爲曹子桓敗後逃往劉玄德處的可能性不是太大,我估計他寧可投降咱們主公,也不會投奔劉玄德。各位想想看,若是咱們討伐劉備之時,曹丕還是要投降一次。”

“因爲先攻打荊州,劉玄德無法藉助舟船之利支援曹子桓,只得從陸上支援,相比水路就有一定的難度。若是先攻打劉玄德,曹丕可藉助舟船之利支援劉玄德。”華歆領悟道。

最後,郭嘉分析道:“曹子桓滅後,江南抵抗聯盟沒有了,再取劉玄德則相對容易了,可謂是孤掌難鳴了,待時機成熟之時,靖勇軍順江而下,我們還可從海上攻之,陸上攻之,形成四面圍攻,所以說劉玄德必敗無疑,收復江南是必然的,哪怕是先收復荊州也是很大的成功,屆時孤立了江東劉備,所以統一江東則指日可待,統一正是大勢所趨。”

。。。。。

馬宇用兩天認真的看了《渡江討賊、收復江南作戰計劃》後,提出要召集全體參政一起討論,參政討論後,再擴大到尚書和相關的侍郎再討論,方可定稿。

六月底,董昭回到洛陽,參政會議如期召開,參政們逐字逐句的討論了《渡江討賊、收復江南作戰計劃》,會議在漢中王府進行了兩天,完成了第一輪討論。

修改後,又進行了第二輪討論,包括所有的尚書、兵部侍郎等人蔘加,在漢中王府討論了兩天,又經過了三次修改,最後總算定稿了。

在最後的總結髮言中,馬宇道:“關於《渡江討賊、收復江南作戰計劃》雖然定稿了,但是,山不轉水轉,一切都在變,計劃也許還要根據形勢的變化經過多次調整和修改,但是咱們總得有個目標,知道該如何朝哪個方向努力。所以,現在的情況是,首先是各部要自盡其責,重點是圍繞這該計劃推進,哪個部出了問題要追究責任。另外,任何人不得透露一絲一毫,若有違反軍法不容。”

#############

(本章完)

第305章 (總) 生死未卜第27章 (總) 大戰張燕5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144章 (總) 三路大軍第361章 (總) 蔣琬守城第172章 (總) 鎮西安北第213章 (總) 奪城大戰第110章 (總) 長安長安1第19章 (總) 何去何從第35章 , (總) 暗流涌動1第212章 (總) 水陸並進第8章 (總) 村中議事第258章 (總) 長安一日第95章 (總) 春宵一刻第257章 (總) 大漢皇宮第348章 (總) 賈詡用計第209章 (總) 水師雛形第168章 (總) 漢中的王第37章 (總) 夜宿忻州1第225章 (總) 臨津激戰3第65章 (總) 摧枯拉朽2第244章 (總) 曹劉過江第114章 (總) 長安長安5第58章 (總) 大戰前夕2第48章 (總) 河內重地第282章 (總) 南下號角第95章 (總) 春宵一刻第44章 烽火上黨1第289章 (總) 突襲長沙2第242章 (總) 劉協生氣第308章 (總) 故事新編第116章 (總) 張機四奇第244章 (總) 曹劉過江第311章 (總) 中華大帝第215章 (總) 江北大營1第118章 (總) 血戰雄關2第23章 (總) 大戰張燕1第86章 (總) 驍騎威風第110章 (總) 長安長安1第170章 (總) 國之瑰寶第300章 (總) 撈刀河邊第154章 (總) 黃甸關前第3章 (總) 一夢千年第226章 (總) 帶方朝漢第259章 (總) 洛陽皇宮第157章 (總) 生死之戰1第104章 (總) 猛將張繡第325章 (總) 許昌急報第165章 (總) 何爲對聯第304章 (總) 天子傷勢第351章 (總) 南門之亂第211章 (總) 水陸並進第115章 (總) 長安之計第303章 (總) 邙山危境第45章 (總) 烽火上黨2第363章 (總) 克難歷險第350章 (總) 當塗難擋第156章 (總) 李嚴定計第107章 (總) 刀光斧影2第221章 (總) 又是過江第254章 (總) 水師訓練1第173章 (總) 才女蔡琰第288章 (總) 突襲長沙1第334章 (總) 御駕親征第200章 (總) 鄴城會議第264章 (總) 蔡琰出嫁第31章 (總) 收取晉陽4第74章 (總) 杏花貢酒第247章 (總) 朝廷博士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225章 (總) 臨津激戰3第192章 (總) 東征受挫第358章 (總) 再戰當塗第23章 (總) 大戰張燕1第287章 (總) 巧取岳陽第194章 (總) 奔襲柳城2第134章 (總) 又來一個第97章 (總) 春寒料峭第362章 (總) 劉備偷襲第211章 (總) 水陸並進第333章 (總) 出兵江東第5章 (總) 燈下謀劃第105章 (總) 一盤大棋第105章 (總) 一盤大棋第243章 (總) 薩倫歸來第140章 (總) 喜得貴子第42章 河東平叛第46章 烽火上黨3第63章 (總) 定計破敵第123章 (總) 兵定洛陽1第111章 (總) 長安長安2第76章 (總) 南北夾攻第309章 (總) 突生邊患第264章 (總) 蔡琰出嫁第322章 (總) 千頭萬緒第382章 (總) 江東王府第165章 (總) 何爲對聯第203章 (總) 火燒伏兵1第290章 (總) 傳國玉璽
第305章 (總) 生死未卜第27章 (總) 大戰張燕5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4章 (總) 穿越驚魂第144章 (總) 三路大軍第361章 (總) 蔣琬守城第172章 (總) 鎮西安北第213章 (總) 奪城大戰第110章 (總) 長安長安1第19章 (總) 何去何從第35章 , (總) 暗流涌動1第212章 (總) 水陸並進第8章 (總) 村中議事第258章 (總) 長安一日第95章 (總) 春宵一刻第257章 (總) 大漢皇宮第348章 (總) 賈詡用計第209章 (總) 水師雛形第168章 (總) 漢中的王第37章 (總) 夜宿忻州1第225章 (總) 臨津激戰3第65章 (總) 摧枯拉朽2第244章 (總) 曹劉過江第114章 (總) 長安長安5第58章 (總) 大戰前夕2第48章 (總) 河內重地第282章 (總) 南下號角第95章 (總) 春宵一刻第44章 烽火上黨1第289章 (總) 突襲長沙2第242章 (總) 劉協生氣第308章 (總) 故事新編第116章 (總) 張機四奇第244章 (總) 曹劉過江第311章 (總) 中華大帝第215章 (總) 江北大營1第118章 (總) 血戰雄關2第23章 (總) 大戰張燕1第86章 (總) 驍騎威風第110章 (總) 長安長安1第170章 (總) 國之瑰寶第300章 (總) 撈刀河邊第154章 (總) 黃甸關前第3章 (總) 一夢千年第226章 (總) 帶方朝漢第259章 (總) 洛陽皇宮第157章 (總) 生死之戰1第104章 (總) 猛將張繡第325章 (總) 許昌急報第165章 (總) 何爲對聯第304章 (總) 天子傷勢第351章 (總) 南門之亂第211章 (總) 水陸並進第115章 (總) 長安之計第303章 (總) 邙山危境第45章 (總) 烽火上黨2第363章 (總) 克難歷險第350章 (總) 當塗難擋第156章 (總) 李嚴定計第107章 (總) 刀光斧影2第221章 (總) 又是過江第254章 (總) 水師訓練1第173章 (總) 才女蔡琰第288章 (總) 突襲長沙1第334章 (總) 御駕親征第200章 (總) 鄴城會議第264章 (總) 蔡琰出嫁第31章 (總) 收取晉陽4第74章 (總) 杏花貢酒第247章 (總) 朝廷博士第109章 (總) 備戰長安第225章 (總) 臨津激戰3第192章 (總) 東征受挫第358章 (總) 再戰當塗第23章 (總) 大戰張燕1第287章 (總) 巧取岳陽第194章 (總) 奔襲柳城2第134章 (總) 又來一個第97章 (總) 春寒料峭第362章 (總) 劉備偷襲第211章 (總) 水陸並進第333章 (總) 出兵江東第5章 (總) 燈下謀劃第105章 (總) 一盤大棋第105章 (總) 一盤大棋第243章 (總) 薩倫歸來第140章 (總) 喜得貴子第42章 河東平叛第46章 烽火上黨3第63章 (總) 定計破敵第123章 (總) 兵定洛陽1第111章 (總) 長安長安2第76章 (總) 南北夾攻第309章 (總) 突生邊患第264章 (總) 蔡琰出嫁第322章 (總) 千頭萬緒第382章 (總) 江東王府第165章 (總) 何爲對聯第203章 (總) 火燒伏兵1第290章 (總) 傳國玉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