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分天下論

洛陽、幽州、青州三地,與冀州打得如火如荼。

此時的淮南,則剛剛安定。

歷史上袁術最強大的時候,主要還是佔據了南陽和汝南兩個郡。

這兩個郡一個是南陽盆地,一個是黃淮平原,加起來人口達三四百萬之衆,使得早期袁術實力,可謂天下首屈一指。

而如今歷史改變,這一次他並沒有佔據南陽。但卻多了荊州南部,揚州西部以及豫州南部三地。

坐擁三州一半土地,治下最多的時候,人口能達到六百萬以上,實力比之歷史上,只強不弱,甚至在兵力、經濟以及坐擁的戰略要地上,也是超出太多。

然而雖然袁術是典型的一副好牌打得稀爛,水平能力極差的漢末諸侯之一。但現在的情況,其實並不一定比他歷史上好,甚至更差。

原因很簡單。

這一切都是陳暮設下的詭計。

袁術哪怕是坐擁這麼多土地、人口以及強悍的軍隊,依舊處於一種地盤陷阱當中。

資源陷阱大家可能都聽說過,當某個國家依靠某種資源富裕起來,比如礦產、石油、黃金等等,那麼很有可能因爲資源陷阱,而導致國家停滯不前,最終等到資源枯竭的時候,就是衰敗的時候。

袁術同樣是被陳暮設計了一種資源陷阱,表面上看他地盤很多,而且都連在一起。但由於地盤太大,且道路交通堵塞嚴重,軍隊很難全部勾連在一起,實力分散得厲害。

最重要的是他三塊地盤都是隻有一半,荊州北面有劉表,揚州東面有劉繇,豫州北面有孫堅,三方包夾,他的實力不能形成整體,就如一盤散沙一般。

事情的結果,也正如陳暮預料的一樣。袁術面對劉表和孫堅這兩個強敵,先丟汝南,再丟長沙,最後只能困守揚州,欺負一下劉繇。

前年袁術再次想要把汝南奪回來,他對於荊州南部其實並不看重,雖然荊州南部的長沙郡、零陵郡都是人口多達百萬的大郡,但地理位置太偏,所以他真正想要的,還是豫州以及南陽,即便不能把豫州吃下,也必須要把汝南袁氏基業重新納入自己勢力範圍。

可惜的是他的能力實在撐不起他的野心,不提孫堅曹操如何抵禦他,單說呂布背信棄義,就夠他喝一壺的。偏偏這個時候袁術還不能對呂布有什麼意見,因爲他已經四面皆敵,如果再跟徐州的呂布鬧矛盾,最後結局就是死路一條。

因此袁術也只能暫時先打落了牙,往肚裡吞。一邊應付着曹操和劉表的聯合進攻,一邊寫信給呂布求援。最後還是在呂布徹底佔據徐州南部之後,曹操見自己後路被斷,被迫撤軍,算是讓袁術緩了一大口氣。

但曹操雖然撤兵,劉表派出來的黃祖可還在。並且劉繇也回到了江東,召集舊部,開始再次進攻袁術。袁術在壽春艱難困守,一直到今年,等到劉繇病死了,他才擊退劉表,徹底佔據了揚州,雖然還有嚴白虎等各地不臣服於他的地方勢力,但至少形勢比之前好了不少。

等到劉備和袁紹徹底開戰之後,袁術再次蠢蠢欲動。此時他沒有傳國玉璽,也沒有稱帝。雖然氣憤於呂布和袁紹坑了他,主簿閻象好說歹說,最終還是讓他決定與呂布重新結盟,再次派出使者與呂布溝通,並且又一次提出要與他結爲女兒親家的事情。

上次雙方的親事被戰事打亂,如今兩方也已經算是承平了一段時間,從公元196年初到如今197年末,差不多兩年的時間。南方各路諸侯經過幾次大戰,互相傷亡慘重,除了劉表以外,大家都是半斤八兩,短暫修養一年,舔舐傷口。

不管是呂布還是袁術,乃至於曹操和孫堅,實力都稍微有所恢復。

呂布佔據了徐州南部的廣陵下邳一帶,對曹操和劉備都形成了巨大的軍事威脅。在站穩腳跟之後,呂布曾經策劃襲擊東海郡,把徐州北部拿下,讓自己徐州牧名正言順,但被衛覬勸阻,讓他不要在這個時候與劉備爲敵。

由於曹操和孫堅在旁邊虎視眈眈,呂布同樣不敢輕舉妄動,此時袁術來信要重新結親,正中呂布下懷,因而雙方締結盟約,等到今年年中,雙方子女完成親事,正式成爲兒女親家。

剛好此時青冀戰爭打響,南方的各路諸侯,也是立刻聞風而動。在修養大半年之後,各家皆有數萬精銳之士,他們壓制不住的野心,亦自此開始膨脹........

汝南,新蔡縣。

孫策這個時候正鬱悶地在大廳內喝酒,父親孫堅響應青州號召,親領大軍一萬北上進入河南,準備渡過延津渡口,與洛陽一同進攻袁紹。

他被留下來繼續與袁術對峙,這個時候他鬱鬱寡歡,倒不是覺得父親拋下他不管,而是周瑜前段時間向他告辭,說是要回一趟舒縣老家,舒縣在廬江,袁術的地盤,這讓他十分擔心周瑜會出什麼事情,因此整日喝悶酒,等着好友回來。

今年已經十五歲的孫權進入廳堂,見到兄長喝着悶酒,便出聲問道:“大兄爲何如此沉悶?”

“去去去,你這傢伙不過是孺子小兒,什麼都不懂,回你房間看書去。”

孫策擺擺手,弟弟根本不知道他在擔心什麼。

孫權不服道:“古有甘羅十二爲相,今我已年方十五,堂堂男兒,怎麼能整日不思家國之事,我年齡雖比兄長幼,然既是孫家兒,便自該爲父兄分憂!”

孫策頗爲驚訝地看着自己平日裡不顯山露水的弟弟,打量了片刻,比出大拇指讚賞道:“好,不愧爲我孫家男兒,當有此氣魄。”

正在此時,門外忽然有人進來喊道:“少郎,少郎,周郎回來了。”

“公瑾回來了?”

孫策驚喜地從席上站起來,正準備去迎接。

外面周瑜就哈哈大笑地進來道:“哈哈哈哈,伯符,我回來了。”

就看到周瑜和另外一個約二十餘歲的青年一同跨入院內,然後疾步過了院子,步入廳堂。

孫權看到這一幕,就拱手說道:“兄長,我就不打擾大兄與公瑾兄長議事了。”

孫策看着他說道:“無妨,你坐下,今日聽你之言,才知我阿弟乃胸有乾坤之人,自可一同聽事。”

周瑜聽到這句話,頗爲驚訝地打量了一下那紫發碧眼的少年,但既然是孫策這麼說,他也就沒有再說什麼,而是拉着那青年男子進來後,一同坐下。

等到幾人分列而坐,周瑜才介紹道:“伯符,阿權,爲你們介紹,這是我好友魯肅,字子敬。子敬,這就是孫伯符及他弟弟孫權!”

“少將軍之名,天下共知,肅見過少將軍!”

魯肅拱手行禮。

孫策也是馬上回禮道:“子敬兄既是伯符好友,那便是我孫策的好友,快快請坐。”

兩人再次坐下,周瑜就說道:“伯符,此次我冒險回廬江,便是去居巢尋子敬,子敬乃胸有韜略之人,可謂人中龍鳳也,若能得子敬相助,則大事可成!”

“伯符謬讚了。”

魯肅忙擺擺手道:“不過是我的一點微末見解而已。”

孫策忙道:“願聽子敬詳言。”

魯肅與周瑜對視一眼,便看向孫策道:“少將軍以爲,如今這天下,應該何如?”

孫策撓撓頭,看了眼弟弟孫權,又看了眼好友周瑜,猶豫片刻,說道:“我也不知道,反正天下大亂,我孫家取豫州之地,到處都在打仗,沒一刻能安生。”

魯肅笑道:“那少將軍覺得,以後天下會如何?”

孫策又想了想,說道:“現在洛陽朝廷實力強大,正在進攻袁紹,等到袁紹敗亡,朝廷應該很快就能一統天下了吧。”

“少將軍真的以爲朝廷可以一統天下嗎?”

“難道不是嗎?”

“或許是,但絕不是朝廷。”

“那是?”

“是劉備或者袁紹!”

魯肅一針見血地說道:“最後的勝利者,無外乎他們二人也!”

“什麼?”

孫策大驚失色道:“這關叔父何事?”

當初劉備親自領兵南下支援豫州,又救治了孫堅,二人當初本來就情誼深厚,互爲兄弟,因此孫策在那段時間,一直稱呼劉備爲叔父。

其實歷史上的孫堅就一直是袁術的部下,因此袁術一直對孫策還不錯,把孫家軍當作自己的得力部將在培養。

而如今歷史改變,孫堅不再依附袁術,他的糧草、地盤、武器鎧甲,很多都是由劉備提供,而且劉備一直是和他平輩交往,不把他當屬下。

再加上救命之恩,所以孫堅跟劉備的盟友關係,遠比曹操和劉備之間那種勾心鬥角鐵得多。

包括這次北上征討袁紹,朝廷和劉備都沒有要求他來,是孫堅自己主動向朝廷上奏,請求領兵來征討,這纔有孫堅北上的事情。

因此孫策受到孫堅的影響,對劉備還是非常親近。聽到天下最後的勝利者是劉備,而不是洛陽朝廷的天子,這讓他感覺到十分驚訝與不可思議。

難道叔父還會篡位不成?

然而魯肅卻認真道:“少將軍想想,如今天子已年逾六十,膝下無子,又能活幾年?如果袁紹與劉備之間的戰爭,是袁紹取勝,他得北方,以雄兵百萬,奪取天下,自不是難事。可如果是劉備呢?”

“如果叔父取得了大勝?”

孫策一時遲疑。

“不錯。”

魯肅點點頭:“屆時他大勢已成,手握重兵,等到天子龍殯之日,恐怕他登基與否,都已經由不得他。”

“爲什麼?”

孫策不解道:“叔父向來仁厚,怎麼可能會篡位?”

周瑜在一旁苦笑道:“劉玄德確實乃天下一等的仁義君子,奈何他若是取勝,你說他的那些部下會怎麼辦?辛辛苦苦打了天下,卻隨便抱取民間一個章帝子孫爲帝?若伯符你是劉玄德部下,你會答應嗎?”

“這.......”

孫策猶豫起來,確實,如果換他的話,辛辛苦苦幫人打天下,結果自己的主上還當不了皇帝,這怎麼可能嘛。

魯肅就繼續道:“因而未來天下,北方之主,必爲劉備或者袁紹二人中的一個。”

“嗯......”

孫策被魯肅和周瑜說動,點點頭道:“那......此事與我有何干系?”

魯肅又與周瑜對視一眼,便說道:“我是想問將軍,有沒有想過,做一做這天下之主?”

“你是說?”

孫策駭然道:“造反?”

魯肅連忙擺手說道:“少將軍小聲些,肅可從未這麼說過。”

周瑜也是哭笑不得道:“伯符,你別這麼大聲,子敬並不是讓你造反。”

“那是......”

孫策被他們搞懵了,不知道他們想說什麼。

魯肅這才圖窮匕見一般地說道:“當今天下,漢室已衰,這成了定居。劉備想學光武,三興漢室,但他又非光武子孫,想繼承這大漢,他並沒有資格。如果他將來篡位,將軍就可以立即扶持一名光武子孫爲帝,發詔征討,說劉備謀朝篡位,將軍以爲如何?”

“等到有朝一日,若能擊破劉備,大兄則能夠以漢室之名,一統天下,最後也學那劉備.......”

一直默不作聲的孫權,忽然出言,技驚四座。

周瑜和魯肅也都是頗爲驚訝地看着他,沒有想到這小子還挺有點東西。

“這......”

孫策被他們說的話給驚住,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才說道:“可是現在我們僅僅只有豫州一地,沛國甚至都不在我們手中,如何與叔父爲敵?”

周瑜便說道:“這就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事情,二分天下也!”

魯肅點點頭道:“此時南方有劉表,揚州有袁術,淮北有呂布,兗州有曹操。若能聯合曹操,先破袁術呂布,將軍得揚州,曹操得淮北,則將軍實力便能迅速壯大。屆時再拿下荊州,我們便坐擁三州之地,則大事可成一半了。”

“不錯。”

周瑜接過話茬道:“劉備與袁紹之間的戰爭,絕非一朝一夕可以結束。我們現在應該立即出兵,攻滅袁術。等他們打完的時候,最好的結果就是我們已經拿下了荊州,最壞的結果,無非就是與劉表相持,但那時我們已經有豫州揚州在手,亦有力敵北方之力。”

“可是曹操呢?”

孫策找到了關鍵信息, 說道:“如果曹操與我們爲敵的話.......”

魯肅笑道:“曹操絕不敢與我們爲敵,他即便是得了淮北,亦不過是有了河南之地而已,如果劉備或者袁紹統一北方,大軍南下,他曹操首當其衝,除非他想投降於劉備或者袁紹,不然的話,他絕不可能會兩面作戰。”

“如果那時我們不能消滅劉表,佔據豫、荊、揚三州,我們則與曹操聯合對抗北方。如果那時已經消滅了劉表,我們則與北方夾擊曹操,最後便是二分天下!”

周瑜說道:“那巴蜀的劉璋不過守門之犬也,我們屆時東南進攻巴蜀,得益州之地,再取關中,則最後再與北方的劉備或者袁紹爭雄!”

說到最後,周瑜和魯肅的臉上,都露出了一種興奮的神情。

若能有那一日,恐怕他們便也足以名垂千古!

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六章 觀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請假條第九章 規劃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請假條。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請假條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四章 推諉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
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七十七章 大善人陳暮第十章 掌控輿論的優勢第一百一十六章 陛下第六十章 大儒鄭玄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七十八章 他回來了第一章 秋風起,思子歸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八十一章 郭嘉發起了挑戰第二百五十三章 受降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一十五章 陳子歸的心機第一十三章 初平二年第二十七章 南軍第二十七章 三英戰呂布第六十六章 科學,從數學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襲城!第六十四章 慘幕第六十九章 西涼鐵騎第二百四十二章 南下洛陽第一百六十一章 戰起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章 俺也一樣第二十九章 張遼第二十三章 呂布歸順第三章 漢末羣雄之白馬公孫瓚第一百八十八章 崩潰第一百二十一章 強漢的二板斧第六章 觀察第二百二十八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第二十章 閻忠的二個任務第二十三章 年關將至請假條第九章 規劃第五十七章 時機已到第五十六章 打潁川請假條。第七十四章 廢帝第一百九十二章 朱儁重病,攻城之日第二百四十八章 齊王第二百三十三章 北上第四十一章 郭嘉之謀第二百六十九章 抵達倭奴國第八十三章 船隊回航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六十一章 人命如草芥第二百七十章 劉協的心思第五十六章 沮授三步應敵第五十四章 肘,跟我進屋第五十六章 欺世盜名第三十一章 王者之路第一百八十三章 鬍鬚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將計就計第四章 乃祖之風第二十章 新的佈局第三十九章鍾繇第六十一章 陳毒士又開始了第一百四十二章 誘餌第一百三十五章 教育晚輩第二百三十二章 袁紹不能死第五十二章 三戰三勝第一百零八章 敲山震虎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一百二十七章 天子出巡第三十四章 學宮的最後一天(2)第五十四章 知識的力量第三十章 東漢門閥第三十八章 第一波進攻第六十五章 神鬼之謀第七十三章 洛陽第一百六十九章 黃漢升連衝五陣第二百二十五章 戰術佈置請假條第七十章 沈亭之戰(2)第一百二十七章 哺時定策第四十九章 曹操的應對第一百六十四章 圍點打援第四十三章 慘勝第八十四章 他來了第七十五章 從地獄裡回來第六十三章 狂獅第四章 半個大漢人第四十三章 心懷萬民的少年第一百三十章 青冀戰爭第一十七章 盜掘陵墓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決戰第四十二章 一聲大哥,一生大哥第七十六章 火起第九十九章 工具人劉虞第一百一十三章 鞠義練兵第四章 推諉第五十六章 繁星點點第二百一十五章 青州的好兄弟第一百八十一章 決戰前後第五十四章 周瑜第二百四十六章 其心可誅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夾第八十四章 假酒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