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出兵救援

趙權現在的職務,有些接近後世裡的作訓部部長,就是將一批批新的士兵,模式化,程式化,然後交給一個個將校帶出去,走向戰場.這樣,不管是什麼樣的將校,他所帶的士兵都是經過統一作訓之後出來的,就不存在將不知道兵的弊端,也使得將校沒有自己的私兵,就不會出現新軍閥。

對於這樣的工作,其實是很乏味枯燥的,只有默默奉獻,沒有顯赫軍功。但趙權是一個任勞任怨的人,只要是能爲主公做事,只要能實現當初主公說的那個大同世界,就這麼默默無聞的做下去,也心甘情願,做什麼事情都要有人付出不是。

坐在如山案牘之後的趙權,用手揉揉脹的太陽穴,站起身想出去走動走動,活動一下自己。結果站起來,卻再次看到那些案牘,就苦笑着搖頭,該做的事情太多來,然後長嘆一聲,再次坐下,繼續伏案批閱。

正在這個時候,一個書辦捧着一卷文書進來,呈給趙權:“着是剛剛吳濤總管送過來的文書。”

趙權頭也不擡的問到:“是什麼內容?”

那個文書立刻打開來看來一眼之後唸到:“按照當初軍議,先向大軍提供五百刀盾,還有一千副藤甲,請將軍驗收。”

“刀盾和藤甲這麼快就打造編織出來啦?真的是難爲吳濤總管啦,這個我到要去看看。”趙權就站起來,繞過桌子,接過吳濤的文書,然後急匆匆往外走。

那個文書急忙跟進,邊走邊向趙權彙報道:“上次軍議結,吳濤總管就立刻馬不停蹄的執行,好在現在咱們鐵廠產量已經提高了,用磨具的方式先鑄造出大刀的樣子,然後用風車重錘鍛打出鋼刃,再招募婦孺打磨,這樣就提高了度,而盾牌也是用招募的老人編織的藤牌,現在,整個根據地裡,不管是男女老幼,都是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大家的幹勁也非常高,所以產量也就上去了。”

趙權邊聽,邊大步前行,那個書辦緊追了幾步:“吳濤總管想向主公申請,春耕之後,就徹底的廢除配額供給制度,一切都以做工報酬的形式來讓百姓自己養活自己,反正現在各個工種多,所需的人員也各不相同。”

趙權點頭,然後告訴這個書辦道:“吳濤管民政軍需,我們只管練兵,你一定記住,從今以後,我們非得主公詢問,不要去摻合民政事情,軍民不分,這是主公大忌諱,我們不要觸碰這個底線。”

被上司趙權這麼溫言責備警告,這個書辦立刻謹慎答應。

走到軍營倉庫的地方,就看到一羣民夫正在與管理倉庫的官吏交接物資。

趙權上前,先拿起了一副藤甲打量。

藤甲編織的細密結實,再用手掂量了一下,一副藤甲總分量不過四五斤(十六兩一斤)一個士兵穿在身上,完全可以行軍作戰而不會成爲拖累,然後伸手拿起一把剛剛打造出來的大刀,用力砍上去,結果根本就沒有破裂,這還是自己生產的好刀,若是大漢軍隊那些破爛刀具,估摸着也就能砍進去一半,至於那些流寇和黃巾殘部手中的武器,其破壞效果就更差了。

“軍師的主意真的好啊,不但在生產的成本與度上,這藤甲比鐵甲要強上幾倍,防護上也不錯,即便是一戰破損巨大,但在補充上,也根本就不是問題,不錯,不錯。”這時候那個書辦也連連點頭稱是。

“這樣吧,這批藤甲不要入庫了,直接往隊伍,讓一個千人隊馬上列裝,說不定什麼時候主公就要來令,再派隊伍出谷征戰呢,早熟悉早好啊。”

結果正是說什麼來什麼,正說着這事情,吳濤就急匆匆的趕了過來,遠遠的見到趙權就焦急的呼喊:“趙將軍,潞縣軍師傳來緊急求援令,命令根據地大軍立刻派出最少四千將士出谷,增援潞縣,增援鹽場主公。”

一聽這個軍令,趙權心就咯噔下,能讓軍師和主公求援,絕對是出了大事了。

於是吩咐身邊的書辦立刻帶着藤甲交付軍隊,並且命令他:“你立刻將原先的老兵整頓出來集合,等待我的軍令。”這次情況緊急,新兵出戰是會耽誤事情的,還是老兵再次上陣才把握些。

然後拉着吳濤的手直接往自己的衙門走:“我們回去說。”

兩人回到趙權的衙門,趙權立刻緊張的問道:“前面潞縣到底出了什麼變故?趕緊道來。”

這時候,吳濤叫過在堂下一個風塵僕僕的小隊長:“具體事情你和趙將軍詳細說來。”

這個信使小隊長立刻參見了趙權,然後詳細的將現在潞縣的狀況說與趙權吳濤聽,趙權吳濤越聽越心驚,越聽越膽寒。

忙讓手下抱出潞縣地圖,兩個人在地圖上,將得到的情況標註比劃了一番,不由得深深的吸了口冷氣。

“看來這個什麼丁家這是要徹底的與我們呂家軍打一場生死之戰啊,而且謀劃這次對我們決戰的傢伙,絕對是胸有韜略,考慮事情非常翔實,如此看來,主公和潞縣危險了,現在我們必須出兵增援。”

吳濤點頭稱是,但不無擔憂的道:“可是,我們現在根據地裡,雖然兵多,但除了趙將軍外,已經無大將統領出徵,而你也只能帶一路增援,這可如何是好。”

趙權也撓頭,再次看了看地圖,然後分析道:“我在北,潞縣在中,鹽場主公在南,我們這裡離這主公鹽場有二百多里路,即便全力增援,也是遠水不及近渴。”然後擡起頭,看向吳濤,卻是不再言語。

吳濤也沉默不語,盯着地圖仔細思量。

增援原則上就要直接增援主公,這是大是大非的問題,也正所謂功大莫過救駕,這是表忠心的時候,如果不先救援主公,那戰後無論主公那裡出現什麼狀況,自己等絕對就是大罪過。

一陣沉默之後,吳濤道:“潞縣有張燕軍師兩千大軍,也已經有了算計,應該能夠堅持,而主公那裡雖然有習珍的兩千人馬,但是,南方的鹽場,卻是一馬平川,無險可守,情形更加艱險。”然後深有含義的對着趙權道:“我們什麼都可以丟失,丟失的,不過將來再想辦法搶回來,但主公若是有一點閃失,你我將不能承擔。”

趙權就沉默的再次低下頭,繼續的看着地圖,腦海裡繼續想着整個戰局狀況。

在經過一番深思熟慮之後,趙權擡起頭,堅定的對吳濤道:“吳總管,軍事上我說了算,我認爲,最危險的還是潞縣。”

吳濤就說皺眉問到:“何以見得?”

趙權就揹着手,慢慢的說出了自己的判斷:“縣城剛剛落到我們的手中,內部安定還沒有達到,更主要的是,縣城內龍蛇混雜,整個縣區之類的各家大戶,都在縣城內有他們的客棧驛館或者是商鋪,也就是說,雖然整個縣城有高厚的城牆,但在那些世家大族的勢力之內,去等同於形同虛設,如果我是這次叛亂的主使人,我一定會通知城內自己手下的商鋪夥計,來一個裡應外合,這樣整個縣城就危在旦夕。”

吳濤就張口結舌,不知道該怎麼辦。

“而一旦縣城陷落,也就等於我們的根基徹底失去,這是我們絕對不能容忍的,而咱們的主公鹽場,雖然看着是一片平坦海灘無險可守,但其實情況卻不是這樣,那些鹽戶深受丁家壓迫,深感主公恩德,最少不會在主公的身後捅刀子,只要我們的主公兩千人馬蝟集在一起,以我訓練出來的士兵的戰鬥力,還有對主公的忠心,危險是一定的,但是堅持也一定能夠,即便不能堅守,也能一走了之。”

在縣城的位置上狠狠的戳了戳:“只要我用最快的度救援了縣城,平息了叛亂,就可以和張燕大軍匯合一起,在沒有後顧之憂的情況下,直接南下救援楊鳳,然後三股大軍匯合一處,在滾滾南下,那時候,丁家的反叛聯軍,就將如白雪潑湯,轉瞬之間就會土崩瓦解。”

“可是主公的安危。”然後深深的看了一眼趙權,壓低了聲音道:“你的未來,你是否考慮過?”

趙權就感激的看了一眼爲自己考慮的吳濤,畢竟兩個人共事多年,不知不覺中,已經相互信任,連爲一體,吳濤的想法,其實正是出於對自己的保護。

“這個時候,我們不應該在考慮自己的利害得失,而真的應該以大局爲重,即便是主公危險,我想主公也能夠理解我整個行動的目的。”

吳濤就不再言語,想了再想之後,伸出雙手,緊緊的握住趙權的手:“趙將軍說的對,是否忠心,那就讓天地良心來判斷吧,我支持你的決定,如果主公怪罪,我將與你共擔責難。”

趙權就緊緊的握住吳濤的雙手,狠狠的搖動了幾下,然後也不廢話,對吳濤道:“我將帶着4ooo老兵出谷,先救援潞縣,保住我們的根本,然後會和張燕將軍,以橫掃千軍的氣勢,再一路向南,在增援的過程中,徹底的將丁家的勢力斬草除根,爲我們打下一片堅定的基礎。”然後深深的吸了一口氣,決然的道:“我們的根據地就交給你了,千萬謹慎小心,若是以後有任何變故,我將自己一力承擔。”

第547章 四面楚歌第128章 左右逢源的藝術第332章 消除後患第439章 花樣百出的攻防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311章 輕取幽州第031章 感情戰爭是這樣的第330章 商隊到來第504章 挖坑埋曹操第932章 暗中動作第032章 酣暢淋漓的大勝第791章 戰西涼第177章 角色轉換第387章 突圍突圍第479章 蔡文姬的茶道第802章 進退維谷的劉備第853章 針鋒相對第238章 挖坑與填坑的哲理第823章 整治益州第520章 衣錦還鄉第278章 新的認知第177章 角色轉換第455章 安定任丘第669章 兄弟再見第551章 天堂太遠 惡鄰在旁第220章 回援第297章 打倒軍閥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781章 世家與商賈的對決第045章 救援青州第926章 靡方不投降第816章 宏偉的藍圖第656章 燙手山藥第448章 直接打你的臉第7726章 跑偏的判斷第384章 壯士斷腕第289章 橫掃遼西第853章 針鋒相對第877章 搶劫的原因第354章第445章 以身爲誘餌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918章 文武之別第398章 減免賦稅?絕不第798章 漢中到手第859章 達成協議第099章 投名狀第549章 呂氏兄弟的煩惱第621章 江東集團的改變第379章 蹋頓的糾結第201章 死戰第747章 需要大哥出馬的簍子第524章 井陘之戰1第482章 發展自己破壞別人第858章 冷水和火炬第006章 舌辯劉備1第521章 井陘道第501章 噎死曹操第275章 鳩佔鵲巢第467章 對田豐的處罰第800章 求你啦,我們死戰吧第097章 窮苦的州府第018章 掌握實權的小伎倆第272章 分而治之第530章 突襲第175章 說呂鵬呂鵬就到第105章 算計人的法子第641章 運籌帷幄第553章 接待信使第053章 青州之圍第150章 吃幹抹淨2第420章 死守涿郡第837章 雁門分兵第897章 曹操的決斷第172章 呂鵬的野望第714章 窺探敵情第539章 堅持自己的觀點第056章 空前大勝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470章 絕戶計第452章 準備反攻第423章 呂家軍,進攻——第251章 坑田豐第111章 左右爲難的老寨主第275章 鳩佔鵲巢第298章 消滅貪污第884章 欣欣向榮第721章 大肆慶功第754章 翻身的漢獻帝第790章 兵圖益州第978章 劉禪的安置第211章 婉兒丟了第929章 多路進攻第763章 劉備的野望第009章 桃園結義沒有俺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176章 不忍下手第910章 破釜沉舟第513章 收貨不小第第925章 荊州得手
第547章 四面楚歌第128章 左右逢源的藝術第332章 消除後患第439章 花樣百出的攻防第670章 指點劉備第311章 輕取幽州第031章 感情戰爭是這樣的第330章 商隊到來第504章 挖坑埋曹操第932章 暗中動作第032章 酣暢淋漓的大勝第791章 戰西涼第177章 角色轉換第387章 突圍突圍第479章 蔡文姬的茶道第802章 進退維谷的劉備第853章 針鋒相對第238章 挖坑與填坑的哲理第823章 整治益州第520章 衣錦還鄉第278章 新的認知第177章 角色轉換第455章 安定任丘第669章 兄弟再見第551章 天堂太遠 惡鄰在旁第220章 回援第297章 打倒軍閥第541章 曹操的聖旨第781章 世家與商賈的對決第045章 救援青州第926章 靡方不投降第816章 宏偉的藍圖第656章 燙手山藥第448章 直接打你的臉第7726章 跑偏的判斷第384章 壯士斷腕第289章 橫掃遼西第853章 針鋒相對第877章 搶劫的原因第354章第445章 以身爲誘餌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918章 文武之別第398章 減免賦稅?絕不第798章 漢中到手第859章 達成協議第099章 投名狀第549章 呂氏兄弟的煩惱第621章 江東集團的改變第379章 蹋頓的糾結第201章 死戰第747章 需要大哥出馬的簍子第524章 井陘之戰1第482章 發展自己破壞別人第858章 冷水和火炬第006章 舌辯劉備1第521章 井陘道第501章 噎死曹操第275章 鳩佔鵲巢第467章 對田豐的處罰第800章 求你啦,我們死戰吧第097章 窮苦的州府第018章 掌握實權的小伎倆第272章 分而治之第530章 突襲第175章 說呂鵬呂鵬就到第105章 算計人的法子第641章 運籌帷幄第553章 接待信使第053章 青州之圍第150章 吃幹抹淨2第420章 死守涿郡第837章 雁門分兵第897章 曹操的決斷第172章 呂鵬的野望第714章 窺探敵情第539章 堅持自己的觀點第056章 空前大勝第358章 繼承選擇第470章 絕戶計第452章 準備反攻第423章 呂家軍,進攻——第251章 坑田豐第111章 左右爲難的老寨主第275章 鳩佔鵲巢第298章 消滅貪污第884章 欣欣向榮第721章 大肆慶功第754章 翻身的漢獻帝第790章 兵圖益州第978章 劉禪的安置第211章 婉兒丟了第929章 多路進攻第763章 劉備的野望第009章 桃園結義沒有俺第820章 人頭獵人第176章 不忍下手第910章 破釜沉舟第513章 收貨不小第第925章 荊州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