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四十四章 河東

“難道不能固守嗎?”

聯姻是個好辦法,可惜好處大部分要落到糜家手中。

至於投誠,陶謙根本就沒想過。

好歹也是一方霸主,就像曹艹曾經說過的一樣,不到山窮水盡,怎會心甘情願拱手讓出地盤?

陶謙雖老,雄心消磨,但也要爲子孫後代打算!

所以他極爲不甘心的說出這句話。

固守。

“固守?”張昭嗤笑一聲:“固守哪兒?漁陽王已據青州,向南是一馬平川。徐州一無險隘,二無巨城,僅僅一座彭城還算得上城高牆厚。但是,陶公,彭城可是徐州首府!”

陶謙無言以對。

“若是其他諸侯,便是曹艹或者袁術,陶公都大可不必懼怕。但漁陽王呵呵,他太強了。陶公難道不知,那漁陽王的軍隊,擅用仙術!?高唐十數萬大軍死是怎麼潰敗的?夏侯淳、夏侯淵這二位曾經虎牢關下大戰呂布的猛將是怎麼被抓的?陳元龍這位智謀出衆的人物不也被俘了?”

張昭每說出一個字,陶謙的臉就白了一分,廳中諸人俱都無從反駁。

是啊,雖然高唐之敗有青州劉岱反戈的原因在其中,但夏侯淳四萬大軍可是硬生生被駭的潰敗!兩員猛將束手就擒!

陶謙越想越驚懼,最後強自按捺住心中懼意,深吸了口氣,道:“好吧,我被你說服了。不過,投誠之事切莫再提。就聯姻吧,不過,此事成與不成,還要看子布先生你的手段,若能成,本州牧就放先生自由離去,若不能成”

說罷,陶謙喝道:“張闓,你立即去把子布先生家人接到州牧府,給本州牧好生照看。”

門外走進一小將,道了聲諾,便轉身離去了。

張昭見之,臉色不變,道:“既如此,在下立刻去辦此事。此事一成,望州牧大人不要食言!”

說罷,張昭轉身望門外而去。

這時候,陶謙一閉眼,疲敝的揮揮手,讓諸屬下退下了。

陳圭追上張昭,嘿嘿冷笑不止。

“張子布,你好算計呀,嘿!”

“不錯,是好算計。”張昭點頭,直言不諱。

“哼,糜家若與劉淵聯姻,必會遷移河北,到時候徐州經濟受到牽連,一蹶而不振,愈發虛弱,如何還能抵擋來自四周的威脅?你好狠毒的心!”

陳圭凝聲道。

“你不是沒反對麼?”張昭微微一笑:“以你的智慧,如何看不出來?還不是擔憂你那幼子陳元龍?或者,陳漢瑜,你也覺得,陶謙這棵樹快倒了,準備推一把,自己尋退路?”

陳圭默然。

二人並行無言,出了州牧府,一直走了很遠。

陳圭這時才道:“我有一事相求,煩請子布幫忙。”

說罷,陳圭從袖子裡摸出一封書信,遞給張昭,道:“煩勞子布去幽州之時,尋機將此信交給我那孩兒。”

張昭也不推卻,接過來,頗有深意的笑道:“看來,漢瑜先生是早有準備呀。”

“哼,”陳圭哼一聲,道:“明擺着的事。戰敗了,又無力抵擋,自然要派人去說項,或是求饒,或是投誠,反正是要派人去的,我不過憂心孩兒,早作準備罷了。”

張昭點點頭,道:“此事漢瑜先生放心,在下必會帶到。而且漢瑜先生也不必擔心,以漁陽王一貫以來看重賢才的姓格,元龍現在想必是好酒好肉被供着,至多不過限制了自由罷了。”

陳圭點點頭,深以爲然:“元龍在幽州,我倒不甚擔心。老夫只是擔心我陳家的未來”

“何必如此?”張昭摸了摸袖子,道:“漢瑜先生不是已經做了決斷嗎?再說這徐州一天兩天還倒不下,至少也得三五年吧,陶公還有機會,呵呵。”

“確實啊,”陳圭嘆口氣:“時間也有,機會也有,可是現在的陶公,卻把握不住啦。”

“陶謙老矣。”張昭搖頭:“漁陽王已經取得青州,獲得了南下最重要的跳板,若再取徐州,中原的所有諸侯都會坐不住,互相放下成見,難免要羣起而攻之。現下河北的冀州、幷州尚在起步之中,還未發展壯大,又有青州百廢待興,漁陽王短時間之內,絕對不會再動刀兵。”

洛陽。

袁紹滿面猙獰,怒火沖天。

“公孫瓚!公孫瓚!”

就在剛纔,袁紹接到了公孫瓚三路大軍攻下左馮翊的消息。

這讓他吃驚之餘,確實滿腔怒火。

“好大的膽子,好大的膽子,竟敢犯我袁氏!該死,該死!”

袁紹怒吼道:“來人,傳令長安臧洪,不惜一切代價,也要剿滅公孫瓚,奪回左馮翊!傳令高覽,發兵十萬,給我進攻河東,我要奪他老巢,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堂下諸位謀士武將俱都沉默無言。

袁紹的脾氣諸人都很瞭解,若心平氣和之時,尚且能聽得進勸解,若怒火沖霄之際,卻無人能觸其黴頭!

“末將尊令!”

高覽起身,接了命令,轉身離開了廳中。

袁紹這時候才稍微消氣,坐在那裡胸膛急速起伏。

“主公,犯不着爲那公孫瓚匹夫生如此大的氣。”郭圖緩緩道:“再說那左馮翊荒涼之地,人口也不多,丟了便丟了,更何況隔着渭水,着實難以奪回。”

袁紹聞之,怒目而視。

“不過若能奪取河東,不但能彌補左馮翊丟失的損失,還有極大的好處。趁着現在公孫瓚尚未回軍河東,卻正是好機會。”郭圖裝作沒看到袁紹的表情,繼續道:“但是主公若要奪取河東,那河內王匡可能會從中作梗,還需細細打算纔是。”

這時候,袁紹的怒火已經漸漸消停,細細考慮了郭圖的話,頓時覺得在理,不過仍口氣強硬道:“王匡,螻蟻爾,還敢與本將軍爭鋒?”

“王匡卻是螻蟻。”逢紀連忙點頭贊同,道:“不過螻蟻也會掙扎,況且有黃河天險?主公,我有一計,能一石二鳥。”

“哦?快快道來。”

袁紹興致大增。

“主公可先以天子的名義,發詔書聲討公孫瓚,同時給王匡下詔,讓他率兵攻打河東,只要打下河東,便封賜與他!等王匡與公孫瓚打的兩敗俱傷的時候,主公便可遣大將悄然渡河,拿下河內,還可同時拿下河東!”

逢紀笑道。

“有理!有理!”

“未免那王匡心生警惕,主公可讓高覽將軍率十萬大軍入雍州,號稱五十萬,增援臧洪將軍,吸引其注意力,讓王匡以爲,主公把所有力量都投入了雍州,勢必要奪回左馮翊。這樣一來,等那王匡與公孫瓚兩敗俱傷之時,洛陽張頜將軍一路人馬,長安高覽將軍一路人馬,東西夾擊,同時北進,迅速便能拿下河內河東,還有左馮翊!”郭圖補充道。

“好好好!”

袁紹連道三個好字,表情十分興奮:“便如此!便如此!”

接着,袁紹劍履入宮,向傀儡天子要了兩封詔書,一封昭告天下,申斥公孫瓚,一封交由簡雍,讓他作爲天使,前往河內,下詔王匡。

在公孫瓚剛剛打下左馮翊的時候,在袁紹正要算計王匡之時。幷州,高順自領兩萬大軍,出上黨壺關,悄然南下,來到了箕關下!

箕關,是河內與河東之間的唯一的通道。

箕關城高牆厚,左右兩邊又是險峰高崖,其中只要坐鎮一萬人馬,便是十萬大軍連續進攻一月,也不見得能拿下。

箕關爲公孫瓚所佔領,由其義弟樂何當率軍兩萬鎮守此處。

高順將大軍隱藏在箕關外隱蔽之處,便自帶了親衛,於關下查看。

箕關一邊是懸崖,一邊是峭壁,高有八丈,長不過十丈,高順看得直皺眉。

“果真險隘!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

查看了箕關,高順也不停留,迅速返回營地,坐在帳內,凝眉思索。

“箕關長才十丈,一次姓鎮守人數只需百人即可,所謂的車輪戰根本不起作用,進攻面太窄呀!”高順思慮道:“城牆俱都以大青石壘築,又高又厚,攻城器械恐怕也難以起到作用!”

雖然幽州的攻城器械十分精良,但對於這種關隘,着實難以起到作用。唯一能打破關隘的,只有軍隊合擊之技!

“不過”高順凝神思索:“打破關隘,倒不算難,可是打破之後又要修復,可就”

“看來只有另想他法了”

高順想來想去,沒有進展,便讓士兵將麾下將校全數召來,商討此事。

聽完高順對箕關的介紹,堂下,忽有一小將站起身來,道:“高將軍,我有辦法!”

高順擡頭一看,原來是小將李尹。

李尹是漁陽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從小聽着漁陽王和幽州軍的事蹟長大,後來入了武學院,從初級、中級、高級,最後在幽州學院中深造了三年,因爲各方面很是出衆,今年春季一畢業就被分配到高順手下,邊做了建威校尉一職。

“哦?小李子,你說!”

對於這個頭腦靈活,姓格開朗大氣的少年,高順很是喜歡,一直稱其爲‘小李子’、李尹臉一垮,悶聲道:“熱氣球!”

“熱氣球?!”高順疑惑。他常在軍中,已經兩年沒回過漁陽了,對於漁陽發生的很多事,都不甚瞭解。尤其是熱氣球這件事,才幾個月時間,去年末由劉淵親自實驗成功,他自然不知道。

“對,就是熱氣球。”李尹狠狠地點頭,臉露崇敬:“這是偉大的主公漁陽王幾個月前親自實驗成功的一項偉大的發明!”

“啊!”

聞言,帳中諸將俱都驚呼。由劉淵親自發明的東西,怎不值得這些劉淵的崇拜者驚呼?!

高順精神一振,道:“快快道來。”

李尹嘿嘿一笑,道:“那高將軍以後不能再叫我‘小李子’,不然我打死也不說!”

“你你個臭小子,這是軍令,軍令明白麼!?”高順氣的吹鬍子瞪眼,見那小子昂起頭,梗着脖子,一副打死也不說的樣子,不由妥協,道:“好吧,好吧,不叫就是了,你快說!”

“耶!”李尹歡喜起來,道:“用牛皮縫製”

李尹將熱氣球的做法及原理都說了一遍,帳中諸將頓時都高興起來。

“不錯不錯,不愧是學院畢業的高材生!”高順雖然聽得迷迷糊糊,但仍舊十分高興,誇獎道。

只要能起作用,管他什麼原理都無所謂!

(未完待續)

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圖謀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一百六十五章 人皇之說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二百九十章 一羣老小孩一百二十五章 喬家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二百一十三章 龍城攻守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七十六章 殺二百八十九章 封賞四十三章 上谷攻略九十九章 對陣七十四章 靈帝的瘋狂一百七十六章 白檀谷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八十四章 劉淵南下百零三章 鄴城戰起五十九章 回到洛陽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一百六十八章 回漁陽二十四章 火燒烏桓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九十一章 離間一百八十六章 西北戰起一百七十二章 報刊和算計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一百五十八章 軟禁一百五十七章 夜襲洛陽城九十一章 離間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一百五十八章 軟禁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一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七十六章 殺二百八十四章 曹操逃走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七十一章 魯肅第一章 追牛奇遇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二百四十一章 陳宮的算計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二百六十四章 張勳敗亡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二百零六章 部署十三章 殲滅烏桓騎兵九十六章 趙子龍二十二章 計成 鬥將四十七章 沮陽概況百零六章 執念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二百五十二章 說動黃忠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二百九十六章 抵達羅馬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十八章 初定漁陽 危機又顯一百九十章 毒計一百四十章 北疆照會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一百九十一章 計成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一百一十四章 張燕殺到二百四十二章 完勝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百零七章 兩兄弟再戰張角九十七章 趙雲謀張燕 曹操敗波才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二百五十一章 擒拿孫策 欲投幽州二百四十一章 陳宮的算計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九十九章 對陣八十三章 失利一百六十七章 心灰意冷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二百九十八章 比鬥二百六十五章 紀靈身死
二百零四章 韓、馬相持一百八十八章 連橫二百五十四章 各有圖謀二百一十二章 決戰在即一百六十五章 人皇之說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二百九十章 一羣老小孩一百二十五章 喬家一百八十四章 秘聞一百九十二章 不敗而敗二百一十三章 龍城攻守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七十六章 殺二百八十九章 封賞四十三章 上谷攻略九十九章 對陣七十四章 靈帝的瘋狂一百七十六章 白檀谷二百二十九章 各懷鬼胎八十四章 劉淵南下百零三章 鄴城戰起五十九章 回到洛陽二百二十六章 朝拜一百六十八章 回漁陽二十四章 火燒烏桓一百七十九章 求情九十一章 離間一百八十六章 西北戰起一百七十二章 報刊和算計二十六章 洛陽獻俘一百一十章 程志遠歸降一百五十八章 軟禁一百五十七章 夜襲洛陽城九十一章 離間一百二十二章 乍現一百五十八章 軟禁一百二十四章 落水一百五十五章 兵不血刃七十六章 殺二百八十四章 曹操逃走二百一十五章 定局二百七十一章 魯肅第一章 追牛奇遇二百六十八章 謀算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二百四十一章 陳宮的算計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一百六十三章 暗潮二百六十四章 張勳敗亡二百九十五章 揚威與震懾二百零六章 部署十三章 殲滅烏桓騎兵九十六章 趙子龍二十二章 計成 鬥將四十七章 沮陽概況百零六章 執念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二百二十三章 震驚二百五十二章 說動黃忠一百五十六章 孟津渡二百九十六章 抵達羅馬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一百六十一章 武安國逞威虎牢關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十八章 初定漁陽 危機又顯一百九十章 毒計一百四十章 北疆照會四十章 郭奉孝大戰野蠻人之典韋首戰一百九十四章 走上正軌一百九十一章 計成三十二章 商業鼓勵 戰爭準備一百一十四章 張燕殺到二百四十二章 完勝二十五章 和甄家合作 娃娃親麼?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百零七章 兩兄弟再戰張角九十七章 趙雲謀張燕 曹操敗波才一百一十八章 痛斥十二章 烏桓騎兵的蹤跡一百一十七章 加官進爵二百五十一章 擒拿孫策 欲投幽州二百四十一章 陳宮的算計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一百四十四章 大婚 靈帝崩二百四十七章 一環扣一環第三章 鉅商甄逸 土匪典韋九十九章 對陣八十三章 失利一百六十七章 心灰意冷一百四十七章 董卓進京二百三十一章 戰青州前夕一百五十章 呂布歸董 曹操行刺二百三十四章 戰起二百零三章 摧枯拉朽二百九十八章 比鬥二百六十五章 紀靈身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