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論才

衆人聽了劉展的話,頓時來了興趣。衆人皆知,他的言論從來就沒有落空過,除了對大局的分析能力和預判,識人的能力也是非凡。

田豐等人雖然不至於自命非凡、目空一切,高人嘛總有些傲慢不是?一般的人自然不會在意,但是,聽到與之比肩的當世高人卻不同了,他們灰常急切滴想知道,天下都有哪些人與之比肩。

“嗷,主公想必知道這些大才是吧,都是些什麼人啊?”沮授有些好奇。

“呵呵,我知道的也不多,當今之世人才輩出,與你們相比較的大才倒是有幾個,比如:戲志才、鬼才郭嘉、毒士賈詡或許不相上下甚至略高一些也有可能。”

戲志纔是潁川郡人,由荀彧推薦出山輔助曹操,成爲魏國曹操的謀士,爲人多謀略,曹操十分器重他,但他卻在不久後即去世。《三國演義》中並未提及,在陳壽所著的《三國志》中略有記載。

郭嘉,字奉孝,潁川陽翟(今河南禹州)人。東漢末人物。原爲袁紹部下,後轉投曹操,爲曹操統一中國北方立下了功勳,官至軍師祭酒,封洧陽亭侯。於曹操征伐烏丸時病逝,年僅三十八歲。諡曰貞侯。史書上稱他“才策謀略,世之奇士”。而曹操稱讚他見識過人,是自己的“奇佐”。

賈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原爲董卓部將,董卓死後,獻計李傕、郭汜反攻長安。李傕等人失敗後,輾轉成爲張繡的謀士。張繡曾用他的計策兩次打敗曹操,官渡之戰前他勸張繡歸降曹操。歷史評價賈詡甚高,陳壽:“荀攸、賈詡,庶乎算無遺策,經達權變,其良、平之亞歟!”閻忠:“詡有良、平之奇。”令狐德棻:“周瑜赤壁之謀,賈詡烏巢之策,何能以尚。一言興邦,斯近之矣。”《唐會要》:“魏晉以賈詡之籌策、賈逵之忠壯、張既之政能、程昱之智勇、顧雍之密重、王渾之器量、劉惔之鑑裁、庾翼之志略,彼八君子者。”

衆人都知道主公識人的本事,不是大才絕不會輕易讚揚,既然點出這幾個人,必是有大能力的人。

田元浩不解地問道:“既然這些人如此能耐,主公爲何不招攬到幽州效力呢?”

“一切隨緣吧,戲志才和郭嘉都是短命之人,活不過中年,倒是毒士賈詡壽命較長,若是處於敵對方各位可要注意了,此人不出計則已,若計出必是令對手無反手之力,毒士稱號恰如其分。好啦,不說這些了,子楊,那個管寧找到了嗎?”劉展問道。

管寧,字幼安,北海郡朱虛(今山東省臨朐)人。與華歆、邴原並稱爲“一龍”。東漢末年天下大亂時,與邴原及王烈等人一起到遼東避亂。他在當地只談經典而不問世事,並引來大量同是逃避戰亂的人,於是管寧就開始做講解《詩經》、《書經》、談祭禮、整治威儀、陳明禮讓等教化工作,人們都很樂於接受管寧的教導,管寧於是頗受人們愛戴。

後來中原漸漸安定,到遼東的人們紛紛回鄉,惟獨管寧仍不打算離開,曹魏幾代帝王數次徵召管寧,他都沒有應命。正始二年,管寧病故,時年八十四歲。著有《氏性論》。

“主公,找是找到了,可那管寧表示不願意出仕。”

“額,呵呵,有些人啊空有一肚子學問卻自視清高,上天造物最眷顧人類,先賢嘔心瀝血留下豐富的知識給我們後人,難道我們繼承了古人的智慧結晶,就是爲了自身的名譽嗎?

如今,天下動盪,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需要大智慧的人拯救,民族的危亡、百姓的疾苦,難道就比不上自己那點兒名聲重要嗎?

人都有私心,也可以理解,但是,不能將自己的私心凌駕於民族之上。若是有利於這個民族的生存、發展,我不惜名聲也要爲之奮鬥。

我等看到螞蟻辛勤的勞作,來去匆匆,揹負着比自己身體還重的事物奔波,它不僅僅爲了自身有飯吃而勞作,而是爲了整個蟻羣勞作。

再看兵蟻,外敵來犯奮勇殺敵直至身死,它們也是爲了整個蟻羣的生存而戰。

與之相比,我等是不是很慚愧啊,就爲了哪麼一點可憐的名聲置天下百姓、民族危亡於不顧!我也是愛其才,給他創造個發揮才能的機會,既然不願意那就算了,天下賢人何其多!不差他一個人。”

劉展的這些話雖然說的很重,比喻也很樸實,卻是令田豐等人深思,的確,你有學識,但這些學識並不是憑空出現的,是先賢留下的財富,今人學習了先賢的學識,是不是也應該爲今天的民族發展、爲民衆作出應有的貢獻呢?

“要不我再去勸一勸,管寧與華歆相熟,我們一起去。”劉曄對劉展說道。

“無所謂了,要去就把我說的話原樣敘述一下,也不必再規勸的,所謂人各有志不可強求,多他一個不多,少他一個不少。”

此話一出衆人愕然,聽口氣,主公似乎並不是很在意這樣一個名聲顯赫的人物。不過,若是仔細想來,以主公的能力還真多他一個不多,少一個人也無所謂。不過是多一個幫襯,減輕其他一些人壓力罷了!

“下一步,薊州郡的事物華歆副之,遼西郡鍾繇副之,遼東郡陳羣副之,各位慢慢地減輕負擔,留出精力多向軍事傾斜。幽州的刑法、治安由滿寵總覽。以田元浩爲首,子良、公臺、沮授副之,組建軍事智腦機構,各位以爲如何?”

“如此甚好,有他們相助我等可大爲輕鬆,騰出精力着手組建這個機構。”田元浩等人皆讚許。

“如此,今天的議事就到這裡,各位也很辛苦早些回去休息。最後強調一下,解決烏恆問題,是這兩年幽州各項事務中的重中之重,各位所做之事要慎密,我等必須要爭取萬無一失,一戰而下。”

“諾,謹遵主公號令。”

第161章 糜環第258章 貂蟬之美無以倫比第253章 什麼鳥人啊第143章 天崩在己巳第39章 黃忠痛扁張翼德第81章 悲催的公孫度第33章 拯救大喬第154章 傳矯詔十八鎮討董第69章 喬家尋女第84章 張純亡第49章 蔡伯喈第214章 幷州清剿第26章 燒火將軍再發威第95章 焚城第202章 試車第40章 又升官了第159章 西遷長安第63章 公主的手段第271章 兵敗如山倒第42章 公主第232章 此計大妙第204章 幷州行動第50章 擒蔡琰論命理第263章 誘敵之計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147章 幹自己的事情第260章 六方會盟第131章 何其毒也第246章 睡醒的獅子第212章 皇帝沒了第194章 磨刀霍霍第254章 誰是高人第52章 紅杏出牆的女子第197章 幽州第一將戰文丑第233章 東聯青州第151章 大漢長公主第271章 兵敗如山倒第76章 議事第68章 論才第37章 天不佑我第82章 公孫瓚第126章 殺怕了第273章 梟雄劉備死了第174章 調兵遣將第107章 馬韓第240章 梟雄末路狂奔第190章 連城牆都摸不到第144章 天子亡第270章 大對決第274章 兵不刃血下襄陽第153章 誰算計誰第169章 公主後怕第49章 蔡伯喈第237章 猛虎的獠牙第87章 葫蘆谷第110章 卑鄙的戰術第65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228章 走馬換將第79章 幽州亂第176章 女王毒發第52章 紅杏出牆的女子第15章 拉風的張遼第15章 拉風的張遼第17章 受命出征第103章 意外衝突第71章 負荊請罪第89章 全殲第246章 睡醒的獅子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117章 賤妾也要學游泳第92章 兵敗第195章 冀州大戰第208章 玄德欲伸冤第147章 幹自己的事情第14章 拐走關羽第119章 小娘子受刺激了第266章 不祥的感覺第222章 袁術要倒黴第16章 幽州校尉第54章 送行第153章 誰算計誰第257章 諸葛被劉備坑了第244章 一招失算滿盤皆輸第132章 幽州牧第274章 兵不刃血下襄陽第43章 鄒氏第176章 女王毒發第233章 東聯青州第74章 VIP第225章 凶多吉少第173章 亂了第183章 不戰第128章 掃蕩第200章 公主的春天第106章 懲罰第120章 訓導小娘子第23章 勸架第30章 給我一個支點第108章 一觸即發
第161章 糜環第258章 貂蟬之美無以倫比第253章 什麼鳥人啊第143章 天崩在己巳第39章 黃忠痛扁張翼德第81章 悲催的公孫度第33章 拯救大喬第154章 傳矯詔十八鎮討董第69章 喬家尋女第84章 張純亡第49章 蔡伯喈第214章 幷州清剿第26章 燒火將軍再發威第95章 焚城第202章 試車第40章 又升官了第159章 西遷長安第63章 公主的手段第271章 兵敗如山倒第42章 公主第232章 此計大妙第204章 幷州行動第50章 擒蔡琰論命理第263章 誘敵之計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147章 幹自己的事情第260章 六方會盟第131章 何其毒也第246章 睡醒的獅子第212章 皇帝沒了第194章 磨刀霍霍第254章 誰是高人第52章 紅杏出牆的女子第197章 幽州第一將戰文丑第233章 東聯青州第151章 大漢長公主第271章 兵敗如山倒第76章 議事第68章 論才第37章 天不佑我第82章 公孫瓚第126章 殺怕了第273章 梟雄劉備死了第174章 調兵遣將第107章 馬韓第240章 梟雄末路狂奔第190章 連城牆都摸不到第144章 天子亡第270章 大對決第274章 兵不刃血下襄陽第153章 誰算計誰第169章 公主後怕第49章 蔡伯喈第237章 猛虎的獠牙第87章 葫蘆谷第110章 卑鄙的戰術第65章 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第228章 走馬換將第79章 幽州亂第176章 女王毒發第52章 紅杏出牆的女子第15章 拉風的張遼第15章 拉風的張遼第17章 受命出征第103章 意外衝突第71章 負荊請罪第89章 全殲第246章 睡醒的獅子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117章 賤妾也要學游泳第92章 兵敗第195章 冀州大戰第208章 玄德欲伸冤第147章 幹自己的事情第14章 拐走關羽第119章 小娘子受刺激了第266章 不祥的感覺第222章 袁術要倒黴第16章 幽州校尉第54章 送行第153章 誰算計誰第257章 諸葛被劉備坑了第244章 一招失算滿盤皆輸第132章 幽州牧第274章 兵不刃血下襄陽第43章 鄒氏第176章 女王毒發第233章 東聯青州第74章 VIP第225章 凶多吉少第173章 亂了第183章 不戰第128章 掃蕩第200章 公主的春天第106章 懲罰第120章 訓導小娘子第23章 勸架第30章 給我一個支點第108章 一觸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