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北上

劉展雖然很迷戀美人,卻也沒忘記正經事。軍隊整編的差不多了,現在時機剛好,劉展可不會因爲迷戀美人的甜蜜而不可自拔。

所以,今天將手下們召集起來,部署下一步任務。

“各位,咱們明天早晨出發,軍隊先向北進發,到廣陽一帶消滅一股黃巾軍,然後,揮軍南下,繼而進軍中原參與更大規模的圍剿黃巾軍的戰役。”

在場的人一聽有些糊塗,既然最終要南下,何不現在就揮軍向南方進發,走那些冤枉路幹什麼?

“司馬大人,我們直接南下不就行了嗎?何必非得先北上呢?”

“文遠,咱們現在只是路過此地,雖然消滅了一股黃巾賊寇,但是,名不正言不順,忙到最後,說不定這些軍功全落在黑影裡去了。這樣的結果,你們願意嗎?”

這話說得,軍人最重要的不就是軍功嘛!誰願意幹光出力沒好處的事情。所以,聞聽此言,大家把頭要的跟貨郎鼓似得。

“我已經將這裡的戰報寫好了,等咱們出發時,將我們的戰報送達幽州太守劉焉那裡。同時,我們進軍廣陽,消滅了幽州的黃巾賊衆,再去見劉太守,到時候就有話說了,呵呵。”

原來這裡面還有這些鬼道道,衆人恍然大悟。

高順絕對是個好部下,堅決支持劉展的決定。

“司馬大人,你怎麼決定,我們怎麼幹,快發命令吧。”

“好,首先,諸位要有心理準備,這場戰爭時間恐怕要接近一年的時間。戰功少不了,但是,長期作戰卻很辛苦,無論是心理和物質,都要做好各項準備。”

“請司馬大人放心,我們不怕辛苦,一定緊跟大人建功立業。”

原來,劉展這段時間將記憶整理了一下,知道了這段歷史的大概,黃巾起義提前爆發了。

鉅鹿有張角兄弟三人,一弟張寶,一弟張樑。那張角本是個不第秀才,因入山採藥,遇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張角至一洞中,以天書三卷受之,曰:“此名《太平要術》。汝得之,當代天宣化,普救世人。若萌異心,必獲惡報。”

張角拜問老者姓名,老人曰:“吾乃南華老仙也。”言訖,化陣清風而去。

張角自得到此書以後,曉夜攻習,自稱能呼風喚雨,號爲“太平道人”。

此時,恰好中原瘟疫流行開來時,張角散施符水,爲人治病,自稱“大賢良師”。有徒弟五百餘人,雲遊四方,皆能書符唸咒。

此後,徒衆越來越多,張角乃立三十六方,大方萬餘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帥,稱爲將軍;又到處散佈謠言:“蒼天已死,黃天當立”。又云:“歲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書“甲子”二字於家中大門上。青,幽,徐,冀,荊,揚,兗,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賢良師張角名字。張角遣其黨馬元義,暗贈金帛,結交中涓封婿,以爲內應。

張角與其弟商議曰:“至難得者,民心也。今民心已順,若不趁勢取天下,誠爲可惜。”

原本起義是有完善的計劃和步驟的,張角派遣大方首領馬元義,往來於洛陽和各州之間,準備調集荊、揚兩州的道徒數萬人,潛赴鄴城,並積極聯絡洛陽皇宮中的宦官信徒,充當內應,確定三月五日在洛陽和各州同時起義。

可是,正當起義即將發動的關鍵時刻,太平道內部卻出了個叛徒,濟南人唐周,向朝廷上書告密,使得起義計劃全部泄露。

東漢王朝聞報後,即行嚴厲鎮壓,收捕起義首腦人物。天子劉宏召大將軍何進調兵,擒馬元義,斬之,次收封婿等一干人下獄。

這一突然變故,打亂了起義部署,張角聞知事情敗露,爲了扭轉被動不利局面,當機立斷,星夜舉兵,決定提前舉行起義。

張角自稱“天公將軍”,張寶稱“地公將軍”,張樑稱“人公將軍”。

蠱惑衆人曰:“今漢運將終,大聖人出。汝等皆宜順天從正,以樂太平。”

四方百姓,裹黃巾從張角反者四五十萬,賊勢浩大,官軍望風而靡。因起義軍以黃巾纏頭爲標誌,故史稱“黃巾起義”正式爆發了。

東漢末年,社會危機日益深重,是窮苦農民與世家豪強矛盾激化的結果。而漢王朝外戚、宦官爭權,宦官與外戚兩大集團,交替專政,買賣官爵,朝政日漸腐敗。加上地方豪強,大量的兼併土地,農民民不聊生,賦稅日趨沉重,社會動盪不安,民衆流離失所,階級矛盾高度激化。小規模的農民戰爭,此落彼起,連綿不斷。在此之前,已經多次爆發過小規模的起義,但均遭到東漢王朝的無情鎮壓。

黃巾起義爆發後,聲勢十分浩大,史稱“旬日之間,天下響應,京師震動”。

黃巾軍主力,分佈在三個地區:首領張角,他的弟弟張寶和張樑他們率領義軍主力,活躍於冀州地區,在北方形成中心。

張曼成自稱“神上使”,帶領黃巾軍,活躍在南陽地區,形成南方地區的起義中心。

波才、彭脫等人率部轉戰於潁川(郡治在今河南禹縣)、汝南(郡治在今河南汝南東北)、陳國(郡治所在今河南睢陽)一帶,成爲東方地區的革命主力。

各路黃巾軍所到之處,燒官府、打豪強、攻塢壁、占城邑所向披靡。

八州並起的黃巾大起義,讓東漢朝廷震動,天子劉宏,在惶恐不安之餘,急忙調兵遣將鎮壓起義:任命何進爲大將軍,率左右羽林五營屯兵都亭,以保衛京師;在函谷、太谷等八個險隘要衝,設置八關都尉,以加強洛陽外圍的防禦;下詔解除“黨禁”,以緩和統治集團內部的矛盾;出宮中藏錢收實官兵,用西園馬匹裝備軍隊,擴充騎兵,增設西園八校,以加強軍隊實力,爾後,朝廷調集軍隊,派遣中郎將盧植,皇甫嵩,朱雋,各引精兵,分三路討之。

掌握了這場戰爭的大略,今後的路也就好走了,劉展心裡已經有了章程。

第248章 西涼馬騰第260章 六方會盟第261章 神秘的信第106章 懲罰第171章 不一樣的戰果第245章 一對難兄難弟第96章 戰後議事第222章 袁術要倒黴第28章 皇普嵩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88章 死亡之谷第6章 常山巧遇趙子龍第242章 追殺曹操第243章 形勢不妙第87章 葫蘆谷第183章 不戰第192章 拔刺第228章 走馬換將第91章 自殺式衝鋒第165章 長槍陣對騎兵第177章 爲女王解毒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107章 馬韓第218章 嚴重地荒唐第251章 諸葛村夫可不是好騙的第14章 拐走關羽第194章 磨刀霍霍第216章 陷陣大破於夫羅第6章 常山巧遇趙子龍第181章 任城淪陷第162章 迴歸第265章 臨戰第267章 天殺的大耳賊第113章 騎兵對決第43章 鄒氏第247章 西征第38章 張角亡第93章 烏桓騎兵勢如虎第34章 蘿莉控第262章 首戰告捷第186章 兗州牧第98章 人口戰略第39章 黃忠痛扁張翼德第146章 誰是主宰者第260章 六方會盟第44章 手段惡劣第167章 新的僵持第96章 戰後議事第79章 幽州亂第131章 何其毒也第118章 太巧了第239章 來得快去得快第117章 賤妾也要學游泳第55章 回程第187章 藉口第158章 千里奔馳戰呂布第161章 糜環第140章 大人救我第13章 北上第92章 兵敗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224章 突然遭襲第127章 接受管教第160章 洛陽灰燼第79章 幽州亂第203章 一場新戰略第208章 玄德欲伸冤第243章 形勢不妙第247章 西征第127章 接受管教第196章 猶豫第167章 新的僵持第246章 睡醒的獅子第194章 磨刀霍霍第208章 玄德欲伸冤第162章 迴歸第157章 虎牢關第118章 太巧了第23章 勸架第234章 北連幷州第206章 解圍第7章 籠中養不出雄鷹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55章 回程第143章 天崩在己巳第200章 公主的春天第113章 騎兵對決第211章 潰敗第114章 斬草除根第17章 受命出征第123章 卑彌呼女王第51章 洛陽舞姬第274章 兵不刃血下襄陽第240章 梟雄末路狂奔第186章 兗州牧第219章 紅光漫天第227章 呂布被擒第226章 誘第75章 人力資源也是財富第25章 玄德夜奔廣宗
第248章 西涼馬騰第260章 六方會盟第261章 神秘的信第106章 懲罰第171章 不一樣的戰果第245章 一對難兄難弟第96章 戰後議事第222章 袁術要倒黴第28章 皇普嵩第230章 夜晚比白天還忙第88章 死亡之谷第6章 常山巧遇趙子龍第242章 追殺曹操第243章 形勢不妙第87章 葫蘆谷第183章 不戰第192章 拔刺第228章 走馬換將第91章 自殺式衝鋒第165章 長槍陣對騎兵第177章 爲女王解毒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107章 馬韓第218章 嚴重地荒唐第251章 諸葛村夫可不是好騙的第14章 拐走關羽第194章 磨刀霍霍第216章 陷陣大破於夫羅第6章 常山巧遇趙子龍第181章 任城淪陷第162章 迴歸第265章 臨戰第267章 天殺的大耳賊第113章 騎兵對決第43章 鄒氏第247章 西征第38章 張角亡第93章 烏桓騎兵勢如虎第34章 蘿莉控第262章 首戰告捷第186章 兗州牧第98章 人口戰略第39章 黃忠痛扁張翼德第146章 誰是主宰者第260章 六方會盟第44章 手段惡劣第167章 新的僵持第96章 戰後議事第79章 幽州亂第131章 何其毒也第118章 太巧了第239章 來得快去得快第117章 賤妾也要學游泳第55章 回程第187章 藉口第158章 千里奔馳戰呂布第161章 糜環第140章 大人救我第13章 北上第92章 兵敗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224章 突然遭襲第127章 接受管教第160章 洛陽灰燼第79章 幽州亂第203章 一場新戰略第208章 玄德欲伸冤第243章 形勢不妙第247章 西征第127章 接受管教第196章 猶豫第167章 新的僵持第246章 睡醒的獅子第194章 磨刀霍霍第208章 玄德欲伸冤第162章 迴歸第157章 虎牢關第118章 太巧了第23章 勸架第234章 北連幷州第206章 解圍第7章 籠中養不出雄鷹第101章 摸錯門了第55章 回程第143章 天崩在己巳第200章 公主的春天第113章 騎兵對決第211章 潰敗第114章 斬草除根第17章 受命出征第123章 卑彌呼女王第51章 洛陽舞姬第274章 兵不刃血下襄陽第240章 梟雄末路狂奔第186章 兗州牧第219章 紅光漫天第227章 呂布被擒第226章 誘第75章 人力資源也是財富第25章 玄德夜奔廣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