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0章 不講武德,一團亂麻

對於遼軍來說,城不重要,殺傷敵軍有生力量才重要。

敵人死光了,這個城即便成了廢墟,最後也可以由他們重新搭建。

但要是軍隊被擊敗被殺光了,要再多地也沒有用,守不住。

所以他們選擇焚燒析津,逼迫宋軍與他們決一死戰。

.TTkan.¢o

而對於宋軍來說,城其實也不重要。

他們的戰略是消滅遼人,把遼人從燕雲驅趕出去,將燕雲十六州收復回來。

“宋軍,宋軍出來了。”

但范仲淹經過多年摸索,漸漸也總結出了不少火器戰術運用心得經驗。

城裡的守軍必然開火,將宋軍的斥候驅趕走。

該往哪走?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接近巳時末刻,此刻遼軍已經撤走了約一半多人。

他騎在馬背上眺望。

親信答道。

宋軍約有十萬。

就在此時,探馬馳騁而來。

這個過程必然會用很多時間,至少下午之前宋軍肯定沒辦法出兵,戰機稍縱即逝,很有可能因爲這次耽誤而造成遼人撤退成功,並且在後方已經佈置下天羅地網等着宋軍去。

宋軍的營壘也並非連在一起,而是各自以軍爲單位,每營約五千到一萬人不等。

因爲范仲淹只是佈置了戰略任務,沒有佈置作戰任務。

就見到立於高坡之上,遠處江山一覽無餘。

但此刻眼見宋軍好像不按套路出牌,一時間急急忙忙四處發射火炮,對着遠處曠野上的宋軍不斷射擊。

遼人還是被限制在了傳統的戰術打法裡,以爲打仗就該是軍團作戰,大家排列出陣勢互相進攻。

蒼涼的號角聲音響徹蒼穹。

“列陣,列陣!”

因爲多日圍城,析津的糧草數量已經不多,因此遼軍基本上不用帶太多輜重,除了拆卸了部分火炮以外,很多人都是隻單刀匹馬。

耶律宗真搖搖頭:“我們的大炮射一發,他們就能射三到四發,一旦讓他們把壕溝挖到城下,我們的火炮不能壓制他們的炮兵,則危在旦夕矣。”

遠處曠野上無數遼軍依舊在向北徐徐移動,他們的移動速度不能算快,但也不算慢。

距離析津北城十多公里,南城五六公里外的各處宋軍營壘,彷彿從這死寂般甦醒,所有的營門全部敞開,然後大隊宋軍騎兵奔涌而出。

“宋人爲什麼會忽然出兵?他們難道就不先整頓好兵馬再出擊的嗎?”

“轟隆隆!”

“嗯。”

但爲什麼後來排隊槍斃的戰術被擯棄了呢?

不就是因爲火器技術日益成熟,射速大大提升,無需要再排列陣勢進行火力覆蓋了嗎?

若是范仲淹再佈置作戰任務的話,他必須再派出斥候偵察,繼續偵察遼人部隊現在的分佈情況,然後再安排各部人馬打哪些位置,前往哪些方向。

但宋軍圍城他們就抓瞎,被迫棄城試圖誘敵深入。

並且在沿途後方的路上,遼軍還在佈置炮兵陣地。

曠野上無數宋軍如潮水般洶涌而去,方圓數十公里,到處都是疾馳的宋軍士兵,僅僅過了兩刻鐘,張亢的部隊率先繞過析津,抵達了遼軍後方。

這倒在他預料當中。

要知道這個時候距離遼軍正式出城纔過去一個半時辰,也就是三個小時。

范仲淹的主營則有三萬人,在析津城南約五公里處,東西連橫了近二十來座大小不同的營寨。

“是!”

張亢用手一指,指向東方道:“繞開析津,從側翼襲擊撤退的遼軍。”

他話音剛落,城上響起大量炮火聲音。

“敵襲,敵襲!”

片刻後到近前報道:“宋人派出大隊斥候,遠處觀望。”

等慶曆二年之後,武安鋼鐵廠投入生產鋼炮,宋軍的武器裝備精良程度就直線上升,幾乎是碾壓着遼軍的青銅炮打。

一列列遼人士兵騎着戰馬,緩緩從析津北城門而出,一眼看過去,烏壓壓的小黑點無邊無沿,密密麻麻,像是無數只在搬家的螞蟻,順着北城門外的數條官道向北延伸。

遼國析津府此刻聚集了四十多萬遼軍,二十多萬宋軍,卻自然不是堆積在一起,而是分散在周邊各地城池。

遼南京析津府北城門有兩座,靠近西一點的叫作通天門,東一點的爲拱辰門,城外其實有一些附屬街道和鬧市。

整個過程看似用了三個小時,但基本上都沒有任何浪費時間的地方,從偵察到判斷再到分析最後做出決定,已經十分迅速。

要知道析津城周長爲三十六裡,北宋一里爲530米,這就意味着東西南北平均長寬在4.8公里左右。

這也是遼人願意棄城的重要原因之一。

難道他們都不事先整頓好兵馬,在陣前列陣再向前行進的嗎?

等范仲淹那個慢吞吞的性子醒悟過來,再整頓好兵馬大舉進攻,估計天都黑了,他們的人馬早就撤離出析津。

“剛纔探馬來報,未見動靜。”

從辰時三刻到巳時末,過去了一個半時辰,依舊有源源不斷地遼人正有秩序地撤退。

范仲淹就決定實施這個計策。

他們在北城門外附近,城上有火炮,宋軍自然不會靠近,所以他們的目標一定是已經撤出去的隊伍。

“報。”

“是啊,他們的槍炮着實厲害。”

斥候再把他們總結判斷出來的結果報告到范仲淹那,從析津北城門跑到營寨也得半個小時。

然而宋軍縱馬馳騁,跑得飛快,也根本不靠近析津五公里範圍內。

慶曆二年之前還好,宋軍裝備的多是青銅火炮,射程也就兩公里多一點。

而更遠的地方,還有大量宋軍將領正拿着望遠鏡四處觀望。

旁邊張儉安慰道:“陛下何須憂愁?擊敗宋人方是重中之重,此戰若是能大敗宋軍,也許我們也能夠大量獲取他們的軍械,只要能夠得到他們的槍炮,即便析津焚燬亦是值得的事情。”

距離張亢營寨較近的一些宋軍將領見狀,也是有樣學樣,乾脆就領兵往東。

“呵呵。”

此刻忽然見到東北方向,塵煙滾滾,無數馬匹馳騁,一時間遼人遷徙的隊伍一陣騷亂,同時城內也有斥候奔出大喊:“宋人突襲!”

不過好在這些宋軍將領也都不是傻子,知道析津南城門肯定打不進去,所以在稍微停滯一會兒後,就紛紛往西或者往東,繞開析津城,往東北方向以及西北方向疾馳而去。

范仲淹再開會,然後各營主將分散跑回自己營地,最後再集結兵馬出營。

一旦宋軍追擊,則立即進行大炮阻殺。

宋軍出營之後,就有些不知所措。

“糟糕,他們是突襲我們後方的部隊去了。”

遼人火炮在城池加持下,一般射程都在三公里左右,可那是平射射程,若是仰射不計算任何精準度的話,打到五公里範圍外還是很輕鬆,只是那命中率就.基本隨緣。

所以他絲毫沒有擔心。

遼軍將領自然也不都是酒囊飯袋,很快就有不少人反應過來。

城池即便被燒燬了,那也是可以被允許的損失範圍之內。

“契丹的勇士們,隨我走!”

耶律宗真眯起眼睛道:“繼續再探。”

誰也沒有想到宋軍會在這個時候大舉出動。

“還用我說嗎?”

所以范仲淹乾脆就不佈置作戰任務,直接讓各營將士出兵,他只要一個立即出動,把遼軍現在正在撤退的部隊切割、分散、打亂的一個結果。

“城池上都有火炮,他們不敢靠近,我們必須追上去,拖延住他們的腳步。”

因此范仲淹認爲,隨着技術水平的提升,慢慢改變戰爭打法,亦是不失爲一種順應時代的變革。

宋軍這邊的動向迅速被析津城上斷後的遼軍捕捉,這些人是需要等待大部隊撤離之後,就在城中四處縱火,燒燬析津,以此逼迫宋軍追擊他們的。

遼人約有十六萬,再加上玉河與宛平的遼軍,約二十餘萬人馬。那麼多人馬撤退自然沒那麼簡單。

但析津城卻有着雙方兵馬最多的數量。

接着張亢率領的八千精銳士卒,便一馬當先,浩浩蕩蕩地往東面曠野平原上奔騰而去。

普法戰爭當中,普魯士的火炮爲克虜伯火炮,採用鋼製線膛炮管,標準射速是六發每分鐘,有效射程能達到四公里以上。

“嗚嗚嗚嗚嗚嗚嗚嗚!”

便在宋軍看似死一般的沉寂當中,隨着宋軍主營忽然發出一聲嘹亮的號角聲音。

“可惜了,析津歷經數朝,爲我大遼最高最厚,人口也是最多的城池,今日卻要化爲烏有。”

從宋軍斥候發現遼人離開城池,至少還得觀察半個小時以上,確定這些人不是運送糧草的部隊,而是真正撤離部隊。

然而此時不僅遼軍有些慌亂,宋軍也有點懵。

但戰事打響之後,析津城內的百姓早就四處逃散,城內的人口寥寥無幾,城外的街道鬧市自然也早就空無人煙,只剩下大量遼軍士卒還在往外撤離。

耶律宗真冷笑道:“范仲淹反應竟如此遲鈍?”

析津城上,以及周圍正觀察宋軍的遼人斥候見到這一幕,頓時一陣慌亂。

他認爲西方後世火器時代剛開始進行排隊槍斃的戰術是源於火器技術不成熟的無奈之舉。

而大宋目前的火器就處於這樣的變革階段,前裝槍的巔峰,後裝槍的開端。

耶律宗真惋惜地看了眼遠處的地平線,再過一會兒等遼軍大部隊撤出來之後,遼軍的後軍就會點燃城內早就佈置好的魚膏油脂以及剩餘的過冬柴火,將析津燒燬。

而法國的火炮則多爲青銅或者鐵質火炮,不僅射速最多不超過兩發每分鐘,射程也只有三公里左右。

濃煙繚繞,淹沒城牆。

如果不是打又打不過,守又守不住,誰會願意兵行險招,拋棄城池而不顧呢?

且耶律宗真在外圍也佈置大量騎兵,帶着手榴彈,宋軍斥候最多放幾槍騷擾。

副將應下,隨後大手一揮道:“走!”

巍峨析津城聳立在遼闊的平原之上,猶如地平線凸起的一座小山丘,東西連綿十餘里。

此刻張亢騎在馬背上。

身邊副將問道:“相公,我們往哪裡去?”

“快上報。”

以現有的前裝槍技術和射速,基本上已經達到了鴉片戰爭與普法戰爭之間的水平,而當時就已經漸漸淘汰掉了排隊槍斃的戰術打法。

撤離的遼軍將領不斷吶喊,整頓好隊伍,排列出陣勢。

耶律宗真的車隊徐徐向北,距離北城門外約三四公里處的一座小山坡上。

當時的火槍無論威力還是射速,都遠遠達不到要求,便只能排隊,通過密集的方陣進行火力覆蓋,從而實現遠程打擊。

“準備發射火炮。”

宋人發現情況不對勁,肯定會派出大量斥候來偵察情況。

雖然是文官,卻一身腱子肉,面容頗爲兇悍,眼睛四處搜尋,目光在析津城看了一眼,隨後望向東方。

最東面的營寨距離最西面的營寨,甚至超過八公里,因此基本上宋軍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部隊在幹些什麼。

在它的周圍遍佈了村莊、農田、森林、小河,此時村莊已經破敗,農田已經荒蕪,森林遭到砍伐,唯有小河還在靜靜地流淌。

別看這個時代沒有汽油,可軍隊物資都會準備魚油和動物油,再加上城中建築物多爲木製,一把火點燃,頃刻間就會化爲火海。

耶律宗真感慨過後,又問身邊親信道:“宋軍如何了?”

所以遼軍幾乎很難在野外作戰,不管是火炮還是火槍,射程優勢太大,他們拿宋軍沒有任何辦法。只有守城的時候,才能利用城池高度帶來的射程勉強壓制。

可讓人意外的是,那些宋軍似乎對他們根本沒有興趣,而是越過他們,繼續徑直一路向北。

然而如果能夠一箭雙鵰,既保住了城池,又把遼人打敗,豈不是一件兩全其美的事情?

此刻析津城中,大量遼人從兩座北門浩蕩而出。

一時間遼軍更亂了,有的留在原地,沒有動作。有的慌亂追擊,策動馬匹。還有的不知所措,像一羣無頭蒼蠅一樣亂竄。

宋軍還沒攻來,遼軍自己就已經是一片亂麻。

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15章 景祐黨爭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80章 所見,所聞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2章 嫌棄大宋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92章 析津城破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16章 靖康恥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81章 宋軍圍城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15章 景祐黨爭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394章 決戰圈套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
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428章 西夏最後的絕唱169.第167章 新春詩第一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44.第240章 康定和談與技術壁壘172.第170章 心情不好,來個大宋笑話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437章 新的發展,新的革新第61章 宋仁宗是個軟蛋這件事(第一更)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430章 一夜下西涼185.第183章 《官家在求情》196.第194章 強權至上313.第309章 歷史性的一刻110.第110章 官家真的變得不一樣了第11章 趙禎是賤骨頭(求推薦票)204.第201章 故里已經成爲過去第397章 燕雲迴歸,一朝氣順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334章 將整個世界都甩在身後第15章 景祐黨爭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256.第252章 慶曆新政第一輪風波第328章 餓不死,但很窮168.第166章 核心矛盾第78章 看看這大宋第320章 趙駿只會更狠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80章 所見,所聞第335章 自此南北通渠第406章 確定國慶日,爲百姓服務第2章 嫌棄大宋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88章 撕裂大宋的傷口第391章 決戰亂成一鍋粥第375章 耶律宗真被偷了家第410章 倭寇狼子野心第315章 地毯式轟炸,直取升龍第100章 包圍開封府117.第117章 百官炸鍋第20章 分配學生名額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392章 析津城破119.第119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第49章 賜趙駿同進士出身第435章 開燈,照耀這盛世大宋第422章 再端份菜上大宋的餐桌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432章 版圖大增,重走天下第346章 遼夏聲東擊西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205.第202章 宋夏戰爭,元昊來襲115.第115章 建立政制院,從一品國公第16章 靖康恥第371章 已經在想自己的廟號了311.第307章 大宋的大缺大德255.第251章 李白蘇軾來了也得有政績第411章 把島國端上大宋的餐桌251.第247章 怎麼是你?大宋真小253.第249章 趙駿結婚第8章 老範,來整個活(跪求推薦票!)第388章 大宋託付於你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99.第295章 規矩要改一改了232.第229章 帳篷裡歡樂的笑聲第54章 官家離不開能臣第381章 宋軍圍城217.第214章 李元昊聯遼抗宋第392章 析津城破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303.第299章 與遼國軍備競賽159.第158章 死刑的意義276.第272章 將他們碾進歷史車輪裡(元旦快135.第135章 罷免一司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77.第273章 遠洋船隊迴歸226.第223章 在大宋,就得交稅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379章 洪水洶涌第15章 景祐黨爭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227.第224章 建立統一戰線!第438章 任歲月變遷,我獨屹立於巔峰208.第205章 陳希亮,長沙驚變214.第211章 給西夏軍看個大寶貝275.第271章 要裁軍,先建軍,做最壞打算。第394章 決戰圈套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