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

第31章 我背後有高人

今天上午趙駿總算是見到了他的學生,上了第一堂課,中午在村長和支書的帶領下,在村子裡溜達了一圈,還跟幾個村民聊了聊宋朝茶法。

對於村民們的求學好問之心趙駿向來都是不吝賜教,這是爲了彰顯他的學問。

畢竟現在尼尼村小學就他一個支教老師,未來兩年大概率要在這村子裡當校長,如果學問不能深厚到讓所有村民都敬佩,那還怎麼在村子裡教書育人呢?

所以他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下午除了晏殊留在後苑繼續照顧趙駿以外,其餘人都各自回去。有些是回去處理政務,有些則回去商量一些事情。

范仲淹坐着轎子離開了皇宮,向着自己位於外城樑門大觀巷範府宅邸而去。

出了皇宮,就到了汴梁內城。

北宋自澶州之戰後承平已三十餘年,雖然國內有些許動盪,但經濟繁榮,文化昌盛,汴梁更是人口一百餘萬,坊市相連,街道鱗次櫛比,城內湖泊三座,河流六條,拱橋船隻不計其數。

街道上人來人往,兩側坊前擺攤的,走街串巷的,來往商賈、百姓、販夫、走卒成羣,甚至還能看到異域風情,遼人、大理人、吐蕃人、回鶻人、大食人、波斯人等等。

根據史料以及出土記載,北宋時期汴梁總人口在一百五十萬以上,其中外國人的數量非常多,比如波斯人,後世稱爲猶太人,據說就已經達到了十萬之衆。

沿途街道繁華無比,招牌林立,人山人海,各種各樣的叫賣聲音不絕於耳,五湖四海的人們穿梭於鬧市之間,構築了一副盛世景象。

“炊餅,新鮮的炊餅。”

“涼餅咯,來吃涼餅咯,還有混沌勒。”

“官人,西域來的香料,看看吧。還有香薰球,掛在身上香噴噴。”

范仲淹的轎子穿過形形色色的人羣,走過數座城門、拱橋、河流,抵達了大觀巷,城外的巷子幽靜許多,範府門口站着奴僕正在街口觀望。

“家君回來了。”

有奴僕看到范仲淹的轎子,便急急忙忙迎了過去。

范仲淹的轎子還沒到近前,擡轎子的轎伕就跟他說道:“家君,大管家過來了。”

“嗯。”

范仲淹點點頭。

那管家匆匆過來,轎子也沒有停,在轎簾外向他稟報道:“家君,剛纔富大官人過來,得知家君不在府上,便回去了,走時叮囑小人,讓小人在街口等家君,家君回來第一時間想他通稟。”

“哦?彥國回來了嗎?

范仲淹正在轎子裡看書,聽到這事立即放下手中的書卷,對管家說道:“你派人去永叔、彥國他們府上,讓他們過來一趟。就說,我有事要跟他們商議。”

“是,家君。”

管家先迎着范仲淹進府,然後招呼過來另外幾個僕人,急匆匆出了府邸去報信去了。

現在京城上下誰不知道範希文正在和當朝宰相呂夷簡鬥法?

前段時間範希文被一擼到底,從高高在上的開封府尹變成了小小的秘書少監,一時間破鼓萬人捶,不少人紛紛上書彈劾老範。

結果就在大家以爲呂黨要大獲全勝的時候,眨眼間呂黨下層中堅力量就遭到了清洗。

這場風雲變色得太快,以至於讓百官都反應不過來。

如今範黨一員大將富弼又殺了回來,所有人都知道,雙方恐怕又要開始黨爭。

因此有不少人在關注着富弼的動向。

很快範府的奴僕人就各自分頭行動,去範黨的幾名重要人員府邸邀請他們去了。

而范仲淹回到家後就先去了後院,沐浴更衣一番,等到他洗乾淨身上的風塵,這才徑直到了中廳,令人點起了一個小爐,上面煮着沸水,然後自己開始泡茶。

從唐到宋,茶葉漸漸風靡,上到王公貴族,下到販夫走卒,無不喜愛品茗一道,茶與柴米油鹽醬醋一樣,自此也成爲百姓生活必需品之一。

等過了差不多兩刻多鐘的樣子,急性子的歐陽修就已經先到,人還未現聲音就已經傳來,“希文,哈哈哈哈,真是痛快啊。”

歐陽修大喇喇進來,徑直走到范仲淹的桌案前,抄起一杯滾燙熱茶,范仲淹未來得及阻止,他就仰頭飲了一口。

“呸,好燙。”

歐陽修吐了一下舌頭,將杯子扔在桌上,興高采烈地說道:“痛快啊,這幾天我走路都精神了許多。”

范仲淹無奈道:“好了,永叔,你先坐下,等彥國他們來了再說。”

“永叔什麼事兒這麼高興啊。”

門外又接連進來幾個人,自然就是餘靖、尹洙、蔡襄等人,其中有個三十上下,面容清瘦的男子大步進來,雷厲風行。

“你們來了。”

歐陽修看到衆人,又看到那清瘦男子,大笑道:“彥國,伱總算是回來了。”

那人正是富弼。

範黨的年齡其實都不大,他們普遍在三十歲到四十歲之間,之所以以范仲淹爲首,是因爲范仲淹年齡和官職都是最大,在朝堂的地位也比較舉足輕重。

但這並不代表範黨全都唯范仲淹馬首是瞻,只能說他們與范仲淹是好朋友的關係,有一舉改革大宋各種弊端的宏願。

因此簡單來說,所謂的範黨其實是一羣朝堂上有銳意改革之志的年輕中層官員。

未來仁宗中後期,他們也成爲仁宗一朝的宰輔中堅力量。

富弼進來後沒有理會歐陽修,而是向坐在主位上的范仲淹拱手說道:“希文公。”

“嗯。”

范仲淹點點頭道:“坐吧。”

衆人各自坐好。 歐陽修又是第一個說話道:“希文公,咱們這次大勝,就連諫院都拿到了手裡。下一步,就由諫院羣起上書彈劾呂夷簡,看他下不下來!”

“嗯,彥國現在知諫院,執掌諫官,我們正好可以用來攻擊宰相!”

蔡襄也說道。

“會不會太冒失了些?官家只是讓希文清掃了一些呂黨中下級官員,呂夷簡、宋綬地位穩如泰山,顯然官家並不希望他們被罷相。”

餘靖遲疑道:“若是我們執意繼續彈劾呂夷簡,怕是會引得官家震怒啊。”

“怕什麼。”

歐陽修向來都是膽大包天,當即說道:“就是因爲官家太顧念舊情,才讓呂夷簡這廝專橫朝政,此人已爲權相,李斯趙高不過如此,若是不能罷相,大宋國家危在旦夕!”

“嗯,有道理。而且誰不知道彥國與我們同氣連枝,官家讓彥國執掌諫院,很有可能就是想利用我們來牽制呂夷簡,只是因爲呂夷簡畢竟是老臣,”

尹洙也說道:“彥國,過些日子,你就馬上彈劾呂夷簡吧。”

衆人都看向富弼,現在富弼也已經成長爲打垮呂黨舉足輕重的重要力量了。

歷史上範呂這場黨爭持續了數月,最終以范仲淹、餘靖、尹洙、歐陽修、蔡襄等人被貶出汴梁,呂夷簡獲得大勝作爲結束。

但現在卻與歷史上完全不同。

因爲這一次範黨並未遭到清洗,反而呂黨中下層的諫官力量得到了毀滅性打擊,在朝堂上的話語權減少了許多。

最重要的是宋代諫院十分特殊,這個機構屬於輿論機關,負責在朝廷中搜集建議和評論。

當時在朝廷中設立諫官和御史,通稱臺諫。御史負責組織各種官員收集民間的意見;諫官議論施政的得失,供皇帝參考,有時還可糾正皇帝的錯誤。

宋承唐制,但宋與唐的諫官制度卻有所不同。唐代諫官屬門下省,即由宰相負責統轄,是宰相的喉舌,所以唐代諫官成爲相權的力量。

而宋代朝廷把諫官分爲左右諫議大夫、左右司諫、左右正言,設立諫院,諫官再不屬宰相管理和薦舉,由皇帝直接親擢。

這造成諫院權限很大,對朝廷百官的任用及各種政事都可討論,提出意見,規諫朝政缺失。

諫官在諫院有知無不言、言無非罪的風氣,常常和宰相的意見相左,自此諫院成爲皇帝監督朝廷官員的重要工具。

如今富弼被調回汴梁,知諫院,就屬於執掌諫院,雖然加上他開封府推官的職務,也就是個從六品級別,可諫官素來職小權大,與明朝給事中一樣都有不小的能量。

把範黨一名大將調到諫院這個重要的位置,衆人猜測,官家顯然是有意鉗制相權的打算,所以決定立即起事,利用富弼的能量開始對呂夷簡展開攻擊。

但聽到衆人的話,富弼並未立即做出迴應,而是看向范仲淹道:“範公,你以爲呢?”

范仲淹沉吟片刻,反問道:“彥國,你有什麼想法?”

“我覺得官家這次舉動很奇怪。”

富弼說道:“雖然看似裁撤了不少呂夷簡的門生故吏,但皆是中下層,如侍御史韓瀆、諫官高若訥、劉介等,並未損傷根基。而且即便裁撤的臺諫官員,充任者除了我以外,其餘上任者並不與我們交好,這可不像官家要對呂夷簡動手的跡象。”

“好像也是。”

被富弼提醒,餘靖皺起眉頭道:“若官家真想讓呂夷簡罷相,我等皆可以入御史臺、諫官院,到時候羣起而攻,即便呂夷簡臉皮再厚也該自己罷相了,怎麼就彥國回來了?”

范仲淹輕笑着搖搖頭:“這並不奇怪,官家向來都是這左右搖擺的性子,若非.”

歐陽修納悶道:“若非什麼?”

“沒什麼。”

范仲淹擺擺手。

他心裡很清楚,如果不是趙駿的話,他現在已經被貶去饒州了。

那位官家一直都是那麼舉棋不定。

趙駿說過,歷史上範呂之爭持續了數月,官家拿不定主意,但最後還是呂夷簡在官家心裡的地位高一籌,讓範黨被貶出京師。

而如今趙駿的出現,讓官家意識到自己很重要,也就是說他范仲淹在官家心裡的地位被提高了許多。

正因如此,官家纔想着一碗水端平,既不大規模罷黜範黨,也不直接裁撤掉呂夷簡,而是隻針對呂黨的中下級基層,又把富弼提回來,算是安撫范仲淹的情緒。

但問題在於范仲淹心裡呂夷簡就是個禍國殃民的權相,雙方無論是在利益還是立場上都不相同,怎麼可能就這麼簡單讓范仲淹就此罷休?

所以這鬥法還得繼續。

富弼說道:“官家搖擺不定,顯然不願意罷黜呂夷簡,縱使上書彈劾,也不一定有用。”

歐陽修急吼吼地道:“我就不信那呂夷簡臉皮這麼厚,一直被彈劾還好意思再待在相位上不挪窩。”

“永叔,你別這麼急躁,你這樣的性子將來會吃大虧的。”

范仲淹皺眉道:“現在若是逼着官家做抉擇,我們不一定能討得了好,必須謀定而後動。”

“希文有什麼主意?”

蔡襄問道。

“你們忘記了。”

范仲淹環顧四周,微微一笑:“我背後,有高人!”

推書,風起明末,作者羅小明。

(本章完)

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80章 所見,所聞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358章 高麗叫父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209.第206章 決堤了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377章 棄子攻殺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129.第129章 誰幹的?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63章 大宋海軍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98章 江大郎第343章 全城搜捕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43章 全城搜捕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
198.第195章 月色很美,多看看(二合一)第35章 來點今日大宋笑話224.第221章 爲了清白,請老祖宗赴死第421章 該滅西夏了177.第175章 苛捐雜稅,路遇田昌296.第292章 大宋有槍262.第258章 公平律法第80章 所見,所聞123.第123章 學生們的雙倍快樂第10章 世間並非非黑即白(求推薦票)第22章 不乳宋,就會死第367章 大宋旗幟飄揚第12章 趙禎是慫貨(求推薦票)第29章 趙禎的果決第69章 認真務實的態度(第九更)第71章 那是它們欠我們的第358章 高麗叫父166.第164章 商人與資本家的區別257.第253章 慶曆新政第二輪風波282.第278章 還請緩緩285.第281章 王安石查兵籍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18章 發兵日本,問責天皇第14章 好幾層樓高的高人!第398章 豐功偉績,與天下人分享第66章 極限拉扯(第六更)第330章 它比金銀更值錢!第382章 遼宋決戰,遼皇吐血第417章 能登炮擊事件,震驚日本209.第206章 決堤了162.第161章 有些事情,必須去做!146.第145章 洞內廝殺第377章 棄子攻殺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308.第304章 第一個八年計劃209.第206章 決堤了第416章 文明開化與武力246.第242章 政制院換屆第23章 宇宙的塵埃229.第226章 遼宋戰爭打響第326章 不可脫離百姓第412章 宋國武器商第348章 奇怪的商隊116.第116章 無內鬼,來點大宋笑話第419章 樹苗正在茁壯成長158.第157章 官場改制的影響第373章 在趙光義墳頭蹦迪183.第181章 給我滾下馬來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120.第120章 建立政制院框架第369章 狄青的口袋陣第368章 東北遼軍三十萬,遇我也需盡低眉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50.第246章 慶曆新政,吏治篇第339章 慶曆六年新的規劃第319章 攤丁入畝與殺豬過年223.第220章 壞了,我人設崩了第327章 第五輪慶曆新政294.第290章 試試就試試第366章 收復青塘第386章 遼宋對峙,發行紙幣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234.第231章 宋遼保塞決戰240.第236章 大宋何懼一戰!132.第132章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221.第218章 耶律宗真騎虎難下第407章 都是因爲宋國第360章 佈局深遠,只爲今日129.第129章 誰幹的?252.第248章 五大貿易成型,慶曆新政開始157.第156章 殺這點人夠誰看的?第363章 大宋海軍249.第245章 西夏稱臣,慶曆元年第5章 仁宗的寬容第98章 江大郎第343章 全城搜捕304.第300章 政制院工作報告以及新的規劃第18章 改變大宋政壇第56章 復明前最後一堂課,學生篇225.第222章 從今日始,戒酒!第443章 探討諸多問題,地方發展方向第91章 棄暗投明,開封府密謀第343章 全城搜捕222.第219章 偷元昊老家第352章 出兵西北,派韓琦張亢第427章 目標西域,一朝雪恥第409章 大國重器鐵甲艦314.第310章 白話文運動201.第198章 貪腐案完結,良方妙藥263.第259章 給天下官員漲薪188.第186章 西北誓師大會第48章 官家在泰山封禪238.第235章 挺起自己的腰桿,把脊樑骨接上284.第280章 欽差遇刺,此事可解124.第124章 民間滲透第1章 人在大宋,剛剛穿越233.第230章 你要戰,那便戰第72章 少內鬥,多幹事(感謝雲哥盟主打賞)203.第200章 故里無故人第342章 用好手裡的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