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真假難辨

僅用了一天,志願軍就合圍了開城,讓停戰談判變得毫無意義。

雖然在二十八日,聯軍發動了代號“赫克托爾”的全面轟炸行動,投入近兩千架戰術戰鬥機與上百架轟炸機,分批次進行了十多輪轟炸,僅投下的JDAM炸彈就超過兩萬枚,此外還消耗了上千枚空射巡航導彈。但是這種高強度的打擊,並沒遏制志願軍的攻勢,因爲志願軍本來就沒有完全依靠後勤保障。

可以說,聯軍的投入非常巨大。

當時,爲了增強轟炸力度,博茨曼不僅調動了部署在關島與沖繩的十六架B2A,還從本土調來了兩個聯隊的B52H與B1B。爲了避免佔用前線機場,這些重型轟炸機都是長途奔襲,投射了經過特殊改進、採用慣性與地型匹配製導的巡航導彈之後,再經過兩次空中加油返回本土空軍基地。

別的不說,一百零四架轟炸機就投下了近三千噸彈藥。

毋庸置疑,聯軍的空中打擊能力異常強大。

要知道,如果換成H6的話,飛三百架次也投不了這麼多炸彈,而且使用空射巡航導彈的話,H6的載彈量不到六噸,僅爲B52H的五分之一。

相對而言,聯軍的戰術空中力量更加強大。

雖然在電磁武器的威脅下,聯軍的戰術飛機不敢深入朝鮮領空,只能在安全區域投擲防區外彈藥。但是在動員了兩千架戰術戰鬥機,而且沒有必要擔心遭到志願軍防空戰鬥機攔截的情況下,這股打擊力量絕對不可小覷。

按照美軍公佈的作戰結果,在開城戰役中,戰術航空兵承擔了百分之八十的打擊任務。

僅在二十八日白天,聯軍的戰術戰鬥機就出動了將近五千架次,向朝鮮境內投擲了超過兩萬五千噸的彈藥。

這是個什麼概念!?

二戰中,美軍投在廣島的原子彈的當量僅爲一點五萬噸,而聯軍的空中力量在一天之內就投下了相當於兩枚原子彈的炸彈。

如此高強度的轟炸,效果卻不夠理想。

雖然聯軍宣稱,在二十八日的轟炸中,任務完成率在百分之六十五以上,遠超過第二次戰役中不到百分之三十的成功率,但是這個戰果沒有得到志願軍確認,而按照志願軍公佈的損失數據,二十八日僅有三百多臺運輸車輛被炸燬,損失的作戰物資不到五千噸,而且從鴨綠江到開城的後勤保障線沒有中斷。

很快,志願軍就用行動做出了答覆。

二十九日凌晨,部署在東線戰場上的第六十五集團軍發起了進攻,天亮前就讓偵察部隊越過了三八線。

這次進攻,算不上重點,是名副其實的佯攻。

雖然魏成龍並不打算唱配角,在開城戰役打響後,沒有立即發起進攻,而是讓第六十五集團軍在戰線上全面展開,但是在僅剩下一個步兵師與一個獨立裝甲旅的情況下,第六十五集團軍再怎麼展開,也無法在長達兩百公里的戰線上取得全面突破,能在部分地區越過韓軍的防線就很了不起了。

從軍事價值來看,第六十五集團軍的進攻算是火上澆油。

雖然在東線戰場上,韓軍有足夠的防禦縱深,不用像在西線那樣,必須爲了首都頂住志願軍的進攻,但是對聯軍高度依賴的空中力量來說,這絕對不是什麼好消息,因爲聯軍的前沿機場中,有六成在東線。

如果讓志願軍在東線取得突破,聯軍就得撤消這些前沿機場。

對於正在執行高強度空中打擊任務的聯軍來說,把作戰飛機往後撤退,除了延長作戰飛機的往返航程、多燒一些燃料,浪費更多的時間之外,最大的問題是,韓國後方的機場容納不了所有戰術飛機。

戰鬥機再多,沒有機場做支持,也是擺設。

如果撤走部分戰鬥機,聯軍的空中打擊強度必然大幅度降低,而且還得分出一部分力量對付第六十五集團軍。

可想而知,能夠用來打擊志願軍西線部隊、以及後勤補給線的空中力量將大幅度縮水。

沒有了強大的空中打擊,聯軍別說守住開城,能在三八線上站穩腳跟就不錯了。

題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美軍的增援部隊還沒到,當時在韓國的只有第七步兵師的一些殘餘部隊,以及大約四萬名非戰鬥人員。

讓這些美軍去對付第六十五集團軍,等於自尋死路。

韓軍更加靠不住,在開城打得那麼艱難,要是讓韓軍在整條戰線上分散作戰,後果難以想像。

這個時候,博茨曼首次感到束手無策。

只是,他絕對不會坐以待斃。

根據戰後解密的文件,在二十九日上午,博茨曼曾經向五角大樓與白宮提出建議,在戰場上使用戰術核武器。

雖然在這個建議中,博茨曼明確提到,只在志願軍突破了三八線,在韓國境內集結準備發動大規模進攻的情況下才使用戰術核武器,而且投擲地點在韓國境內,打擊對象也是在野外集結的作戰部隊,但是別說國防部長覺得博茨曼瘋了,連林德伯格都認爲,博茨曼不是要打贏戰爭,而是要挑起一場世界大戰。

美國有核武器,中國也有核武器!

雖然博茨曼有所顧慮,比如沒有建議在朝鮮境內使用核武器,避開了城市與平民密集的西部地區,但是誰都知道,核武器絕對不是隨便可以用的,如果用核武器對付志願軍,中國就有足夠的理由用更多的核武器對付聯軍。

事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核武器就不再是“武器”。

在五個核大國,以及隨後加入核俱樂部的以色列、南非、印度與巴基斯坦等國的核戰略中,核武器只是一種以威脅爲主的象徵性裝備,只有到了國家生死存亡攸關的時刻,纔有機會用到。問題是,只要擁有了核武器,國家的戰略安全就有了保證。數十年來,即便在美國擁有絕對的戰略優勢的情況下,使用核武器都是一個非常忌諱的話題,而且美國也從來沒有在二戰後使用過核武器。

毋庸置疑,博茨曼絕對是個戰爭狂人。

真要按照他的意思,恐怕第二次朝鮮戰爭將成爲世界毀滅的導火索。

萬幸的是,決策權不在他手上,而有資格決定使用核武器的美國總統並不是瘋子,也不是戰爭狂人。

也就在這個時候,戰場局面出現轉折。

先是第六十五集團軍在試探性的打過三八線之後,沒有繼續推進,而是退回到軍事隔離區北面。雖然第六十五集團軍沒有就此罷手,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一直在向南派遣偵察部隊,而且不時炮擊駐紮在三八線附近的韓軍,造成了非常大的恐慌,甚至導致一個韓軍步兵營在沒有正面接觸的情況下被炮火擊潰,但是第六十五集團軍沒有發動像樣的進攻,也沒有對三八線南面的聯軍前沿機場構成嚴重威脅。

重要的是,在西線戰場上,志願軍攻打開城的戰鬥進行得並不順利。

雖然從二十九日上午開始,開城守軍就陸續向志願軍投降,一些初上戰場的韓軍連隊甚至在初次交火之後,就向志願軍交出了武器裝備,僅僅在二十九日白天,就有超過一百個連的韓軍投降,韓軍戰俘塞滿了數百輛卡車,但是志願軍沒能攻佔整個開城,甚至沒能控制至關重要的火車站。

按照聯軍司令部的評估,以志願軍的進度,最快能在十一月一日攻佔開城。如果聯軍的空中打擊沒有受到影響,那麼志願軍很有可能在十一月三日才能攻佔開城。如此一來,志願軍最快也要到十一月上旬底纔有能力向南推進。

這下,博茨曼終於鬆了口氣。

第一裝甲師與第二裝甲師的官兵已經到達韓國,一些輕型裝備也通過空運送了過來,只有無法空運的重型裝備要到十一月六日才能送到,而兩個主力師最快能在十一月七日完成整編,隨即開赴戰場。

也就是說,不出意外的話,聯軍能在十一月八日投入兩個美軍主力師。

與之相比,就算志願軍打下了開城,也不可能在十一月八日完全恢復戰鬥力,也就無法對美軍構成威脅。

按照博茨曼的設想,聯軍最遲於十一月九日發起反擊。

如果像他預料的那樣,聯軍不但能夠收復開城,還能從開城北上,咬住向北退卻的志願軍,一路打到平壤。

要知道,六十多年前,聯合國軍就是這麼打過去的。當時,要不是志願軍在三八線上組織了金城反擊戰,在付出了巨大的傷亡後擋住了聯合國軍,恐怕簽署停戰協議的地方就不是板門店了。

博茨曼有足夠的理由相信,聯軍能夠挽回敗局,至少在局部戰場上取得勝利。

只是,這個美好的夢想很快就破滅了。

二十九日夜間,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志願軍的突擊部隊攻佔了板門店,並且立即越過軍事分界線,進入韓國境內。

這次殺來的不是偵察部隊,而是規模不亞於一個師的裝甲部隊。

博茨曼收到消息的時候,志願軍的先頭部隊已經到達汶山北郊,與守衛該地的一個韓軍步兵旅幹上了。

這絕對不是小事。

汶山是首爾的北大門,離首爾主城區不到三十公里,如果志願軍長驅直入,能在數個小時後打到首爾。

開城還沒打下來,就向首爾進軍,志願軍到底想幹什麼!?

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3章 底線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83章 歪打正着第63章 一箭三雕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00章 恐懼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7章 精妙戰術第259章 遺贈第4章 戰爭陰雲第48章 反潛戰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35章 聲東擊西第8章 泰然處之第41章 順藤摸瓜第2章 經濟基礎第40章 突襲第55章 兩強相爭第168章 暴風雪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73章 捆綁政策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54章 反擊第219章 火線第66章 入朝方略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22章 橫掃全球第52章 大獲全勝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131章 掃蕩第167章 預見性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7章 經貿競爭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49章 場外因素第75章 咄咄逼人第5章 夜空魅影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1章 經濟圍剿第60章 立即反擊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8章 左右逢源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45章 補欠賬第16章 準備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73章 共同化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284章 轉變第19章 新戰線第39章 戰禍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33章 超級航母第97章 戰略分歧第7章 直覺第1章 關鍵人物第236章 消耗戰第94章 戰略價值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41章 標杆第87章 人挪活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38章 猛攻第18章 畫蛇添足第35章 支柱第6章 定論第18章 畫蛇添足第88章 十字路口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7章 地面戰爭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6章 定論第149章 放棄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1章 一鍋端第21章 奪回失地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32章 關鍵時刻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5章 自食其果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
第107章 全力以赴第40章 奮起直追第13章 底線第92章 日本的歸宿第83章 歪打正着第63章 一箭三雕第209章 停戰條件第100章 恐懼第20章 政治聯盟第27章 精妙戰術第259章 遺贈第4章 戰爭陰雲第48章 反潛戰第165章 按兵不動第35章 聲東擊西第8章 泰然處之第41章 順藤摸瓜第2章 經濟基礎第40章 突襲第55章 兩強相爭第168章 暴風雪第226章 戰略進攻第73章 捆綁政策第207章 黔驢技窮第54章 反擊第219章 火線第66章 入朝方略第159章 大部隊渡江第22章 橫掃全球第52章 大獲全勝第180章 圍點打援第131章 掃蕩第167章 預見性第118章 軟磨硬泡第17章 經貿競爭第184章 失蹤的潛艇第49章 場外因素第75章 咄咄逼人第5章 夜空魅影第23章 殺向印度洋第11章 經濟圍剿第60章 立即反擊第50章 另有其人第18章 左右逢源第30章 戰爭製造者第32章 關鍵時刻第2章 完美主義者第214章 倉皇而逃第45章 補欠賬第16章 準備第46章 不確定因素第2章 大馬士革事件第206章 有勇有謀第200章 我行我素第278章 並不孤單第34章 理智戰勝衝動第273章 共同化第238章 水攻戰術第284章 轉變第19章 新戰線第39章 戰禍第59章 擊鼓傳花第103章 猛然清醒第33章 超級航母第97章 戰略分歧第7章 直覺第1章 關鍵人物第236章 消耗戰第94章 戰略價值第90章 獨木難支第188章 向上帝祈禱第93章 空中偷襲第11章 不走尋常路第163章 秘密武器第173章 人肉盾牌第41章 標杆第87章 人挪活第304章 文明接觸第75章 改革的前奏第38章 猛攻第18章 畫蛇添足第35章 支柱第6章 定論第18章 畫蛇添足第88章 十字路口第43章 各有所謀第27章 地面戰爭第13章 風起雲涌第26章 重拳出擊第189章 戰術選擇第6章 定論第149章 放棄第91章 迎難而上第21章 一鍋端第21章 奪回失地第128章 數量致勝第32章 關鍵時刻第74章 戰爭狂人第25章 自食其果第158章 最好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