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7 菁英學校

朱北國聽王繼蘭這樣說,只是默默點點頭哦了一聲,他知道肯定沒什麼戲,也是,成東是佔盡地利,老巴老王老朱他們也在這裡又分公司,有學生畢業,肯定優先照顧他們,看來自己還真的需要另起爐竈,搞一個專屬移民局的學校了……

顯然王繼蘭也察覺到朱哥的失望,這位年輕人對身邊人的情緒十分的敏感,聽朱北國只是哦了一聲,趕緊補充說,其實那羣學生也不是都有預訂的,畢竟有不少人都未成年,如果朱哥的培訓班預算落實下來,我保證給朱哥您把培訓班辦起來。

朱北國這才笑道,謝謝啦,哎……除了我帶到船上的幾對小夫妻外,如今的聯邦移民局就是一個空殼,可偏偏移民局的員工要求很高,我不敢滿世界的亂找人,所以我到處打學校學生的主意,也是沒辦法的事情。

然後又望着操場上那羣活蹦亂跳的孩子們說:

“紫霞公學的孩子果然比年前增加了不少,班級和年級也應該多了吧?你們是不是也要上課啊?這樣的話,能在最近給我推薦幾個孩子嗎?不多,就兩三個……”

王繼蘭嘆口氣迴應:

“說起師資力量,簡直就是捉襟見肘啊!從常風行動實施的去年開始,這裡的師資力量矛盾就開始突出起來,教委要求我們克服困難暫時自行解決,教委的意思是,無論在舊世界是什麼學歷,在這個新世界,咱們的學識都能做老師,哪怕是趕鴨子上架,也要上課去!然後又巴拉巴拉地說了一大通,都是教育工作如何重要的大道理,最後杜娜阿姨還說,如果你們真覺得無非承擔老師的工作,那就把孩子送到中興島去,財政部減少你們紫霞公學的預算。

爲此我們哥幾個專門開會討論過,最後還是制訂了一個規定,要求所有人,這裡指的是咱們兄弟幾個,無論職務和工作性質,除了日常工作外,每個月都必須到學校擔任授課老師,每週至少授課十個課時,當然了,實在忙不過來,可以不來,但是其它人就要頂上,直到教委有合格教師派來爲止。”

“那你們真的是忙……”

“可不是咋的,開始的時候是真累,大夥都吐槽說教委這是要累死俺們啊!上次哥幾個的意見反映到孫老那裡,孫老也發電報和稀泥,說是沒辦法,教委這麼幹也是出於無奈,還說畢竟這些孩子和少年是我們的未來,大家辛苦辛苦,等我們有條件辦師範學校的時候,大家就輕鬆了,只是,這種狀況什麼時候是個頭啊……”

朱北國聽了笑道,快了快了,王繼蘭迴應,朱哥有什麼消息?

朱北國說,能有什麼消息,咱們之間的電報往來不都是公開的嘛?只不過你們工作忙,平日裡只看與自己工作直接相關的電報,我最近在海上漂着無聊,所有往來電報我都會仔細讀的,無他,解悶而已,所以給你們說,今年竹園向日葵那邊今年會派出更多的老師,而且重點是紫霞島方向。

是嗎?

當然了,主要原因是語言問題,紫霞島漢人是主體,所以師資好派一些。

什麼情況?

教委做了一個規定,針對竹園向日葵的學生情況,專門做了一個叫“全職班主任”的教學安排,具體是這樣的,根據目前的形勢,澳門孤兒院包括四家華商、帝力城教堂和勒菲克等人販子的收集孤兒和少年的能力大大提高,竹園向日葵大概每三個月左右就會有大約一兩百名六歲到十四歲的孩子被送進學校來,由於學生的年齡階段不同,加上入學時間不同,家裡現有的教師也緊張。

於是教委搞了一個初級班,學期是六個月,除了紅樓裡的穿越者們都必須去當教師以外,包括孫老等人,還要兼職做班主任,而且班主任教全科——語文、數理化、歷史、地理、體育、國民教育等初級科目,全都一個人教,完成初級班的學業後,才分配到各個年級,有的就直接進專科培訓班了。

不過,即便是如此,滿打滿算也只能勉強湊出七八個人來當全職班主任,這些人還包括像夏小鷗程芳芳徐柔李俊明孫老這樣的兼職以及海東桃桃……

王繼蘭點點頭,提問道:

“那麼問題就來了,現在這些人勉強夠用,那下半年再來一批怎麼辦?班主任做兩個班的勉強也行,明年再來第三批,還是分身乏術啊!”

朱北國回答:

“沒辦法,明年再說明年的事,何況老師的培養也沒有斷,希望一兩年後能接替大家,把大夥解放出來……”

兩人的聊天很快就被打斷了,因爲畢業典禮兼開學典禮馬上就要開始了,王繼蘭離開了辦公室,去操場上的**臺講話,而朱北國則從側門離開了學校,他要去總督府發電報,向夏小鷗要開辦職業培訓班的經費。

大夥尚不知道的是,教委要求每個人都去學校當老師的決定對後來的澳洲聯邦教育格局產生了深遠影響,多年後,在竹園和向日葵學校,儘管大夥已經沒有必要親自來學校授課了,但在這兩所學校裡,這個任課兼課的制度變成一種約定俗成的規矩——那時,那些原來的初級班班主任和代課老師們,不僅貴爲聯邦參議院終身議員,而且還是各行各業的商業巨頭、軍政高官。

這些人仍然要接受竹園和向日葵學校的客座教授的聘書,並定期這兩所到學校給孩子們和年青學子們上課,由於學校有這樣了不起的師資人脈,因此讓不少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對這兩所學校趨之若鶩——那時的竹園公學和向日葵女子公學,不僅有最優秀的老師和全球最先進的教學設備,這裡還有整個澳洲聯邦最尊貴的一羣人在這裡上課,毫無疑問,竹園和向日葵已經漸漸演變變成兩所菁英學校。

最開始,出於這兩所學校的傳統,在早先的一段時間裡,這兩所學校只收孤兒,然而到了後來,由於這兩所學校的師資和人脈資源的原因,學校的學位逐漸被上流社會裡不少有心的家長們看重。

換句話說,這兩所學校至少已經有菁英加貴族學校的味道了,不少家長們爲了自己孩子的前途,無不削尖腦袋想方設法把自家孩子往這兩所學校裡塞,當然了,孩子學習成績差就別想了。

於是竹園和向日葵開始面向非孤兒羣體辦班,也開始收費了,而且費用相當的昂貴。

當然了,錄取考試也極爲嚴格,錄取分數線全聯邦最高,因爲到了後來,竹園和向日葵不僅是初級和高級中學,還是全球第一所全日制三年制綜合大學,除了義務教育撥款,這兩所學校完全不受聯邦管理機構的管轄,獨立辦學,獨立招生,學術氛圍非常自由,因此學術水平和教科研力量也及其強大。

761 突然來自澳門的急電593 中西合璧的典範512 哈利酒吧953 山雨欲來1076 戰略錯誤?488 瑪格麗特女公爵252 爲了證明自己1094 原料供應問題251 航海先從搬磚開始59 關於無線電這樣的金手指777 行軍曲436 女大三,抱金磚214 勘探、墾荒、修鐵路114 兩種開局模式354 被發現了145 咱家桃桃的選項並不多719 反撲828 女人們想給你立長生牌位425 討價還價577 是幹活的還是蹭飯的?623 澳洲四大名菜860 別讓小桂子腎虧33 正常且善良的人1252 先斬後奏1401 拆遷1071 球形閃電計劃1409 喜事634 貿易勞動力759 獨當一面的航海1245 泗水1127 西班牙寶船1298 姜妞940 蟲羣和韭菜?831 有疫情?246 簡單粗暴的水泥生產1154 新人生1268 蘇臘武大帝312 真實且曲折的工作流程420 夜明珠921 農業模式10 妮可986 回航1403 香腸曲1111 歐洲之旅203 洞口廣場466 精英們的口音864 東部開發536 荷蘭情報員眼裡的澳洲人1074 《球形閃電》983 賀電1078 擲彈排303 防疫檢疫293 周瑞的炸雞腿752 殘酷的燃@燒@彈1344 如何保密是一個問題1300 不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349 成丁禮926 聯邦騎警隊932 精細化工1109 歷史之謎101 微縮版工業設備254 生了720 肉盾們7 奇葩們遭遇的奇葩事896 未來的三紅之一1192 正規化482 澳門,大明和大清1188 軍訓150 從天工開物一路說下去1301 分階段行動452 到家了1193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1211 商人的地位517 關於澳洲人的“對等”491 澳門672 人生巔峰?1372 太子1113 主流意見第一卷 荒海 1 神秘日記(可看可不看的序言)963 薄弱環節?陷阱?747 香料在哪裡種植?1009 劃時代的產品575 侯相麟的勞動力1110 隱秘歷史1131 羊城的生意519 孩子們的歸宿1368 來自叢林的電報1225 貿易均衡原則465 女士們的新挑戰601 “花斑豹”們383 美娜多1350 鄧凱1271 泗水的重要作用1122 成爲硬通貨的理由597 世道好像變了187 第一號工程:菜籃子1319 小艾的外交行動468 水壩工程1134 炸魚1040 替鄭家做嫁衣?
761 突然來自澳門的急電593 中西合璧的典範512 哈利酒吧953 山雨欲來1076 戰略錯誤?488 瑪格麗特女公爵252 爲了證明自己1094 原料供應問題251 航海先從搬磚開始59 關於無線電這樣的金手指777 行軍曲436 女大三,抱金磚214 勘探、墾荒、修鐵路114 兩種開局模式354 被發現了145 咱家桃桃的選項並不多719 反撲828 女人們想給你立長生牌位425 討價還價577 是幹活的還是蹭飯的?623 澳洲四大名菜860 別讓小桂子腎虧33 正常且善良的人1252 先斬後奏1401 拆遷1071 球形閃電計劃1409 喜事634 貿易勞動力759 獨當一面的航海1245 泗水1127 西班牙寶船1298 姜妞940 蟲羣和韭菜?831 有疫情?246 簡單粗暴的水泥生產1154 新人生1268 蘇臘武大帝312 真實且曲折的工作流程420 夜明珠921 農業模式10 妮可986 回航1403 香腸曲1111 歐洲之旅203 洞口廣場466 精英們的口音864 東部開發536 荷蘭情報員眼裡的澳洲人1074 《球形閃電》983 賀電1078 擲彈排303 防疫檢疫293 周瑞的炸雞腿752 殘酷的燃@燒@彈1344 如何保密是一個問題1300 不做吃力不討好的事情349 成丁禮926 聯邦騎警隊932 精細化工1109 歷史之謎101 微縮版工業設備254 生了720 肉盾們7 奇葩們遭遇的奇葩事896 未來的三紅之一1192 正規化482 澳門,大明和大清1188 軍訓150 從天工開物一路說下去1301 分階段行動452 到家了1193 不當家不知柴米貴1211 商人的地位517 關於澳洲人的“對等”491 澳門672 人生巔峰?1372 太子1113 主流意見第一卷 荒海 1 神秘日記(可看可不看的序言)963 薄弱環節?陷阱?747 香料在哪裡種植?1009 劃時代的產品575 侯相麟的勞動力1110 隱秘歷史1131 羊城的生意519 孩子們的歸宿1368 來自叢林的電報1225 貿易均衡原則465 女士們的新挑戰601 “花斑豹”們383 美娜多1350 鄧凱1271 泗水的重要作用1122 成爲硬通貨的理由597 世道好像變了187 第一號工程:菜籃子1319 小艾的外交行動468 水壩工程1134 炸魚1040 替鄭家做嫁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