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突發

8月20日,中運會第二天。

“加油,加油!”蘇祖在場邊連連鼓掌。

400米的跑道上,正在進行的是男子組的400米複賽。蘇祖目光隨着跑動的人影不斷移動,可以看得出處於第三道的張全山跑得非常不錯。在轉項針對400米訓練後,提升的幅度很大。

複賽的這一圈400米基本都保持着領先的優勢,只有在最後一個彎道被另外一名選手跟上,但兩人在直線距離這一段一直在相持着。

蘇祖距離的位置有些遠,看不清到底是誰最先撞線,但從這組複賽的成績來看,張全山進入決賽應該是沒什麼問題的。

果然還是要針對性的項目訓練,成績纔能有大幅度的提升。蘇祖感嘆一聲。

他在有系統在身,但成績迅速增長的這個階段還是在禾島市訓練。從力量專項提升,到各種跑動技巧節奏,有個教練一對一天天盯着你。

體校訓練的時候更注重的是基礎性,大部分體校生進入體校開始從事的都是田徑類項目,在這個階段還沒有分配專項,即便是短跑隊,一羣人都是在一起練100米200米400米三個項目,很多時候針對性訓練還不夠。三者之間還是有不少差別。而且由於人數多,教練員採取的都是統一的訓練計劃,完善的個人訓練方案几乎沒有。

在男子400米的複賽結束後,開始的是女子組的400米預賽和男子1500米決賽,之後就是蘇祖報名參加的第二項——男子200米。

李志忠幫蘇祖報名這個項目,出發點主要還是爲了參賽適應大賽氣氛爲主,當然能出成績是更好。選手的心態狀態都是需要培養的,有些是大賽型選手,越是大賽越是表現出衆。而有些則是訓練時候猛得一塌糊塗,但一上賽場就腿軟。

這種心態就需要不斷的用大賽磨練,全國中學生運動會是國內少有的七個大型運動會之一,規模級別上都不錯,而且這個年紀頂尖的中學生,實力並不弱。

隨着國內經濟的整體上升,80、90的一代人身體素質都在跟着提升,簡單的說,就是肉類蛋白質攝入量高了。

在一些爆發型和講求天賦的項目上,中學生達到一線運動員的水平並不罕見,也因此中運會也很受各級省隊、國家隊的關注。畢竟這個年紀天賦好的話,可屬性更強。

如果是在國外,這個階段的高中生的平均實力水平可能還會更強。階梯式的培訓方式,往往有不少還處於青少年時期的運動員,就被各自的教練或俱樂部帶着開始參加各種大賽鍛鍊。

運動員還是要上運動場,埋頭苦練的運動員有時候陷入長期的成績停滯,或者無限的單調循環,很容易參賽疲憊厭倦,乃至造成訓練不認真,競技狀態下滑,最後退役放棄。

在各種大賽比賽中,不斷的學習,適應賽場,和強手過招,有了目標對手的刺激,能夠更進一步的讓年輕的隊員有清晰的認識。

國內後來著名的百米短跑雙雄,張培萌在蘇炳添出現之前,曾經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停滯在了10秒20左右的時間,這個階段國內無敵手,和國外選手又有較大的差距。幾度懷疑自己是是不是天賦到頂了。直到蘇炳添的出現,一再刺激之下,才猛然覺醒,成績進入了新一輪的爆發期。

200米的預賽,這一次蘇祖收到的關注程度比100米複賽決賽時更要高出許多。畢竟剛剛破紀錄跑出在國內短跑選手中也是一流成績的10秒39,而且年紀還小,這就證明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不少的體工隊都已經開始近距離觀察接觸,萬一又是一個陳家全呢,這樣的人不挖到自己的體工大隊培養可是會遺憾終身的。

而且除了蘇祖外,百米決賽的第二名,樑俊新所受到的關注一樣不少,兩個少年人在這個階段國內的百米成績,已經是極其耀眼的。

不過這一組的200米預賽,粵省樑俊新並沒有報名參與,以至於不少想再看見兩人高水平對決的場景無法重現。

蘇祖200米預賽跑得還是比較輕鬆,他的彎道技術一般,但憑藉着絕對的實力,還是很輕鬆地跑進了下一組的複賽。

200米的比賽人數要少上一些,沒有像100米一樣設置了四個級別,初賽次賽複賽決賽,而是直接的預賽複賽決賽。

上午的比賽結束,接着進行的就是下午的200米複賽和決賽。

下午進行200米複賽的時候,蘇祖比昨天要注意得多,卡着時間點去熱身做準備活動,在太陽底和其他炎熱的地方沒敢多呆。

中暑這種事,可大可小,小的影響比賽狀態,嚴重的會危及生命。在體育比賽中,最容易中暑的項目,主要還是長時間長距離的比賽,比如馬拉松、自行車越公路賽等。

在體育運動歷史上,最著名的事件,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中,瑞士運動員卡布利約拉·安德生·希斯憑着自己的堅持,在身體中暑的情況下,以第37名的成績完成了全程馬拉松比賽。最終卡布利約拉·安德生·希斯衝過了終點線,但沒能逃離因中暑招來的死神,令無數人扼腕嘆息。

在蘇祖正準備着參加200米複賽的時間,此時禾島市代表隊的休息區,領隊溫榮光正在和蘇祖的教練李志忠進行激烈的爭論着。

“李教練,你要不再考慮一下,一個百米冠軍,竟然沒有參與4X100米的接力賽,這說出去也會讓人覺得我用人不當啊。”溫榮光看着李志忠平靜的神情,一再感嘆道。

“溫主任,你之前在報名的時候可沒說過這個,蘇祖呢,來我們市隊時間也不久,沒有練過接力賽,和準備參賽的隊員缺乏默契,真上場了也不一定就比現在的隊伍跑得成績好。”

兩人的說的是在下午即將開始舉行的4X100米預賽。

“肯定會比現在跑得快,10秒39,破紀錄的成績,李教練,我打聽過了,這個在國內的短跑運動員裡也是最頂尖的成績了。光這個速度就能有足夠的優勢了。”

“接力賽不完全是單獨的短跑比賽,更強調的是隊員之間的默契,交接棒的熟練程度,這些都是要專門性訓練過的。你也說外國語中學的這幾名隊員已經爲這個接力賽練了好長一段時間,現在突然插一個人進去,合適嗎?”

李志忠有些無奈,這種外行指揮內行實在是讓人頭痛,而且相對來說,對於已經花費了長時間準備4X100米接力賽的其他隊員也不公平。

但溫榮光顧忌的根本不是這個,對於他來說,參加這種體育運動會,更多的還是帶着任務屬性,是一項工作,如何取得更好的成績纔是他要考慮的。

4X100米這種團體項目,因爲沒有單獨報名運動員的名字和個人信息,而是以團隊參賽,是可以隨時做人員調整。

溫榮光此時想做的就是這個,他覺得蘇祖的短跑水平更強,希望把他列入接力賽的選手。

而李志忠從一個教練角度出發,這種調整無論對蘇祖,還是對其他幾名準備4X100米的選手,都不是件好事,相當不樂意。

就在兩人爭執不下的時候,200米複賽場上驚人的一幕突然發生了。

正在跑入第一個彎道區的多位參賽選手,在中間位置出現了摔倒,因爲速度太快,滾葫蘆似的倒了三四個人,只有兩側跑道上因爲位置較遠得以倖免。

而蘇祖,就在中間的跑道上。

第二百三十章 師姐第一百八十四章 200米複賽(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提議和出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四十二章 過年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一百一十三章 A標B標第二百七十五章 章裴孟的採訪第一百三十二 亞錦百米決賽第二百一十五章 十佳勞倫斯冠軍獎第一百八十七章 有人要進步第二百九十章 巔峰之始(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猥瑣一波還是正面硬剛?第一百零三章 60米新紀錄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三十六章 屬性提升第九章 秋收(下)第九十四章 新教練與課程第五十八章 學籍第二百三十六章 提議和出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飛檢第二百七十一章 爸媽來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陳建晉級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三百零七章 巴黎黃金聯賽(二戰鮑威爾)第五十九章 第八屆中運會第六十章 泡麪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三百三十一章 蘇祖日記(本章第一人稱)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運會開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60米半決賽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米第一輪(下)第九十一章 調整和青訓第二百六十五章 拍電影?!第三百四十六章 百米半決賽(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200米複賽(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200米複賽(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正面應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泰森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過年議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巔峰對決(上)第四十五章 第一場預賽第三百三十章 2006年魔都大獎賽(祝賀蘇炳添!)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五十一章 刺激第九章 秋收(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壞消息第八十五章 表情包第一百三十六章 賽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好,艾倫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阪大獎賽第三百零八章 洛桑洛桑(上)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兩虎晉級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高的那座山第二百八十五章 冬訓開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國紀錄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落幕的接力決賽(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失利和輿論倒逼第一百二十九章 國內接力賽的水平第五十三章 換個地兒第三百七十章 重返賽場第三章 體育課第二百六十六章 粉絲第二百零八章 冬訓地點第三百九十六章 最後一場(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你驕傲一百八十六章 普通人第九十八章 準備60米第三十六章 屬性提升第三百零六章 崛起的泰森-蓋伊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複賽第三百二十六章 記者發佈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日奧運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好,艾倫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三百三十章 2006年魔都大獎賽(祝賀蘇炳添!)第一百八十二章 泰森第三百一十七章 全場焦點第三百三十九章 等待着……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訓練和邀請第二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一樣的點火儀式第一百零五章 SUZU?第一百九十五章 五星紅旗飄揚第七十八章 教練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接力目標第七十章 漲了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十四章 訓練第三十二章 莊教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是韓國人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理念分歧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向黑暗請安
第二百三十章 師姐第一百八十四章 200米複賽(上)第二百三十六章 提議和出局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四十二章 過年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一百一十三章 A標B標第二百七十五章 章裴孟的採訪第一百三十二 亞錦百米決賽第二百一十五章 十佳勞倫斯冠軍獎第一百八十七章 有人要進步第二百九十章 巔峰之始(上)第二百四十六章 猥瑣一波還是正面硬剛?第一百零三章 60米新紀錄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三十六章 屬性提升第九章 秋收(下)第九十四章 新教練與課程第五十八章 學籍第二百三十六章 提議和出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飛檢第二百七十一章 爸媽來了第一百六十八章 陳建晉級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三百零七章 巴黎黃金聯賽(二戰鮑威爾)第五十九章 第八屆中運會第六十章 泡麪第二百八十一章 離開金陵第三百三十一章 蘇祖日記(本章第一人稱)第二百七十八章 十運會開幕第一百五十一章 60米半決賽第一百六十七章 百米第一輪(下)第九十一章 調整和青訓第二百六十五章 拍電影?!第三百四十六章 百米半決賽(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200米複賽(下)第一百八十五章 200米複賽(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正面應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泰森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二百一十三章 過年議事第三百二十二章 巔峰對決(上)第四十五章 第一場預賽第三百三十章 2006年魔都大獎賽(祝賀蘇炳添!)第一百九十六章 雅典奧運落幕第五十一章 刺激第九章 秋收(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壞消息第八十五章 表情包第一百三十六章 賽後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方反應(下)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好,艾倫第二百一十六章 大阪大獎賽第三百零八章 洛桑洛桑(上)第二百三十二章第三百五十八章 兩虎晉級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高的那座山第二百八十五章 冬訓開始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國紀錄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二百五十八章 落幕的接力決賽(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失利和輿論倒逼第一百二十九章 國內接力賽的水平第五十三章 換個地兒第三百七十章 重返賽場第三章 體育課第二百六十六章 粉絲第二百零八章 冬訓地點第三百九十六章 最後一場(上)第一百七十五章 爲你驕傲一百八十六章 普通人第九十八章 準備60米第三十六章 屬性提升第三百零六章 崛起的泰森-蓋伊第一百六十九章 準備複賽第三百二十六章 記者發佈會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日奧運第一百五十三章 你好,艾倫第三百二十三章 巔峰對決(中)第三百三十章 2006年魔都大獎賽(祝賀蘇炳添!)第一百八十二章 泰森第三百一十七章 全場焦點第三百三十九章 等待着……第三百六十八章 2007最後一賽(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訓練和邀請第二十九章 選擇第三百二十七章 田徑世界盃賽第三百八十一章 不一樣的點火儀式第一百零五章 SUZU?第一百九十五章 五星紅旗飄揚第七十八章 教練家第一百六十二章 接力目標第七十章 漲了第二百一十章 網球大咖第十四章 訓練第三十二章 莊教練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是韓國人第九十三章 青訓基地第一百一十七章 理念分歧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向黑暗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