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0章 未來不愁

奏章寫好後,呂峰又建議汪鋐私下給首輔樑儲以及吏部尚書楊一清等“清流代表”寫密信,解釋下自己下令燒燬俘虜的船隻的原因。

此時,大佬楊廷和因爲父親去世在家守喪(一般要三年,但一般首輔不會守滿三年,往往會被皇帝奪情,提前召回),所以次輔樑儲才當上了首輔。樑儲沒有楊廷和的才幹,但是卻是一位很正直的大臣。

因爲同爲“清流”砥柱和直臣,樑儲當初還是很尊重劉大夏這個前輩的。汪鋐下令燒船的事情,也許能瞞住大衆,但絕對瞞不住廠衛耳目,也就瞞不住皇帝和輔政大臣等一干大佬。

所以,爲了讓汪鋐不至於授人以柄,呂峰認爲,應當私下將此事向樑儲這個首輔,以及楊一清這個吏部尚書坦白。並說明,自己是效仿劉大夏,爲江山社稷才這麼做的……

而樑儲本就是直臣,也欽佩劉大夏。楊一清更不用說,和李東陽、劉大夏並稱“楚地三傑”,早年和劉大夏關係就很好,還是同鄉。

因此,就算皇帝對汪鋐燒船的事情不滿,這兩人也必定會保護汪鋐。而且,事情遠不止如此。要知道,樑儲可是內閣首輔,還是廣州府順德縣人,也就是後世佛山南海區人,也受到過葡萄牙艦隊的襲擾。

汪鋐大破葡萄牙船隊,不但給大明漲臉,也算幫樑儲的家鄉父老報了仇。樑儲必須承情,加上汪鋐效仿劉大夏的事情,必然會贏得這個首輔的認同。

而楊一清也不用說,可是堂堂吏部天官,掌管天下官帽子的。汪鋐寫信給此二人解釋情況,並求助,不但會得到二人的保護,而且,在兩人執政期間,還會平步青雲。畢竟,汪鋐本就立下巨大功勞,加上首輔和吏部尚書的力挺,想不發達都難……

而且,原本歷史上,汪鋐僅僅在屯門海戰中燒掉幾艘葡萄牙船,就從此平步青雲,最後當上尚書,距離入閣只差一步。

而這次,因爲燒掉近20艘船,還俘虜三千多人。加上再和樑儲和楊一清搭上關係的話,這一世,汪鋐恐怕入閣不在話下……

汪鋐也不是迂腐之人,也知道鑽營。當年,他拜左少宰吳文定爲師,就是想借助吳文定的關係往上爬。結果,因爲太宰馬端肅和吳文定不和,竟然因爲吳文定的原因,降了汪鋐的職務……

這件事,也證明汪鋐並非迂腐之人,也是知道鑽營,也是想往上爬的。所以,呂峰的建議,正合他意。畢竟,攀上首輔和吏部尚書,那可是天大的機緣。

而且,這私下的密信名爲求助求保護,但實際上,汪鋐根本不危險。立下如此大功,又是在戰時燒燬的敵船,根本不會因此獲罪。最多,引來正德帝的不滿。

所以,這件事名爲求助,實際上就是攀附樑儲和楊一清兩位大佬。要知道,楊一清後來也當過首輔呢,妥妥的大佬一枚。搭上這兩位,以後想不飛起來都難。

於是,在給京師送“八百里加急”時,汪鋐找來可靠的信使,不但攜帶奏章送往京師,還攜帶了兩封密信,讓信使在完成任務後送往樑儲和楊一清處。

……

眼見這件事完成後,呂峰也大大鬆了口氣。同時,他也在暗自竊喜。因爲,他可以得到孔泰的2000兩白銀的完成任務的獎金……

當夜,呂峰悄悄和隱藏在暗處的孔泰派來的間諜碰頭,把消息傳了出去。然後,天亮前,聯絡呂峰的間諜,就放出信鴿,將消息送回臺島基隆港總部。

兩天後,汪鋐的“八百里加急”還在路上的時候,孔泰就收到了呂峰的報告。看到事情辦成,孔泰也長舒了口氣……

馬林當初可是說了,可以讓明朝得到火繩槍,也可以讓明朝得到12磅炮,唯獨不可以讓明朝得到大船和航海技術。

所以,臺島的北海國商船再去福州、泉州和寧波三個允許停靠的貿易港的時候,派去的都是250級武裝商船,從不派500噸級戰艦,免得被明朝看上。而且,那些250級武裝商船,在靠岸前,都會把船上火炮都藏到下層船艙的暗格裡,還把船帆都換成中式硬帆,就是怕被明朝人看上。甚至,連船身都故意弄得很破舊的樣子,就是怕被人看上……

而這次葡萄牙艦隊入侵,孔泰接到任務——在幫助明朝擊敗葡萄牙人的同時,還要保證明朝拿不到完整的葡萄牙船隻……

哪怕是北海國看不上葡萄牙人的卡拉克帆船和卡拉維爾帆船,可不可否認的是,葡萄牙的船也是很適合大航海的。若是明朝人得到實物,進行仿製,等於就是有了大航海的能力。

爲此,馬林嚴令孔泰,不管付出什麼代價,都要想方設法地阻止明朝得到完整的葡萄牙戰船。

正好,呂峰是孔泰招攬到的頗有智計的人,只是不打擅長寫八股文而已。不然,若是考上舉人進士,早在大明官場上脫穎而出了。

所以,爲了達到戰略目的,孔泰忍痛把呂峰這個王牌放出去,讓其“潛伏”道汪鋐身邊當個謀士,以影響此次戰局。

而深水灣海戰結束後,呂峰敏銳地察覺到——以後汪鋐的前途會很光明,跟着他,有自己的好處。

自己雖然沒能考上舉人,未來成就有限。可是,他還有兒子啊!呂峰在老家有兩個兒子,其中,大兒子呂嶽已經18歲,而且,已經過了縣試和府試兩道關,只差過院試,就可以取得秀才功名。

呂峰很清楚,自己大兒子未來會很光明。因爲,他有錢去拜名師,學寫文章,以應對考試。呂峰其實也是個天才,但他是野路子出身,當年拜的老師也只是普通的鄉間塾師,也只是個落魄秀才。所以,他沒學到很厲害的寫文章的技巧。

但他兒子可以!如今,他每年能從孔泰那兒領到500兩的薪水,加上這次完成任務的2000兩,絕對是大大的鉅款。有這筆錢,他完全可以送兒子到大儒身邊接收教育,考取功名的把握就更大了。

而他再攀附上汪鋐這個未來閣老,就能在大明官場上經營出強大的關係網。就算汪鋐有朝一日致仕退休了,其關係網也是能維持十幾年的,直到其去世爲止。有朝一日,他大兒子若是考中進士,做官後,這張網就能助其平步青雲……

此外,他的小兒子呂興,學業也不錯。如今呂峰有錢,也可以送他去省城最好的書院去就讀,將來考取功名的把握也大得多……

總之,只要他兩兒子能考上舉人進士,未來就不愁了……

第1956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上)第1248章 密謀第872章 招募正版哥薩克(下)第662章 陸地上的交鋒第440章 驚天騙局第596章 胖子兄弟出馬第621章 暢銷的二鍋頭第361章 翁婿對話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1011章 雙刀瓊斯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906章 胡安國王來訪第831章 “皇家禮炮”和淮揚菜第285章 總督培訓班第1716章 入營刺殺第997章 兵臨城下第102章 毛子的威脅第999章 攻入愛丁堡第242章 馬口鐵第1002章 終於破城,王死後逃!第157章 搬遷老煮鹽基地第460章 吉姆的情報第1939章 飛剪船第1335章 水泥炮彈第1896章 歐洲最受歡迎送禮者第403章 二舅哥,我們結盟吧!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770章 我給你們劃一道線第390章 蹭飯第304章 狼牙突擊隊第160章 再度招攬大學生第1519章 出兵日本第1777章 巨大的前景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1983章 黑人城中城第1322章 陣前推銷香菸第818章 老霍夫曼要回鄉顯擺第1166章 重甲騎兵的用法第38章 埃及公爵第253章 明斯特南北分治方案(下)第1607章 姐夫,我又懷上了……第1046章 整裝待發第838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153章 買點槳帆船第580章 熱帶水果種植園第822章 利用印第安人採集楓糖第459章 等待第335章 忽悠瘸了(中)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201章 沒人管的澎湖列島第740章 利益交換第1244章 那老貨還沒死?第560章 愛德華的求助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372章 蘇伊士運河計劃第十三章 放棄愛爾蘭科克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1447章 米蘭再易主第609章 出兵紐約第1631章 埃及波斯結盟第426章 輜重抵達第414章 創辦宗教大學的想法第1007章 倫敦亂第453章 陣地戰(一)第1605章 總參制度第1582章 愛德華也撤了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562章 殺光英格蘭貴族?第595章 鬱悶的亨利七世第1909章 “船堅炮利”只剩“炮利”第1963章 主動當託第1494章 潘帕斯公爵第1823章 魯塞尼亞人第1685章 規劃第795章 格德司公國的火槍手第660章 血戰(中)第1076章 假懷孕第516章 亞歷山大大公的決斷第672章 第五軍團第937章 第一場拍賣第961章 西班牙要爆兵?第606章 炮銅和海軍銅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33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上)第618章 小船也能打海戰第294章 法一倫銅礦出銅第582章 未來教皇當配角第504章 包圍維騰堡第984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861章 土地換主權第339章 我葡日天不服!第609章 出兵紐約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第651章 法國人入坑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1721章 宣示歸屬權第1080章 第烏海戰前奏第648章 充滿默契的“海戰”
第1956章 新達比克草原之戰(上)第1248章 密謀第872章 招募正版哥薩克(下)第662章 陸地上的交鋒第440章 驚天騙局第596章 胖子兄弟出馬第621章 暢銷的二鍋頭第361章 翁婿對話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1011章 雙刀瓊斯第1927章 阿伊努人和捕鯨第906章 胡安國王來訪第831章 “皇家禮炮”和淮揚菜第285章 總督培訓班第1716章 入營刺殺第997章 兵臨城下第102章 毛子的威脅第999章 攻入愛丁堡第242章 馬口鐵第1002章 終於破城,王死後逃!第157章 搬遷老煮鹽基地第460章 吉姆的情報第1939章 飛剪船第1335章 水泥炮彈第1896章 歐洲最受歡迎送禮者第403章 二舅哥,我們結盟吧!第500章 自立的機會第770章 我給你們劃一道線第390章 蹭飯第304章 狼牙突擊隊第160章 再度招攬大學生第1519章 出兵日本第1777章 巨大的前景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1983章 黑人城中城第1322章 陣前推銷香菸第818章 老霍夫曼要回鄉顯擺第1166章 重甲騎兵的用法第38章 埃及公爵第253章 明斯特南北分治方案(下)第1607章 姐夫,我又懷上了……第1046章 整裝待發第838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153章 買點槳帆船第580章 熱帶水果種植園第822章 利用印第安人採集楓糖第459章 等待第335章 忽悠瘸了(中)第1368章 募兵和招募災民第1201章 沒人管的澎湖列島第740章 利益交換第1244章 那老貨還沒死?第560章 愛德華的求助第158章 《水手優先法案》和組建航運公司第372章 蘇伊士運河計劃第十三章 放棄愛爾蘭科克第637章 大炮兵主義第1447章 米蘭再易主第609章 出兵紐約第1631章 埃及波斯結盟第426章 輜重抵達第414章 創辦宗教大學的想法第1007章 倫敦亂第453章 陣地戰(一)第1605章 總參制度第1582章 愛德華也撤了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1850章 陸地上可以動手了第562章 殺光英格蘭貴族?第595章 鬱悶的亨利七世第1909章 “船堅炮利”只剩“炮利”第1963章 主動當託第1494章 潘帕斯公爵第1823章 魯塞尼亞人第1685章 規劃第795章 格德司公國的火槍手第660章 血戰(中)第1076章 假懷孕第516章 亞歷山大大公的決斷第672章 第五軍團第937章 第一場拍賣第961章 西班牙要爆兵?第606章 炮銅和海軍銅第643章 火燒敵營(下)第133章 土地贖買和託管政策(上)第618章 小船也能打海戰第294章 法一倫銅礦出銅第582章 未來教皇當配角第504章 包圍維騰堡第984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861章 土地換主權第339章 我葡日天不服!第609章 出兵紐約第1411章 歐洲錢荒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第651章 法國人入坑第857章 馬雲和馬麗第1721章 宣示歸屬權第1080章 第烏海戰前奏第648章 充滿默契的“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