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2章 只是“殘次品”

北海國軍中,一千名士官生被安排進軍隊擔任副職,並未引起動盪。畢竟,馬林很早之前就打過招呼,很多人都知道肯定會有這麼一天。

而且,馬林也明說了,這幫士官生太年輕,不可能一下子單獨挑大樑。他們將會跟在現在靠戰功升上來的那些舊軍官身邊學習多年,然後,等有人因上了年紀退休後,纔會接任。

此外,這1000人主要擔任小隊的副隊長,連隊長,屬於基層軍官,也不觸動那些貴族的利益。

實際上,馬林對北海國軍事貴族是有優待的。凡是因戰功封爵的軍事貴族的子弟,他們上的學校,比平民子弟上的學校更高級。起碼,師資力量就不同。

比如,這2000士官生上的學校,大多數是由負傷退役的小軍官甚至士兵擔任教官的。這些教官本身就沒什麼文化,很多軍事教材,他們自己都讀不懂,更別說教會那些平民子弟士官生了。

而奧裡希城裡專門的貴族子弟學校裡,可是由中高級將領擔任軍事理論課的老師的,師資力量的差別不是一般大。

所以,馬林纔會在這2000士官生裡淘汰了一半人的。除了個人性格氣場等原因外,軍事理論底子差,也是重要原因之一。畢竟,將軍講課和退伍兵講課,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

而且,在分配官職的時候,除了按照成績外,在成績差不多的情況下,貴族子弟也要優先安排高一點的職務。

比如,這次主要安排小隊副官和連隊副官,一般安排爲連隊副官的,都是成績不錯的貴族子弟。而平民子弟,只有少數成績非常優異的,纔會喝貴族子弟一樣,安排爲連隊副官,將來接任連隊長,起點比那些小隊副官們高了一大截。按照管轄人數的差異,兩者的差異是十倍!因爲,一個小隊才25人,而一個連隊是250人……

……

對於那1000成績優異者被選拔爲基層軍官副官,北海國上下都是沒啥意見的。畢竟,北海國軍中早已習慣了和舊軍隊的不同。像施泰因道夫這樣的出身平民的軍團長,在別的國家完全就沒有可能。

但對於那剩下的1000士官生,被馬林單獨編成一軍,則讓不少軍官眼紅……

那可都是接受過10年教育的“高材生”啊!擔任軍官大家理解,可擔任普通士兵算什麼?

就連施瓦茨,對於馬林將剩下1000士官生單獨成軍也表達了不滿。他們不滿的地方在於——讓這麼多有文化的“高材生”擔任大頭兵,實在太過奢侈浪費了!

要知道,在這個年代,歐洲識字率極低,只有百分之一左右。而且,其中教士還佔了很大比例。畢竟,人家傳教也是需要文化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每一個上過多年學的讀書人都是寶貝。擱在一些小地方,這些讀書人,哪怕是平民子弟,也會被當地的官員聘請過去擔任書一記員(相當於秘書,或者古代華夏的師爺)。

畢竟,在歐洲古代,平民是不能當官的。但貴族子弟也不都是學霸,不學無術的要比學霸多多了。他們擔任官員後,就需要有文化的人幫忙。此外就是,分擔他們的工作量了。

而那些有文化的平民子弟擔任了貴族的書一記員後,也不是沒有好處的。有了接觸那些官方文件的機會,他們就有大把的機會爲自己撈取好處了。甚至,整個家族都能跟着沾光。畢竟,官員身邊人的身份,也是很厲害的。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嘛。

施瓦茨他們不滿的地方就在這裡——這些可都是有文化的“高材生”,就算擔任不了軍官,丟到地方上去當個書籍員什麼的,也不錯啊,何必這麼糟蹋人才?

……

馬林又何嘗不知道這一點?但北海國學校培養的人才並不止這些人,還有大學生呢。等那些大學生畢業了,纔是從政的核心。這些文化水平一般的士官生,和目前那些在職的官方文員比,的確略勝一籌。但和沒兩年就要畢業的大學生比,卻又不值一提了。畢竟,第一批大學生,本就是從第一批小學畢業生裡面挑選出來的最優秀的一幫人。

所以,儘管把這一批士官生充作大頭兵的確有些浪費,但馬林卻不怎麼心疼。因爲,將來會有更厲害的大學生出現。浪費幾個士官生,那就沒啥好可惜的了。

而且,這幫被淘汰下來的士官生,成績並不好。倒不是全是他們的錯,而是馬林當初創建民間工匠學校培養平民子弟的時候,實在找不到合格的老師,隨意就隨便瞎湊和了。很多隻是識點字的半文盲,也被拉進工匠學校裡擔任文化課老師,能教出厲害學生就奇怪了。

但這也沒辦法啊,馬林剛剛得到東弗里斯蘭伯國的時候,全國只有幾萬人,識字率百分之一……也就是說,那時候全國才幾百識字的人,還沒算這幾百人裡面的學渣……

而這些識字的人,其中很大部分都在官府裡教會裡任職。所以,能擔任教師的人數有多少,就可想而知了……

不客氣地講,當初大部分工匠學校的老師,基本就是瞎湊數的,水平奇差。能把《聖經》上的單詞認全,都算優秀的了。

這樣的背景下,可想而知培養出來的學生是啥貨色……

在馬林眼中,前幾屆學生,只不過是教育的半成品,屬於“殘次品”。只有等第一批大學生出來,北海國有了文化基礎紮實的教師後,以後培養出來的學生才能算真正的成品。

當然,也不一定非要大學生。比如,北海國其實也設立了中專師範。就是三年初中後,挑選最好的一批去上高中讀大學。然後,剩下的去讀中專師範。畢業後,去鄉下擔任小學老師什麼的。

因爲小學畢業後就淘汰過一次,所以讀中專師範的那批人並非學渣,而是成績中游的水平。他們教初中也許能力不足,但教小學,卻是綽綽有餘的了。如今,第一批中專師範生差不多也要畢業了。以後,北海國就有專業的小學老師了,而不是隨便拉個識幾個字的過來就能當老師。至於之前那批不合格的老師,馬林打算給一筆錢,作爲遣散費。畢竟,以後用不到他們了。當然,這幫人也對北海國的教育起到過重要作用,馬林肯定會給安排不錯的工作,不會虧待他們。比如,可以安排到莊園裡擔任會計什麼的。馬林記得,後世每個村都會有專門的會計,用計錢糧的統計計算。這些被淘汰的老師,雖然文化水平差點,但好歹也能寫會算。安排成莊園的會計,也算人盡其用。

……

說白了,馬林這是嫌棄頭幾批士官生文化水平不夠呢。在他眼中,這頭幾批士官生不說軍事能力,文化教育程度只能算“殘次品”,未必比後世的學渣強。拿來當文化人使用,太過勉強。但放任不用,也忒浪費了點,畢竟在這個年代也算文化人。所以,用來組建一支高素質的精銳軍隊,那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746章 又種小麥和紐約長島第1903章 目的達到第1546章 雅各布的請教第56章 阿尤恩磷礦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1689章 賣慘第560章 愛德華的求助第950章 事情發酵第1865章 海盜模式第1304章 意大利人嗑藥了?第307章 貿易擴張模式第838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1950章 欽定長絨棉產區第572章 教皇的裁決第144章 班師回朝第1772章 “聖愛因斯坦”和“聖騎士”馬林第561章 馬林的要求和建議第1552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爆發第1357章 輕鬆破鐵門第1385章 無賴行爲(請假)第1828章 守規矩的災民第497章 米克爾的建議第1143章 組建藤牌兵第151章 廣建廁所和土硝提取第353章 法國人的陰謀第1910章 未來不愁第407章 刺殺第1847章 蜥怪炮和混凝土炮彈第1683章 文武分責第1213章 菸草第1069章 借錢給皇帝第1708章 路易十二駕崩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2015章 打毛子男童主意第1809章 大佬見大佬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280章 硝石還是缺第1916章 海東青的空中偵察能力第288章 馬基雅維利第1192章 討要醫生和工匠第1706章 黃銅“金”首飾和印度第1972章 東番伯國開發計劃第999章 攻入愛丁堡第960章 霍夫曼堡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1310章 哭着笑了第473章 定製大批腳鐐第1825章 鯊魚皮熱銷大明第453章 陣地戰(一)第672章 第五軍團第646章 亨利七世的謀劃第1052章 詐開關門第1511章 蜂窩煤第168章 泄密和跑路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506章 給力的教皇諭令第1514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第2016章 東歐大亂鬥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735章 西葡聯和艦隊第111章 買馬第715章 安妮要當王后?第671章 不戰而逃第1121章 《穿越者筆記》第832章 終於拿下第1723章 忽悠第65章 謀奪古巴的原因第474章 盟友的敬畏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1080章 第烏海戰前奏第1205章 終於返航第103章 收買克里米亞的想法第1479章 西蒙就藩第1556章 造反也需要專業人士第312章 喬治敗逃第1491章 爲了火山灰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870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下)第219章 非洲兩大黃金國度第1274章 八國聯軍?第85章 影響了海戰方式第514章 薩克森威脅論第1026章 背後捅刀第918章 草原叢林法則第712章 還人不還船第1660章 美洲事宜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574章 都在算計第1343章 再勝一場第442章 敵軍要轉攻漢堡?(二合一)第1756章 天花第135章 拉斯維加斯計劃第1693章 拜師的好處第1534章 改變了東歐格局第96章 陛下,我們換個鐵門吧!
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746章 又種小麥和紐約長島第1903章 目的達到第1546章 雅各布的請教第56章 阿尤恩磷礦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1689章 賣慘第560章 愛德華的求助第950章 事情發酵第1865章 海盜模式第1304章 意大利人嗑藥了?第307章 貿易擴張模式第838章 拳頭大才是硬道理第793章 開修巴拿馬水泥路第1336章 恐怖的炮擊效果第1950章 欽定長絨棉產區第572章 教皇的裁決第144章 班師回朝第1772章 “聖愛因斯坦”和“聖騎士”馬林第561章 馬林的要求和建議第1552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爆發第1357章 輕鬆破鐵門第1385章 無賴行爲(請假)第1828章 守規矩的災民第497章 米克爾的建議第1143章 組建藤牌兵第151章 廣建廁所和土硝提取第353章 法國人的陰謀第1910章 未來不愁第407章 刺殺第1847章 蜥怪炮和混凝土炮彈第1683章 文武分責第1213章 菸草第1069章 借錢給皇帝第1708章 路易十二駕崩第982章 卓筒井和出磺坑第2015章 打毛子男童主意第1809章 大佬見大佬第737章 上緣斜桁帆和減搖鰭(上)第280章 硝石還是缺第1916章 海東青的空中偵察能力第288章 馬基雅維利第1192章 討要醫生和工匠第1706章 黃銅“金”首飾和印度第1972章 東番伯國開發計劃第999章 攻入愛丁堡第960章 霍夫曼堡第628章 土地置換第1310章 哭着笑了第473章 定製大批腳鐐第1825章 鯊魚皮熱銷大明第453章 陣地戰(一)第672章 第五軍團第646章 亨利七世的謀劃第1052章 詐開關門第1511章 蜂窩煤第168章 泄密和跑路第868章 “小李飛刀”第506章 給力的教皇諭令第1514章 符騰堡農民起義第2016章 東歐大亂鬥第1383章 老忽悠泰勒第564章 糧食太多,必須清倉第1564章 水手比武大會第735章 西葡聯和艦隊第111章 買馬第715章 安妮要當王后?第671章 不戰而逃第1121章 《穿越者筆記》第832章 終於拿下第1723章 忽悠第65章 謀奪古巴的原因第474章 盟友的敬畏第1742章 城門激戰第1080章 第烏海戰前奏第1205章 終於返航第103章 收買克里米亞的想法第1479章 西蒙就藩第1556章 造反也需要專業人士第312章 喬治敗逃第1491章 爲了火山灰第1946章 又有土著圍城?第870章 秋收和農業調整(下)第219章 非洲兩大黃金國度第1274章 八國聯軍?第85章 影響了海戰方式第514章 薩克森威脅論第1026章 背後捅刀第918章 草原叢林法則第712章 還人不還船第1660章 美洲事宜第1753章 親自出馬第574章 都在算計第1343章 再勝一場第442章 敵軍要轉攻漢堡?(二合一)第1756章 天花第135章 拉斯維加斯計劃第1693章 拜師的好處第1534章 改變了東歐格局第96章 陛下,我們換個鐵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