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2章 農業近代化

“真的假的?”馬林有點不信。要是麥釤這麼好,爲啥前世他家九幾年割麥的時候,沒用這玩意呢?他小時候的記憶裡,可沒這玩意啊。

實際上,馬林並不知道,這玩意一般是在淮河以北的中原地區流行的。馬林上輩子老家在江淮地區,古代以種水稻爲主,自然沒流行這種割麥神器。

但對於基本都種植麥子的歐洲而言,麥釤的意義實在太大了。這年頭可沒有拖拉機,麥釤能起到的作用,就相當於收割機了。而且,馬林記得,19世紀的時候,美國發明家麥考密克發明的馬拉收割機,效率也不過是普通人的三倍,還不如麥釤呢。

似乎孔泰也猜到了馬林可能不信,所以,在信的末尾,孔泰提到,他不但讓人帶回去了麥釤的樣品,而且,還帶回去幾個從中原荷蘭招募來的貧窮農民,他們會當面給馬林表演麥釤的使用方法。

孔泰強調——麥釤雖然高效,但一般人卻不一定搞得定。因爲,它很沉重,光是那1米長的釤刀就很有分量。所以,一般麥釤需要壯年男子來操縱,而且,很需要技巧。如果不懂如何操作,釤刀可能會割傷自己……

聽說有人可以現場表演,馬林興致勃勃地去了埃姆登港,叫來了幾個來自中原大荷蘭的幾名農夫,讓他們表演了麥釤割麥。因爲太過想要看到效果,馬林甚至不惜浪費幾畝快要成熟的黑麥地,來讓幾人表演麥釤收割。

表演的農民,先給馬林作了介紹。他們使用的麥釤,又叫麥綽子,是由麥釤、麥綽和麥籠三部分組成,輔以木柄、滑框、拉繩等附件。所謂麥釤其實就是釤刀,俗稱釤刀片兒,一個二尺多長的鋒利薄溜的刀片,鑲嵌在麥綽上,可以自由拆裝。

而麥綽,也叫麥綽子,俗稱雞窩籠,上部爲圓形,中間用細竹篾或者老藤編成網狀花眼,狀如簸箕但稍大些,高約三尺,起收攬麥稈的作用。下部寬約兩尺,齊頭,箕口處用薄木板鑲頭安裝釤刀。釤刀有點像後世的手動剃鬚刀的刀片,非常鋒利薄溜,利於快速收割。但同時,若是被刀片傷到,也是很嚇人的……

箕口兩端一端裝木柄,一端繫繩子。木柄大約1米長,繩子短一點。木柄尾部有橫木,便於手握。繩子末端有環狀物,便於手拉。麥綽的外側要向內鼓起,便於揮刀割麥時將割下來的麥子聚攏在雞窩籠內。

收割的時候,農夫右腿前弓,左腿微曲,右手握木柄,左手拉繩子。先將麥綽子通過木柄丟到前方一片麥子的後邊,釤刀下落到麥叢根部。然後,農人雙手猛地發力,將麥釤往後一拉。鋒利的釤刀劃過那一叢麥子根部,這片麥子就被連根斬斷,並倒在了麥綽籠子裡。然後,這籠子裡的麥株,就被聚攏到一起,作爲一捆,由跟上來的婦女或者孩子將其捆好,準備運回去脫粒……

……

因爲全套麥釤比較沉重,一般婦女無法駕馭。就是力氣小一點的男子,也有些難以升任。當然,那些幹慣了農活的成年男子一般都沒啥問題。只有那些貴族子弟或書生,纔沒有足夠的力氣操控麥釤。

但即使有足夠的力氣了,也要小心。因爲,麥釤在往後拉收割麥子的時候,也忌諱用力過猛。要是釤刀在斬斷了麥根後繼續往後,可能就斬到腿上,那就完蛋了。

因此,給馬林演示的大荷蘭農民孫二就強調——沒碰過這玩意的後生,必須練習幾個月才能用。怎麼練?當然是把鋒利的釤刀卸掉後練習啊。只有無刀片狀態下練熟了,才能上手。而且,一開始也要小心。不然,要是把腿割了,那就殘廢了。要是割到動脈,直接死定了……

馬林看着孫二眼花繚亂的表演,感覺很有功夫的底子。難道,這就是所謂的莊稼把式?

實際上,馬林猜的也不算錯。使用麥釤熟練的農夫,下盤都很穩。而長期手持麥釤,手上力量也不小。而且,大荷蘭地區,自古以來就是功夫之鄉。就像孫二,就有幾手莊稼把式。

當然,也就幾手,畢竟不是專業的,比不過專業練武的。而且,普通農民,也沒有足夠的肉食供應練武所需的營養。但若論下盤之穩,這些擅長使用麥釤的農夫下盤重心非常穩,不容易翻車……

……

其實,麥釤還有另一種用法。就是兩個人操縱麥釤,一人拉一邊。右邊的人拉木柄,左邊的人拉繩子。當然,麥釤也要改一下,至少,木柄和繩子都要改長點,適合兩人雙手拉。而且,還可以適當地增大寬度,提高收割效率。

兩人用雙手拉配合的話,一人站一邊,還能避免釤刀傷到自己。畢竟,兩人合作時,都是站在釤刀側邊的。

而且,兩人一起用力的話,雙手拉比單手拉更有力不說,麥釤總重對人的影響也要進一步降低。畢竟,兩人分擔了麥釤的重量。這樣的話,幹活時兩人的持久力也更強些。不像一個人單人操縱麥釤,整個麥釤的重量都由一個人承擔,難免做累了要休息。兩人的話,休息間隔要長很多。

……

然後,在埃姆登城外一個馬林名下的莊園內,幾名大荷蘭的農民,給馬林分別表演了單人使用麥釤和雙人使用麥釤的情形。其中,雙人使用的麥釤,要寬一些,收割的寬度更大些。

雖然收割麥子很無聊,但馬林還是很興致勃勃地看着他們收割麥子。當然,他是命人搬來桌凳,坐在田頭觀看麥釤的使用的。他的頭上,還遮了陽傘……

一天下來,當幾名大荷蘭農夫都幹不動後,馬林派人一統計——嗬!還真沒錯!單人的那個,一天收割了6畝多,超過了一英畝!而雙人的那個更厲害,真的收割了20畝!

“真是神器啊!”馬林激動地站了起來。

若是能推廣麥釤,那麼,就不怕秋收速度太慢而遇到下雨了。

一天20畝是啥概念?5天就能收割100畝啊!按照這個年代秋收持續半個月以上來算,兩個壯丁,可以搞定300畝地的收割啊!那麼,平均下來,每戶可以種田數量就可以達到150畝了!努力一點,200畝也能解決!

爲啥古代華夏人老話說“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還不是因爲忙不過來?若是一天只能收割一兩畝,夫妻兩人加起來,一天也就收割三畝多。那麼,30畝地,都能收割十天。再多,就有點吃不消了。

但有了麥釤就不同了,雙人麥釤,十天能收割200畝呢!就算一戶只有一個男丁,那也沒事。大不了,和鄰居互相幫助,合作收割唄。如此,一家人收割100畝完全不是問題!

此前,北海國的秋收,因爲勞動力不夠,馬林不得不派軍隊幫忙收割。不然,容易耽誤秋收。但現在,有了割麥神器麥釤,馬林就再也不擔心秋收耽誤的問題了……

……

馬林怎麼想怎麼開心啊,普拉德的三犁並行的犁車,加上播種飛快的耬車,以及割麥神器麥釤……這不弄了全套農業近代化的機械……不對,還差個脫粒機!

沒有脫粒機的話,人們把割下來的麥子,都是在石頭上摔,將麥粒分離出來的,非常辛苦,也不效率。

不過,脫粒機貌似原理很簡單。馬林前世讀小說就看到過很多人設計出腳踏式脫粒機,明顯這是技術含量最低的。

而且,馬林也不需要自己設計,他手下可是養了一羣工匠的。那些會製造鐘錶的工匠,設計一個腳踏式脫粒機不要太輕鬆哦……

所以,馬林感覺——北海國農業近代化,已經到來了……

第2004章 英格蘭老表(我回來了!)第280章 硝石還是缺第1296章 防毒面具和高壓鍋第1316章 貴族私軍第519章 完全不同的態度第231章 賣糧(上)第1710章 批發爵位封地第1817章 愛德華遇刺?第555章,官員的安排問題第1443章 新馬拉維第銅幣第649章 讓愛德華自己先耍一會兒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第1760章 嚴重的疫情第811章 戰而勝之(下)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1972章 東番伯國開發計劃第275章 指點艾伯特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879章 鹽煤專賣制度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750章 測試槍炮第1539章 故意示弱第904章 羽絨服和草衣(上)第1556章 造反也需要專業人士第1206章 ***?第461章 援軍就位第984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1142章 引進災民第747章 取代自由女神像的想法第440章 驚天騙局第790章 轉移注意力第1588章 王位和爵位的誘惑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1859章 領地遭襲第1869章 工匠學校由虛變實第42章 兵分三路,進軍耶弗爾第1102章 騙上賊船第1547章 馬林的建議第1499章 飛翼騎士團第1868章 不安好心的幫忙培養人才第104章 親自出馬第1467章 圍魏救趙?法國無動於衷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1186章 去壺口瀑布修建水力鍛錘第1420章 殖民帝國的基石第955章 傳播第1321章 疲敵戰術失效第1404章 佈局英格蘭第201章 古巴島第196章 面對豐收,我已麻木第150章 艾草驅蚊第1518章 缺錢第169章 變故和攻城第1273章 繼續慫第941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1410章 種點春小麥第1663章 馬燈第1107章 把酒當水喝第1029章 軍官生的安排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609章 出兵紐約第902章 鎳鋼鐵皮包裹船底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410章 購買“坎特雷拉”第404章 複雜的關係和說客第1159章 馬老師講故事(續)第1338章 徹底啞火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118章 條頓國的羊毛第1125章 “女王”和“內閣”第1647章 卸磨殺驢第912章 移民公司(下)第1231章 法國也要出兵第1738章 魯賓遜之死第369章 陰魂不散的法國人第1332章 獨輪戰車第1965章 爭獻玻璃鏡子第657章 海上游鬥第1501章 出兵愛爾蘭第54章 戰爭需要藉口第782章 啓航去美洲第522章 繼續懟第2018章 武器代購?第528章 教皇親臨第1285章 爲叔報仇?第1894章 十里紅妝第1106章 騎士的盒飯第51章 四方會談第1632章 蘇伊士運河的消息第1962章 悶聲發大財第1440章 香料羣島和利益交換第732章 阿本回來了第1833章 醜話說在前頭第99章 登陸第192章 去東方傳教的可能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1998章 軍校的作用第1896章 歐洲最受歡迎送禮者
第2004章 英格蘭老表(我回來了!)第280章 硝石還是缺第1296章 防毒面具和高壓鍋第1316章 貴族私軍第519章 完全不同的態度第231章 賣糧(上)第1710章 批發爵位封地第1817章 愛德華遇刺?第555章,官員的安排問題第1443章 新馬拉維第銅幣第649章 讓愛德華自己先耍一會兒第1355章 糞便養殖蚯蚓,蚯蚓養雞第1760章 嚴重的疫情第811章 戰而勝之(下)第1955章 軍服一定要騷氣!第1972章 東番伯國開發計劃第275章 指點艾伯特第1265章 進入埋伏圈第879章 鹽煤專賣制度第1291章 “重建”第二軍團第1039章 山地步兵軍團抵達第750章 測試槍炮第1539章 故意示弱第904章 羽絨服和草衣(上)第1556章 造反也需要專業人士第1206章 ***?第461章 援軍就位第984章 夜幕下的陰謀第1142章 引進災民第747章 取代自由女神像的想法第440章 驚天騙局第790章 轉移注意力第1588章 王位和爵位的誘惑第1907章 深水灣大捷(下)第1859章 領地遭襲第1869章 工匠學校由虛變實第42章 兵分三路,進軍耶弗爾第1102章 騙上賊船第1547章 馬林的建議第1499章 飛翼騎士團第1868章 不安好心的幫忙培養人才第104章 親自出馬第1467章 圍魏救趙?法國無動於衷第282章 都柏林攻防戰(上)第1186章 去壺口瀑布修建水力鍛錘第1420章 殖民帝國的基石第955章 傳播第1321章 疲敵戰術失效第1404章 佈局英格蘭第201章 古巴島第196章 面對豐收,我已麻木第150章 艾草驅蚊第1518章 缺錢第169章 變故和攻城第1273章 繼續慫第941章 又是一年春耕時第1410章 種點春小麥第1663章 馬燈第1107章 把酒當水喝第1029章 軍官生的安排第1715章 優惠酬賓和限購第609章 出兵紐約第902章 鎳鋼鐵皮包裹船底第842章 鎳白銅“銀幣”第410章 購買“坎特雷拉”第404章 複雜的關係和說客第1159章 馬老師講故事(續)第1338章 徹底啞火第498章 盟友也得分攤點第118章 條頓國的羊毛第1125章 “女王”和“內閣”第1647章 卸磨殺驢第912章 移民公司(下)第1231章 法國也要出兵第1738章 魯賓遜之死第369章 陰魂不散的法國人第1332章 獨輪戰車第1965章 爭獻玻璃鏡子第657章 海上游鬥第1501章 出兵愛爾蘭第54章 戰爭需要藉口第782章 啓航去美洲第522章 繼續懟第2018章 武器代購?第528章 教皇親臨第1285章 爲叔報仇?第1894章 十里紅妝第1106章 騎士的盒飯第51章 四方會談第1632章 蘇伊士運河的消息第1962章 悶聲發大財第1440章 香料羣島和利益交換第732章 阿本回來了第1833章 醜話說在前頭第99章 登陸第192章 去東方傳教的可能第1565章 我啥都領先,唯獨輸在人口上第1998章 軍校的作用第1896章 歐洲最受歡迎送禮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