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九章 壓頭

看着六百里加急送來的朝廷敕書,丁啓睿下定了決心。

根據斥候偵查到的消息,張獻忠部暫時不會進攻淮安府城,所以丁啓睿還有足夠的時間思考和部署,不過漕運中斷是鐵的事實,作爲漕運總督,對此事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丁啓睿用一天的時間,安排好了淮安府城所有的事宜,啓程前往南京府城。

丁啓睿此行的地方,不僅僅是南京府城,還有宿州,南京的京營基本無法依靠,真正能夠藉助的力量還是登萊新軍,不過薊遼督師吳宗睿究竟是什麼想法,丁啓睿不敢保證,朝廷的敕書裡面壓根沒有提及登萊新軍,也讓丁啓睿堅定了自身的猜想。

朝廷的敕書,與皇上的聖旨還是有區別的,在丁啓睿的印象裡面,從未出現過六百里加急的敕書,由此看來,這封敕書的分量是不一般的。

淮安府城到南京府城,四百多裡地,丁啓睿完全選擇走陸路,騎乘快馬,三天時間就到了,當他看見南京府城的城牆,渾身都感覺到痠痛。

丁啓睿出任漕運總督之後,就沒有到過南京,職責所在,漕運總督是封疆大吏,沒有得到皇上和朝廷的准許,是不能夠隨便結交其他高官的,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身份與丁啓睿沒有多大的區別,兩人若是揹着皇上和朝廷,私下裡交往了,那就是大事,必定遭受懲戒。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張國維早就來過淮安府城,丁啓睿此番到南京,也是爲了公事。

城門處的軍士,臉上倒是帶着警惕的神情,仔細盤查每一個進入城內之人,丁啓睿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吩咐隨從拿出了路引,順利的進入了南京城。

進入南京城,繁華的氣息撲面而來。

不管是中原的混亂,還是南直隸的亂象,都沒有影響到南京的繁華和富庶,作爲大明開國的京城,南京不僅聚集了大量的士大夫家族,還聚集了大明王朝近乎三分之一的讀書人。

看着大街上行走悠閒的人,丁啓睿的內心不是滋味,漕運斷絕,北直隸和京城已經陷入到躁動之中,南京還是如此的紙醉金迷,看上去好像有亡國的味道了。

收斂了內心的想法,丁啓睿提醒自己,不要想那些與己無關的事情,此行主要是找到南京兵部尚書張國維大人,兩人一同商議如何擊敗張獻忠、恢復漕運的事宜。

找到了一家不是太顯眼的酒樓,匆匆吃了一些東西,丁啓睿帶着隨從來到南京兵部。

南京兵部緊挨着南京皇城,外面有不少的軍士守衛。

丁啓睿選擇在兵部官邸外面不遠處的茶樓等候,讓隨從拿着自己的玉佩,前去稟報。

“下官南京兵部左侍郎,代表張大人恭迎丁大人。。。”

兵部左侍郎出現在茶樓的時候,丁啓睿端着茶還在沉思。

“卻之不恭了,煩請大人前面帶路。。。”

剎那間,丁啓睿的威嚴體現出來了。

朝中誰都知道,南京的六部是閒地方,除開南京兵部尚書,鎮守太監與守備勳臣三人,其餘官員是沒有多大權力的,得不到皇上信任以及遭受皇上責罰、又不夠懲戒的官員,大都派遣到南京的六部來養老,相比較來說,漕運總督則是得到了皇上和朝廷的高度重視。

進入兵部官邸的時候,周遭的安靜出乎了丁啓睿的預料,看樣子南京的兵部,平日裡也沒有多少事情需要處理,與漕運總督府比較起來,區別太大了。

“丁大人,到南京來了,也不提前說一聲,快請坐,我已經在江北十樓安排好了酒宴,專門爲你接風。。。”

丁啓睿微微搖頭,這個時候,他可沒有喝酒娛樂的心情。

“張大人,這是朝廷的敕書,六百里加急送到淮安府城,我這次到南京來,一是向張大人稟報漕運總督府面臨的難題,向張大人請教,二是懇請張大人爲我出一些主意,想一些辦法,以解決漕運總督府面臨的困難。。。”

丁啓睿表現的很低調,不管怎麼說,漕運是他直接負責的,與張國維沒有多大的關係,張國維可以關心,也可以置之不理,如果不是朝廷敕書上面提及了南京兵部,丁啓睿甚至沒有理由到南京來。

接過敕書的時候,張國維臉上帶着笑容。

“丁大人,你這話說的我無所適從了,稟報可不敢當,丁大人要是遇見什麼麻煩,我能夠盡力的地方,一定竭盡全力。。。”

“那就謝謝張大人了。。。”

丁啓睿端起茶杯,開始品茶。

張國維則是低頭仔細看着敕書。

南京兵部早就接到了朝廷的塘報,漕運斷絕月餘的時間,對北直隸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多年遭災的北直隸,穩定下來的時間不長,可以說很多的百姓都還在爲了活下去苦苦的掙扎,如果得不到適當的救濟,好多的百姓根本活不下去。

得知丁啓睿親自到南京來的消息,張國維已經猜到了大概。

放下手中的敕書,張國維看了看丁啓睿,直截了當開口了。

“丁大人,流寇張獻忠在南直隸作亂,同樣影響到了南京,我已經命令南京京營,隨時戒備,護衛南京府城,且不能有絲毫的閃失,當然,漕運中斷,導致北直隸的局勢不穩定,丁大人面臨巨大的壓力,我也應該要出力,幫助丁大人打通漕運。”

“丁大人,我可是實話實說,能夠給予丁大人的幫助不可能很大啊。”

張國維的態度在丁啓睿的預料之中。

“張大人,流寇張獻忠部,有三十多萬人,他們攻陷了邳州、宿遷和沭陽等城池,得到了大量的補給,漕運兵丁以及江北四鎮三州的軍士,總兵力不過五萬餘人,想要依靠五萬多人,主動出擊打敗張獻忠部,難度太大了,如果是依靠五萬多人駐守城池,問題還是不大的,如此我才專門來到南京,向張大人求援啊。”

張國維的臉上露出了爲難的神情。

“丁大人,南京京營的三大營,總兵力也不過四萬多人,至於說各鎮駐守的軍士,我也不敢隨意的調遣,譬如說蘇州和揚州等地駐紮的軍士,是決不能隨意調遣的,若是因爲調遣軍士,導致蘇州和揚州等地的防禦空虛,流寇張獻忠突襲這些地方,形成了無法挽回的後果,我是沒有辦法承擔的。。。”

丁啓睿的神色有些黯然,誰都知道蘇州和揚州等地,乃是大明最爲富庶的地方,如果流寇攻陷了蘇州和揚州,將得到巨大的財富,力量將更爲強大。

“張大人說的是實情,可如今的情況很棘手啊,漕運中斷月餘時間了,大量的漕糧壓在了淮安碼頭,無法運送出去,現在正是青黃不接的季節,漕糧無法運送到京城和北直隸,若是不能夠快速回復漕運,導致北直隸和京城因爲缺糧出現動盪,我真的不敢想象會出現什麼樣的情形。。。”

丁啓睿說出這些話語,張國維倒也沒有置身事外。

“丁大人說的是實情,要說北直隸短時間的動盪,倒不是天大的事情,可如果流寇李自成趁着北直隸動盪的時候,突襲北直隸,局勢怕是無法收拾了。。。”

丁啓睿臉色發白,站起身來,對着張國維稽首行禮。

“張大人所說,正是我最爲擔心的事情,還請張大人幫忙給我出出主意。。。”

張國維連忙也站起身來,上前幾步扶住了丁啓睿。

“丁大人可不要如此多禮,我不敢當,其實要說辦法也不是沒有,登萊新軍不是駐紮在蘇州和宿州嗎,他們有十多萬大軍,丁大人若是能夠求得登萊新軍的幫助,可以解決所有問題,不要說恢復漕運,就算是徹底剿滅張獻忠部都沒有多大的問題啊。”

丁啓睿點點頭,登萊新軍是他腦海裡面的一根刺,壓根不會主動提及,剛剛張國維提及登萊新軍,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張大人說的是,我本來就準備到宿州去一趟,懇請登萊新軍出擊,只要恢復了漕運,一切都好說。。。”

張國維臉上露出一絲的笑容。

“丁大人思慮周全,此事只要登萊新軍出擊,一切的問題迎刃而解,至於說這背後的事情,我覺得不需要過多的考慮,首先解決漕運的事宜,纔是最大的事情。”

說到這裡,張國維頓了一下。

“丁大人專門到南京來,我也要表示一番,這樣吧,我從南京京營之中抽調五千精銳的軍士,前往淮安府城,他們聽從丁大人的指揮,協同作戰。”

丁啓睿連忙再次的抱拳。

“那就謝謝張大人了,南京京營軍士驍勇,只要有他們的幫助,我就有信心了。。。”

張國維點點頭,推心置腹的開口了。

“丁大人,登萊新軍主動進入南直隸作戰,究竟是什麼目的,你我都不敢隨便斷言,朝廷的敕書裡面沒有提及登萊新軍,既然敕書沒有提及,那麼你我尋求登萊新軍幫助的時候,就要謹慎,此事務必讓皇上和朝廷知曉,我看你前往宿州之前,還是要給皇上寫去奏摺,言明淮安府的處境,務必要得到登萊新軍的幫助。”

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四十章 預測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末路(13)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報(3)
第三百五十三章 乘勝追擊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一百二十章 關心和鼓勵第四百八十二章 隱性的危機第四百五十一章 歎服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一百七十八章 下定決心第九百四十三章 有些亂了第七百零八章 掌控山東(13)第一百六十三章 苦力第一百四十三章 血腥之夜(1)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孤膽英雄(1)第七百六十三章 滅頂之災(7)第二百八十六章 想不到的危機(1)第五百五十八章 有些可怕第九百三十九章 集思廣益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孤膽英雄(2)第八十四章 簡單與複雜第七百二十章 野心顯露第一百四十七章 瑣碎的家務事第三百七十章 皇太極稱帝第四十章 預測第八百六十章 真正的信服(1)第四十六章 家族護衛第六百零九章 當主神器第三百二十一章 新的憂慮第二百零八章 抓住機會第七百九十八章 形勢驟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穩定南方(2)第六百二十四章 果然轟動第七百一十二章 殘存的希望第二百三十八章 暫時留守第三十八章 真的過分了第六百七十九章 朱仙鎮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七百二十九章 預料之中的選擇(2)第四百九十一章 時間、時間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心灰意冷第五百八十五章 權衡利弊(1)第一千零八十章 穩定南方(1)第三百零六章 聲東擊西(5)第三百八十七章 深謀遠慮第二百二十八章 於心何忍第六百八十一章 煞費苦心第二百一十九章 從頭再來第三百四十一章 密談第二百三十五章 何爲精準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關鍵旨意第四百八十章 利好消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四十九章 消息第五百七十三章 老瓶新酒(3)第九百六十四章 知己知彼第五十七章 水深第七百六十七章 事態緊急第四百四十三章 援軍抵達第八百八十八章 出擊(2)第三百一十七章 有些可悲第六百五十九章 爲時已晚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七百七十九章 脣亡齒寒第一百二十二章 難以置信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五百零六章 死心塌地第三百八十六章 各官免送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內亂(1)第九百五十八章 張東濤的建議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七十一章 過江龍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攻佔臺灣(1)第七百八十四章 後悔無用第四百一十七章 薊遼督師府第八百七十七章 真正的意圖第一百六十九章 宰相肚第六十三章 殿試之後第七百六十五章 生不如死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區別對待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遭遇危險(4)第四百二十三章 遼東邊軍的自尊第一百七十章 適可而止第五百一十五章 犯忌第三百九十五章 痛快(3)第三百七十七章 末路(6)第一百九十八章 青州府衙第八百六十七章 李自成的變化第六百九十九章 掌控山東(4)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禍不單行(2)第五十八章 有些微妙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末路(13)第九百一十八章 定鼎之戰(2)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六百三十章 閃電戰(4)第四百二十五章 別有用心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末路(9)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九百九十六章 皇家日報(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