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算是放心了

吳宗睿沒有馬上打開桌案上面的文書,而是看着喬明俊開口了。

“喬明俊,你說說京城的情況。”

吳宗睿話語剛落,喬明俊不假思索的開口了。

“是,京城的情況分爲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京城整體的局勢。”

“遼東之戰進行的過程之中,京城曾經有緊張的局勢,主要還是朝中之人傳遞出去消息,讓不少的百姓知曉後金韃子進擊遼東,故而有人準備離開京城,暫時到南方去避難,這部分人主要還是京城的權貴和商賈,至於尋常的百姓,不知曉任何的消息。”

“遼東之戰結束,後金韃子被徹底打敗,京城的局勢完全穩定下來了,特別是朝廷將廣寧、西平堡等城池被收復的消息傳出去之後,很多的百姓認爲,朝廷大軍打敗後金韃子指日可待,京畿一帶自此可以穩定下來了。”

“應該說,京城整體局勢的穩定,對於我遼東是有利的,朝廷不得不考慮百姓的感受,希望遼東維持穩定,所以不會對遼東有過多的干預。”

“第二部分是朝廷的局勢,看上去有些複雜。”

“原五省總督洪承疇大人,出任兵部左侍郎,兵部左侍郎熊文燦,出任五省總督,這個任命,在朝廷之中引發了一定程度的震動,有不少私下裡的議論傳出來,主要還是爲洪承疇抱不平的,洪承疇以五省總督領兵部尚書銜,可回到京城之後,僅僅擔任兵部左侍郎,這看上去有些不公平。”

“五省總督熊文燦,與內閣大臣、兵部尚書楊嗣昌的關係很好,此番被任命爲五省總督,怎麼看都是被楊嗣昌舉薦,洪承疇大人原來是朝廷在西北的支柱,不管是在抵禦後金韃子的侵襲,還是在剿滅流寇的戰鬥之中,都立下了功勞,誰知道這份功勞沒有得到認可,相反被熊文燦大人撿到便宜。”

“至於說北方的流寇,規模比較一年前有所擴充,其攪亂的地方包括陝西、山西、河南、湖廣、四川、山東以及南直隸一帶,流寇的氣焰愈發的囂張,根本不畏懼朝廷大軍的圍剿。”

“從朝廷反饋的消息看,皇上準備抽調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而遼東整體防禦的事宜,將由登萊新軍全面負責。”

“楊嗣昌大人與洪承疇大人之間,好像有一些矛盾,兩人對於朝廷軍事部署方面的安排,意見不一致,洪承疇的意見是維持遼東的現狀,不要抽調遼東邊軍進入中原,剿滅流寇的戰鬥任務,依舊由各鎮的軍隊負責,只是需要組建一支強悍的軍隊,能夠長途奔襲剿滅流寇。”

“楊嗣昌堅持抽調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

“這應該是得到皇上同意的,所以洪承疇大人無論怎麼反對,都沒有作用。”

。。。

喬明俊稟報完畢之後,看了看吳宗睿,再次低頭。

喬明俊詳細稟報京城情況的時候,吳宗睿已經打開桌案上面的文書,仔細看起來,他看的速度很快,喬明俊說完的時候,已經看的差不多了。

吳宗睿沒有開口說話,其他人是不會開口的。

“剛剛喬明俊說到的京城的情形,也就是文書裡面記載的京城和朝廷的情況,你們都聽得很清楚了,說說你們的想法。”

廖文儒看了看劉寧和喬明俊等人,首先開口。

“大人,屬下覺得,朝廷抽調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對於遼東的整體部署還是有些影響,此次打敗後金韃子,遼東邊軍也參與了作戰,至少他們固守了錦州城池,沒有讓後金韃子攻陷錦州城池,再說了,按照大人的部署,屬下和衆人正在對遼東邊軍進行大規模的整頓,如此情況之下,朝廷突然抽調遼東邊軍參與剿滅後金韃子,影響到我們整體的部署,屬下覺得,大人可以給朝廷寫去奏摺,讓朝廷不要抽調遼東邊軍。。。”

廖文儒的意見,自然是代表了劉寧等人的意思。

吳宗睿微微搖搖頭,看着史可法開口了。

“憲之兄,你是怎麼看的。”

史可法楞了一下,略微思索開口了。

“大人,下官覺得,朝廷抽調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的確不合適,不過朝廷既然做出了決定,反對怕是沒有多大的作用,與其反對朝廷抽調遼東邊軍,還不如想辦法鞏固遼東的防禦,讓登萊新軍承擔防禦後金韃子的任務。。。”

吳宗睿點點頭,表示同意史可法的意見。

“不錯,我們與其和朝廷對着幹,還不如另外想辦法,不斷壯大登萊新軍的力量,做好遼東的整體防禦,既然皇上已經做出了決定,我們就算是反對,也沒有任何的作用。”

“遼東邊軍總人數不足四萬人,其中絕大部分軍士都駐紮在山海關,這部分的遼東邊軍,沒有參與遼東之戰,既然朝廷想要抽調遼東邊軍參與剿滅流寇的戰鬥,就讓這些遼東邊軍參與,這也說的過去,他們沒有多大的損失,戰鬥力強悍,完全可以打敗流寇。”

說到這裡,吳宗睿的神情變得嚴肅。

“憲之兄,文儒,劉寧,喬明俊,有些事情你們需要明白,需要牢記在心中,登萊新軍強大了,對於皇上和朝廷來說,不一定是高興的事情,所以登萊新軍繼續在遼東與後金韃子火拼,雙方兩敗俱傷,怕是皇上和朝廷最願意看見的情況。”

“這樣的情況之下,遼東邊軍還會被繼續抽調,各鎮馳援遼東的軍隊,也會被逐漸抽調,唯獨留下登萊新軍,固守遼東。”

“有人戒備我們,好像對我們是很不利的,不過我倒是希望這樣的情形長時間持續下去,如此我們在遼東大展手腳,就不會有多大的擔心了。”

“關於北方流寇的事宜,我斷定,不管是遼東邊軍,還是各鎮的大軍,根本無法徹底剿滅流寇,隨着時間的推移,流寇的力量將逐漸的強大起來,最終皇上和朝廷還是要求助我們登萊新軍,徹底剿滅流寇。”

“很可惜,我吳宗睿不是任由他人擺佈之人,等到我登萊新軍在遼東徹底穩定下來,那就不是皇上和朝廷想如何就如何了。”

。。。

廂房裡面異常安靜,吳宗睿的臉色則是更加的肅穆。

“有些話,以前我沒有說的特別明確,現在說出來,你們好好琢磨。”

“一直以來,遼東的藩鎮,都是皇上和朝廷不斷防備和打擊的對象,袁崇煥和孫承宗等人擔任薊遼督師的時候,牢牢控制遼東邊軍,遼東的祖家、吳家和金家,不斷遭受打壓,幾乎沒有多少出頭的機會,可惜我大明朝廷各鎮的軍隊,戰鬥力過於的孱弱,根本無力對付後金韃子,薩爾滸之戰戚家軍全軍覆沒之後,皇上和朝廷就明白了,真的想要抵禦後金韃子,還是需要依靠強悍的遼東邊軍,所以他們不敢隨意懲戒遼東的藩鎮。”

“現在情況變化了,我登萊新軍入駐遼東,遼東邊軍的地位被削弱了,所以皇上和朝廷接下來的重點,是對付遼東邊軍,不出預料,遼東的祖家、吳家和金家,在今後一段時間之內都要被分解,本次被抽調到北方作戰的遼東邊軍,沒有機會回到遼東了。”

“皇上和朝廷還想着藉助我們登萊新軍,清算遼東的祖家、吳家和金家,只是目前機會尚不成熟,不會明確這層意思。”

“但皇上和朝廷可以做一件事情,就是讓祖家、吳家和金家,對我們登萊新軍充滿怨恨,因爲我們登萊新軍的入駐,導致他們被朝廷算計,如果能夠讓祖大壽、金國鳳和吳襄等人算計和對付我吳宗睿,那麼皇上和朝廷的目的就達到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只有清楚了自身的處境,以及即將遇見的麻煩,才能夠從容應對,才能夠應對所有的麻煩。”

“你們記住一件事情,今後不管是皇上的聖旨,還是敕書,都不必遵循,只有薊遼督師府發佈的命令,登萊新軍才遵照執行。”

“至於說遼東的祖家、吳家和金家,就看他們的選擇了,如果他們選擇朝廷,那就隨他們去,大路朝天,各走半邊,我們不需要成爲皇上和朝廷的棋子,沒有必要對付他們,如果他們選擇與我登萊新軍休慼與共,那就按照我們的要求做事情。”

“從現在開始,不僅僅是遼東,包括登萊之地,全部都按照薊遼督師府的命令行事,不必在乎皇上的聖旨以及敕書,若是朝廷往這些地方派遣官員,薊遼督師府會想辦法抵制,讓這些官員無法赴任。”

吳宗睿站起身來,語氣變得陰冷。

“我剛剛說的這些話,大逆不道,你們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現在我給你們選擇的機會,你們如果願意跟隨在我身邊,那我們榮辱與共,一起努力,徹底打敗後金韃子,鞏固我們自身的力量,你們若是不願意,可以直接說出來,我不會爲難你們,我會向朝廷舉薦你們,讓你們回到京城去。”

“登萊之地也是一樣,我會派遣親衛去告訴盧象升等人,讓他們做出選擇。”

吳宗睿說完,看向了史可法與廖文儒等人。

廖文儒、劉寧和喬明俊毫不猶豫的跪下,史可法看了看吳宗睿,也跟着跪下了。

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聽計從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疇的堅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
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鄭芝龍的圓滑第九百四十二章 震動與觀望第八百二十一章 放心的部署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八百二十六章 一聲嘆息(3)第二百一十四章 慘敗的消息第九百零一章 大明悲歌(4)第二百一十六章 嚴陣以待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陰謀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絕佳計謀第四百一十三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拼死一戰(4)第五百五十四章 心腹之患第六百四十七章 言聽計從第六百六十五章 要歸心第七百八十一章 脣亡齒寒(3)第三百八十五章 無處發泄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梟雄末路(9)第三百六十一章 特殊的一課第九百八十三章 被動等待第八百五十五章 必要的選擇第九百六十章 邢氏的睿智第八百三十七章 殘陽如血(8)第七百三十七章 終於動手(1)第九百零二章 大明悲歌(5)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末路(2)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九百一十四章 盤剝第三百零八章 聲東擊西(7)第四百零九章 家風第二百九十五章 精準的分析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禍不單行(4)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六百九十章 局勢走向第三百九十八章 善後事宜第四百零四章 狂歡下的冷靜第八十三章 運氣第三百四十九章 殘陽如血(1)第七百三十九章 終於動手(3)第三百五十六章 看似無謂的對話第九百九十一章 挑起事端(2)第八百四十五章 最後的掙扎(4)第二百六十四章 皮島變故第五百六十六章 新的任務第一百九十五章 意料之中第二百四十五章 民生爲大第五百八十六章 權衡利弊(2)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一語成讖第九十一章 斡旋第二百二十四章 沉重打擊下的機會第一千零九十章 撞鐵板(2)第一百七十九章 態度都明確第一百七十六章 懟上了第八百六十三章 強硬與柔軟(1)第七百零一章 掌控山東(6)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摧枯拉朽(7)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另一面第九十八章 遠見卓識第一百一十八章 真的慚愧第四百七十九章 其實是交易第八十八章 漕幫第六百一十五章 抓住了機會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大幕再次拉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直撲黃州府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有些惆悵第五百八十八章 跳火坑第二十二章 富貴險中求(1)第六百一十九章 雪上加霜第四百八十一章 真實的打壓第八百章 未雨綢繆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五百零八章 衆人的決定第九百三十五章 聒噪之音第八百一十三章 雪中送炭(2)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攻心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並非忠心(1)第五百八十七章 見微知著第二百二十一章 一定要留住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末路(16)第五百零三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四十章 當爸爸了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五百二十一章 三方籌謀(1)第四百零三章 針尖對麥芒(2)第八百八十五章 下定了決心第六百四十一章 洪承疇的堅持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奇蹟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五百七十九章 天災還是人禍第四百九十九章 風波起第一千零四章 各自安好(1)第一百一十三章 完美收官第八百二十八章 各爲其主第四百零一章 習慣性懷疑第九百一十三章 沉重打擊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鄭芝龍的算盤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事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