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立規矩(2)

吳凡丞的奏摺,吳宗睿一直都沒有拿出來。

吳凡丞年少氣盛,在奏摺之中提出了嚴懲吳宗乾的建議,言語有些過激,應該是被榆林邊鎮發生的事情給氣暈了,吳宗睿看過奏摺之後,有一絲的欣慰,但更多的是擔心,有一顆公正的心是好的,體恤百姓的疾苦更應該,不過這天底下不平的事情太多了,憑着吳凡丞的微服私訪,根本無法徹底解決,想要這個王朝正常的運轉,想要天下太平,想要國家強盛,必須以制度來辦事,以制度來管人,確立起來高效公正的制度,纔是治理國家的長久之計。

以制度管人和管事,是吳宗睿最高的追求和目標,不過實現這個目標,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封建王朝有太多的制約,吳宗睿哪怕是皇帝,也沒有辦法在短時間之內徹底廢除。

吳凡丞在榆林邊鎮遇見了一個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因爲爺爺偷稅被檢舉抓獲,情急之下在市舶司揭發了吳宗乾的店鋪,引發了一樁驚天大案,吳凡丞看好這個年輕人,想着帶在身邊,吳宗睿已經給吳凡丞寫信,不建議其這樣做。

每個人都要有幾個知心朋友,或者說是一些志同道合的人,不過那也看是什麼樣的情形之下,譬如說吳宗睿自身,創立江山的過程之中,吸納了廖文儒和劉寧等人,今後吳凡丞身邊也要有這樣的人,但那需要機會,不管怎麼說,這個年輕人的爺爺因爲偷稅被抓獲,在情急之下說出榆林邊鎮南街鹽鋪的,其出發點是想着給自家爺爺減輕處罰,而不是真正想着揭發賦稅徵收過程之中的弊端。

也許吳宗睿的要求有些高,不過吳凡丞是皇太子,今後是要打理天下的,身邊之人必須品性高潔,至少是忠心耿耿,能力倒是居於其次,因爲能力可以培養。

吳宗睿進入暖房的時候,曾永忠、盧發軒、廖文儒與史可法四人跟隨進來了。

“都坐下吧,剛剛我說到了徵收賦稅的事宜,這是天大的事情,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激起民變,大明王朝在這方面是極其深刻教訓的,萬曆年間的時候,大明朝廷的那些中官,在江浙一帶徵收礦業賦稅,這本來是好事情,可以增加朝廷的收入,不過因爲中官的巧取豪奪,導致商賈和百姓無法承受,最終引發轟動朝野的衝突,而朝廷準備全面徵收商貿賦稅的舉措,也不得不停止下來。”

“內閣馬上就要商議此事,我有幾個建議,內閣考慮進去。”

“第一,繳納賦稅實行登記制度,這一點必須要推開,而且在推開的過程之中,要堅決打擊暗箱操作的行爲,凡是發現官吏與商賈相互勾結的行爲,嚴懲不殆。”

“第二,實施繳納賦稅登記制度,需要區分商賈的能力大小,對於底層那些小商賈,在徵收賦稅的時候,予以他們一定的照顧,這一點凡丞已經在奏摺之中提出來了。”

“一些小商賈,他們賺取的錢財不多,勉強能夠養家餬口,如果讓他們承擔過於繁重的賦稅,那他們就無法繼續經營下去,所以我建議,徵收商貿賦稅的額度,以經營額度的多少來確定,這樣做肯定非常的繁瑣,需要內閣拿出可以操作的辦法,包括省府州縣地方,直接按照朝廷確定的商貿賦稅徵收辦法操作就可以了。”

“第三,確定商貿賦稅的種類,區別對待,譬如說海外的商貿交易,與各地的商貿交易,雖然都是商貿行爲,但利潤完全不一樣,賦稅的額度也就不一樣,在確定賦稅徵收點的時候,需要區別對待。”

“第四,也是最爲關鍵的一點,內閣確立賦稅徵收制度的時候,要有遠見,一個好的制度,至少維持數十年,期間可能因爲局勢的變化出現小規模的修改,但不能夠完全的推到重來,那樣會耗費極大的精力,造成巨大的損失。”

說到這裡,吳宗睿的神色變得嚴肅了很多。

“先生,路廷,文儒,寬之,我的要求很高,你們怕是覺得很辛苦,不過我們必須這樣做,這樣思考,我們現在做好了,就能夠爲今後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曾永忠看了看衆人,對着吳宗睿抱拳開口了。

“皇上之苦心,臣等明白,臣等一定竭盡全力。。。”

吳宗睿苦笑着搖搖頭。

“你們肯定是竭盡全力,你們都在京城,你們處理政務我都是清楚的,可天下還有那麼多的官吏,有些地方山高地遠,朝廷根本管不到。”

“就說吳宗乾這件事情,如果發生在京城,早就暴露了,也早就懲戒了,能夠在最短時間之內給百姓和天下一個交待,偏偏發生在榆林邊鎮,發生在登州和萊州,朝廷一時半會發現不了,地方官吏多多少少有些私心,不願意惹上麻煩。”

“所以,我考慮,內閣要逐漸考慮了,用鐵一般的制度來管轄這天下的官吏,這樣的制度是涵蓋方方面面的,不僅是管着官吏在官府如何的做事情,還要管轄官吏的個人生活,家裡的事情,皇家之人不準經商,這是朝廷明確下來的,下一步我看內閣還要確定下來,部分官員的家人同樣不準經商,這一點要儘快確定下來,否則今後吳宗乾這樣的事情,肯定是越來越多的。”

曾永忠等人都沒有說話。

吳宗睿嘆了一口氣,他知曉其中的難度。

“我剛剛說的是官員的家人不準經商,沒有牽涉到土地的事宜,有些事情需要一步一步來,步子跨大了不行。”

“當年我參加鄉試和會試的時候,也聽說過一些話語,千里做官只爲財,這話說的粗俗,但其中的道理,恐怕所有人都是認同的,我也曾經覺得,十年寒窗,一朝高中入朝爲官,如果家人都不能夠過上好日子,那讀書的目的是什麼。”

“書上說的有些東西,念出來簡單,做起來難,有些甚至是不可能實現的。”

“老百姓都知道,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包括你們,以及天下的官吏,自己都養不活了,還要無條件的爲百姓做事情,恐怕傻子也不會做吧。”

“大明朝廷就是這樣做的,給予官吏的俸祿低的可憐,有時候甚至難以養活家人,這樣做導致的直接結果是什麼,貪污盛行,明裡暗裡都有,不管朝廷如何嚴厲懲戒,都無法杜絕,因爲官員也是人,也需要吃五穀雜糧才能夠活下去。”

“朝廷已經大幅度的提升官吏的俸祿,這件事情,我看內閣還是需要考慮,當賦稅的收入大幅度提升之後,也要考慮提升官吏的俸祿,我們給予官吏的俸祿足夠他們養活家人,足夠衣食無憂了,接下來對他們實施嚴格的管理,那才行得通。”

“當然,如果一邊想着得到朝廷給予的高額俸祿,一邊還想着貪墨錢財,不知道滿足,對於這樣的官吏,必須毫不留情的處置,人的慾望是無限的,不可能滿足,身爲朝廷官員,就要知道剋制自身的慾望,清正廉明,這四個字絕不是隨便說說的。”

說了這麼多,吳宗睿感覺到累了,心累。

“好了,我該說的就是這些,說的有些繁瑣,但所有的話語,離不開一個核心,那就是定規矩,讓朝中官吏和地方官吏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能做。”

“這個規矩,以往有一些,但不是很完備,執行也不是很徹底,有些時候,我甚至覺得,一個王朝的興衰史,其實就是制度的興衰史,大凡好的制度嚴格執行,上至皇帝,下至庶民,都遵照制度來辦事,這個王朝就一定是繁榮昌盛的,反之,有制度不執行,甚至隨意的踐踏,這個王朝距離滅亡就不遠了。”

“你們都散去吧,今日大家都累了,好好歇息。”

“文儒,你等一會。”

。。。

“文儒,北進的事宜,耽誤了幾天的時間,這是內閣的建議,認爲準備更加充分之後再行出征,我想聽聽你的想法和建議。”

內閣所有大臣之中,唯有廖文儒,覺得馬上出兵最好,至於說有些籌備事宜,可以快速的予以完善。

廖文儒沉默了一下開口了。

“皇上,臣覺得,還是要抓住時機,馬上開始北伐,糧草籌備已經充足了,至於說遼東互市,包括榆林邊鎮的交易事宜,可能讓後金得到糧草等方面的補充,需要一段時間整治,但登萊新軍此次的征伐,是以實力絕對碾壓後金八旗軍。。。”

吳宗睿點點頭,臉上露出欣慰的神情。

“好,我等的就是你這句話,這一次的征伐,登萊新軍以絕對的實力碾壓後金八旗軍,既然如此,你馬上開始調遣大軍,三日之後開拔,開始北伐。”

廖文儒的身體顫抖了一下,對着吳宗睿抱拳稽首行禮。

“臣遵旨,臣一定不辜負皇上的期待,一定徹底打敗後金八旗軍,滅掉清王朝。。。”

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穩定南方(4)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十章 應對
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五章 族規之爭第二十一章 焦灼和忐忑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二十三章 富貴險中求(2)第一千零二十章 孤膽英雄(3)第十八章 知己知彼第四十一章 鄉試第四百七十四章 果斷的決定第一千一百章 進攻的最佳時機第九十三章 善意第八百二十四章 一聲嘆息(1)第三百八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一章 見性成佛第六百五十章 有心栽花第四百五十六章 爭執和決斷第二百五十二章 情報網第三百五十四章 戰果第三百六十章 炮兵的正式誕生第五百零九章 值得高興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末路(1)第二百七十二章 都是聰明人第五百七十四章 值得慶賀第一百三十五章 一點煽動第八百五十八章 頓悟第四百零六章 捅破了一層紙第一千零六章 各自安好(3)第九百二十九章 定鼎之戰(13)第八百八十四章 明智的選擇第二百八十七章 想不到的危機(2)第四百三十五章 不是害怕第六百二十九章 閃電戰(3)第一千零七十章 將計就計第七百四十二章 攻心第二百八十八章 斷了念頭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穩定南方(4)第五百一十二章 明智的建議第八百二十三章 另類的鬥智鬥勇第八百三十三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三十一章 局勢驟變第四十八章 指揮權第七百三十一章 摧枯拉朽(2)第四百三十章 被動與主動第二百九十七章 理性的選擇第四百六十七章 殘陽如血(4)第三百九十章 奇女子第二十七章 實力第二百三十一章 好好把握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九十七章 陳靈雁的心思第二百九十九章 還是有擔憂第九章 拜見先生第三百四十章 請戰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關乎大局第六百七十章 自作孽第一百零九章 很關鍵第四百章 都有改變第三百四十八章 鬥智鬥勇第一百零三章 打臉第五百七十六章 可悲可嘆第三百七十一章 果斷第三百七十五章 末路(4)第二百二十九章 迎難而上的機會第三百零二章 聲東擊西(1)第四百九十六章 忍不住的憤怒第九十二章 震懾第九百一十章 果敢的決斷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塵埃落定(6)第五百零一章 激烈辯論第一百二十三章 統籌規劃第七百九十二章 鐵腕手段(3)第六百一十八章 暫時的聯合第六百七十五章 水到渠成第一百六十八章 兩難選擇第九百四十一章 議事第三百九十七章 信心第二百七十五章 發展的速度第八百五十七章 必要的選擇(3)第七百七十二章 少有的憤怒第四百三十一章 命懸一線第三百三十二章 滎陽大會第八百九十六章 原形畢露(3)第三百八十四章 狂的資本第四百一十九章 金家兄弟第八百五十章 一曲悲歌第七百四十三章 感覺很不好第五百四十一章 長亭之盟(5)第三百八十三章 拖字決第二百四十六章 火炮的威力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一片苦心第五百三十六章 暴怒之下第五百一十三章 終於決定第五百二十八章 精密部署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孤膽英雄(5)第一百九十三章 毫不留情第三百零一章 膽量第四百七十七章 慢慢影響第一百零七章 屋漏偏逢連夜雨第二十章 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