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胎記

兩人都側臥在地,一隻長長的利箭,從壯漢背後貫體而入,在小孩胸前露出箭頭,竟然是一箭將兩人串在一起,奪了兩條性命。

壯漢穿的錦衣箭袖武士服,內裡並未襯甲,這才被一箭穿了胸。

周秦川愕然,當時離得遠,以爲是一個人,沒想到是一個成年男子護着一個小孩。

既如此,整件事就已經很分明瞭,死去的這個小孩纔是雙方爭奪的焦點。

黑衣人想殺這小孩,而錦衣人則是全力保護。

壯漢護着小孩奪廟門而入的那一刻,兩人就中箭而亡。

只是夜黑無光,雙方無人看到,茫然不知中,仍然在廟門口展開了一場大戰。

一方要攻進破廟,一方則堅守不退。

最後都沒落好,兩幫人沒一個活下來。

從雙方的身手、武器,還有衣着來看,他們的身份顯然都不會簡單。

見兩人已死,周秦川放了心,本着賊不走空,不,劫富濟貧的心思,把壯漢身上的一兩銀子給搜刮了出來。

暗自撇了撇嘴,這些錦衣人穿的挺好,都是絲質綢衣,沒想到身家卻不咋的。

幼童身上更是空空如也,沒有銀子,只在腰間摸出一塊玉玦來。

玉玦造型獨特,做工精細,周秦川就着微光,發現其上還刻有字跡,努力辨認片刻,方認出這是一個大篆的‘濟’字。

周秦川暗道可惜,看得出這玦玉質上乘,若不是其獨特的造型,還有這個表明身份的刻字,定能賣個好價錢。

今晚他們從這些人身上搜刮出來的東西,不論是黃金也好,白銀也罷,拿了都沒事兒,上面都沒有什麼標記。

就算有,也可以找地方融了,再粗暴些,直接把有印跡的部位鑿下,不論是黃金還是白銀,一樣能用。

玉石什麼的就不同了,尤其是這塊造型獨特,還刻有字跡的玉玦,不論拿去哪裡換錢,事後都容易被人追查出來。

眼下就只能自己留着把玩了,周秦川覺得此玉與小濟這小子還有點緣分,就留給他了,當即收了起來。

想到面前這個喪生箭下的幼童,名字之中定然也帶着個‘濟’字,周秦川心生好奇,把原本背朝他的那張小臉輕輕掰向自己。

一看之下,大驚失色。

小孩雖然紅袍錦衣,面相富貴,但不論是身高還是相貌,與小濟都極爲相似,說他們是孿生兄弟也不爲過。

當然了,細看之下,兩人還是有所區別的。

小濟黑些,瘦些,那小孩則白胖些。

再看眉宇,這小孩也要稚嫩些,年歲應該比小濟要小。

小濟之前行乞爲生,吃的不甚好,身子骨一直不如同齡人健壯高大,這個周秦川是清楚的。

只是這些差別實在細微無比,若非親近之人,是絕難一下子分清他二人的。

周秦川意識到麻煩來了,而且是比他們在濟寧殺柺子還要大的麻煩。

活着的小濟和死去的這個小孩如此相像,他們三人一旦露了面,多半就要被牽連。

“秦川哥,怎麼了?”

蘇幼蓉不知何時也來到了院中,她在院外見周秦川進去後久久沒有動靜,掛念加好奇之下,鬼使神差地跟了進來。

只是還未等周秦川答話,她同樣也看到了那張長得與小濟一模一樣的臉,忍不住輕聲低呼。

隨後蘇幼蓉的臉色一變再變,顯然,周秦川能想到的問題,素來精明的她也想到了。

“小濟呢?”周秦川問道。

“還在外面搜刮銀子呢,放心,秦川哥,有他忙的,一時半會兒進不來。”

蘇幼蓉瞬間就明白了周秦川的擔心,兩人都不想讓此事被小濟知道。

那小子管不住嘴,要是見了有個同他一模一樣的小孩死在這裡,即便他們三人不受牽連地逃出生天,也很難保不會被這小子說漏嘴。

見周秦川抱住那小孩,想要把他從貫背而入的那隻利箭下褪出來,蘇幼蓉趕緊過去幫忙。

二人想法一樣,都對這個和小濟一個模樣的小孩感到親近,即便已然死去,也不忍見他受罪。

至於把這小孩弄出來後,接下去該怎麼做,兩人一時都還來不及去細想。

幼童所穿錦衣雖然華貴,卻並不結實,撕扯之下,“嗤啦”一聲響,衣衫從中箭的後背處,一直往上裂開,露出了細嫩的後脖頸。

兩人將其在地上放平,爲防小濟突然闖進院內看到,周秦川特意讓這小孩面朝地面地趴着。

這麼一來,幼童脖後的那個胎記就落入了周秦川的眼中。

小濟身上可沒這個胎記,這一點,同小濟一道玩過水洗過澡的周秦川可是清楚得很。

就目前看來,這恐怕是兩人之間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了。

周秦川本無心細看,不過看那胎記自左下而右上,走勢竟然與他所知道的一條河流在地圖上的形狀十分接近,忍不住起了興趣,遂低頭細看。

“咦,這胎記好像條毛毛蟲,還是條紅色的毛毛蟲。”蘇幼蓉在一旁嫌惡道。

“的確有些像毛毛蟲,不過在我看來更像流經魯東的一條大河——濟水。”周秦川接過話頭。

濟水乃是中華四瀆“江、河、淮、濟”中的濟,“四瀆”是華夏對四條獨流入海的大河的稱呼,一般與“五嶽”並稱爲“五嶽四瀆”。

根據記載,濟水從源頭豫南王屋山太乙池流出來後,很長一段距離都是在地下潛流,在濟源流出地表,形成濟水。

之後再次潛流到地下,從黃河下穿流而過,水卻絲毫不見渾濁,到了滎陽再次浮出地面,變成南、北濟水。

直到流經原陽地區時,則第三次在地下潛流,直到魯東後形成鉅野澤,然後向東北入海。

其水流雖然細微,卻能獨流入海,濟水這種不達於海誓不罷休的頑強精神,就是它始終位列四瀆的原因。

一脈濟水,三隱三現,卻至清遠濁,堅守其節,這種情操,是華夏曆代文人士子們畢生追求的境界。

魯東境內最終入海的大清河乃濟水下游,周秦川他們曾經呆過的濟寧就是濟水曾經北上流經之地,魯東其他帶‘濟’字的地方,也大多同曾經的濟水有關。

只是這條河在清末被黃河北上奪了河道,從此徹底消失在華夏大地。

第273章 驚鴻第343章 進宮第223章 救人第253章 麻煩第74章 救星第56章 錢不夠第166章 西征準備第352章 爭購第87章 路引第311章 佈局第205章 逃逸第280章 河套第315章 夾谷山第231章 大同第132章 動刀第367章 皇親第49章 酒水第151章 西行第144章 毀屍滅跡第304章 丁口第314章 地頭蛇第52章 衝陣第120章 二人行第304章 丁口第110章 收賬第221章 僥倖第239章 來歷第116章 秀才能耐第209章 喘息第225章 敵襲第200章第375章 離別第78章 血債血償第107章 新任掌櫃第205章 逃逸第46章 彼此彼此第101章 收益第273章 驚鴻第42章 幫手第112章 來援第89章 趙秀才第318章 相見第142章 大火第264章 占卜第233章 私章第39章 契機第193章 救人第137章 泰安第211章 處置第351章 看戲第89章 趙秀才第133章 好刀第244章 神棍第182章 混吃混喝第193章 救人第217章 事泄第380章 潰堤第2章 二哈?第81章 修面第366章 僵持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198章 詠雪第343章 進宮第104章 相撞第47章 暫別第71章 美醜第247章 進京第104章 相撞第312章 炎神鎮第199章 春耕第287章 緩和第136章 張秋第339章 罰款第99章 定價第316章 晨襲第50章 整合第154章 觀禮第42章 幫手第122章 悶棍第70章 千里相送(四千字大章)第282章 挑釁第273章 驚鴻第166章 西征準備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267章 收網第91章 義厚雲天第379章 各有盤算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29章 紛爭第274章 良駒第265章 讓弓箭飛第15章 處境第97章 烤爐明代的西域第4章 金大腿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364章 歸天第363章 急症第228章 南下第386章 危局
第273章 驚鴻第343章 進宮第223章 救人第253章 麻煩第74章 救星第56章 錢不夠第166章 西征準備第352章 爭購第87章 路引第311章 佈局第205章 逃逸第280章 河套第315章 夾谷山第231章 大同第132章 動刀第367章 皇親第49章 酒水第151章 西行第144章 毀屍滅跡第304章 丁口第314章 地頭蛇第52章 衝陣第120章 二人行第304章 丁口第110章 收賬第221章 僥倖第239章 來歷第116章 秀才能耐第209章 喘息第225章 敵襲第200章第375章 離別第78章 血債血償第107章 新任掌櫃第205章 逃逸第46章 彼此彼此第101章 收益第273章 驚鴻第42章 幫手第112章 來援第89章 趙秀才第318章 相見第142章 大火第264章 占卜第233章 私章第39章 契機第193章 救人第137章 泰安第211章 處置第351章 看戲第89章 趙秀才第133章 好刀第244章 神棍第182章 混吃混喝第193章 救人第217章 事泄第380章 潰堤第2章 二哈?第81章 修面第366章 僵持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198章 詠雪第343章 進宮第104章 相撞第47章 暫別第71章 美醜第247章 進京第104章 相撞第312章 炎神鎮第199章 春耕第287章 緩和第136章 張秋第339章 罰款第99章 定價第316章 晨襲第50章 整合第154章 觀禮第42章 幫手第122章 悶棍第70章 千里相送(四千字大章)第282章 挑釁第273章 驚鴻第166章 西征準備第263章 關西局勢第267章 收網第91章 義厚雲天第379章 各有盤算第323章 小段有禮第29章 紛爭第274章 良駒第265章 讓弓箭飛第15章 處境第97章 烤爐明代的西域第4章 金大腿第186章 消受不起第364章 歸天第363章 急症第228章 南下第386章 危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