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是否增兵遠征軍,國內有不小的爭議。遠征軍一下抽調了二十個步兵師的兵力,加上戰車部隊,國防的防務大大的減弱。新補充的部隊,需要一定的時間編練,才能派上用場。

不過這個新兵和老兵還是有區別的,沒有見過血的部隊,算不得真正的軍隊。

方劍雄的心裡其實早有定案,增兵是肯定要增兵的,不加大投入,英法沒那麼好心幫你這個那個。說起來其實最好的合作伙伴是德國,可惜德國註定是要成爲失敗者,跟失敗者合作的蠢事,方劍雄不會去做。

方劍雄下榻原重慶道署,李維格以及一幫重慶本地商紳,早就等在這裡。

看見李維格,方劍雄的心情好了很多。這兩年李維格一手抓漢陽鐵廠的技術改進,一手抓重慶綦江鋼鐵廠的建設。兩邊都沒耽誤,成績斐然。重慶方面的一期工程已經完成並投產,年產鋼鐵十五萬噸,目前主要供應成渝鐵路所需的鋼軌。

成渝鐵路爲德國人資金和技術修建,隨着一戰的爆發,德國人堅決要撤資,方劍雄挽留再三,德資方態度鬆動。加上維克多的斡旋,最終民國政府與德資達成一個新的協議。德資方中選一代表,加入中國國籍,德資所有之股份,掛靠在這個代表的名下。這樣一來,問題就解決了。實際上這個辦法,現在是德國在華資本採取的最廣泛的方式。在巨大的經濟利益面前,資本從來都是靈活的。

方劍雄沒有着急於軍政要員見面,一道命令打發這些人先回去,留下胡景伊和張紹增,優先會見李維格等商界代表。民國政府鼓勵工商,提高工商界的低位。這是一種刺激手段。怎麼說呢,要發展經濟,指望國家全面投入是不現實的。只有民間的資本活躍,經濟纔會有一個百花齊放的發展態勢。工商業興旺發達了,很多事情自然迎刃而解。

就拿蕪湖周邊來說吧,現在土地收入成爲了雞肋,很多地主連佃戶都很難找到了。人都去工廠裡幹活了,留在農村的都是老人和孩子。減租減息這個政策,也從當初政府強制。到現在地主們主動的去做,目的是爲了挽留佃戶。一些比較開明的地主,直接把土地賣掉,投身工商業中。在這個工商業最好的年景裡,工商業掙錢不是什麼難事。

土地被一些保守的地主大規模的兼併。爲機械化耕種埋下了伏筆。當然,現在談這個還不現實,江南一帶就不太適合上大農機設備,而且中國也不具備這個工業實力。總而言之,歐戰四年,是民國劇變的四年。歐美列強無暇東顧,爲民國的工商業發展。贏得了四年寶貴的時間。同時,隨着海關的收回,未來的國內市場自我保護的能力更爲強大。

也就是說,現在執行的所謂開放門戶的政策。不是一成不變的。

李維格見過方劍雄後,立刻介紹身邊一個年輕人道:“扶帥,這位是盧作孚,別看年輕。爲人踏實肯做,重慶的事情。他幫了我大忙。沒有他在重慶這邊看着局面,我可抽不出空來照顧漢陽鐵廠的事情。”

李維格毫不避諱的推薦盧作孚,一點都不擔心方劍雄會起別的心思。這幾年兩頭忙活,李維格手裡的權力很大,卻沒有人掣肘的意思,做起事情來,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做。方劍雄真正做到了用人不疑,李維格幹活也有勁,有士爲知己者死的意思。

“既然是一琴兄看好的人,那就放手去用吧。”方劍雄笑着說話,看了一眼盧作孚這個年輕人。有趣的是,他倒是一點都不緊張,站在那裡很沉穩,沒有一般的年輕人見到方大帥時的激動,只是上前來伸手道:“扶帥好。”伸手之前,盧作孚有一個擦了擦手心的動作,算是出賣了他此刻的心情。

在個時空的盧作孚,在李維格剛到重慶的時候,就回到了四川。當時李維格手頭缺人幫忙,尤其是本地人。經人介紹,盧作孚給李維格當了下屬,開始只是負責跑一些地方上的事情,隨着事情的進展,盧作孚出衆的能力慢慢的體現出來,李維格日漸倚重。

接着李維格這才一一介紹重慶地方商紳,能夠在第一時間簡單方劍雄這個民國大佬,在場諸位賢達商紳都很高興。方劍雄沒什麼架子,與衆人隨意攀談,話題主要還是集中在四川的經濟發展上。

限制四川經濟發展最大的困難,就是交通不便了。蜀道難,在這個歷史階段是真的難。民國以來,鐵路國有化的政策在推行中還是受到了一定的阻礙,但是隨着成渝鐵路的開工,負面的聲音漸漸的低落。民國和清政府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清政府由於所謂的皇族內閣,導致立憲派的絕望,不能不說是辦了一件自掘墳墓的蠢事。

當下四川的政府構建,地方士紳多有參與,這樣一來對鐵路國有化的反對自然就沒那麼強烈。從清末的新政一來,民間參政議政的呼聲很高,一直到民國纔算是給了一些真正意義上的政權。

當着一干重慶賢達的面,方劍雄道:“此番入川,方知蜀道艱難。劍雄以爲,四川欲發展,當以交通先行。民國政府擬修鐵路兩條,一條往東,連接湖北,一條往被,連接漢中。目前勘探工作正在進行,預計17年底可完成設計。”

以前四川也叫着要修鐵路,但是實際操作卻艱難緩慢。最後還鬧出一個保路運動。等到方劍雄上了臺,一切都是來真的。政府有信用,加之取消了各處釐卡以及推動義務教育。這兩件事情,對於民國政府穩定四川,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首先是政府的威信樹立起來了,其次是政體的調整,吸引了大量的前諮議局議員參政,加速了政府對四川的控制。

一番話引起衆人鼓掌,方劍雄做了個手勢,示意停止。接着:“重慶地理位置重要,爲川東之門戶。民國政府擬以重慶爲西南經濟發展之龍頭,加大政府投入,以帶動西南各省經濟之發展。考慮到總總因素,內閣有提議,將重慶以及川東從四川分離出來,單獨闢爲一個重慶行政區。關於此事,內閣爭議頗多,本人倒是想聽聽本地賢達的意見。”

方劍雄主動放風,現在一片騷動之後,無人說話。這個事情,在場的沒有不動心的。但是話說回來,這個時候表態,那是很得罪人的。即便是爲了地方上的利益說話,萬一這個事情最終不能成功呢?

見現場原本熱鬧的氣氛,突然變的安靜。方劍雄微微一笑,起身道:“大家回去都好好想一想,你們的意見對政府決策有很大的幫助。”

一顆種子埋下地,只要有合適的土壤水分氣候,就會生根發芽。

座談會在一種詭異的氣氛中散去,一直在旁不嚴的胡景伊和張紹增,似乎什麼都沒聽到。方劍雄請兩人入內座談,待茶水上來後,淡淡道:“文瀾兄,重慶分割出川,可有異議?”

胡景伊拱手笑道:“中央內閣掌握大局,下面的人照着做就是了,不敢有異議。”

這話裡頭還是有東西的,方劍雄還真願意聽到東西,真是什麼東西都沒,那就要考慮拿下胡景伊了。既然聽到了願意聽到的,方劍雄便很有耐心的跟胡景伊交代:“此事說來也是從大局出發,川東商業素來領先川中,分離出來主要還是側重發展工商業。非但是重慶要分離出來,西康也要分離出川,歸中央直屬。目的在於……。”說着方劍雄擡手指了一下西邊。

胡景伊微微正色,挺直身子等待下文。方劍雄果然又道:“分割之後,四川雖然小了,但是好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富庶的川中可以集中地方財政發展地方經濟,而不用爲西康所拖累。至於西康,中央政府擬給於地方各族以平等對待之待遇,凡我民國境內各族,皆爲民國之公民,皆有公民應有之權利和義務。西康設民族自治區,許以一定程度的民族自治同時,取締一切地方武裝。由國防軍駐守,負責清剿匪患以及地方治安。待地方警力成長起來,治安可交還地方。文瀾兄且耐心待上三五年,任期滿後,可赴京亦可留任地方,還可以自選一地任職。文瀾兄爲穩定四川做出的努力,中央都看到了。”

方劍雄放出的風聲,在重慶地方上可謂反響巨大。脫離成都管轄而自稱一區可算誘惑巨大,地方士紳最直接的好處就是今後可選派議員代表重慶地方在國會發言。

總而言之好處是顯而易見的,重慶地方上不用別人再鼓動,私下裡各界人士就這個問題開始了一番商談串聯,核心就一個,爭取方劍雄還在四川的期間,把這個事情定下來。

方劍雄在重慶期間,所視察的第一站,自然是綦江鋼鐵公司。這家鋼鐵公司,中德合資,歐亞集團控股百分之五十一。德國人克勞德作爲代表,加入中國國籍後,德國方面所有的百分之四十九股份,掛在克勞德的名下。

由於方劍雄的措施及時,德國在華商人的情緒還是比較穩定,雖然還是有很多雜音,但是總體上投入巨大的德國商人們,不會輕易的放棄到手的利益。尤其是有了蕪湖柴油機廠這個例子爲代表,德國人在華的工作熱情非但沒有降低,反而提高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五章不是神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四十五章 辯論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十章 詹天佑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樓利器和自殺反擊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五十章 討價還價的理由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十三章東征、北伐(十二)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三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一)第一百九十一章張網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大高材生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美關係的發展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歸還青島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三十三章 東征、北伐(終)第五十六章 德國貴客深夜至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五十三章核心問題(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二百八十三章經略東北(8)良苦用心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禮與傲慢第九十一章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五十六章上海灘(九)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
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一百七十五章不是神第十一章 獨立新軍種--空軍第四十五章 辯論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十章 詹天佑第四十一章 奪營(上)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一百九十九章拆樓利器和自殺反擊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八十六章 各行其道(六)順我者昌第二百九十五章 水利部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五十章 討價還價的理由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六十六章 實業潮(下)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二百九十六章 革命的本質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三十五章 交涉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九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下)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十四章 抵達德國的貴客第三十五章 中原鹿正肥(二)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三十四章主導權的問題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百零八章 將要發瘋的英國第七十九章 快速發展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十四章 三方談不攏第二十三章東征、北伐(十二)第九章 “北伐軍大捷”第一二百零六章 故意的吧?第五十一章 躍馬中原(七)蚌埠之戰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三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一)第一百九十一章張網第三十五章 且忍一時(下)第十三章東征、北伐(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進退兩難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一百九十六章 毒牙!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大高材生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一百五十六章 中美關係的發展第一百零七章二次革命(上)第一百六十八章 歸還青島第二百四十三章短促夜襲第二十三章 重慶易主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三十三章 東征、北伐(終)第五十六章 德國貴客深夜至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二百二十章宣戰之前的慘案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五十三章核心問題(下)第二百三十五章 三件大事(1)第十九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下)第二百八十三章經略東北(8)良苦用心第四十四章 亂(中)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禮與傲慢第九十一章第六十章 控制(下)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一百八十七章 北斗迴歸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一百一十八章 東線激戰(二)第二百二十五章41年第一季度第二百二十四章 變遷(1)第一百一十四章擴張(二十)代號:牛郎第三十六章 中原鹿正肥(三)第六十二章京漢線之戰(二)入夥第五十六章上海灘(九)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九十七章第一百九十一章 雷霆(中)第二十七章 安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