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一個工業一窮二白的國家,想要發展工業之難,難以想象。看看一百年以後的印度就知道了,阿三國還是有核國家呢,常規武器卻全靠進口。什麼叫國防工業體系,這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大到令人無法想象。

漢陽槍炮廠算是國內最大的兵工廠了,連根彈簧都造不出合格的,原材料全靠進口。就這,頂多算是個半自造辦組裝的兵工廠。漢陽造是德國一戰以前裝備的武器,一戰之前就基本淘汰了,可是在中國一直用到抗戰結束?原因何在?沒有自己的工業體系,即便民國政府引進了毛瑟1924,產量也是少的可憐。戰爭的損耗巨大,補充起來卻非常困難。

不在位置上的人,永遠不知道做事的難處。動嘴總是輕鬆的。

這個時空的方劍雄,力排衆議,大肆賣國,只要外國的企業肯進來,什麼都好商量。說句不好聽的,這還算是有賣國的本錢。看看歷史上的民國就知道了,1911到1937,整個國家的重工業毫無發展,全都是在吃前清的老本。漢陽長、滬局、寧局,這些都是清朝留下的企業。由此可見,一個四分五裂的國家,想發展重工業根本就是白瞎。

辛亥**之後的民國,說句客觀的話,民族元氣還有那麼一些。如果袁世凱統一之後,能夠潛心發展,接着一戰的機會,沒準能趕上一些世界的步伐。可惜,老袁要當皇帝!

一個西方人是很難理解中國人自鴉片戰爭以來心中淤積的民族怨氣有多少,更無法理解中華文明能延續五千年的根源所在。抗日戰爭是一個工業強國對一個農業國的戰爭,西方國家一致認爲日本將速勝,可是結果呢?中國人抗住了,一抗就是八年,並且等到了勝利。

中華民族有太多的優秀品質,只要這些品質被激發,執政者不亂來,民族復興就不是一句空話。

哈豪森帶着很多疑問,在漢口火車站下了火車,並且很意外的在火車站上看見了有很多士兵在戒備。年輕的國防軍統帥,在士兵們隔出的人牆之間,出現在哈豪森的面前。

“歡迎公使閣下!”簡單的客氣之後,哈豪森上了方劍雄的車,沒有過江而是直接去了漢口駐軍指揮部。在一個簡陋的辦公室裡,哈豪森沒有多少遲疑,立刻表達了自己的來意。

“元帥閣下,德意志帝國政府希望與中國政府結盟,我想這個事情需要您的幫助。”不管怎麼說,中國政府給世界看到的還是一個民選政府,儘管他的本質是方劍雄個人的軍事**。一個合格的外交官,是不會犯這樣的錯誤的。

“結盟?”方劍雄深感震驚,這是怎麼都沒想到的結果。沒錯,1907年,德國人尋求過中美德三國聯盟,但是被日本人壞了好事,當然這裡頭也有滿

還我夜幕後的陽光txt下載

清政府的糊塗爲內因。

方劍雄從沒有想過中德結盟的事情,這個跟歷史知識有關。德國的地理位置決定了,未來在一戰中必然出於不利的位置。當速勝成爲一種不可能的時候,等待德國的只有戰敗一條路。不是德軍戰鬥力的問題,而是國家實力的問題。威廉二世大量投入的海軍,在一戰的歷史上並沒有發揮出應有的作用,就是一直存在艦隊而已。方劍雄不認爲威廉二世在這個時空會改變他對德國海軍的態度,那麼哪支龐大的德國艦隊,最終還是難逃自沉的命運。

跟一個註定要戰敗的國家結盟,那是腦子進水的行爲,或者腦袋被門夾壞了。

但是,方劍雄現在需要德國,所以不能做出太直接的反應。於是,沉吟成爲了必然,顯得很重視,很猶豫,很黏糊,用一個“拖字訣”來最大利益的賺取德國人的幫助,當然,這種幫助不是無代價的。德國人不是傻子。

哈豪森並沒有着急,而是與安德里亞斯交換了一個眼神,對面微微的點頭,表示自己的看法爲眼前這個全世界最大的軍閥動心了。

“公使閣下,您讓我爲難了,這事情實在是太大了,我無法現在給您一個答覆。我只能說,我會慎重考慮您的建議。”方劍雄終於有所表示,態度曖昧,語氣含糊。根據哈豪森與中國官員打交道的經驗,這個樣的答覆已經是很不含蓄了。可以這麼肯定,這個中國的實際掌握者,被德國拋出的橄欖枝打動了。

“元帥閣下,您需要多久的時間考慮這個問題?”哈豪森倒是很直接的提出希望有一個時間限度,這是從自己的角度去考量了,有一個明確的時間,他好跟國內交代。

“公使閣下,恕我直言,短期內我很難做出一個決斷。這事情太大了,我必須與幕僚團隊進行溝通,爭取他們的意見。再者,目前中國的內部環境還不穩定,外部列強帶來的壓力很大。德國遠在歐洲,草率的結盟會讓我國的外部環境更加惡劣。我想,就算是結盟,也需要一個合適的時機。最後,我想表達一下個人的觀點,對德意志帝國本人充滿了好感,只要是中國有的,貴國又需要的,本人都願意與貴國開展合作。如果非要有一個期限,我覺得應該是兩年以內,這個國家的一切都走上正軌了。”

方劍雄這句話的意思,有點畫餅充飢的狡黠。國家和國家之間,談感情那是愚蠢的行爲。即便是結成了盟約,也不是不能撕毀的。意大利不就是這麼幹的麼?

必須給德國人希望,讓德國人加大對中國的勾引力度,這樣纔好火中取栗。反正明年歐洲炮聲一響,德國人在速勝的幻想破滅之後,就會上杆子的來求中國結盟了。到時候在拒絕也來得及,只要中國實力上來了,一切都不是問

一個大學生的宇宙無彈窗廣告閱讀

題。

“元帥閣下,很感激您這個態度。我想我沒有太多的問題了。”哈豪森很滿意,方劍雄給了一個兩年的時間,看着在拖,實際上任何兩個國家之間的關係,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肯定是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來推動,說兩年,不等於一定是兩年。未來一旦出現一個合適的機會,結盟其實就是在盟約上簽字的短暫。

“公使閣下,有個事情麻煩你轉告一下歸國的鐵路巨頭們。中國政府即將推行鐵路國有華政策的決心已定,粵漢、隴海,這兩條鐵路即將由國家交通部接手修建。問題是,中國沒錢,辦法有兩個,第一,以鐵路爲抵押,向貴國的銀行貸款,第二,貴國的企業家來華投資,合作修建這兩條鐵路。具體的合作,以此前的合作爲藍本。”方劍雄一傢伙就砸出兩條三千加起來幾千公里的鐵路,這對於德國人來說是很嚇人的一件事情。

德國就那麼點大,鐵路網密集,但是要論一條鐵路的長度,那是大國的專利。德國人在此前合作中,已經獲得了多條鐵路的修築權和經營權,其中已經動工的有成渝鐵路。當初的保路先鋒們,這一次並沒有在鬧騰了。大概是經歷了辛亥**,很多人已經不那麼熱血了。尤其是在四川地方國會議員的推舉問題上,話語權掌握在誰的手裡,這個問題很重要。

政治人物總是站在利益的角度看問題,個人感情發揮的作用固然存在,但是很少,更多的是找到利益的共同點。中德關係也是這樣,當今世界英法佔據了絕大多數的殖民地,後起的德國和美國並不甘心。美國人由於體制關係和地理位置的緣故,對於市場的需求還不到需要去發動戰爭的地步,美國的現行體制反過來還限制了軍隊的發展。只有德國具備了挑戰舊秩序的實力。既得利益者是不會甘心退出自己的利益,以軍國主義立國的德意志,在不滿足現有利益的前提下,戰爭成爲必然。

當前的中德關係,也可以看做是對大英帝國的一種挑釁。揚子江流域是英國人的傳統勢力範圍,德國和美國通過方劍雄這個缺口,已經成功的滲透到了這一片區域,並取得了巨大的成果。這一點毫無疑問,而且前提是建立在方劍雄對國家政權的掌握之上。

哈豪森想當然的認爲,方劍雄拋出的兩條鐵路,是在釋放信號。中德之間這種大範圍的合作,必然引起其他列強的注意。有趣的是,美國人也夾在進來。這就讓英法日俄這四國,在對待中國的問題上,不敢過於強硬。畢竟這兩個國家,只是來投資的。中國政府與這兩個國家,並沒有明確的合作協議公佈出來。過分的強硬,會使這三個國家聯合起來對抗。

哈豪森不自覺的興奮了起來,這是一個成功的信息。

“元帥閣下,我希望早日得到您的好消息,

我們的永遠電子書下載

我對這一次的會談,深感滿意。”

“公使閣下,如果不忙着回北京,請允許我邀請您一道去視察我們的黃陂特區的建設成果。我希望視察結束之後,歸國的更多企業能夠來中國安家落戶,這裡有足夠大的市場,沒有長江流域,我們還有西北、東北、華北這些市場可以拓展。”

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四十三章奪營(下)第一百二十九章牛郎想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亞風雲(6)鋼鐵洪流(2)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八十章 核心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三百零五章 轉向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一百零五章擴張(十一)上門採購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三十六 章“友軍”第七十章京漢線之戰(十)漏洞!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爾登戰役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圍城(1)舞陽縣城裡的外來者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個舞臺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一百二十五章重要情報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此一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七十章 一致?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四十章中原鹿正肥(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三十九章 教導隊(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八十七章 各行其道(七)情報人才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三十八章後勤命脈(3)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亞風雲(6)鋼鐵洪流(2)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五十七章 蕪湖新貌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二百章 延伸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五章 風聲〔3〕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二十四章
第十四章 費舍爾一家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四十三章奪營(下)第一百二十九章牛郎想回家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亞風雲(6)鋼鐵洪流(2)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一百一十五章以我爲主(五)第一百七十二章 兩大巨頭的會晤第七章 誰是演習的主角?(上)第八十章 核心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九十四章自殺背心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五十一章 上海灘(四)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一百八十二章 宏大的新戰略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八十四章各行其道(四)扣屎盆子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蘇間的再次外交較量第三百零五章 轉向三百二十二章 樣子要兇惡一點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一百零五章擴張(十一)上門採購第三十二章 貌似屈就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三百零四章 最後的決戰(4)第四十三章 西伯利亞上空的較量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三百零七章 遠東護僑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三十二章東征、北伐(二十一)第三十六 章“友軍”第七十章京漢線之戰(十)漏洞!第二百二十八章 提前的凡爾登戰役第二百七十五章又一年的精彩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一百三十八章 圍城(1)舞陽縣城裡的外來者第四十八章上海灘(一)第一百一十六章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六十五章 實業潮(上)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第一百八十四章另一個舞臺第六十二章 太湖秋操(中)第四十八章 海軍之事第一百二十五章重要情報第一百一十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下)第一百零三章 宰一刀沒商量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十六章 東征、北伐(五)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此一家第二百二十二章 海軍的問題(1)第二百八十五章 註定的黑暗第七十章 一致?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四十章中原鹿正肥(七)第一百六十二章 坐鎮迪化第六章 和平將軍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三十九章 教導隊(上)第二百三十一章 大捷第一百零二章 有錢凡事好商量第五十九章朱家寶的蕪湖行(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八十七章 各行其道(七)情報人才第一百十九章雷霆(上)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三十八章後勤命脈(3)第六十七章 京漢線之戰(七)第七十八章辛亥年(六)第一百二十一章中亞風雲(6)鋼鐵洪流(2)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五十七章 蕪湖新貌第一百二十五章決戰(6)民黨之改組爭議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五十二章 布柳赫爾的阻擊第二十九章 華人第七十九章 贏家只有一個!第二百章 延伸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五章 風聲〔3〕第五十七章 航空事業發展的契機第一百二十四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