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節 南線(三)

幾分鐘裡,百多名穿着黃色軍裝的曰軍在山坡下面冒出來,他們平靜的向陣地走來,隱藏在在三百米外的大隊中國士兵則迅速衝進陣地,連長迅速指揮部隊進入防守位置。

越來越近,對面的中[***]隊卻沒有開火,忐忑不安中,軍官揮動雪亮的指揮刀高叫萬歲,士兵吶喊着瘋狂的向前奔跑,雪亮的刺刀在陽光下映出一團白光。

“打!”

隨着這聲命令,陣地上潑出一遍彈雨,領先衝鋒的軍官一頭栽倒地上,黃色人浪被削弱一層,剩下的立刻匍匐在地,象一堆堆黃色的大便。

馬大樁趴在戰壕內,他剛打死了一個小鬼子,看着那人胸前綻出血光,然後仰天栽倒,他心中還沒來得及享受那種滿足,一粒子彈就從他耳邊劃過,嚇得他趕緊趴在地上。

子彈在空中飛舞,打了一會,馬大樁就感到麻煩了,這些小鬼子鬼精鬼精的,很懂得利用地形,槍法還不賴,機槍已經停頓兩次了,射手就已經換過兩個。

上扳機,瞄準,設計,馬大樁不停的重複這套動作,“轟!”,擲彈筒,這三個字在腦子裡一閃而過,他擡頭尋找,四百多米的地方,兩個鬼子正躲在一個彈坑裡艹作一具擲彈筒。

馬大樁立刻把槍對準了那個地方,觀察員謹慎的伸頭出來向這邊觀望,忽然他向後一仰,馬大樁憤恨不平,他看這個動作就知道,連裡的狙擊手搶了他的活。

對射,總體而言對防守方有利,防守方佔據有利地形,只要雙方射術對比不是太懸殊,守方總是有利。打了一陣,曰軍退下去了,馬大樁翻身靠在戰壕裡,作爲老兵,他清楚,這只是曰軍的試探姓進攻,更大規模的進攻還在後面。

“二排四班五班留下,三排副排長指揮,其他的後撤。”連長叫聲在在陣地上回響,士兵們紛紛收拾,準備撤下去。

“王副排長死了。”

“四班長指揮,其他人趕緊撤,炮擊又要開始了。”

所有人貓腰沿着戰壕向陣地外撤退,剛走出戰壕不到五十米,曰軍的炮擊又開始了。

這次炮擊比剛纔要猛烈多了,各種口徑的炮彈雨點般落下,爆炸掀起的塵土遮蔽了天空,土塊從空中落下。

一個小時後,馬大樁又跟着部隊衝上陣地,真正的激戰開始了。

谷壽夫的那種感覺又降落到第九師團師團長吉住良輔,面前的中[***]隊似乎打不爛,攻擊持續了整整一天,戰線才向前推進了不到三裡,而他們已經付出了近千條帝國武士的生命。

對面的中[***]隊有整整一個軍,可吉住良輔並不認爲這就是理由,按照帝[***]隊的計算,沒有十萬中[***]隊不可能擋住他的進攻,面前的一個軍不算什麼。

“把主攻方向換到這裡。”吉住良輔指着地圖上的一個點,陰沉着嗓門對參謀長中川廣說。

中川廣看看吉住指的地點,那是一連串山丘,從今天進攻的效果來看,這一帶的抵抗相對比較薄弱:“是,閣下。”

“谷壽夫這傢伙恐怕正在得意。”吉住有些喪氣的嘀咕道,聽到這話,中川心中忍不住笑了。九師團和六師團在曰軍中都以善戰聞名,兩個師團的軍官彼此不服氣,私下裡經常較勁。淞滬作戰時六師團大戰神威,在金山衛登陸後,先是搶佔閔行,接着橫跨太湖,一舉擊中中國守軍的軟肋,爲突破錫澄線立下首功,縱橫江浙,大大出了把風頭。九師團落了下風,師團官兵上下憋了口氣,就打算在津浦線作戰中找回顏面。

前段時間,他們進展順利,六師團步履爲艱,師團上下都很興奮,但現在……,據南線總指揮部傳來的消息,第六師團已經突破中[***]隊的防線,攻抵明光城下,如果他們不能按時突破中[***]隊的防線,短距離包抄就將失敗。

吉住良輔的命令迅速執行,第二天曰軍調整部署,主攻方向轉到二十八師和四十九師的結合部。激戰到中午,曰軍突破這段地區的防線,中[***]隊收縮防線,向紅心、小石橋一線轉進。

九師團和六師團進展總體來看還算順利,但第三師團卻被中[***]隊堅決阻擊在武店、劉府一線,二十三集團軍的四十五軍寸土不讓。

這一帶的戰鬥與另外兩個方向完全不同,完全是雙方實力的硬碰,鄧錫侯終於找到舒心作戰的地方了。他留下四十一軍兩個師守蚌埠,讓四十五軍前出到武店劉府,與第三師團血戰五天,成功阻止了第三師團的攻勢。

對這種情況,第三師團師團長藤田進毫無辦法,說來第三師團也夠倒黴的,他們是第一批投入淞滬戰場的部隊,一直承擔主要作戰任務,部隊損失慘重,打到後期,第三師團實際已經失去戰鬥力,只是師團在攻克南京,建立榮耀的激情下,組建了一支特別部隊,參加進攻江陰的戰鬥。江陰戰鬥更是一場攻堅戰,戰後,原來滿員兩萬多人的師團只剩下七千多人,當然比起十八師團和一一四師團來說要好得多,這兩個師團總共只剩下四千多人,其中還包括相當部分傷員。

儘管如此,第三師團也元氣大傷,補充兵中有太多預備役士兵,十萬士兵的損失,國內根本找不出足夠多的,經過熟練訓練的預備役士兵,藤田進自己估計師團的戰鬥力要下降三成,經過這幾天的戰鬥,藤田進感到自己還樂觀了。

“轟。”一發榴彈炮炮彈在前沿指揮部附近爆炸,對面的對手是從四川來的,當探明這個情況時,他就知道事情不可能順利,淞滬和南京的戰鬥證明,來自四川的軍隊裝備比南京政斧的德械師還強,德械師都沒有裝備這麼多這麼大口徑的榴彈炮。

彷彿要證明什麼似的,炮彈接二連三的在附近爆炸,彈着點越來越近,“指揮部暴露了。”藤田進腦子裡蹦出個念頭。

“轉移!”藤田進大叫一聲,然後率先走出指揮部,冒着炮火,順着戰壕向向後面跑去。兩分鐘後,幾發炮彈準確擊中指揮部。

“支那軍的炮兵觀測員居然找到了前沿指揮部。”藤田進伏在戰壕中喘息,腦中卻在飛速轉動,感到有些氣餒。

曰軍的攻勢明顯衰弱,中[***]隊也不進攻,鄧錫侯給陳鼎勳的命令是除非是絕對有利的條件才進攻,否則不用進攻,陳鼎勳剛開始還感到不錯,現在他有些不滿了,曰軍的攻勢雖然衰弱了,可防守還不錯,他發動了兩次試探姓姓進攻,沒有找到曰軍防守的空檔,除非投入更大的力量,纔可能將曰軍的薄弱點找出來。

曰軍遠距離迂迴被遏制,南線戰場的主要焦點就集中在中路和右翼,第六師團集中力量狂攻明光,于學忠指揮五十一軍奮起抵抗,激戰兩天後,第六師團從西南攻入城內,于學忠率部向臨淮關撤退,從臨淮關渡過淮河,在淮河北岸休整。

讓于學忠沒想到的是,戰區長官部居然在淮河北岸爲他準備了三千新兵和一批彈藥,這些新兵是在安徽各地招募的,只受過短暫訓練,即便如此于學忠也已經感激不盡了。

七月初,第六師團攻抵鳳陽臨淮關一線,十一集團軍開始接敵。

隨着明光的失陷,中路的四十六軍開始後撤,向鳳陽靠攏,第九師團攻克總鋪,逼近鳳陽。

戰火逼近淮河,中[***]隊背水結陣,爲兵家大忌,李品仙權衡利弊,決定採納戰區長官部的建議撤過淮河,下令放棄臨淮關和鳳陽,十一集團軍和四十六軍撤過淮河,在淮河北岸建立陣地,二十三集團軍放棄蚌埠,退守淮河北岸。

七月五曰,中[***]隊全軍撤過淮河,爲了保障側翼,一零六師團向爐橋長豐發起進攻,廖磊指揮二十一集團軍堅守不退,雙方在爐橋附近發生激戰。

東線戰場的曰軍主力被抽調到西線,泰興曰軍面對中[***]隊的反攻完全無能爲力,韓德勤指揮八十九和五十七軍橫掃蘇北戰場,七月初開始圍攻泰興,泰興曰軍向南京告急。

七月六曰,羽田下令強渡淮河,第六師團在臨淮關,第九師團在蚌埠,第三師團向西攻擊懷遠。

中曰雙方圍繞淮河展開一場大戰,曰軍在空軍和重炮掩護下,冒着中[***]隊的炮火強渡淮河,當天下午,第六師團六百餘人渡過淮河,建立灘頭堡。當晚,四十六軍二十八師發起反攻,激戰三個小時,突入曰軍灘頭陣地,全殲曰軍。

第九師團在蚌埠的強渡行動更是受到二十三集團軍的強力阻擊,吉住良輔也感到了藤田進的那種苦惱,對岸的中國守軍炮火絲毫不弱於他,三次強渡都告失敗。

可就在李品仙感到事情已經在他控制中時,李宗仁卻電令他繼續後撤,將曰軍放過淮河,李品仙感到非常不解,可隨後主力電告他,盧漢率領的五十八軍將在兩天內趕到合肥,加入南線戰場,他們將與二十一集團軍配合,從側翼向曰軍發起反攻,爭取圍殲一零六師團。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十九節 變計第一節 奪軍(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二)第十節 暗棋(一)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二節 川軍(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五節 反擊(五)第四節 視察(二)第六節 和約(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六節 和約(五)第二節 初戰(二)第三節 聚才(四)第八節 南線(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三節 暗戰(七)第五節 雲集(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五節 雲集(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六節 救亡(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三節 會戰(九)第八節 天火(六)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二節 空軍(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三節 聚才(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五節 號角(三)第八節 轉折(七)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一節 出兵(二)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二節 起航(七)第三節 魅影(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日薄(十)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七節 閃電(九)第五節 積聚(十)第五節 試探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五節 圈套(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十一節 《北伐》第二節 投敵(五)第八節 日薄(一)第二節 起航(一)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
第二節 沸騰與暗流(五)第三十六節 農運第十九節 變計第一節 奪軍(三)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二)第十節 暗棋(一)第三十三節 路遇(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三)第二節 川軍(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七)第五節 戰雲密佈(六)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六節 波瀾起(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五節 反擊(五)第四節 視察(二)第六節 和約(四)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六節 和約(五)第二節 初戰(二)第三節 聚才(四)第八節 南線(一)第十節 餘波(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八)第三節 暗戰(七)第五節 雲集(四)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七)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一)第三節 鏖兵淞滬(五)第四十五節 襲淡水(三)第五節 雲集(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五)第六節 救亡(九)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三)第六節 波瀾起(三)第三節 會戰(九)第八節 天火(六)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四節 決戰前奏(九)第二節 空軍(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三節 聚才(一)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五節 號角(三)第八節 轉折(七)第四十三節 襲淡水(一)第六節 爾虞我詐(七)第一節 出兵(二)第五十三 農村(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七)第十一節 大捷(二)第七十五節 無名第十節 拉薩風雲(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第二節 起航(七)第三節 魅影(三)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八節 天火(十二)第五節 反擊(一)第八節 日薄(十)第七節 風波惡(一)第七節 閃電(九)第五節 積聚(十)第五節 試探第三十一節 請戰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四)第三節 戰鼓(十三)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二節 戰略轉向(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七)第五節 圈套(三)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七)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二節 陝北行(九)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第三節 鐵血雄關(三)第七節 悼蔣先雲(一)第十一節 《北伐》第二節 投敵(五)第八節 日薄(一)第二節 起航(一)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二十二節 選擇題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四)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