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太行行(十二)

八路軍總部在太行山深處的遼縣麻田鎮,這裡羣山環繞,溝壑深幽,易守難攻。與歷史不同的是,由於國共兩黨達成協議,新四軍北上,八路軍新四軍裝備大幅度提高,冀中根據地爭奪激烈,歷史上曰軍突襲八路軍總部的事件沒有發生。

麻田是太行山核心區域,除了八路軍總部,[***]北方局,太行山魯藝分校,抗大分校,黨校,兵工廠,都在這裡,華北曰軍也清楚,這裡聚集了大量八路軍機構,可卻沒有力量進剿,要打到這裡,必須通過八路軍設立的三道防線,國民黨提供的唯一一個重炮團也駐紮在附近,這個重炮團基本上是個擺設,原因是國民黨只提供過一次彈藥,八路軍自己還不能造,每門炮僅有兩個基數的彈藥。

曰軍也不是不想進剿,駐山西的華北派遣軍第一軍數次組織圍剿,每次攻到附近,都被八路軍堅決打出去了,損兵折將上萬人,最後不得不放棄。岡村寧次改變戰略,決定首先拿冀中冀南晉察冀根據地開刀,切斷太行山上八路軍的物資供給,然後再尋找機會一舉消滅太行山上的八路軍。

這裡聚集了這麼多八路軍後方機關,鎮內鎮外到處是穿着軍裝的,梅悠蘭很快注意到,除了八路軍的土黃色軍裝外,還有新四軍的灰色軍裝,不過想想也對,新四軍也是GCD的武裝,國民政斧管不着,也沒法管。

除了男人外,梅悠蘭還意外的發現,這裡還有很多女兵,她們同樣穿着軍裝打綁腿,不過身上很少有武器。對梅悠蘭的裝束,鎮上的居民也沒有什麼奇怪的,這裡來過很多外面的人,其中還有不少是洋人,他們的穿着更奇怪。

旁邊傳來一陣轟然叫好聲,梅悠蘭扭頭,見那裡圍着很多人,好像是個籃球場,紀登科解釋說,那裡是籃球場,可能在打比賽。

“這裡還有比賽。”梅悠蘭有些意外,也有些好奇,轉身向那邊走去。

紀登科沒有阻攔,從三岔路後,他開始領教梅悠蘭的刁蠻了,她對什麼都感興趣,爲了看太行渠,她爬上了半山腰;跑到懸崖去看凌空飛架的電話線,到村子裡參加婚禮,和主人喝那種太行山自釀的土酒;路上還碰到幾個送軍鞋和軍裝的婦救會成員,她也跑去和她們聊天,照相機到處都在咔嚓咔嚓,還誰都勸不住。

到了球場外,梅悠蘭毫不顧忌的往人叢中鑽,旁邊的戰士一看她的打扮,立刻閃開,讓她很順利的鑽到裡面去了。站在球場邊,四下打量,球場正面有一排桌子,就是那種學校上課用的桌子,沒有任何裝飾,後面坐着幾個明顯是高級軍官的軍人,正中間的那個人引起了梅悠蘭的注意。爲什麼呢?這人的着裝與其他人明顯不同,他穿的既不是八路軍的土黃色軍裝也不是新四軍的灰色軍裝,而是件黑色的夾克,腳下是雙長筒馬靴。

“這人是誰?”梅悠蘭低聲問,沒人回答,她扭頭看,身邊是一雙雙疑惑的眼神,她立刻明白了,這裡是八路軍的地方,出現她這樣一個陌生人,不引起懷疑纔怪。

想明白這點,她也不以爲意,碰了下旁邊的戰士,接着問:“那個穿夾克的是誰?”

八路軍戰士沒有回答,目光卻從疑惑變成警惕,這時周圍傳來一陣叫好,梅悠蘭扭頭看,卻是灰色軍裝投進個球,隊員們正擊掌相慶。黃色軍裝迅速發起反攻,三兩下運到前方,經過上次傳遞,迅速切進籃下,勾手上籃成功,這下傳來一陣更大的叫好聲。

梅悠蘭興奮的抓起相機開始拍照,她完全沒有客人的習慣,不斷干擾旁邊的戰士,不過她這個舉動,讓戰士們也明白過來,這可能又是個進入根據地的記者。

太行山區絕不是封閉的地區,來這裡的記者不多,但也不是沒有,其中包括很多洋人,象史沫特萊、漢斯、斯特朗等都到過太行山,另外大公報、《前線》等報紙也都曾派人來過,所以這些八路軍是見過“世面“的,對記者並不陌生。

梅悠蘭的舉動當然沒有瞞過主席臺後的高級將領們,不過他們也沒在意,但旁邊的警衛人員卻對她有了警惕,畢竟參加今天活動的有黨和軍隊的高級幹部。

紀登科好容易在人羣中找到梅悠蘭,一個看上去很客氣的軍人正攔住梅悠蘭,倆人的交流似乎很順利。

“梅記者,路科長,你們認識呀。”紀登科的臉上露出意外的神情。

“剛認識,他正擔心我行刺呢。”梅悠蘭一點沒客氣。

路科長神色一滯,他完全沒想到自己的用心居然完全被察覺,這不是個省油的燈,路科長心裡說,臉上卻浮現出笑容:“梅記者說笑了,你要是刺客根本不可能到麻田。”

紀登科心中暗笑,路科長顯然沒說實話,你一個搞保衛工作的,負責的正是麻田地區的保衛反特,你出現在這裡豈是偶然。

“我給你們介紹吧,這是渝城來的梅悠蘭記者,這是八路軍總部的路科長。”紀登科沒有介紹路科長具體是那個科的,簡單的含糊帶過去了。

路科長一副恍然大悟的樣子,連忙伸出雙手:“早就聽說你要來了,原以爲還有兩天,沒想到你這麼快就到了。”

“您太客氣了。”梅悠蘭本就是人精,那裡不知道路科長的意思,不過她也不想拆穿什麼,作爲記者,首要的拿到採訪結果,而不是要揭穿對方的小動作,讓他下不來臺,更不是作什麼意氣之爭。

“你們這裡經常打籃球嗎?”梅悠蘭話題很快轉開,看着場上熱鬧的氣氛,就這一瞬間,她發現周圍懷疑的目光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善意的好奇。

“這樣正式的比賽很少,同志們的工作學習都很重。”路科長畢竟是總部的,不像紀登科是從下面來的,好些情況不瞭解。

“正式比賽,我的運氣不錯,”梅悠蘭毫不掩飾自己的興奮:“那對那?”

路科長看到紀登科臉上露出無奈的神色,大致明白了梅悠蘭的姓格了,他長期從事安保,接觸了各種各樣的人物,所以才這樣敏銳迅捷的抓住梅悠蘭的姓格特點。

“是抗大和新四軍教導隊。”路科長的回答也很簡單。

“那位穿夾克的是….?”

“那是葉挺軍長。”路科長衝紀登科使個眼色,然後客氣的對梅悠蘭說:“梅記者,您慢慢看,我去一下。”

說完不等梅悠蘭挽留,轉身便走,梅悠蘭詫異的看着他的背影,自言自語的說:“跑這麼快乾嘛,好像我是什麼妖魔鬼怪似的。”

紀登科心說小姑奶奶,你還不夠磨人的,要被你纏上,那真是夠煩人的,得,我還是儘快把你交到該你去的地方吧。

“梅記者,我們先去總部接待處吧,早點通知他們,他們也好安排你的住處。”紀登科的語氣很溫和,一副替梅悠蘭着想的樣子。

梅悠蘭沒有多想,她略微皺眉的想想,目光盯着葉挺和他身邊的幾個領導幹部,紀登科心中暗叫不好,難道她現在便要去採訪領導,這可不行。

“梅記者,葉軍長他們就駐紮在這裡,一時半會走不了,你要現在不去接待處,待會很可能房間了,要有,恐怕也沒洗澡水了。”這些天的瞭解,紀登科知道梅悠蘭的一些習慣,每天必然洗澡,那怕拎兩桶水擦一下,也兩桶水擦一下,也要做做清潔,而且她還不太習慣睡炕,有牀決不選炕。

果然,梅悠蘭收起相機,轉身對紀登科說:“那個接待科在那?”

路科長饒了一圈回到主席臺前,坐在葉挺旁邊的左權問道:“老路,那是誰?”

“參謀長,是從渝城來的記者,叫梅悠蘭。”路科長答道。

左Q微微點頭,中央早就轉發了渝城的電報,介紹了梅悠蘭的情況,中央還特意來電,要求他們給梅悠蘭的採訪權力爲全面權力。這個補充,讓彭D懷和左權都很意外,因爲這在以前是從來沒有過的,這說明中央是非常重視這個梅悠蘭的。

“怎麼啦?”葉挺扭頭問左權,新四軍在冀中與曰軍血戰兩月,損失極大,被迫退入太行山,現在也還沒恢復元氣:“那個女記者是什麼人?”

“梅悠蘭,渝城渝州晚報的記者。”左權答道,新四軍退入太行山後,太行山的壓力更大了,彈藥,藥品,兵源,各方面壓力都很大,爲了儘快讓新四軍恢復元氣,八路軍總部儘可能的滿足新四軍的要求,甚至壓縮了八路軍各部的要求,這引起不少八路軍官兵的怨氣,總部一方面作說服工作,另一方面也採取行動促進雙方的感情,這次籃球比賽就是其中之一。

“渝州晚報的記者。”葉挺的眉頭稍皺,他有點不理解,渝州晚報不算什麼大報,一個地方小報,也能到這裡來?

“你小看了這個梅悠蘭,”左權察覺了葉挺的不解,便解釋說:“這個人的背景可不得了,她的爺爺是美國華僑領袖,梅家與宋家是世交,宋美齡是她的姑姑,另外,她還有個大哥,就是現在的江北戰區司令,我的老同學,莊繼華,她的親哥哥叫梅雲天,是四川發展銀行的總經理,手上掌控着西南的半壁金融江山。”

(未完待續)

第四節 戰鼓(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五節 海關(一)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盟國(六)第五節 友人(二)第三節 戰鼓(九)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八節 刺廖(一)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三節 魅影(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五節 突擊(三)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三節 聚才(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五)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九節 魅影(四)第一節 蟄伏(二)第一節 戰局(三)第四節 視察(一)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三節 暗戰(一)第十節 撤退(二)第七節 風波(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五節 積聚(二)第九節 殤(九)第一節 遏制(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三節 會戰(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二節 重建(四)第五節 反攻(八)第五節 圈套(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十節 風雲(二)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一節 蟄伏(八)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蟄伏(十)第八節 轉折(六)第七節 閃電(六)第二節 投敵(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二節 空軍(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三節 會戰(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四節 戰鼓(五)第五十三 農村(一)
第四節 戰鼓(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五)第三節 重起(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五節 海關(一)第十節 風雲(七)第五節 盟國(六)第五節 友人(二)第三節 戰鼓(九)第二節 陝北行(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七)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二節 減租減息(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五)第八節 刺廖(一)第六節 新雲南(一)第九節 溧水反擊(二)第五節 戰雲密佈(七)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九)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六節 攻略山東(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十)第三節 魅影(九)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六)第十一節 反擊閃電(一)第七節 風波(七)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十節 拉薩風雲(三)第八節 天火(四)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二)第五節 突擊(三)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三節 聚才(四)第六節 戰地黃花(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三)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七)第三節 別動隊(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五)第十一節 大捷(五)第九節 魅影(四)第一節 蟄伏(二)第一節 戰局(三)第四節 視察(一)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三節 太行行(七)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三節 暗戰(一)第十節 撤退(二)第七節 風波(二)第四十八節 傷懷(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六)第四節 經濟改革(八)第五節 積聚(二)第九節 殤(九)第一節 遏制(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三十三節 整軍(三)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五)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十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三)第三節 會戰(三)第四節 再戰津浦(七)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七十七節 平叛(五)第六節 攻略山東(五)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二節 重建(四)第五節 反攻(八)第五節 圈套(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四)第十節 大撤退(六)第七十六節 國民政府第十節 風雲(二)第三節 會戰(十四)第一節 蟄伏(八)第十一節 《北伐》第一節 蟄伏(十)第八節 轉折(六)第七節 閃電(六)第二節 投敵(三)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六)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九)第二節 空軍(二)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三)第三十二節 挽留(三)第三節 會戰(二)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九節 魅影(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十)第四節 戰鼓(五)第五十三 農村(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