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

次日天亮,按李嘯所定計劃,各人開始分頭行動。

吳亮莫長榮二人,去招請工匠。田威王義守二人,去招募流民。陳猴子侯道二人,帶上槍兵乙隊,開着二號福船,沿岸航行前往萊州,準備將綢緞,布匹,毛皮,東珠,麝香,人蔘等貨物賣掉。

李嘯決定,從船上物品裡,留下上好虎皮40張,貂皮60張,大顆東珠100顆,百年老山參50枝,鹿茸100支,放入倉庫中,作爲將來可能要拜見上官或打點關係所用。

隨後李嘯安排全墩家屬,只要能幹活的,都跟隨現有的工匠們一齊做事,以期儘快將剩餘草板房建好,讓各人皆有居所。而全體騎兵、盾兵與槍兵甲隊,則由段時棨統一安排訓練。

李嘯自已,則和被他任命爲火器總頭的趙傑一起,坐在一塊朝陽的石頭上,談論火器事宜。

隨着言談的深入,李嘯驚訝地發現,這個被沈志祥當成添頭送給自已的趙傑,竟然大有來頭。

原來這個趙傑是明朝火器大師趙士楨的曾孫,與自已的曾祖父一樣,頗好研究火器,對趙士楨留下的《神器譜》、《備邊屯田車銃儀》等書均是反覆研讀,爛熟於心。因醉心火器,故一直未考取功名。崇禎三年,曾爲趙士楨得意弟子的孫元化,升任登萊巡撫後,憐惜恩師後人,又喜愛其火器才幹,故招趙傑前來軍中,並擔任自已助手,協助自已研究火器,組建火炮和火銃部隊。孫元化所撰寫的《西法神機》和《經武全書》,趙傑亦是全部掌握,了熟於胸。

趙傑仰頭長嘆一聲,繼續說道:“可恨孔有德這廝,騙得孫元化大人信任,攻下登州,將孫元化大人及我等人全部俘虜,後孫大人被放歸朝廷,現在生死未知。我等則被孔有德強令監督工匠,打造火器以對抗朝廷官軍。後來叛賊孔有德不敵官軍,乘船北退,以投韃金,我等一衆工匠,皆被押於船上同去,幸得東江鎮水師攔截得載我之賊船,在下方逃出生天。只可嘆,在下到了東江鎮後,發現此處官兵皆渾噩度日,在下亦只能日日蹉跎,虛度光陰。”

趙傑說到這裡,忍不住一聲長嘆。

“趙總頭,往事種種,就不必介懷了。現在我軍剛剛起步,正是象你這樣的人才大有可爲之時。”李嘯笑着安慰道。

趙傑連聲致謝。李嘯又問道:“趙總頭,現在我軍若要把這些火器都使用起來,卻要使用多少人手?”

趙傑不假思索地回答:“稟大人,紅夷炮需測角度間距,清理準備亦要麻煩些,故每門需配5人,佛朗機與虎蹲炮相對簡單,每門配3人便可,魯密銃手每根銃配1人,共需150人。”

李嘯點點頭:“你放心,人員我會盡快招齊,還望趙總頭盡心訓練他們,以期他們能早日上戰場。”

趙傑忙說道:“李千戶請放心,在下定會竭心定力。爭取在三個月內,讓他們精熟火器。”

李嘯一驚,脫出而口道:“哦,要需這麼久麼?”

趙傑忙道:“大人,聽聞大人所招者,皆是流民,這些人,皆是大字不識一個之徒,況又沒有熟手相帶,學習東西,焉得能快,只能一步一步從頭學起。這三個月的時間,卻還頗有些緊張呢。”

李嘯聞言默然,他知道,想讓這些流民短時間內掌握操作這些火炮火銃,確非易事,當時大英帝國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招兵,用了整整兩個月的時間,才讓印度的文盲土著明白瞭如何向左向右轉。雖然中國人比印度人要聰明得多,但讓這些同樣都是文盲的人學習東西,是絕不可能一促而蹴的。

就以當時的登州火器營來說,也是用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才讓那些文盲士兵完全熟悉並掌握了火器的操作與使用。從這一點上來說,趙傑所說的要三個月,卻還是頗爲快速的了。

李嘯突然又想到了什麼,他問道:“趙總頭,現在我軍已有鐵匠,能自制火器否?”

“稟大人,不能。”

“哦。”李嘯又是一愣。

“大人,若要製作火器,首先要有合適之工具,其次要有熟練之工匠,再次要有可用的鐵器材料等物,一般鐵行之熟鐵均難於使用,需得福建所產之閩鐵方可,最不濟也是需得廣鐵勉強一用。這些條件,我軍現在皆不具備,大人若要造這些火器,只可待來日條件齊備之後,方可製成。”趙傑言語誠懇地說道。

李嘯心下沉吟,這個趙傑這般說詞,但也不是推脫之語。他所說的要用閩鐵,也是有原因的。

明朝時,鐵以福建的最爲聞名,崇禎年間方以智曾經在《物理小識》說過:南方鐵以閩鐵爲最上,廣鐵次之,而楚鐵只可做鋤。

茅元儀在《武備志》中則在說:制威遠炮用閩鐵,晉鐵次之。

趙士楨則在《神器譜或問》說:制銃須用福建鐵,他鐵不可用。鍊鐵,炭火爲上,北方炭貴,不得已用煤代替,故迸炸常多。

讀過現代鋼鐵工業學的李嘯,心下卻知道,之所以閩鐵這般受歡迎,一是因爲其鐵含鐵量高,雜質較少。二是因爲閩鐵皆是用炭燒製,不象北方這裡多用煤來鍊鐵,故可大大降低熟鐵的含硫量,從而讓製出的熟鐵精純少雜,所做的火器亦結實耐用。古人雖不明白其中的道理,但這些樸素的經驗還是有的。

看來,自已的雄心,還不是那麼容易施展的。

一步步來吧。

李嘯相信,火器作爲未來軍事的發展方向,自已在將來,一定要想辦法克服困難,跟上這個時代的發展潮流,最終要製出精良好用的火炮火銃來裝備軍隊。

只不過,相比發展火器,李嘯更看重部隊的底蘊與氣質。

“趙總頭,這火器能儘快製出,自是最好。但相比擁有良好火器,本官更看重軍兵之素質,作戰之勇毅。”李嘯平靜地說道。

“李大人的意思是?”

“趙總頭,你可曾想過,當初老奴在赫圖阿拉叛明起兵之時,我大明軍兵,無論是火器還是盔甲,均遠勝韃子,卻爲何屢戰屢敗,連失遼中與遼南,如今只得局於遼西一隅,卻是何故?”

“這個,在下還真沒想過。”趙傑撓頭,一時回答不出。

“趙總頭,據本官看來,且不論朝政干涉之類,以及用計用間之類外因,就單以野外陣戰而論,那韃子能屢勝我大明官軍,甚至每每以少勝多,憑的就是一股悍不畏死的氣勢,憑的就是戰陣有度,指揮嚴整,賞罰分明,以及武藝、射術,騎術等個人素質的出色。而與之相比,我大明官軍則是久疏訓練,戰陣無序,軍兵畏死,武藝騎術等皆是不精,故將領怯戰謀私,軍士混吃度日。這兩相比較,非是本官自貶,我大明官軍之綜合素質,遠不如那長於白山黑水的野蠻韃子啊。本官認爲,這纔是裝備落後的韃子,能屢戰屢勝我軍之根本原因。”

李嘯說完,不覺一聲長嘆。

“大人之見,在下認爲極有道理。只不過,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大明官軍積痾已深,卻難驟改。”趙傑在一旁嘆息說道。

“哼,我李嘯就不信,我大明官軍只能就此沉淪!就只能任那粗俗野蠻的韃子敗我軍兵,殺我百姓,奪我城池!我李嘯改變不了他人,卻可從自身做起。本官相信,我軍若經一番苦練與磨礪,亦可與韃子一爭長短!”

聽了李嘯這番鏗鏘有力的話語,趙傑心下十分慶幸,自已看來真的是機緣湊巧,遇上了真正可以效忠之人。

兩人聊了幾句,話題又迴轉到火器上來。

“大人,火炮火銃之類,縱暫時造不出來,我軍卻亦可製作諸如震天雷之類更簡易之火器。”

趙傑這句低語,讓李嘯不覺明前一亮。

對啊,虧自已還是個穿越者,怎麼連這些都沒想到。

李嘯想起來,《武經總要》一書中已說過,早在宋朝之時,就已可製作霹靂火球、蔟藜火球、毒藥火球、煙球、引火球等多種可用手投擲的彈藥。明初,大明軍中又裝備了一種鐵殼爆炸性火器,軍士將之命名爲震天雷,震天雷用生鐵鑄外殼,形如罐子、合碗等不同樣式,內裝火藥,留有安放引線的小孔。點燃後,火藥在密閉的鐵殼內燃燒,產生高壓氣體,使鐵殼爆碎傷人,除了威力外,已經和數百年後的手雷相差無幾。

“趙總頭,你之所說,甚是有理。這樣吧,這幾個月你好好訓練火器軍士,待有條件了,先制震天雷,再研製火炮火銃。”李嘯鼓勵性地拍拍趙傑的肩膀。

“在下謹遵千戶大人諭令。”趙傑一臉鄭重。

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十四章 考校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十九章 北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
第五十四章 人茸第九百二十七章 弒帝殺後,賭命一搏第四百七十三章 狂暴火力第四百九十二章 必敗的遼西第七百二十一章 生擒艾能奇第七百五十五章 砍瓜切菜第五百七十五章 巧舌如簧第九百二十二章 都城破,準國亡第四百八十七章 攻克赫圖阿拉第九百零一章 李自成死,羅尗城危第六百七十七章 日暮途窮,安可回頭第八百四十二章 扮僧回國,唐順和議第四百九十九章 羞辱之宴第九百一十七章 弒父歸降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七百七十八章 先斷水,再下毒第十四章 考校第五百一十八章 內城炸開第八百八十六章 受九錫,滅大順第七百八十章 四面圍擊 崩潰在即第一百八十六章 中路敵滅第二百二十三章 克房山,撤京師第二十五章 升賞第七百四十八章 夜襲出城,集束燒營第九百三十章 異變突起,乘夜而反第七百一十一章 一半留用,一半移民第七百九十一章 安南借兵,合攻唐軍第三百六十三章 分裂的決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兵而動第九百一十六章 堯勒瓦斯的抉擇第三百三十一章 島津之計第七百九十章 橫掃雲南,進逼廣西第三百零六章 劉國能歸降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七百七十四章 西南爲重,北面爲輔第四百四十六章 俄清聯盟第七百二十六章 送人頭的騎兵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二百零一章 微服私訪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八十一章 處置第六百零八章 擁立順治第七百四十七章 掙脫鐵鏈的猛獸第五百八十八章 鎩羽而歸第五百六十三章 不祥的兆頭第八百五十四章 阿瓦城下的對決第二百九十章 卑劣的偷襲第八百零九章 北援金湯城第九百零六章 合圍擊潰,一路追殺第二百六十一章 天家顏面何存第二百三十二章 鋼材與制炮第一百七十五章 幸運獲救第二百八十九章 求親巧遇第八百七十三章 多鐸大敗第一百七十四章 後金之亂(四)第九十三章 鐵龍城第五百九十二章 唐軍的條件第七百二十九章 危如累卵的武昌第四百一十章 巴塔克山谷圍殲戰第七百八十三章 馬吉翔出使緬甸第六十五章 擴充第三十八章 追敵第五百二十二章 危局與變數第六百五十二章 崇禎大葬,太子登基第四百二十章 殺父篡位第四百七十章 獵殺遊戲第六百六十一章 孤城絕境第一百九十五章 捲菸生產第一百零五章 吞狼(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李嘯不死,大清難安第三百六十六章 狂暴之力第五百三十三章 不破不立第三百七十四章 瀕死之救第六百四十四章 孤城之困第一百二十一章 赤鳳衛指揮使第六十三章 火器論談第四百九十四章 皇帝的迷茫第八百九十六章 此時不降,更待何時第九百三十一章 折兵堡牆 難以爲繼第七十五章 細帳第三百一十八章 暴力奪城第五百五十五章 刀鋒下的順從第九百二十三章 北攻俄國,南收烏思藏第四百五十七章 澳洲之主第八百三十四章 關鍵之機,雷霆救援第一百七十三章 後金之亂(三)第四百七十四章 斬汝頭,獻投名狀第八百九十三章 寧爲雞頭,不爲牛後第四百零九章 先破城,再打援第五百二十九章 援兵終至第一百五十六章 李嘯大婚第四百八十一章 毀滅者李嘯第一百一十八章 首級交易(上)第六百零一章 集束震天雷第六百七十六章 南阻北攻第十九章 北行第三百七十八章 爭漁簍的螃蟹第三百零四章 錫林城危急第四百五十八章 合兵一處第二百七十二章 軍階考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