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三章 清鄉並屯

朱宏三聽劉禎說的很有道理,但是朱宏三並不準備按照他說的辦,因爲這麼做花費的時間太長,沒個一二百年根本解決不了水西這個割據集團。

不過朱宏三也並不想在劉禎面前說出自己的計劃,劉禎常年在貴州,誰知道他和水西有沒有關係。

“黎平府,你說的這些很不錯,深得朕意。你這種大才留在黎平府有些屈才了,這樣吧,你收拾一下,和張巡撫一起去貴陽,朕命你擔任貴州布政使,即刻上任!”

劉禎這個人很有才,朱宏三使用人才的手段就是不拘於規矩,只要你真的有才,那升官發財大大的。正好張煌言不瞭解貴州情況,讓這個劉禎去幫他也不錯。

劉禎聽說升自己官,並且是直升布政使,這可是省部級高官了,他原本以爲按照他三甲的出身這輩子到知府就到頂了,沒想到還能再升幾級。

張煌言在朱宏三身邊聽皇帝說完後,也笑着躬身說道:“劉大人,以後咱們就是同僚了,玄著還需要劉大人多多提攜啊!”

張煌言雖然只有二十八,但是他是正牌子巡撫,劉禎可不敢在上官面前裝大,趕緊躬身說道:“豈敢豈敢,巡撫大人放心,下官必定配合巡撫大人開展工作!”

朱宏三等到劉禎離開後,將屋中所有人都趕了出去,對身邊的張煌言問道:“玄著,這個劉禎是個人才,貴州這裡就靠你們了!”

張煌言剛纔聽劉禎說心中也很高興,他知道自己不能在貴州長時間工作,但是誰不想把工作幹好!只要有這個劉禎幫自己,張煌言估計三年後吏部考評自己必定能評個優等。

“陛下,臣主政貴州,請問彝人應該怎麼處理?按照劉禎說的那麼辦嗎?”張煌言知道皇帝賞識劉禎不是沒有道理,一定是剛纔劉禎說中皇帝心中所想了。

“玄著,劉禎的建議很好,但是見效時間太長,現在北方滿清纔是朕的心腹大患,朕沒有精力也沒有實力在貴州這裡牽扯太多,所以朕準備在短時間內解決掉水西安氏,然後朕就會回到京師,剩下的收尾工作就要你張大巡撫來辦了!”

張煌言聽皇帝這麼說也十分理解,他本來就是管軍事的軍機,自然知道現在軍情怎麼樣。

“陛下,那臣應該怎麼做呢?”

朱宏三伸手從書桌上拿起一張薄薄的紙,交給張煌言說道:“玄著,你看看這個吧!這是朕在昨晚上臨時想起來的,朕走後你們就按照這個實施!”

張煌言接過一看,上面寫着一百多個難看的毛筆字,張煌言知道皇帝認字不多,所以也沒放在心上,拿起紙張認真的看起來。一百多字很快看完,雖然朱宏三寫的大多是簡體字,但是張煌言在朱宏三身邊幾年,對這種和草書相似的簡體字很熟悉,張煌言看完皇帝這幾條建議後驚的渾身都是冷汗。

朱宏三這幾條十分簡單,就是後世抗日戰爭日本人在解放區清鄉並屯的翻版,朱宏三再加上自己的措施,一共總結了五條。

第一條是清鄉,用武力將所有分散到各地的彝人部落集中到集中點居住,每個集中點五百到三千人,不準彝人在像以前那樣散居於山林之間。

第二條是並屯,這條朱宏三借鑑了日本人在東北和華北的做法,每隔五十到一百里建成一個到兩個集中點,各個集中點用直道連接。並且在每個集中點修築碉堡炮樓、封鎖溝、封鎖牆、竹木籬笆,斷絕彝人各個部落之間的聯繫。同時實行編組保甲、連坐聯保,組建以漢人爲主的保安武裝,推行自首和策動告密的方法。

第三條是清剿,派出以團營爲標準的士兵進山清剿那些不想並屯的彝人,做到燒光村寨、殺光牲畜、水井投毒,同時斷絕不服歸化彝人的食鹽供應,發現有和彝人私下交易的客商立即處死。

第四條是漢化,集中點中的彝人不準說他們的土話,只能學習漢語和漢字,着漢服和使用漢人的禮節,同時派出讀書人教彝人孩童學習漢族文化。

第五條是宣傳,在雲貴、四川等地宣傳漢彝一家,宣傳漢族思想是先進思想,漢人來雲貴是幫助彝人發展生產的。

張煌言深受儒家教育,是一個十足的大漢族沙文主義者,但是朱宏三這五條也超過了他的承受能力。這幾條實施下去,張煌言可以肯定的是整個雲貴四川的彝人就倒了大黴,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張煌言和心狠手辣的朱宏三不同,他最起碼還算一個正常人,看到朱宏三這些旨在滅絕彝人的五條,躬身問道:“陛下,這五條是不是太有傷天和?彝人也是我大明子民,這樣是不是。。。”

哪知道朱宏三並沒有讓張煌言說完,直接打斷他說道:“玄著,你不用說了!大明前幾任皇帝就是太仁慈,如果崇禎能捨棄整個陝西百姓,哪裡能弄得煤山上吊?”

張煌言知道皇帝說的是什麼,那是皇帝還在武昌潛邸的時候,和當時還是舉人的馬明遠聊天說起的計策。朱宏三說要對付當時還沒成氣候的流寇,就應該在陝西周圍各個交通要道設立重兵,以餓死全陝西上千萬人爲代價來消滅流寇。

這項建議讓朱宏三稱帝后十分被動,因爲沒有那個讀書人希望自己的主子是一個鐵血無情的人。但是隨着後來時勢的發展,證明朱宏三還是正確的,後來流寇出了陝西,徹底成了烽火燎原之勢,這個時候就是朱元璋復生、徐達、常遇春在世也救不了大明瞭。

張煌言擦了擦額頭的冷汗,將這份薄紙放入懷中,然後問道:“陛下,這五條雖然能解決彝人,可是貴州當地土司力量太強,聽說水西安氏一家就有兵丁數萬人,再加上播州的奢氏,臣怕對付不了啊!”

“玄著,這個你放心,朕在離開貴州時一定將當地的土司解決完畢,剩下的小土司就要玄著你們這些地方官來管理了,記住!對付這些土司絕對不要手軟,能殺就殺,投靠過來的也要改土歸流,知道嗎?”

看到張煌言點頭表示知道,朱宏三讓張煌言出去,他還有很多事要處理,接下來要接見黎平府的幾個大家族,這其中就有永曆朝廷的湖廣總督,現在帶領二十多萬軍隊盤踞在岳陽、長沙一帶的何騰蛟。

何騰蛟這個人中人之姿,能力實在有限,他當一個巡撫還湊合,但是當一個帶兵打仗的總督就有些強人所難了。正因爲何騰蛟的能力不行,在歷史上他手中有永曆朝廷半數的軍隊,卻被只有幾萬人孔有德多次擊敗。

不過現在何騰蛟沒了一生的宿敵孔有德,所以手下還有二十多萬軍隊,這些軍隊來源複雜,有李闖的餘孽,還有湖南本地的衛所兵,還有當年武昌一帶的土匪。雖然數量很多,但是真正有些戰鬥力也就李赤心、郝永忠的十多萬人馬。但是雖然何騰蛟的實力不怎麼樣,但是畢竟也是一方勢力,朱宏三並不準備使用武力,而是想通過政治手段收服何騰蛟。

何騰蛟的家族在黎平是個大家族,何騰蛟有三個兒子,長子何文瑞,二子何德生、三子何長生。何文瑞現在已經成年,跟在何騰蛟身邊效力,二子三子現在還未成年,留在黎平老家,今天來拜見朱宏三的是何騰蛟的弟弟何騰堅。

何騰堅沒有他哥哥的水平,今年五十四了只是混個秀才,今天聽說神武皇帝召見自己,趕緊過來拜見。他知道今天皇帝召見自己一定是爲了自己哥哥,但是哥哥性格剛烈,不知道能不能聽自己的。

何騰堅進入朱宏三的中軍大帳後不敢擡頭,跪地磕頭說道:“草民何騰堅拜見吾皇萬歲!”

朱宏三看着進來的這個五十多歲的小老頭,笑道:“何秀才請起!本朝善待士人,有功名的都可以君前免跪!”

何騰堅聽皇帝用了一個請字,知道最起碼今天性命無憂。

“何秀才,朕今天找你來你應該知道爲什麼!你哥哥何騰蛟在岳陽帶領二十萬人馬對抗中央,這已經犯了謀逆大罪!但是朕也知道何騰蛟不容易,偏偏輔佐朱由榔那麼一個廢物!朱由榔這個王八蛋,何德何能?就是有個好出身嗎?你看看這幾年他將廣西、雲貴治理成什麼樣子?到處是流民不說,對北方滿清也無寸功!”

朱宏三這一講就拉開話匣子,一個人在這痛罵朱由榔,足足罵了半個時辰,何騰堅也不敢反駁,只好陪着笑臉在這聽着。

朱宏三最後話鋒一轉說道:“何騰蛟現在還執迷不悟,但是朕不是朱由榔,不能讓何騰蛟珍珠沒於凡塵。你去和你哥哥說,只要他投靠於朕,朕許他四川總督的職位,並且封他爲定遠侯,世襲罔替!還有你,你不是秀才嗎,事情辦成後朕可以給你一個賜同進士出身,給你個知縣噹噹,怎麼樣?”

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林黨的崛起第八百五十八章 楚國公府第四百九十七章 夜戰(4)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京守備府第六百四十五章 如魚得水第七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力倍增器第四百零七章 朱宏三的快樂生活(8)第五百六十九章 揚州之戰(7)第四百二十五章 新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冷兵器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西軍的消息第八百四十七章 亂局第五百零七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東見聞第四百零九章 朱宏三的快樂生活(10)第八百九十四章 門房第五百五十六章 御前會議(4)第三百九十四章 佟圖昌的乾兒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八百七十三章 新人選第七百九十五章 吳江縣第四十九章 大比武第七十九章 大炮第六百六十一章 首輔馬濟遠第五十三章 剿匪第三百零三章 唐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援軍第八百七十三章 新人選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權和相權第七百四十五章 無將可用第五十六章 收尾第九百五十五章 後宰門第七十三章 背信棄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課第九百二十四章 扒燒豬頭第三百六十七章 錦衣衛在行動(4)第五百六十三章 揚州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佟府夜談第七百九十四章 密謀第十一章 約會第九十八章 過年第三百三十一章 倒黴的金道明第六百二十三章 利誘第一百六十章 開會第六百五十二章 指揮同知第五百八十九章 幕僚第六百零九章 花船第三百零六章 許願第四百七十六章 擱淺第六百五十八章 廣東變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倒黴的金道明第四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算計第八百七十四章 福建事變第六十二章 軍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權和相權第二百六十五章 倒黴的王進寶第九百六十一章 亂起(2)第二百二十九章 呼圖克圖大汗第五百二十七章 啓程第四百八十六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錢遺愛的擔心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二章瓜洲渡口(4)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窮鬼第五十八章 醜態百出第九百二十六章 分贓不均第七十章 聯姻第六百八十四章 南京故事(3)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林黨的崛起第六百三十一章 倭寇第八百七十六章 料羅灣海戰第三十四章 都是金錢惹的禍第五百八十三章 丹書鐵券第十五章 在見馬丫頭第七百九十六章 同裡鎮第四百零八章 朱宏三的快樂生活(9)第七百零五章 長沙第七百章 西南無戰事(7)第四百五十六章 昌國衛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消息第五百五十五章 御前會議(3)第四百五十一章 分頭行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流寇的心思你別猜第二百零二章 永安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江湖道義第二十七章 逛妓院第六百七十一章 土官第六百五十五章 麻煩事第二百三十八章血戰江陰(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洪門第一百三十章 顏老大第九百五十六章 奪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錢禮德家的母老虎第七百一十章 壞叔叔第七百一十九章 分裂第九百零一章 沒辦法
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林黨的崛起第八百五十八章 楚國公府第四百九十七章 夜戰(4)第五百三十八章 南京守備府第六百四十五章 如魚得水第七十一章 攻城第一百六十八章 威力倍增器第四百零七章 朱宏三的快樂生活(8)第五百六十九章 揚州之戰(7)第四百二十五章 新兵第二百九十三章 冷兵器第三百八十二章 大西軍的消息第八百四十七章 亂局第五百零七章 殺人放火金腰帶第二百九十五章 南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廣東見聞第四百零九章 朱宏三的快樂生活(10)第八百九十四章 門房第五百五十六章 御前會議(4)第三百九十四章 佟圖昌的乾兒子第二百二十三章 過年第八百七十三章 新人選第七百九十五章 吳江縣第四十九章 大比武第七十九章 大炮第六百六十一章 首輔馬濟遠第五十三章 剿匪第三百零三章 唐王第四百九十八章 援軍第八百七十三章 新人選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權和相權第七百四十五章 無將可用第五十六章 收尾第九百五十五章 後宰門第七十三章 背信棄義第三百四十八章 上課第九百二十四章 扒燒豬頭第三百六十七章 錦衣衛在行動(4)第五百六十三章 揚州之戰第三百五十三章 佟府夜談第七百九十四章 密謀第十一章 約會第九十八章 過年第三百三十一章 倒黴的金道明第六百二十三章 利誘第一百六十章 開會第六百五十二章 指揮同知第五百八十九章 幕僚第六百零九章 花船第三百零六章 許願第四百七十六章 擱淺第六百五十八章 廣東變局第三百三十一章 倒黴的金道明第四百九十一章 洪承疇的算計第八百七十四章 福建事變第六十二章 軍法第五百九十八章 君權和相權第二百六十五章 倒黴的王進寶第九百六十一章 亂起(2)第二百二十九章 呼圖克圖大汗第五百二十七章 啓程第四百八十六章 賠了夫人又折兵第七百二十八章 錢遺愛的擔心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消息第一百一十六章 說服第五百五十二章瓜洲渡口(4)第三百一十三章 進城第六百四十三章 窮鬼第五十八章 醜態百出第九百二十六章 分贓不均第七十章 聯姻第六百八十四章 南京故事(3)第四百一十九章 東林黨的崛起第六百三十一章 倭寇第八百七十六章 料羅灣海戰第三十四章 都是金錢惹的禍第五百八十三章 丹書鐵券第十五章 在見馬丫頭第七百九十六章 同裡鎮第四百零八章 朱宏三的快樂生活(9)第七百零五章 長沙第七百章 西南無戰事(7)第四百五十六章 昌國衛第九百五十八章 太子的消息第五百五十五章 御前會議(3)第四百五十一章 分頭行動第三百一十二章 流寇的心思你別猜第二百零二章 永安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江湖道義第二十七章 逛妓院第六百七十一章 土官第六百五十五章 麻煩事第二百三十八章血戰江陰(三)第三百七十九章 洪門第一百三十章 顏老大第九百五十六章 奪門第三百五十二章 錢禮德家的母老虎第七百一十章 壞叔叔第七百一十九章 分裂第九百零一章 沒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