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孫可望欺主

圖賴知道事值大清入關尚未一統天下之時,不能掀翻多爾袞,這樣滿清會遭受到沉重的打擊,就算皇太極真是多爾袞所害的,也不能在這個時候揭穿多爾袞。這就是爲什麼圖賴會一直隱忍的原因。

圖賴隨之是點燃了柴,讓火嘩嘩地燒着。他在火海中最後是聲嘶力竭地大叫:“太宗皇帝,奴才來了!”

張必武帶軍殺到,他已聽說了圖賴葬身於火海中的消息,在以前張必武與圖賴是有過交手的,本來還想擒獲他的,可是現在辦不到了。

張必武嘆氣了,說:“圖賴,你我不枉交手過,你就好好地去吧!”

張必武隨之下令,讓人撲滅火勢,其實也怕火勢的蔓延,同時,他也想圖賴的屍體給扛出來,從而予以安葬呢。哪怕是敵人,多少也會對他有敬意的。

士兵在撲滅火勢,發現了圖賴的屍體,已成了黑炭一般,並且整理的時候,發現了還有沒燒盡的布帛,這是密藏着的。上面寫有字,是用滿文寫就的。

張必武便是把布帛給展開,讓懂滿文的人來翻譯出來。

張必武一聽翻譯出來的內容後,不由是一喜:“多爾袞害死皇太極!”哈哈!張必武笑了,看來圖賴,包括滿清內部都有不少的人對於皇太極的忽然暴斃是存有極大疑問的,要是真能查出真相以證明多爾袞害死皇太極的話,對於滿清無疑是一個重磅炸彈!

整個抗清形勢就會變得有利起來!滿清內部會出現很大的轉變,會有人起兵來討伐多爾袞,從而一分爲二。

真到那個時候,得利最多的就是張必武他們!張必武當然是想要完成這一件事。

只是可惜了,要是圖賴這一把火不放的話,他就能撿現成的,得到很多圖賴收拾來的情報和證據了。

張必武下令:“給我繼續找!看看能不能再找得更多的這種東西!哪怕是把這裡給我翻個底朝天,也得找!”

“是!”士兵們見到張必武的樣子。就立即去執行命令,士兵們是翻來覆去的,仔仔細細,不放過一點點的蛛絲馬跡。

幸好辛苦是有回報的,這不,士兵們找到了兩張殘布帛,有人把此交給了張必武。懂滿文的再給張必武翻譯布帛裡寫的內容:“從屍體上來看。我猜測皇上臨死前似乎受到了很大的刺激!會不會是莊妃……”

另一張上寫的是:“皇上本來向各大臣囑託,讓莊妃陪葬的,可是後來卻不了了之了!其中必大有緣故!與多爾袞……”

布帛上後面的內容張必武猜得出,莊妃不被陪葬,這是與多爾袞脫不了干係,當然當初也是大玉兒的聰明。才讓她逃過了一劫。

張必武暫時把這些東西給收起來,以後會用得着的。張必武的心情好多了,他高興的不是奪得娘子關,則是有了這些能致多爾袞於死地的好東西。

張必武既然已經是得到了娘子關等處,他就留下五百人在此把守,然後自提大軍前去迎擊多爾袞,就在井陘之地與多爾袞進行一場大戰。

娘子關失守。井陘關以及獲鹿和井陘二縣失守的消息早有人火速地去報知多爾袞了。

多爾袞不由是停住了,何洛會和碩塞都來向他請罪了。多爾袞看着他倆,什麼話也沒有說,他在想着該如何應敵。

多爾袞想到一點,如今的李定國勢大,且張必武又殺敗了碩塞和何洛會,就連娘子關也失守了,羅洛宏和圖賴都殉國了。英親王與李過等大戰。討不了便宜,怎麼說,李定國與張必武這一邊的勝利都是大大地鼓勵了李過等人。

顧炎武等坐鎮靈寶,還在不斷地徵調兵員要赴張必武的軍中以效力呢。不止如此,協助李過的李巖和藺養成等人也會隨之一同回來助張必武一臂之力的,這不,得到了最新的消息。李過就讓李巖等率領來援的三萬人馬迅速向着張必武靠攏以助張必武。

可以說,張必武的人馬能得到大量地增強,何況顧炎武等在河南就像是起了蕭何的作用一般,給張必武源源不斷地提供糧草和武器。

如今敵軍勢強。不能與他硬拼啊,而且又不知江南那一邊的形勢如何呢!還不如先屯於定州府以待時勢,再做計較。

多爾袞便是下令大軍在定州屯紮下來了,他沒有進兵與張必武軍會於井陘之地。

當然多爾袞可不會傻傻地只是在等待,他爲了提防張必武會破掉娘子關從而對滿清造成很大的威脅,他就暗伏了一支軍,這一支軍將會令得張必武的危險陟然間增大。

是的!山西的最北邊,大同一帶,在這裡,張必武是要承受着極大的防守壓力,畢竟大同直面着蒙古,是茫茫的大草原。

明末之後,大同附近的長城早已殘破不堪了。而且清軍也曾有過好幾次從這裡進入塞內,似此,蒙古鐵騎想要從此進入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

多年來晉北一帶的長城都沒有能修繕到,畢竟大亂之世,誰還有心思去修啊?這就等於是開着門等賊入家。似此,張必武的防守壓力又豈會不大?

多爾袞一直沒有動用蒙古人,就是想要等到一個合適的時機以打得張必武措手不及。他要做的就是等待李定國和孫可望狗咬狗的消息傳來,那就是滿清反擊的最佳時機了!

李定國聽聞了張必武已經是在北直隸之地與多爾袞對峙了,要是他再北伐的話,那麼就能成功,不說什麼,最起碼要恢復明朝的半壁江山,只要明朝一半江山恢復了,再與山西、河南、陝西的聯成一片,整個抗清形勢變得明朗,把清軍驅遂出關,甚至消滅滿清克復遼東也是可以的。

李定國一再地給鄭成功去信,希望鄭成功立即起兵,因爲天氣的原因,鄭成功是爽約了,畢竟鄭成功是想要靠水師北上到南京,天氣不好。他的水師在水上就會遭受到危險,加上他多次聯合作戰,被清軍打得大敗,實力也有所損失,不敢亂動了。

史可法和黃得功的人馬合起來纔是一萬多人,他們就算是北上,也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只與清軍一接戰,很快就敗下陣來,只好是回去,以休整。

李定國要北伐,最少都要恢復明朝的半壁江山,孫可望急了!真如此的話。他以後的地位不就得讓李定國給奪了去嗎?

孫可望想到自在張獻忠帳下時,他與李定國就是不和,而且他們還經常起衝突呢!都是人勸止下的,不然早就兵戎相見了。

孫可望什麼也不理了,他在先前不是密令馮雙禮聽從他的命令嗎?當初李定國與黃起一同截擊尼堪之時,馮雙禮就是聽從了孫可望的命令,沒有進軍。致使馬進忠也跟着逃脫,如此一來,不能擴大戰果,儘可能地消滅清軍。

孫可望居然還向馮雙禮下達了襲擊李定國,或擒或殺死李定國的命令,馮雙禮是大西軍舊將,張獻忠指定孫可望爲繼承人,況且現在孫可望還挾永曆帝爲傀儡以令諸侯。他不能不聽孫可望的。

馮雙禮對李定國進行了襲擊,李定國在尼堪之事時,他就對馮雙禮和孫可望做了提防,你馮雙禮的偷襲又怎麼能成功呢?反而被李定國打得大敗,馮雙禮最後只好是投降了李定國。

李定國決定擴大戰果,他兵發廣東,實現先復大明半壁江山的目標。孫可望還逼迫永曆帝給李定國去書。讓他立即班師回朝,李定國一眼就看出了是孫可望的計策,他纔不會中計呢!還是繼續北伐,給永曆帝回書。他要克復南京,以迎永曆帝到南京。

就算孫可望再怎麼想阻撓,他也難以成功了,他唯有把氣全發在了永曆帝的身上,最爲主要的是說,你永曆帝不過是個傀儡,沒有我孫可望,你什麼也不是!你是個廢物,是個飯桶,你的詔書居然連李定國也召不回來,真是可惡至極啊!

孫可望甚至於給豬食給永曆帝,不但不把永曆帝當成皇帝來服侍,甚至還連人都看不起。

可以說,永曆帝在貴州的安龍府過着非人的生活,一點也不與他皇帝的身份相符嘛,政不由己,哪怕是吃的,穿的也不好,派人前往向秦王一陣陣的哀求,不但得不到一丁點的施捨,得到的卻是一陣陣的奚落呢!

永曆帝又怎麼能不氣?怎麼不惱?只能是空以淚來沾衣襟罷了。

就在這時,十八君子見狀,他們急君父之難,他們要想辦法以討平亂臣賊子孫可望。

最後的最能倚靠的除了李定國之外,別無他人,畢竟張必武還遠在北直隸與敵酋多爾袞對峙呢,分身不了,也遠水救不了近火。

最主要的對象是李定國,就算如此還是給了一封密詔給張必武,給李定國的是一封血詔,以速召李定國回安龍剪除孫可望,不讓永曆帝受辱。

這不是胡鬧嗎?雖說你們這些大臣是一心爲君父的,包括你永曆帝也是想着擺脫恥辱,男子漢大丈夫寧死不受辱,這是對的,可也有一句話,大丈夫能屈能伸啊!

你永曆要是再忍受這些恥辱一段時間,好讓李定國和張必武等把抗清形勢進一步地推動,讓滿清緩不過氣來,不說恢復南方的半壁江山,就是先恢復廣東和福建之地,與鄭成功、張煌言、史可法、黃得功等聯成一片,可共進退,那對於戰略上的縱深是非常有利的。

張必武在北方也死拖住多爾袞,讓滿清的兵力爲了保衛首都不能大調,那也是好事的。蜀地的吳三桂也會被困死,最終只能是投入抗清懷抱之中。要是造成這樣的格局,天下大勢未可知啊!

可惜啊,永曆只顧了眼前的一時恥辱,他真的沒有先祖朱元璋的英武,更沒有朱棣夏天抱蓋被子抱火爐,睡豬圈裝瘋賣傻,以待時機起,發動靖難之役,從而奪得王位的隱忍。

故永曆帝想恢復明朝,最終也只能是畫餅啊!

此書已是輾轉地送到了張必武的手中,這是八百里飛急,因爲廣西、湖廣之地已落入了抗清勢力之中,所以直達河南,再到井陘的張必武手中也不是一件難事呢。

張必武看着信,他在嘆氣了,說:“唉!皇上啊皇上,你怎麼能出此昏招!居然是叫我撤軍?還讓我帶領大軍千里奔赴貴州的安龍府以救你?你還給李定國和鄭成功等下詔了!唉!鄭成功等是去不了,只是李定國一定會放棄在廣東取得的戰果,火速地迴歸貴州。似此,北伐就成畫餅了!取得的成就一切作空!”

張必武看着這詔書是氣得直跺腳的,他心裡那個火啊!一是恨永曆帝,包括南明諸臣不懂如今的形勢是什麼最重要,沒有隱忍之能,無輔國大才,空讓大將縱有沖天志,百勝才能也一切付諸東流。

使者說:“侯爺,寧宇將軍得到的可是血詔啊!他會火速進軍的,請你善保此地之後再進軍吧!”

張必武擺擺手讓人招待使者,讓張必武退軍?就怕張必武一退軍的話,多爾袞會乘勢殺來,不止如此,山西外蒙古草原上的蒙古鐵騎早已是亮刀在手了,他們鐵騎一南下,殘破的長城擋不住,張必武的大軍一退到山西境內,就會遭受到多爾袞與蒙古鐵騎的兩面夾擊,大敗是必然的。

要是張必武不回軍的話,他就要遭受到不忠於明朝的罵名了,當初他進兵時,還剿滅了李成棟時,不也是有了罵名嗎?如今再受這一舉動,他的不忠之名就戴定了。

張必武只能是派一支偏師前往以貴州,千里之外啊,到的話,事情早就完了!

更有一點,孫可望手握重兵,如今李定國回師討伐孫可望,是禍起蕭牆,不管誰勝誰負,都是抗清勢力的受損。

要是能讓孫可望打消念頭,不再虐待永曆帝,大家暫時地相安無事,只須等到對清的一役取得更大的成果之時,再撕破臉皮也不用焦急。。)

第57章 攻擊淮噶爾軍第82章 繼續出擊第15章 童子軍出戰第66章 讓出地盤第43章 退出新野第24章 獨佔橋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5章 救張必武突圍第12章 奇着奏效第60章 進入危機重重的京城第22章 信的激勵下繼續奮戰第30章 坤興公主遭受襲擊第31章 定計——擒賊先擒王第36章 又熬過了一天第52章 心理戰第3章 多爾袞單挑李自成第28章 得猛將第47章 兵變第72章 兄弟成敵人第44章 捨命追擊第9章 停止追擊第41章 神秘人物——韓老大第78章 崇禎皇帝動怒第138章 積極備戰第55章 激動!興奮!驚人的寶藏!第136章 主動請戰第160章 光復京城第72章 威名懾敵膽第4章 炮轟張必武第51章 突變!形勢不利第27章 山賊來犯第41章 外國聯軍敗退第85章 擊退張獻忠軍第10章 郝搖旗輕進被困第140章 各國使者魂已失第99章 大順軍中怨言生第3章 皇太極聚衆計議第83章 聯合吳三桂成關鍵第94章 新兵蛋子難以倚重啊第47章 兵變第38章 父子的爭執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19章 屯兵太原城下第110章 救坤興公主第22章 明軍的鳥銃手是好樣的!第24章 救官兵第64章 嘉定三屠第5章 冒充第3章 擊中盧象升的弱肋第65章 由愛生恨第54章 箭,去吧!射殺陳來福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51章 突變!形勢不利第61章 夫妻間的真心話第92章 饑民作亂第92章 水淹敵軍第75章 得脫大劫的原因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16章 軍魂覺醒,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130章 吳三桂的準備第11章 來龍去脈第27章 山賊來犯第20章 快意恩仇第65章 亮出崇禎的遺詔第12章 趕至先鋒軍中第57章 攻寨(下)第50章 滿清的滅亡第66章 讓出地盤第79章 攻破堅城第57章 攻擊淮噶爾軍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20章 永曆遭受到攻擊第117章 名醫袁體庵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66章 乘船出發第59章 同心協力守城第63章 好兄弟之死第60章 遭強盜第77章 決出勝負第76章 盲子被捉第97章 鄭芝龍被害第39章 阿濟格向新野進軍第34章 李定國敗孫可望第110章 商量怎麼辦第53章 如願以償第71章 張必武部下出事了!第94章 迎多鐸第150章 急援李自成第58章 皇太極對費揚果的疑心第60章 周延儒的歹心第21章 血戰開始第27章 請周遇吉出山第49章 破皇宮第4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12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18章 御宴第35章 七人對數千人,正明軍之名第5章 冒充第15章 陷入困境
第57章 攻擊淮噶爾軍第82章 繼續出擊第15章 童子軍出戰第66章 讓出地盤第43章 退出新野第24章 獨佔橋頭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第35章 濟爾哈朗秘密進行計劃第5章 救張必武突圍第12章 奇着奏效第60章 進入危機重重的京城第22章 信的激勵下繼續奮戰第30章 坤興公主遭受襲擊第31章 定計——擒賊先擒王第36章 又熬過了一天第52章 心理戰第3章 多爾袞單挑李自成第28章 得猛將第47章 兵變第72章 兄弟成敵人第44章 捨命追擊第9章 停止追擊第41章 神秘人物——韓老大第78章 崇禎皇帝動怒第138章 積極備戰第55章 激動!興奮!驚人的寶藏!第136章 主動請戰第160章 光復京城第72章 威名懾敵膽第4章 炮轟張必武第51章 突變!形勢不利第27章 山賊來犯第41章 外國聯軍敗退第85章 擊退張獻忠軍第10章 郝搖旗輕進被困第140章 各國使者魂已失第99章 大順軍中怨言生第3章 皇太極聚衆計議第83章 聯合吳三桂成關鍵第94章 新兵蛋子難以倚重啊第47章 兵變第38章 父子的爭執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19章 屯兵太原城下第110章 救坤興公主第22章 明軍的鳥銃手是好樣的!第24章 救官兵第64章 嘉定三屠第5章 冒充第3章 擊中盧象升的弱肋第65章 由愛生恨第54章 箭,去吧!射殺陳來福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51章 突變!形勢不利第61章 夫妻間的真心話第92章 饑民作亂第92章 水淹敵軍第75章 得脫大劫的原因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16章 軍魂覺醒,血不流乾死不休戰!第130章 吳三桂的準備第11章 來龍去脈第27章 山賊來犯第20章 快意恩仇第65章 亮出崇禎的遺詔第12章 趕至先鋒軍中第57章 攻寨(下)第50章 滿清的滅亡第66章 讓出地盤第79章 攻破堅城第57章 攻擊淮噶爾軍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20章 永曆遭受到攻擊第117章 名醫袁體庵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66章 乘船出發第59章 同心協力守城第63章 好兄弟之死第60章 遭強盜第77章 決出勝負第76章 盲子被捉第97章 鄭芝龍被害第39章 阿濟格向新野進軍第34章 李定國敗孫可望第110章 商量怎麼辦第53章 如願以償第71章 張必武部下出事了!第94章 迎多鐸第150章 急援李自成第58章 皇太極對費揚果的疑心第60章 周延儒的歹心第21章 血戰開始第27章 請周遇吉出山第49章 破皇宮第4章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127章 多爾袞的應對之策第118章 御宴第35章 七人對數千人,正明軍之名第5章 冒充第15章 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