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主動請戰

在旁的張可旺已然看出了張獻忠的心思,他當然是不會說出來的。

此時,探子來報張必武已經是率軍返回到了靈寶三縣之地了,而且張必武似乎不想參與剿賊的作戰之中,他想的就是北上去支援遼錦,所以有奏章上呈崇禎了!

張獻忠笑了,說:“好!算他張必武識相呢!那就不必理會他了!我們就與左良玉和丁啓睿鬥上一鬥吧!就看誰勝誰負!”

張必武對於他的罪證被張獻忠所拿着,以後將受到張獻忠的威脅,這一點是不知道的。

袁體庵前來向張必武告罪,因爲他是受了楊嗣昌的威脅前來監視張必武的,他的家人被楊嗣昌給扣下了,現在楊嗣昌一死,他的家人這才得已釋放。

可是袁體庵還是爲自己所爲而深感抱歉,他自然是要向張必武說明情況了。

張必武其實一大早就知道袁體庵從楊嗣昌那裡過來是有問題了,可是他知道袁體庵不是那種爲了錢財而動心想害人的,一定是有什麼事讓他不得不爲之。

現在真相大白,是因爲他的家人被用來做威脅,所以他才做出了這樣的事來。張必武沒有怪他的意思,因爲換作張必武,他的家人被別人捉起來以威脅,讓他去害一個不熟的人,他是毫不猶豫去做的。

而此刻,袁體庵被張必武的寬容大度所感動了。他便決定,他要爲張必武效力,何況現在國家有難,能救國家的就是張必武!寬容大度遠比能力要重要!這就是袁體庵的觀點。

張必武便讓袁體庵去給盧象升醫治,甚至於對袁體庵說出了真象——盧象升並沒有死!

袁體庵驚得是目瞪口呆的,直到現在他才明白原來楊嗣昌一直在尋找着的就是盧象升,就是想確認盧象升有沒有死!

袁體庵也不多說什麼了,他在心中暗下決心,一定要把盧象升給治好!他就算是治不好,也會去請他的好友,將盧象升給治好。正是因爲袁體庵把盧象升給治好了,在清軍第五次入犯大明的時候,多虧了盧象升和姚東照率領的三府子弟幫助張必武大勝了阿巴泰所率領的清軍,當然這是後話,後面會加以敘述。

張必武現在就把注意力集中在鬆錦戰役上了,他給崇禎上了一份奏章。

張必武之上奏章想要去與滿清對抗,因爲他害怕會被派去與李自成作戰,他寧願披重甲與滿清拼死一戰,也不願與李自成相鬥。

最新的消息傳來,洪承疇所率的明軍首先是出師不利,總兵楊國柱中箭身亡。清軍避而不戰,等良機以破明軍。

明軍糧餉所在地,筆架山遭受到了清軍的突襲,崇禎辛辛苦苦積累了一年多的糧餉隨之毀於一旦。

作爲監軍的張若麒鎮守筆架山,卻不去救筆架山,也不顧衆軍,他搭載着小船離開,那些圍過來的明軍就被船強行給輾壓。有攀上來的,全被砍斷了手。張若麒的敗逃,更加令得軍心渙散,明軍纔會赴海者無數。

明軍因爲沒有糧食不得不突圍撤退,本來是相議好共同突圍的,可是沒有想到大同總兵王樸這個膽小鬼最終還是害了十三萬精銳,王樸的率先而逃,令得明軍是爭先恐後的逃跑,於是整個明軍就是潰不成軍的。

一整套的突圍佈置全都是化爲了泡影,明軍兵敗如山倒。尤其是在海邊被淹死的明軍就有兩萬三千人!清軍根本就不經受到明軍多大的抵抗,明軍只知逃啊逃的!他們還怎麼和清軍拼命呢?

只有三萬多殘軍隨着吳三桂、王樸等一起逃回了寧遠,王樸被崇禎下令給捉了起來。崇禎很是惱火,當初盧象升就屢次地說到王樸身爲一鎮重兵不堪重任。

可是崇禎卻因王樸手中有重兵,不忍對他處罰,又任大同總兵已久,便一拖再拖,在屢次地不戰而逃之中都沒處罰他,現在這一次關鍵的鬆錦大戰惹了大禍。

崇禎自是懊惱不已,他不由想起了盧象升,要是盧象升還在就好了!崇禎見到了張必武的奏章,他想起了張必武是盧象升最爲信任最爲倚重的將領。

崇禎笑了,說:“好!好!張必武真是朕的股肱之臣啊!和朝中一幫碌碌無爲的大臣就是不能相提並論!”此時坤興公主就在身邊,她的臉刷地一下紅了。

崇禎此時是在遊玩中,他想要散散心的,王承恩等上這一份奏章就是自然是想討崇禎的歡心了。

崇禎對於張必武主動請戰很是讚賞的,因爲舉朝文武就沒有一個能爲他分憂,每一個人一談到遼東的事都是怕得一聲也不出了,就算是崇禎想要逼朝臣們赴遼東,可他們一個兩個還是不願意到遼東,參與遼東之事的。

遼東是一件棘手的事,朝臣是唯恐避之不及的,能躲就儘量躲開。所以誰要請戰遼東,這是能大討崇禎歡心的。

崇禎見到張必武的奏章,他非常地高興,他在朝堂之上拿着張必武的奏章對着羣臣說:“你們看看!看看啊!這纔是我大明的忠臣!楊嗣昌……”說到楊嗣昌,崇禎心中是難受的,楊嗣昌一死,朝中的大臣不斷地攻擊楊嗣昌,這令得崇禎很是反感。

朝中的羣臣除了門戶之見,黨同伐異之外,還懂得什麼啊?他們沒有一個是真正地爲國家着想,爲國家擔起責任的人!

現在張必武自動請纓要去人人都害怕的遼東,要去滿清開戰這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了。

崇禎便決定他要在朝堂之上對張必武大加讚賞,同時,他要讓張必武快速地來到京城,來商議救錦之事。

朝臣們都聽到張必武想要去救錦,他們不由全是搖頭了,因爲他們知道張必武一個遊擊將軍能有什麼大的能耐?他去不過是討皇上的歡心,最後他敢與清軍交鋒嗎?就算是他在濟南之役的大勝,可事不能再過二的。

張必武已到朝堂之上了,崇禎很是高興,說:“愛卿啊!你真要帶兵去救錦州,你要多少兵啊?”

大臣們全都笑了,因爲他們在上朝的時候就私議了,張必武一定會要求五、六萬大軍,或者是更多的人馬,崇禎湊出了十三萬人馬已屬不易了,糧餉也是極難再湊的。張必武大可以獅子大開口,崇禎給不了,那麼這一件事自然就是不了了之。

卻沒有想到張必武說的是:“皇上,我不要朝中一兵一將,我只求皇上給我招兵權!讓我招集人馬,不管我在全國各地召集什麼樣的人馬,皇上都應給予我!比如說廣西狼兵,少林寺的僧兵,嵩縣的毛葫蘆兵,伏牛山脈的礦兵等都讓我來召集起來!我只要三個月時間來召兵!我想洪總督能堅持半年以上,我只要三個月召兵,然後用一個月的時間人馬開赴錦州,力求能解洪尚書與祖總兵之圍!”

“廣西狼兵?”崇禎不由想起以前袁崇煥和他說的平遼之策時,都說過要讓他召集廣西狼兵,至於殺死袁崇煥,朝中也有私議,說殺得不好,因爲袁崇煥與滿清議和之事多有疑點。

崇禎想起了一件事,張必武的師父韓潤昌是袁崇煥的愛將,且他與袁崇煥又多有聯繫,現在他提到廣西狼兵,想到袁崇煥,崇禎自己心中覺得還是殺得太早了!可是自己的決定,他是絕對不會認錯的!那好就讓張必武去徵集廣西狼兵。

至於嵩縣的毛葫蘆兵在崇禎初年的時候,他們在鎮壓農民軍的戰事中都是聲名遠播的,殺得高迎祥、張獻忠、李自成、混世王、王自用、王嘉胤等哭爹喊孃的!

毛葫蘆兵始於金朝之時,蒙古兵滅金,在鄧州一帶的毛葫蘆兵以抗擊蒙古人的屠殺非常有名!令得橫掃歐亞非三大陸的蒙古兵都認爲這毛葫蘆兵輕視不得,非常厲害。

到了元末,天下大亂,南陽、鄧州一帶興起的義軍攻城,於是元朝召募土人守城以免除徭役賦稅,這一支召募的土人軍隊自號爲“毛葫蘆軍”。到了明末,鄧州的葫蘆兵不再聽說,倒是嵩縣的葫蘆兵非常出名呢!

只是李自成、高迎祥、張獻忠他們對葫蘆兵非常痛恨,對葫蘆兵是大加攻擊的,把葫蘆兵給消滅了。

崇禎想到這,他點頭了,反正不用朝廷的兵就好,張必武能召到多少就多少吧!最後張必武招來的兵還不是朝廷的兵嗎?

崇禎便說:“好!張愛卿,朕準了!你去召兵吧!召到多少就多少。要是三個月後,你兵不足,朕再給你補多點!”

張必武立即快速地應道:“謝皇上!”崇禎變得很嚴肅地說:“張必武啊,三個月後,你一定要剋日奔赴遼東!不然的話,你就!”說到這,頓住了,雙目如劍。

張必武自然是明白,他一連地點頭,說:“是!皇上放心!臣一定會在三個月後奔赴遼東的!”

就在這時,有言官上前奏道:“皇上,請懲治張必武!張必武這是有不臣之心!要是每個武將都能隨意地不斷地召兵,還是全國範圍內的話,他擁有了兵權,那麼就無人能限制住他了!他實是想奪取兵權圖謀不軌!必須嚴懲!”

頓時,張必武臉色一變,真是橫生枝節……

第96章 東廠詔獄第97章 破軍星李自成的傳說第93章 放多鐸離開第40章 回家看兒子第19章 百姓們的殷切期望第76章 到虎門第155章 攻佔濟南第19章 打賭第160章 光復京城第18章 見證奇蹟,跳過去!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58章 倭寇的突襲第114章 絕處逢生第158章 兵圍京城第21章 猛攻太原第81章 太監傳密旨第97章 內有隱情的吳鴻毅第11章 來龍去脈第96章 東廠詔獄第39章 情緒低落第69章 危急!城門被打開!第88章 射殺張獻忠第24章 救官兵第140章 聯繫天字一號第132章 是救中原還是全力滅吳?第71章 張必武部下出事了!第143章 吳三桂最後的奮起第77章 邂逅美女第23章 攻擊是必然的第91章 蒙古包裡暢飲第180章 滿清鞏固北京的統治第23章 處於危機中的廣州第43章 鄭森——少年鄭成功第39章 情緒低落第79章 向中軍衝突第23章 公主私自出宮第40章 回家看兒子第45章 圈地運動第95章 破寧武第10章 像變戲法,百人憑空消失第120章 百萬大軍震撼登場第56章 打敗駝城戰術第53章 四百人從兩萬敵軍圍擊下脫逃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44章 駭人聽聞!開封城內慘狀!第40章 順治顯示才能第40章 順治顯示才能第15章 真相第160章 崇禎駕崩第70章 戰火暫熄第37章 死守新野(上)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91章 挫敗敵人陰謀第47章 兵變第77章 邂逅美女第23章 聯合張獻忠成關鍵第8章 策劃救張必武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94章 新兵蛋子難以倚重啊第11章 英雄的鎧甲第98章 攻佔金華城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62章 苦酒下肚,恩斷義絕!第3章 成功奪取英國軍旗第79章 關係的惡化第79章 騎洋馬爲國爭光第20章 洪承疇已投降第99章 破掉順治的計策第43章 小勝成功第73章 回到榆林鎮第33章 陳謙出逃第132章 是救中原還是全力滅吳?第29章 想碰我女人者——死!第97章 內有隱情的吳鴻毅第69章 狼狽不堪的清軍第2章 被發現!被當成了槍靶子!第55章 殺貪官立威第9章 首戰告捷第96章 信第73章 皇太極感到委屈的諭旨第69章 簡單的婚禮第14章 中英歷史上的首次交鋒第95章 押解途中第69章 狼狽不堪的清軍第70章 戰火暫熄第57章 比我幸福第42章 硬着頭皮去打一仗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40章 詐屍?英雄死而復活?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4章 料定一切的皇太極第150章 找內奸第10章 美女要救英雄第57章 擊退濟爾哈朗第18章 亮出大纛第23章 不打不相識第2章 明軍大敗第18章 見證奇蹟,跳過去!第18章 危在旦夕,仇人的劍已拔出
第96章 東廠詔獄第97章 破軍星李自成的傳說第93章 放多鐸離開第40章 回家看兒子第19章 百姓們的殷切期望第76章 到虎門第155章 攻佔濟南第19章 打賭第160章 光復京城第18章 見證奇蹟,跳過去!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58章 倭寇的突襲第114章 絕處逢生第158章 兵圍京城第21章 猛攻太原第81章 太監傳密旨第97章 內有隱情的吳鴻毅第11章 來龍去脈第96章 東廠詔獄第39章 情緒低落第69章 危急!城門被打開!第88章 射殺張獻忠第24章 救官兵第140章 聯繫天字一號第132章 是救中原還是全力滅吳?第71章 張必武部下出事了!第143章 吳三桂最後的奮起第77章 邂逅美女第23章 攻擊是必然的第91章 蒙古包裡暢飲第180章 滿清鞏固北京的統治第23章 處於危機中的廣州第43章 鄭森——少年鄭成功第39章 情緒低落第79章 向中軍衝突第23章 公主私自出宮第40章 回家看兒子第45章 圈地運動第95章 破寧武第10章 像變戲法,百人憑空消失第120章 百萬大軍震撼登場第56章 打敗駝城戰術第53章 四百人從兩萬敵軍圍擊下脫逃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44章 駭人聽聞!開封城內慘狀!第40章 順治顯示才能第40章 順治顯示才能第15章 真相第160章 崇禎駕崩第70章 戰火暫熄第37章 死守新野(上)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91章 挫敗敵人陰謀第47章 兵變第77章 邂逅美女第23章 聯合張獻忠成關鍵第8章 策劃救張必武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94章 新兵蛋子難以倚重啊第11章 英雄的鎧甲第98章 攻佔金華城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62章 苦酒下肚,恩斷義絕!第3章 成功奪取英國軍旗第79章 關係的惡化第79章 騎洋馬爲國爭光第20章 洪承疇已投降第99章 破掉順治的計策第43章 小勝成功第73章 回到榆林鎮第33章 陳謙出逃第132章 是救中原還是全力滅吳?第29章 想碰我女人者——死!第97章 內有隱情的吳鴻毅第69章 狼狽不堪的清軍第2章 被發現!被當成了槍靶子!第55章 殺貪官立威第9章 首戰告捷第96章 信第73章 皇太極感到委屈的諭旨第69章 簡單的婚禮第14章 中英歷史上的首次交鋒第95章 押解途中第69章 狼狽不堪的清軍第70章 戰火暫熄第57章 比我幸福第42章 硬着頭皮去打一仗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40章 詐屍?英雄死而復活?第52章 強者存弱者亡第4章 料定一切的皇太極第150章 找內奸第10章 美女要救英雄第57章 擊退濟爾哈朗第18章 亮出大纛第23章 不打不相識第2章 明軍大敗第18章 見證奇蹟,跳過去!第18章 危在旦夕,仇人的劍已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