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血詔

崇禎點頭,帶着悔恨的語氣說:“對!朕一直後悔對文官集團太軟弱了!對他們太遷就了,要是能強硬就好了!像以前我拿國戚來開刀時能堅持下去就好了!唉!可是現在後悔還有用嗎?”。

張必武也同樣在不斷地嘆氣:“是啊!皇上,要是當初你有鐵血手段又怎會有今天的結果啊?唉!”

崇禎在苦笑着搖頭,後悔有用嗎?

張必武帶着無奈地語氣說:“皇上太要面子了!世間的事往往就是這樣,你越要面子就會越沒面子!要面子就得先學會怎麼去不要面子!像劉邦一個流氓,他做的事是無賴的,很不要臉的,可是他卻建立了漢朝,後世對他的評價也是高的!劉備一次不要臉,奪了同室劉璋的蜀地,建立了蜀漢,割據了幾十年!”

“一心要江山圖治垂青史,卻難免身後罵名滾滾來!如果說你以霸王的手段去做,以不要臉,不顧後世的評價去做,說不定贏來的卻是讚譽,成爲一代明君,還能中興大明!”

“一件事不管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在背後罵你!做大事者就要有不懼別人責罵的氣慨與豪氣!誰人背後無人說?就算這一件事做得再好也會被人說的!總是在乎別人的說法,那就不是你自己了!總在乎別人說法,那辦什麼事也辦不成的!”

“擔當身前事,何計身後名?今生所爲無愧於心,可矣!有一件事是可以利於大衆的,許多人的。可是卻不可避免地要損害少數人的利益。而你自己也將背上萬世罵名。臭名揚於史籍,可那又如何?做!對!勇敢地去做!”

崇禎看着張必武,萬萬沒有想到張必武會有這樣的想法,還真是小瞧了張必武!這些是崇禎最爲害怕的,他就是太在意名譽了!

張必武說:“皇上,自古成大事的蓋世大英雄都有勇於做千古罪人的氣慨!看透千古仁義名,但使今生逞雄風!此願足矣!”

崇禎仰對天,他苦笑了。說:“國雄啊,其實朕一直在想,當初闖賊還沒有到北京城下的時候,有勸朕南遷,就連皇后也破了內容不能幹政的條例勸朕南遷。朕也想過南遷,可是朕太在意聲譽了,想要讓文官們同意,文官不同意,便作罷。後來要逃出北京時,朕也可以下決心。可是卻又在乎後世的評論又不成!”

“與東虜議和,爭取時間從而消滅流賊。然後休養生息,就像是漢初對匈奴的忍讓政策一樣是正確的!可是朕就怕後世的罵名,就怕世人的說法,朕又一次地讓正確的意見付諸東流了!唉!朕就是太要面子了!”

崇禎看着張必武便問:“你說得對!要是朕不這麼想要臉面的話,說不定真成了!大明就真的中興了!周武帝廢佛,罵聲滾滾,可後世稱讚他是名君。李世民殺兄殺弟逼父退位,也是千古名君!唉!朕錯了!越是想得到的東西就越得不到!你越要臉,那麼最後反而是越丟臉!哈哈!”

崇禎仰天苦笑起來了,說:“國雄啊,你說得太對了!要是早對朕說,該多好啊?朕也不會走到今天這一步!錢?對啊!要是朕當初讓百官和皇親國戚捐餉,朕繼續鐵血暴力的手腕,那麼朕就能從這些貪婪的皇親國戚以及百官中得到許多的軍餉,有了錢,朕的明軍就不會不堪一擊!朕能組建出一支強大的軍隊!外定韃子,內平亂賊!”

張必武便說:“皇上,其實有很多人想對你說的,可是你不給他們說話!包括九老不也是嗎?他最終得逼得寧願一死也好過會被緹騎逮入獄而斬於市!皇上說得對!要是你不怕別人怎麼看待,硬是逼百官和皇親國戚把餉捐出來,你會爲此感到驚訝的!”

“因爲李自成將會對百官和皇親國戚逼餉,他們得到的錢將是國庫的好多倍!一個大的皇親國戚的身家都能得到一年的稅收!皇上的身邊其實就有了很多的財源,你根本就不用爲沒錢養兵而煩惱!可惜啊,皇上你看不到了李自成派劉宗敏逼百官所得的鉅款了!”

崇禎苦笑了,在亡國之即,他的表哥劉文炳和妹夫鞏永固進宮來看他,也曾經說想要力勸崇禎南遷,可是他們怕啊!而且又懼與明朝定下的規矩不符!所以纔沒有來勸朕!況且朝中的老臣也是害怕,他們纔不敢向朕進言。

崇禎在悔恨不聽人言時,又聽到張必武所說的,百官和皇親國戚有這麼多錢,他真是想不到啊!而且崇禎以前在向皇親國戚以及百官要餉的時候,他們都在他對抗,他氣憤,國家對他們這麼好,可是國家在難的時候,他們卻棄國家於不顧!連一丁點的錢都捨不得捐出來,不知道有國纔有他們的榮華富貴啊!真是可惱!

現在想想悔不當初啊!你們如此幹,就不要怪我心狠手辣了!是啊!多殺幾個又如何啊?唉!真是太仁慈了,沒有用到霸王手段,鐵血手腕啊!一個君主除了仁慈,還得有霸王手段,鐵血手腕!這一方面,崇禎認輸了,覺得不算是一個明君。

張必武又繼續說:“作爲一個皇上你至高無上,擁有着無限的權力,四海之內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可是你卻將中興之臣,治國平天下之臣,逼得死得死,敗得敗,降得降,殺的殺,罷的罷!難道沒有責任嗎?”。

盧象升也忍不住出聲了,說:“皇上,你一心只想着勝利,而且在宮中不理解戰場的情況就妄加地指揮,不能給將領充分的指揮權,他們又怎麼能獲勝呢?你太急於求成了,你心一急,步伐就會亂。”

“君主作爲百臣之首,是心!心一亂,手和足自然也就無所適從,也跟着亂!君臣不一,步伐不一,往往是要手往東,手卻往了西,上下不一致的話,沒有團結一致的朝廷又怎麼能破強敵呢?你一直地催戰,令得洪承疇本想以守爲主卻招致了鬆錦大敗,孫傳庭本想守河南以困死闖賊卻兵敗河南丟卻關中……”

崇禎示意盧象升不要再說下去了,他見到王承恩是焦急地望着,而且城中有火在冒起。

崇禎知道是他的表哥全家自殺了,還有李姓老臣,他們都是忠於自己的,他們說過要全家自焚以殉國,現在他們都做到了。

王承恩聽到一聲聲地喊殺聲傳來了,而且非常清晰了,他想向崇禎進言。可崇禎向他示意,王承恩便不說了。

崇禎便說:“張必武,我時間快不多了!我只想問你,你認爲李自成能坐穩江山嗎?”。

張必武搖頭,說:“李自成坐不穩江山,江山會讓韃子給搶去的!”

崇禎大驚:“什麼?韃子搶去江山?”崇禎不敢相信,他說:“不,不會的?朕寧願是李自成坐江山,也不要是韃子坐江山!”崇禎顯得非常地激動呢!

張必武應道:“是的!沒有錯!韃子狼子野心,他們會辦到的!他們知道北京城破後,會舉傾國之兵來犯,佔據北京,便會迅速地遷都,從而征服全國!這是自努爾哈赤時就制定的夢想,包括皇太極也在延續着這一夢想!最少他們都要達到金朝時佔據華北半個中國的局面!”

崇禎看張必武,他知道張必武不是說笑的,說的全是真的,崇禎又想了想,出了一身冷汗,張必武說的非常有可能啊!

不能等閒視之!他便先撕下身上的衣裳,然後是咬破了手指,他便寫下血詔。

“凡驅除韃虜者,保我漢家江山者,可代我大明爲天下之主!崇禎絕筆!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崇禎寫下的是血詔!崇禎把血詔給了張必武。

張必武接過血詔,不敢置信地看着崇禎,崇禎厲聲地說:“國雄,接住!這是男兒之間的信任!我把整個江山都交給你了!我相信你,你會讓我們漢家江山依舊的!”

崇禎沒有明寫讓張必武得到明朝的江山,這樣做的原因,第一是天下人會不信是崇禎的血詔,那樣對張必武就不好了。而且萬一張必武不能完成驅除韃虜,復我漢家江山的話,他讓江山給張必武就會是一個笑話了。因此,崇禎的血詔這麼寫,沒問題。

“啊!”盧象升和王承恩都是睜大着眼睛看着崇禎和張必武!現在崇禎要把江山全付給張必武!難道這就是禪讓嗎?

張必武便接過了血詔,就算是有崇禎臨終的血詔,可天下人能相信他嗎?崇禎在世時,他的聖旨很多時候都被人陽奉陰違,現在人都死了,也難以讓人心悅誠服地服從,不過作用還是很大的,可不能小瞧啊。

崇禎轉向了盧象升說:“盧愛卿啊,你就做個證吧!”盧象升便點頭同意了。

崇禎又嘆氣了,說:“可惜了!朕的玉璽不在,要是在的話,就加蓋玉璽了!天下人就知道了,就不會有人懷疑其真實性了!”(……)

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3章 清騎強突方陣第33章 孫可望欺主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96章 一切爲了東進第31章 華夏無孬種!第34章 逃離炮臺的守兵第32章 歸來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14章 是留是走?第70章 擊敵旗艦第155章 攻佔濟南第74章 袁宗第幫說話第153章 圍困多鐸第60章 聯軍出動第46章 非殺不可第64章 父子揚威第110章 哀民之多艱!第93章 孫傳庭大敗第119章 御駕親征第100章 下得了手嗎?虎毒尚不食子啊!第190章 發難!第119章 離京第45章 架梯登城第25章 被困賈莊第19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38章 朝鮮的用意第21章 確認洪承疇投降的消息第116章 好兄弟的尷尬碰面第90章 高興的崇禎第29章 天降救兵第67章 目標——要兵要根據地第47章 妙計安頓難民第62章 苦酒下肚,恩斷義絕!第97章 玄燁的遺書第134章 千鈞一髮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170章 李自成發威第47章 爲錢而愁苦第77章 救夏完淳第131章 危險悄然逼近第8章 繼承人問題第31章 揮淚斬妻弟第13章 明軍水師揚帆出征第45章 面聖第119章 離京第83章 絕不改變決定!第14章 李自成再淪陷迴流寇第111章 坤興公主的決定第19章 舉旗一直衝向前!第37章 攻取錦州第82章 綜觀天下之勢第15章 彈劾第78章 受冷落的大玉兒第57章 攻擊淮噶爾軍第52章 張獻忠的寶藏不存在?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140章 化敵爲友第67章 目標——要兵要根據地第97章 謀害豪格第83章 頂住壓力,絕不出戰第33章 感到受委屈的公主第80章 栽贓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66章 讓出地盤第31章 敗何洛會第120章 百萬大軍震撼登場第91章 皇太極思緒萬千第137章 崇禎的支持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13章 成功逃脫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17章 堅定信念——血灑疆場驅遂韃子第75章 與永曆鬧翻第36章 生死與共的好友第45章 面聖第78章 無恥!以老弱婦孺做炮灰第131章 牛金星的毒計第21章 信中內容引發將士們共鳴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74章 盧象升的使者第111章 解救與反解救的較量第77章 決出勝負第11章 得離虎穴第61章 玩弄敵人第113章 張必武被判凌遲第62章 三十勇士壯烈殉國第58章 永曆被釋放歸來第17章 驕傲宣示——我是大明軍人!第54章 箭,去吧!射殺陳來福第3章 擊中盧象升的弱肋第132章 是救中原還是全力滅吳?第9章 停止追擊第32章 死士出發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72章 最強的僱傭軍出陣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35章 猛攻新野城第8章 留在虎穴
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3章 清騎強突方陣第33章 孫可望欺主第67章 退讓襄陽以釀形勢惡化第96章 一切爲了東進第31章 華夏無孬種!第34章 逃離炮臺的守兵第32章 歸來第50章 兩軍陣前對話第14章 是留是走?第70章 擊敵旗艦第155章 攻佔濟南第74章 袁宗第幫說話第153章 圍困多鐸第60章 聯軍出動第46章 非殺不可第64章 父子揚威第110章 哀民之多艱!第93章 孫傳庭大敗第119章 御駕親征第100章 下得了手嗎?虎毒尚不食子啊!第190章 發難!第119章 離京第45章 架梯登城第25章 被困賈莊第19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38章 朝鮮的用意第21章 確認洪承疇投降的消息第116章 好兄弟的尷尬碰面第90章 高興的崇禎第29章 天降救兵第67章 目標——要兵要根據地第47章 妙計安頓難民第62章 苦酒下肚,恩斷義絕!第97章 玄燁的遺書第134章 千鈞一髮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170章 李自成發威第47章 爲錢而愁苦第77章 救夏完淳第131章 危險悄然逼近第8章 繼承人問題第31章 揮淚斬妻弟第13章 明軍水師揚帆出征第45章 面聖第119章 離京第83章 絕不改變決定!第14章 李自成再淪陷迴流寇第111章 坤興公主的決定第19章 舉旗一直衝向前!第37章 攻取錦州第82章 綜觀天下之勢第15章 彈劾第78章 受冷落的大玉兒第57章 攻擊淮噶爾軍第52章 張獻忠的寶藏不存在?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140章 化敵爲友第67章 目標——要兵要根據地第97章 謀害豪格第83章 頂住壓力,絕不出戰第33章 感到受委屈的公主第80章 栽贓第32章 離開秦家村第66章 讓出地盤第31章 敗何洛會第120章 百萬大軍震撼登場第91章 皇太極思緒萬千第137章 崇禎的支持第11章 救不救洪承疇?第13章 成功逃脫第45章 悲!開封毀於洪水第17章 堅定信念——血灑疆場驅遂韃子第75章 與永曆鬧翻第36章 生死與共的好友第45章 面聖第78章 無恥!以老弱婦孺做炮灰第131章 牛金星的毒計第21章 信中內容引發將士們共鳴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74章 盧象升的使者第111章 解救與反解救的較量第77章 決出勝負第11章 得離虎穴第61章 玩弄敵人第113章 張必武被判凌遲第62章 三十勇士壯烈殉國第58章 永曆被釋放歸來第17章 驕傲宣示——我是大明軍人!第54章 箭,去吧!射殺陳來福第3章 擊中盧象升的弱肋第132章 是救中原還是全力滅吳?第9章 停止追擊第32章 死士出發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72章 最強的僱傭軍出陣第32章 奮力攻上山第35章 猛攻新野城第8章 留在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