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陳謙出逃

終於張必武等待的機會來了!威德爾動手了!在9月10日廣州內河明英水戰之後的9天——19日,威德爾在虎門地區縱火燒燬了三艘中國帆船,焚燬一個市鎮,搶奪30頭豬。

當然他只是小試身手,接下來還會更大的舉動呢!

19日,張必武一聽說虎門出事就知道該出手把陳謙給扳倒了!把罪證擺在了張鏡心的眼前,張鏡心又考慮到陳謙是交通總兵,他剛上任沒有多久就懲治總兵,這多少也說不過去。加上虎門又出事,雖說陳謙是收受了英國的賄賂,可還得依靠他解決虎門之難啊!

陳謙倒也聰明,他一直都抓不到張必武的把柄,沒有想到張必武與朱可貞聯合在一起了戳到了他的疼處!而遠在北京的兵科給事中凌義渠的彈劾纔剛剛上了,還沒有能傳來這裡,要是傳到這裡,張鏡心一定會逮捕陳謙以查其罪。

陳謙想到朱可貞和張必武一個鼻孔出氣了,而朱可貞以前任過錦衣衛副千戶時就與凌義渠有交情了,因此朱可貞一定會請到凌義渠的。可是陳謙又有僥倖的想法,希望凌義渠並沒有被朱可貞說動,或者是凌義渠彈劾皇上不相信,從而他平安渡過此劫。

陳謙便出聲他想調用人馬從而把英國、荷蘭、海盜等都擊敗,從而證明他的清白。

張鏡心也是出於官官相護的心態,他也不想與手下的總兵官關係搞得太僵,便同意了,讓陳謙帶兵兩千去撲滅英國、荷蘭等。

張鏡心同意了,就算是朱可貞和張必武一再地勸告也是無濟於事的。最終還是讓陳謙帶兵離開了。

陳謙的兩千兵中有一千人是他的私家兵,明末將官都是在所統率的軍隊中選出一些人來私養,這些私家兵得到的俸祿都會比其他人要好得多,有好處先給私家兵,所以私家兵對於主將是忠心的,甚至於聽主將的命令勝過朝廷的。

陳謙把家小都安頓好了,他打聽着廣東方面的消息,怕萬一身在北京的凌義渠真的彈劾他了,真的要把他逮捕下獄的話,那隻好不當官,把這些士兵挾持着去當海盜!反正劉香當海盜不也是吃香的喝辣的嗎?鄭芝龍因爲手中有實力,朝廷最終也只能是招安。

陳謙打算,他有兩千官兵,再慢慢地擴充,到時他的實力一定比鄭芝龍還強。那樣,朝廷還會再招安他的,他還能再當回總兵。當然這是最後不得已要走的退路,能避免就儘量避免這一點。

朱可貞不由擔心極了,要是陳謙帶了兩千人,與強盜們在一起,哪怕是明正其罪,也難以抓住有兵權在手的陳謙啊!

陳謙不會真的把兩千人拉去虎門的,要是英國人爲禍虎門的話,對一方百姓來說是劫難啊!陳謙的兩千人馬屯紮在離虎門也不遠的地方,就是不出擊。

當然威德爾也是時刻地注意陳謙的舉動,當陳謙帶着兩千人馬到來的時候,虎門炮臺已經遭受到了攻擊,把守的把總不戰而逃。

爲此,張必武的他們聽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

蔡九儀看望着受傷的張攀,他們人都在這裡,此時,林翔鳳快速地進來了,說:“不好了!虎門的袁玉佩危險了!”

“什麼?”他們一聽全傻了!袁玉佩怎麼會危險呢?按說袁玉佩不是呆在東莞的家裡嗎?他又怎麼會跑到虎門呢?真是奇怪啊!他們想不通。

“唉!”林翔鳳便把袁玉佩的信給拿了出來,讓大家聽聽。原來信中寫到袁玉佩因爲他的老朋友們個個都立功了,就算是他腿腳不方便了,他也不願意呆在家裡,像個廢人一樣讓子孫來照顧。

他在以前隨袁崇煥去遼東時就想着馬革裹屍,現在好不容易有個機會,他情願到最需要的地方去打擊強盜,哪怕因此而戰死。

袁玉佩更把以前他在遼東抗擊滿清時所穿的鎧甲給穿在身上,特意去了虎門,也想像兄弟們一樣立功,就算是立不了功,戰死,也是男兒本願!

他還料定強盜會們再次出現在虎門炮臺!因爲他們認爲他們曾經侵佔過一次,明軍就沒有防備,這就是他們必來的原因。袁玉佩認爲只要他到了虎門炮臺,就候個正着,一定有用武之地。

張必武他們看到袁玉佩所寫的信後則是直嘆氣,林翔鳳說:“我們不能眼睜睜地看袁玉佩死!必須去救他!”

這話一出,立即得到了衆人的贊成,或許上天也不想絕人之路。這不,朱可貞就來報說了,朝廷給的旨令到了,務必要捉拿陳謙。

張鏡心一接到朝廷的旨意,他再也不敢像以前那樣偏袒陳謙了,他派人要來捉拿。所以才令朱可貞點起了四千人馬,迅速地去捉拿陳謙。

四千人馬要點起,還須時間,就怕到趕不及啊!而且他們也料到陳謙要是聽說朝廷要捉拿,朱可貞點起四千人馬的話,他一定把這兩千人拉走,從而當起海盜或者是強盜來,那樣就等於是多了一個賊寇,會爲害地方的。

而且也不知道海盜和荷蘭、英國人等合在一起的兵力有多少,要是多的話,再加上陳謙,能不能取勝,這都是未知數啊。

怎麼辦?要如何才能不逼反陳謙,也要如何做才能保得住虎門呢?最爲糟糕的是虎門的守軍並不是一支能打硬仗的軍隊,陳謙把這一軍調來,一是料不到英國人還敢再來惹事,二也是想到要是有個萬一的話,陳謙也好從此逃跑,三也是收了李葉榮很多的錢財不得不辦事。

現在他們感到頭疼了,該怎麼去化解現在的危局呢?

朱可貞見到張必武在思考,他知道張必武一定會有主意的。現在張必武還在想着,他在思考得差不多,才能說出聲來。

張必武見到朱可貞看着自己,他也明白,時間緊迫,他們不能再拖了,必須儘快地趕到虎門,能有多少人算多少人。

張必武便說:“對於陳謙,我們能做的就是穩住他!他害怕凌義渠會彈劾他,從而讓他丟官,並且被捕。他一定在廣州廣佈眼線,只要一有風吹草動,他就能得知。朝廷的諭旨,我們可以說是11天前,廣州內河之戰的褒獎,褒獎名單上陳謙赫然有名。他是貪功的,他也不想輕棄官職,去當海盜。就算是心有懷疑,他也不會亂動。”

朱可貞笑了,說:“對!當海盜和強盜,這是陳謙不得已要走的路!可是就是說諭旨……”朱可貞不說話了,因爲他知道擅改諭旨可能會獲罪的。

第87章 周培公戰死第38章 死守新野(下)第71章 奚落費揚果第58章 試身手第66章 多鐸登城第19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4章 李自成再淪陷迴流寇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31章 華夏無孬種!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11章 英雄的鎧甲第128章 郝搖旗來逼戰第114章 與名豔的三年之約第44章 大玉兒的建議第71章 登陸臺灣第24章 公主死了?第63章 對時局的分析第47章 吃人的圈地運動,罪惡啊!第85章 雙雄會第18章 見證奇蹟,跳過去!第190章 欲言又止第47章 思考該如何以少勝多第73章 皇太極感到委屈的諭旨第71章 奚落費揚果第20章 洪承疇已投降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73章 兄弟相殘的痛苦第59章 敗山賊,威勢立!第130章 藺養成陣亡第84章 龜縮防守第39章 炮臺淪陷第98章 攻佔金華城第38章 擅離職守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160章 大膽地冒險計劃第28章 孔有德自焚第58章 試身手第37章 談妥了第190章 發難!第84章 追殺敵軍!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96章 東廠詔獄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79章 騎洋馬爲國爭光第62章 豪言妙論第87章 周培公戰死第67章 一艘被吹走的船第190章 欲言又止第79章 多爾袞的計劃展開第58章 化敵爲友第26章 與李定國會師第63章 好兄弟之死第67章 心急如焚的往家趕!第51章 人虎大戰第36章 殺得清兵喪膽!第170章 吳三桂蠢蠢欲動第72章 將士們的怨氣第66章 父子並肩作戰第39章 論功行賞第5章 化解阻力第96章 信第44章 大玉兒的建議第58章 化敵爲友第170章 叛徒出賣,襄陽城破第87章 周培公戰死第136章 主動請戰第13章 救出郝搖旗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76章 圍困荷蘭軍隊於孤城第70章 擊敵旗艦第18章 永曆不能把有利形勢變成勝勢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63章 多爾袞狼狽而逃第120章 侯方域第7章 內應被除第37章 戰!第79章 向中軍衝突第40章 詐屍?英雄死而復活?第121章 順治入套了第131章 牛金星的毒計第17章 驕傲宣示——我是大明軍人!第36章 殺得清兵喪膽!第30章 一個請求第128章 捉住溫體仁第100章 返回領地第91章 挫敗敵人陰謀第67章 目標——要兵要根據地第92章 明軍與李自成的決戰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13章 成功逃脫第96章 計議第83章 射郝搖旗第32章 劉妃說壞話第78章 皇太極的囑託第100章 張必武和多爾袞並肩作戰第2章 從悲傷中振作起來的皇太極第58章 試身手第129章 完成任務
第87章 周培公戰死第38章 死守新野(下)第71章 奚落費揚果第58章 試身手第66章 多鐸登城第19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14章 李自成再淪陷迴流寇第77章 沒親情可言的皇太極第31章 華夏無孬種!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11章 英雄的鎧甲第128章 郝搖旗來逼戰第114章 與名豔的三年之約第44章 大玉兒的建議第71章 登陸臺灣第24章 公主死了?第63章 對時局的分析第47章 吃人的圈地運動,罪惡啊!第85章 雙雄會第18章 見證奇蹟,跳過去!第190章 欲言又止第47章 思考該如何以少勝多第73章 皇太極感到委屈的諭旨第71章 奚落費揚果第20章 洪承疇已投降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73章 兄弟相殘的痛苦第59章 敗山賊,威勢立!第130章 藺養成陣亡第84章 龜縮防守第39章 炮臺淪陷第98章 攻佔金華城第38章 擅離職守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160章 大膽地冒險計劃第28章 孔有德自焚第58章 試身手第37章 談妥了第190章 發難!第84章 追殺敵軍!第28章 化干戈爲玉帛第96章 東廠詔獄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79章 騎洋馬爲國爭光第62章 豪言妙論第87章 周培公戰死第67章 一艘被吹走的船第190章 欲言又止第79章 多爾袞的計劃展開第58章 化敵爲友第26章 與李定國會師第63章 好兄弟之死第67章 心急如焚的往家趕!第51章 人虎大戰第36章 殺得清兵喪膽!第170章 吳三桂蠢蠢欲動第72章 將士們的怨氣第66章 父子並肩作戰第39章 論功行賞第5章 化解阻力第96章 信第44章 大玉兒的建議第58章 化敵爲友第170章 叛徒出賣,襄陽城破第87章 周培公戰死第136章 主動請戰第13章 救出郝搖旗第100章 損失七千騎兵第76章 圍困荷蘭軍隊於孤城第70章 擊敵旗艦第18章 永曆不能把有利形勢變成勝勢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70章 殺不殺好兄弟?第63章 多爾袞狼狽而逃第120章 侯方域第7章 內應被除第37章 戰!第79章 向中軍衝突第40章 詐屍?英雄死而復活?第121章 順治入套了第131章 牛金星的毒計第17章 驕傲宣示——我是大明軍人!第36章 殺得清兵喪膽!第30章 一個請求第128章 捉住溫體仁第100章 返回領地第91章 挫敗敵人陰謀第67章 目標——要兵要根據地第92章 明軍與李自成的決戰第41章 釘住阿濟格第13章 成功逃脫第96章 計議第83章 射郝搖旗第32章 劉妃說壞話第78章 皇太極的囑託第100章 張必武和多爾袞並肩作戰第2章 從悲傷中振作起來的皇太極第58章 試身手第129章 完成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