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孫承宗殉國

清軍的攻城只是暫時地停歇了一會兒,接下來展開的是更加猛烈的攻勢。道道雲梯已然立於了高陽城池上,清兵像是蟻羣般魚貫而入。清兵登城了!

一個平民拿着三叉想要去打清兵甲,清兵甲卻是刀一揮,反把這個平民給砍殺了。

而另一個平民是揮舞着木棍衝了上來,他當頭就闢向了清兵甲,清兵甲冷笑一聲,手中的刀一揮,平民手中的木棍就斷爲兩截了。

“啊?”平民滿臉的驚訝,看着手中的斷棍。可是兇殘的清兵甲根本就不給他機會,一刀就捅進了他的身體內,一推他的屍體,就拔出了刀來。

清兵甲不無得意地說:“哼!一羣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就妄想抵抗我大清天兵!可笑至極!”

“呀!”一個手持石塊的青年大叫着衝過來了!其實他大可不必大叫,就算是偷襲,也是可以的!在戰場上不能講什麼正義,講的就是殺死敵人!你大叫引起了清兵甲的注意,那麼就得付出血的代價來。這不,一刀下去,青年倒下了。

“哈哈!沒經軍事訓練的平民就是蠢!哈哈!”清兵甲得意地大笑起來。可是青年並沒有死,他掙扎着去抱住了清兵甲的腳。他大叫:“鄉親們,殺韃子!”

“啊!”清兵甲掙扎着踢着青年,可青年說什麼也不鬆手,他就是用自己這條命來換清兵甲的命。

最後踢不開,清兵甲只好是用刀來殺死青年。青年卻爲兩個鄉親贏得了機會!

但見兩個鄉親是一人持鐵鏟,一人持粗大木頭撲向了清兵甲。“啊”這時,清兵甲臉上露出了恐懼,他大叫:“快來人救我!”話聲未落,鐵鏟是兇猛地拍打在了他的頭上,把他的頭給打偏!而粗大木頭則是揮擊到了他的脖子,把他的脖子給打歪了。

此時,登城的其他清兵見到清兵甲被殺,他們火了!他們上來也把兩個鄉親給殺了。

清兵乙耀武揚威,在一場並不公平的戰鬥中,他們卻以屠殺平民爲能。可是平民團結起來的力量是強大的!不是任由清軍爲所欲爲的!

一個持着荷叉的平民對着清兵乙,清兵乙冷笑一聲,他看不起這個平民!“韃子滾出我們的家園!”平民大叫着撲上來!

“愚蠢!死吧!”清兵乙手中的短槍搠了出來!正中目標一槍刺進了平民的肚子裡。只聽平民大叫:“身後的鄉親爲我報仇!”

“什麼?”清兵乙聽到後一愣,只見一道人影從他的身後閃出來,手中的菜刀就“嗖”的一下,準確無誤地砍在了清兵乙的脖子上。清兵乙睜着大大的眼睛倒在了血泊之中,他充滿的全是驚訝!原來持荷叉的農民只是一個肉盾,真正的殺着是後面的持菜刀平民。

持菜刀的是個賣豬肉的屠夫,他看了一眼爲自己充當肉盾死去的平民,他不由想起這個人對他說:“我做你的肉盾!你一定要殺死這個韃子!因爲剛纔他殺死了我的伯父!我要爲我的伯父報仇!我一人打不過他,只有用這種方法!我們能多殺一個韃子,父老鄉親就多一份安全!就算是以命換命也值了!”

持菜刀屠夫的鼻扇動了一下,他一咬牙,說:“殺一個韃子,父老鄉親就多一份安全!”

他高舉着菜刀撲向了韃子!可是自他殺死了清兵乙之後就引起了清兵的注意了。“嗖嗖嗖”四箭齊射進了他的身體內,他手中的菜刀掉落地上。

他倒下來了,一個風車從他的上衣開口處露了出來,這是他兒子的玩具。他看着風車,似乎看到他兒子在他的豬肉攤前玩着風車到處亂跑。

他還責備:“你這兔崽子!到別處玩去!不要打擾爹做生意!爹以後還要攢錢給你娶媳婦呢!”此時,他的妻子就會過來把孩子拉到另一邊去,說:“走!不要打擾你爹做生意!”而他的妻子對他一笑,他也對她一笑。

他曾經向妻子承諾過,等他們攢夠了錢,就換一間更大的房子,然後呢,就等着兒子長大,娶妻再生個孫子,他倆就能享福了。可是現在……

“對不起!爹,爹不能……兒,娘子……”屠夫頭一歪,他帶着無限的歉意嚥下了最後一口氣。

這簡直是一場屠殺!平民根本就不是訓練有素的清軍對手,可是他們帶着男兒的驕傲,他們要保護父母老小,而拼盡了他們最後的一點力!血不流乾,死不休戰!這就是爲了保衛家園寧死不屈的好男兒們!

孫承宗見到此,他深吸一口氣,同時他也見到了他的6個兒子、兩個侄子、12個孫子和侄孫們爲了保衛家園,全都戰死了。守城的平民們正是感於孫承宗一家慷慨赴死以捍家園,他們也是捨生忘死。

孫承宗大笑起來,說:“伯順兄啊!你在家鄉定興守城時光榮光榮犧牲!現在我孫稚繩到地下陪你!和你一起談論儒家經典!”

孫承宗嘴裡所說的伯順是鹿善繼,伯順是他的表字,蒙古人,本姓寶格(寶古),直隸定興江村人。在崇禎九年的時候,他在家鄉定興守城禦敵,城破犧牲。

孫承宗大叫:“建鬥!止生!你們要爲我報仇!驅除韃虜!”孫承宗他還是大明旗下,箭矢不能讓他移動一步。

建鬥是盧象升的表字,而止生則是孫承宗的好友茅元儀的表字,茅元儀是一位儒將。

“城門破了!”震天的一聲喊。孫承宗知道滿城的百姓都要面對着滅頂之災!他不由是老淚縱橫,痛恨自己不能保住家鄉。

孫承宗再往城門處望去,見到城門處鞏成了一道人肉長城,這一道人肉牆壁隨着清軍的長槍和利刃攻擊之下,一個又一個的倒於了血泊之中。可是他們之中沒有一個人後退,他們依舊頑強地捍衛着家園。

一寸河山一寸血!敵人只有踏着他們的血踏着他們的屍體才能前進!頓時,城門前堆滿了屍體,守在城門前的平民們前仆後繼地全部壯烈犧牲。

多鐸已下了命令,要生擒孫承宗。所以清兵是朝孫承宗圍了上來,他們都是捲起了衣袖,在他們看來,孫承宗一個七十六歲的老頭子,且又是一個儒生,他能有多大的能耐啊?還不是手到擒來?

可他們錯了!當先撲來的一個人,被孫承宗眼疾手快,一刀給剁翻於地。有一個清兵射來一箭,想救同伴,可遲了。這一箭射進了孫承宗的持刀的右手。孫承宗並沒有放下手中的刀,哪怕持刀的右手還在不斷地流着血。

可接下一起撲上來的就有五個清兵,他們力大無窮,這一下,孫承宗再也反抗不了,被他們給擒住了。

清兵把孫承宗押往去見多鐸。孫承宗在走的時候,見到屍體堆中還有一個微弱的聲音,看來人並沒有死!

“我去殺了他!”清兵叫了一聲,提着長槍就要到發出聲響處。孫承宗這一下聽清了他說的是:“保衛家園……”

孫承宗大叫:“不要!”想要阻止清兵殺死垂死的同鄉,可是清兵已經翻開了死人,對着奄奄一息的平民一槍刺了進去。

“咯嚓!”孫承宗本來剩下的牙齒已然不多,可還是咬得格格作響。

多鐸一聽說抓住了孫承宗,多爾袞曾經說過要是能勸降就勸,勸不了就殺。他便立即通知了多爾袞。多鐸派人好生寬待孫承宗。

多爾袞前來勸孫承宗投降,孫承宗嚴詞拒絕了。有清將向他索要金銀,可是孫承宗卻斥責了這個清將。“狗臊奴,不知道天朝有個沒有金銀的孫閣老?”

多爾袞便下了殺孫承宗的命令,出於對孫承宗的尊敬,允許他自殺。先前孫承宗曾經三次上吊都被清兵救了下來,直到多爾袞的命令下達了,便以繩子爲圈,套在脖子上,令孫承宗投繯而死。

張必武在火速地趕往高陽城途中時,他聽聞了高陽城被攻破了,而且聽說了高陽人爲了保衛家園的英雄事蹟,他感到了敬佩,他率領全軍向高陽拜了數拜。最後張必武只好回去向盧象升覆命。

張必武則是憂心忡忡的,因爲他怕盧象升獨木難撐大廈將倒的感覺會變得更強烈,這樣會把盧象升引到死路上去。

張必武快速地回到了盧象升的駐軍之中,他向盧象升一拱手,然後說:“制臺大人,孫閣老……”

盧象升見到了張必武的樣子已經明白是怎麼回事了,他在派張必武迅速地去解救孫承宗的時候本就不抱太大的希望。

“唉!”盧象升嘆氣了,說:“好!好!陣亡沙場也是一種幸運啊!瓦罐不離井上破,將軍難免陣前亡!唉!與其緹騎逮入京斬於市,不如光榮陣亡!”

“什麼?”張必武一聽驚了,他知道盧象升這段時間都在長吁短嘆的,他情緒異常的低落,再照這樣的情形發展下去,盧象升也只有陣亡,全軍也只有覆滅一途啊!

偏偏最糟糕的是盧象升的感嘆讓一個人給聽去了,這就加速了盧象升的敗亡……

第25章 吳三桂兵圍總兵府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96章 乘船逃跑的德川綱吉第20章 洪承疇已投降第42章 團結一致對敵第9章 奪取指揮權第90章 馬隊第19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69章 與荷蘭海軍交鋒第34章 錦州城內清軍出來偷襲第70章 戰火暫熄第92章 張必武斬將,唐軍士氣大漲第70章 心堅如磐石怎能說動?第66章 褒獎的聖旨解大難第170章 到達科爾沁第61章 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52章 多鐸出擊第61章 不能改變多爾袞的想法第11章 得離虎穴第80章 栽贓第46章 濟爾哈朗的自殺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139章 擒獲緬甸國王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12章 快逃第122章 順治中伏第29章 揪內奸第51章 各國的不安第110章 穩定江南第19章 百姓們的殷切期望第20章 揚眉吐氣的一戰終獲大勝第110章 穩定江南第45章 濟爾哈朗的調查第15章 彈劾第90章 要奪皇后鳳駕第75章 決定前往瀋陽第3章 清騎強突方陣第99章 撕破臉皮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83章 聯合吳三桂成關鍵第26章 救出張必武第110章 哀民之多艱!第31章 揮淚斬妻弟第19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80章 人牆第18章 以南城爲突破口第33章 孫可望欺主第130章 吳三桂的準備第87章 勸說吳三桂(下)第35章 侯方域的歹心第71章 奚落費揚果第29章 用天下作嫁妝第9章 首戰告捷第170章 李自成據北京第86章 說服第67章 一艘被吹走的船第40章 沮敵軍士氣第126章 最後的溫存第29章 尼堪出動第12章 快逃第15章 童子軍出戰第82章 辱罵第94章 爲了保命第54章 鳳陽祭帝陵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48章 藏寶第11章 得離虎穴第6章 盧象升受到打擊第115章 洗脫冤屈第53章 如願以償第37章 裝神弄鬼第25章 劊子手李成棟伏法第90章 高興的崇禎第66章 乘船出發第133章 皇太極勝利的信心第24章 弘光政權覆滅第96章 各懷鬼胎第156章 京城處於風雨飄搖中第63章 攻擊瑞典軍團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136章 還以顏色第89章 懷疑第47章 死念生第41章 公主到來第143章 吳三桂最後的奮起第19章 屯兵太原城下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51章 哭訴第116章 中了洪承疇的計被套話了第43章 退出新野第111章 解救與反解救的較量第90章 馬隊第35章 行刑第22章 宋獻策第28章 得猛將第36章 生死與共的好友第170章 叛徒出賣,襄陽城破
第25章 吳三桂兵圍總兵府第74章 爲女兒着想的崇禎第96章 乘船逃跑的德川綱吉第20章 洪承疇已投降第42章 團結一致對敵第9章 奪取指揮權第90章 馬隊第19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69章 與荷蘭海軍交鋒第34章 錦州城內清軍出來偷襲第70章 戰火暫熄第92章 張必武斬將,唐軍士氣大漲第70章 心堅如磐石怎能說動?第66章 褒獎的聖旨解大難第170章 到達科爾沁第61章 大丈夫有所爲有所不爲第152章 多鐸出擊第61章 不能改變多爾袞的想法第11章 得離虎穴第80章 栽贓第46章 濟爾哈朗的自殺第66章 大明朝的又一個危機第160章 李巖來解圍第139章 擒獲緬甸國王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12章 快逃第122章 順治中伏第29章 揪內奸第51章 各國的不安第110章 穩定江南第19章 百姓們的殷切期望第20章 揚眉吐氣的一戰終獲大勝第110章 穩定江南第45章 濟爾哈朗的調查第15章 彈劾第90章 要奪皇后鳳駕第75章 決定前往瀋陽第3章 清騎強突方陣第99章 撕破臉皮第89章 取得李自成的信任第83章 聯合吳三桂成關鍵第26章 救出張必武第110章 哀民之多艱!第31章 揮淚斬妻弟第19章 仇人見面分外眼紅第49章 停止自相殘殺第80章 人牆第18章 以南城爲突破口第33章 孫可望欺主第130章 吳三桂的準備第87章 勸說吳三桂(下)第35章 侯方域的歹心第71章 奚落費揚果第29章 用天下作嫁妝第9章 首戰告捷第170章 李自成據北京第86章 說服第67章 一艘被吹走的船第40章 沮敵軍士氣第126章 最後的溫存第29章 尼堪出動第12章 快逃第15章 童子軍出戰第82章 辱罵第94章 爲了保命第54章 鳳陽祭帝陵第150章 身軀雖滅,漢魂不死第48章 藏寶第11章 得離虎穴第6章 盧象升受到打擊第115章 洗脫冤屈第53章 如願以償第37章 裝神弄鬼第25章 劊子手李成棟伏法第90章 高興的崇禎第66章 乘船出發第133章 皇太極勝利的信心第24章 弘光政權覆滅第96章 各懷鬼胎第156章 京城處於風雨飄搖中第63章 攻擊瑞典軍團第10章 劉宗敏決意進攻第136章 還以顏色第89章 懷疑第47章 死念生第41章 公主到來第143章 吳三桂最後的奮起第19章 屯兵太原城下第40章 爲了功業而拜師學藝第51章 哭訴第116章 中了洪承疇的計被套話了第43章 退出新野第111章 解救與反解救的較量第90章 馬隊第35章 行刑第22章 宋獻策第28章 得猛將第36章 生死與共的好友第170章 叛徒出賣,襄陽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