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書香世家

“五、五娘子,你終於肯開口說話了。”

崔媽媽有些激動,聲量也提了不少,驚得守門的丫頭急忙跑進來。看崔媽媽在韶華的牀前走了好幾圈,還以爲出了什麼事,最後韶華耐不住她們騷擾。

“崔媽媽,我要休息了,明日早起得去給……阿孃請安。”韶華有些轉不過口來。

好在崔媽媽也沒細察,要知道能讓五娘子開口說話,她覺得這些日子的嘮叨也不算辛苦了。連聲應好,想讓個小丫頭留下來守夜,最後還是讓韶華給拒絕了。崔媽媽有些怏怏,但想着明日可以回二夫人面前討個彩頭,臉上都笑開花,再三叮囑夜裡要是起身,大聲喚一聲便可,不必自己跑出來。得韶華不耐煩的臉色,她才帶着丫頭們離開。

一等房門被關上,門外的影子漸遠,韶華才從被子裡重新出來。

從病癒可以下牀以後,她足足當了大半個月的啞巴,聽着崔媽媽閒碎家常,對新身份也知曉一二。祖父李先揚是前些年告老退朝的閣老,原本李閣老德高望重,在朝廷中威信極好,但爲了子孫前程着想,他遞了奏摺懇請告老歸家。皇帝不捨得,但李閣老的長子李良勳現任鴻臚寺卿,嫡長孫李斯晉三元及第卻自請外放的狀元郎,更有三子名下的嗣子李斯年,竟是與李斯晉同年的探花郎。

那一年,皇榜一貼,整個京城都轟動起來。

這可不僅僅是一門三進士的是,一甲三個名次,李家就佔了倆,而且還是叔伯兄弟。一時間李家的門檻險些被紅娘們踩平了,不管是嫁了個郎君,這都是極有光彩的事情。就連達官貴人們也都動了心思,讓後宮娘娘幫忙撮合自家女兒和李家的事。向來低調的李家卻忽然唱了回高調,先是李閣老上奏告老還鄉,未等皇帝准奏,便宣佈了長孫李斯晉與定西將軍長女辛子萱的親事。衆人都琢磨不清,一個穩坐高臺的閣老怎麼跑去跟鎮守西北的將軍結親了。

旁的人糊塗,皇帝可清楚,定西將軍在武將心中聲望極高,行軍打仗極有天賦。只因爲娶了外族女子,得京中人所不親,所以自請戍守邊關。也正因爲有定西將軍在川北鎮守,朝內才能安穩如斯,但其爲人跟李閣老一般,都是低調內斂。這兩人要是聯手,怕是朝廷風向也得倒一邊。

所以皇帝立刻同意了李閣老的奏摺,剛剛成親的李斯晉又同時上請外放,一時間京中貴人不得已將目光轉移到李斯年身上時。卻發現探花郎早在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斯晉身上時,他以身患惡疾爲由,到山西養病去了。

就在衆人對李家自毀前程的舉動感到惋惜時,有人卻指出李閣老的高明之處。

且不說李閣老年事已高,他若在位,怕是李斯晉李斯年就是出仕,皇帝也不會委以重任,哪有一朝祖孫四人皆身委重職的道理。就算朝中人不戳他脊樑骨,皇帝心裡也覺得不安。李閣老一退,卻給長孫找個大靠山當岳丈,因定西將軍身處北川,就算職位再高也威脅不到朝臣,所以對剛剛出仕的李斯晉來說不可謂是好岳家。更重要的是,皇帝至今未立太子,而皇長子和皇二子年紀相當,母家都一樣顯赫,萬一站錯隊,將來的仕途就算栽進去了。

李斯晉一走,但任期一滿,回朝述職時,新帝在位,自然會加以提拔。而李斯年的病是真是假,沒人得知,有人說李斯年是裝病潛逃,爲的也是讓李斯晉在朝中好一展宏圖。有人卻說李斯年是真的生病,否則李斯晉都自請外放了,他怎麼還不回來。

原本是一門三進士的光耀大事,落到最後,退的退,病的病,走的走,李家仕途反而不如李閣老在位時風光。

可這都是李家在仕途上的事情,許多人都忘記了,李先揚的本家在山西,可是有名的晉商。族中衆人單李先揚這一支入仕,其他的多是當地鄉紳富商,就是舉家離朝也餓不着他們。

只是韶華哭笑不得的是,她竟然成了自己上輩子嫡親姐姐的小姑子。雖說她接受了新的身體和容貌,可她心裡還是清楚自己是誰。有一日路過門口的丫鬟嘴碎,說到定西將軍夫婦在府上做客。她二話不說,連外衣都沒穿好,發了瘋似的想往大院跑,她已經兩個多月沒見到父母了,他們定然以爲她死了,不知該多傷心難過。

可是她還沒跑出自己的小院子,就讓人給擋了回來,她極力哭喊着要出去見父母,可沒人理會她。淩氏接到消息趕來時,看着臉色憔悴,淚眼滂沱的韶華,想起她當年剛剛被接去普安的時候,眼眶一酸,抱着她哭說再也不會拋下她。淩氏見她胡言亂語,生怕又惹着過路神,又請來得道高僧做了七七四十九天的水陸道場。

從此之後,韶華的一舉一動都成了衆人矚目的對象,也徹底打消了她想潛逃的念頭。

一大清早,崔媽媽便過來給韶華穿衣打扮,原是久病多日的羸弱身子,在崔媽媽的妝點下硬是顯得有幾分柔柳婀娜的樣子。這是韶華第一次踏出院子,不單是她激動,就連崔媽媽也興奮不已。

許是擔心韶華久病初愈,不勝體力,她一出門便有兩個粗壯的婦人擡着步輦等在外頭。韶華不慣被人這麼伺候着,可想着自己的力氣確實不如以前,也懶得跟崔媽媽爭辯,被攙着上輦,搖搖晃晃地擡到淩氏的院裡來。

她纔下來,早有人候在門口,看到她興奮地跑上前攙扶。

韶華心裡苦笑,這是什麼待遇,當初她被聖上封爲郡主時,也不曾被人這麼小心翼翼地扶着,頂多是語氣上更爲尊敬些,那想到一個大臣府裡竟然是這麼多規矩。

其實韶華不知道,平日裡確實也沒有這麼多規矩的,只不過是體諒她第一次來請安罷了。

她一進門,便看到淩氏高坐在上位,臉上堆滿笑容,跟身邊的少女正說得開心。韶華擡起步子猶豫了一下,崔媽媽已經在門口開聲了,“二夫人,三娘子,五娘子來了。”

淩氏聞聲,急忙擡頭,看着小女兒在門口怯怯生生不敢進門,大女兒卻婉約柔然,一派大家閨秀的模樣,心裡有些酸。到底不是在自己身邊長大的孩子,才一回來又是生病又是受驚,往後的日子定要加倍補償她纔是。“快、快進來,讓阿孃好好看看你。”

韶華並不知淩氏的心裡複雜的心裡鬥爭,只想着要怎麼行事纔不至於讓人以爲她又犯了癔症,想起這陣子又是僧人又是道士,每日圍着她念經噴口水,要不是病得虛弱無力,她早就把他們給趕跑了。

韶華頑強的求生意識讓淩氏更加篤信這都是神力所爲。

“阿、阿孃萬福。”在崔媽媽的攙扶下,韶華走到淩氏跟前,盈盈地朝她一拜。起身看着明眸皓齒的麗人,也緩緩俯身點頭,“見過三姐姐。”

難得韶華肯開口說話,還這麼主動來給她請安,昨夜得到消息的淩氏險些興奮得睡不着覺。“快、三娘,快把你妹妹扶起來。”

綰華在李先揚的孫輩中排行第三,比韶華年長兩歲,在韶華被送往普安凌家時,她也只是開始懂事。

只是印象中自己有個妹妹,後來見過幾次,可每次她歸家總是要把李家嚇得人仰馬翻,漸漸地她也就沒再見過這個妹妹了。沒想到時隔多年,再重新見着她已經是個亭亭玉立的少女,眉眼之間,比她和李八郎李斯陌更像淩氏。特別是那雙眼睛,盈盈中帶着慵懶,莫名讓人覺得親和。

“五妹妹快起身,咱們又是嫡親的家人,無需行這些虛禮。”綰華做足了長姐的模樣,拉着她的手,到一旁坐下,關心地問:“你這一回生病可沒少把阿孃嚇着,家裡人都爲你擔心,好在天佑善人,你可算是好起來了。”

韶華有些不自在,想抽回被她緊握的手,可綰華捏得緊,她掙脫不開,“讓阿孃、姐姐擔心了。”

“傻瓜,你跟三娘都是阿孃的女兒,怎麼會有不擔心的理。都怪我,我真恨不得這場病生在我身上,你也不用這般痛苦。”淩氏說着,不自覺用手絹掖了掖眼角。

綰華連忙起身安慰淩氏,韶華低着頭,揉着小手絹,心裡憋得慌。雖說上輩子出嫁前,母親沒少給她惡補這京城世家裡的規矩,那個時候她已經聽得天花亂墜,可好歹她是以羅布族的身份出嫁,據說王府還特意給她請了羅布族的廚子。讓她偶爾裝個正經淑女,她還是可以勝任,可每天要這麼文縐縐,扭扭捏捏地說話做事,她怕過不了幾天“癔症”又得犯了。

“阿孃,你無端說這些做什麼,難道你病倒了,五妹妹心裡就好受嗎?如今五妹妹已經回家,身體也康健起來,往後咱們過好日子便是了。”綰華悄悄伸腿踢了韶華一下,見她漠然擡頭,連忙給她使眼色。

韶華這纔回神,忙跟着安慰:“阿孃,你別擔心了,我沒事。”

淩氏見兩個女兒一左一右依偎在自己身邊,頓時覺得無比的幸福,於是破涕而笑:“三娘說得好,五娘,你現在是回家了,往後不要再拘謹生外,要知道這裡是你家。”

那我可以不穿這種麻煩的衣裳,每天出去騎馬嗎。韶華在心裡默唸着,臉上卻乖巧地說道:“我知道了。”

一陣母女交心的天倫之樂後,綰華忽然朝門外望了一眼,皺眉道:“哼,錦華這丫頭,今兒怎麼這麼晚,莫是賴牀了!書語,去看看怎麼回事!”

“是。”名喚書語的少女走出來,給衆人行了一禮,轉身要走,卻聽到院子裡傳來一陣歡快的笑語。

第二百五十五章 醉翁之意第四十一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七章 伊人紅裳第二百九十章 流言蜚語第四百零三章 欽天監之死第七十三章 亂點鴛鴦譜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喪第一百零八章 邂逅第一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血濃於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奸細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抱倆第二百零二章 生活要節制第三百八十章 李家幼兒園第三百九十二章 舍子救母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喪第二百五十八章 夫君好體貼第三百四十七章 患難之交第一百三十八章 多羅使臣第三百八十章 李家幼兒園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葉草第一百六十五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章 天花第二百六十六章 真戲假作第一把一十五章 託病相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狐狸尾巴第三十八章 揣測第三百三十五章 言不盡天事第一百零二章 禍起穗鳳第一百一十九章 直鉤釣魚(一第二百五十章 空穴來風第二百六十九章 滿月風波(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酒裝醉第六十六章 好事多磨第八十二章 納妾第二百六十九章 滿月風波(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眼線第二百九十一章 賀家郎君第三百四十章 波濤暗涌第二百零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三章 難產第二百零三章 當家主母第三百零九章 虎符第二十四章 內務第三百零二章 休書第二百四十章 外室第六十一章 人販子第七十五章 出征第十九章 琵琶語凝第二百八十一章 罪有應得第二百五十二章 君臣(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妒婦不好惹(一)第八十八章 燾園風波第二百五十章 空穴來風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釁(一)第八十二章 納妾第二百三十五章 加罪何無辭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題(三)第一百零三章 奔走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回女土匪第三百九十九章 暗送秋波第一百零九章 打入冷宮第三百三十四章 夜入白山第三百八十五章 知錯就要受罰第三百零三章 可憐父母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妒則生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好心沒好報第一百八十章 栽贓第七十五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九章 離家出走,說走就走第六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剛經第二百五十四章 尋人啓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賀家郎君第一把一十章 回孃家第八十章 名落孫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夫君好體貼第一百五十五章 遺詔第十章 劉家郎君第二十五章 英華郡主第九十九章 閒來好養肉第二百七十六章 徐氏的報復(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芙蓉閣(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手第二百八十六章 由妒生恨第二十三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挑釁(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狗頭軍師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抱倆第三百九十五章 同命蠱(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生死有命第三章 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五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七十六章 徐氏的報復(一)第四百零四章 中邪
第二百五十五章 醉翁之意第四十一章 陰差陽錯第一百三十七章 伊人紅裳第二百九十章 流言蜚語第四百零三章 欽天監之死第七十三章 亂點鴛鴦譜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喪第一百零八章 邂逅第一章 既來之則安之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手第三百七十八章 血濃於水第三百三十一章 奸細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抱倆第二百零二章 生活要節制第三百八十章 李家幼兒園第三百九十二章 舍子救母第一百六十九章 國喪第二百五十八章 夫君好體貼第三百四十七章 患難之交第一百三十八章 多羅使臣第三百八十章 李家幼兒園第三百三十九章 無葉草第一百六十五章 密謀第二百八十章 天花第二百六十六章 真戲假作第一把一十五章 託病相思第一百四十四章 狐狸尾巴第三十八章 揣測第三百三十五章 言不盡天事第一百零二章 禍起穗鳳第一百一十九章 直鉤釣魚(一第二百五十章 空穴來風第二百六十九章 滿月風波(一)第一百四十九章 借酒裝醉第六十六章 好事多磨第八十二章 納妾第二百六十九章 滿月風波(一)第二百一十五章 無孔不入的眼線第二百九十一章 賀家郎君第三百四十章 波濤暗涌第二百零五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三百五十三章 難產第二百零三章 當家主母第三百零九章 虎符第二十四章 內務第三百零二章 休書第二百四十章 外室第六十一章 人販子第七十五章 出征第十九章 琵琶語凝第二百八十一章 罪有應得第二百五十二章 君臣(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妒婦不好惹(一)第八十八章 燾園風波第二百五十章 空穴來風第二百六十二章 交易第一百五十七章 挑釁(一)第八十二章 納妾第二百三十五章 加罪何無辭第二百二十八章 無題(三)第一百零三章 奔走第六十三章 年禮第三百二十七章 當回女土匪第三百九十九章 暗送秋波第一百零九章 打入冷宮第三百三十四章 夜入白山第三百八十五章 知錯就要受罰第三百零三章 可憐父母心第二百一十六章 妒則生怒第三百四十四章 好心沒好報第一百八十章 栽贓第七十五章 出征第三百六十九章 離家出走,說走就走第六十四章 風口浪尖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手第二百三十二章 金剛經第二百五十四章 尋人啓事第二百九十一章 賀家郎君第一把一十章 回孃家第八十章 名落孫山第二百五十八章 夫君好體貼第一百五十五章 遺詔第十章 劉家郎君第二十五章 英華郡主第九十九章 閒來好養肉第二百七十六章 徐氏的報復(一)第一百二十七章 芙蓉閣(二)第二百三十一章 下馬威第一百七十六章 交手第二百八十六章 由妒生恨第二十三章 花落誰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挑釁(二)第二百一十四章 狗頭軍師第二百七十二章 三年抱倆第三百九十五章 同命蠱(一)第三百九十一章 生死有命第三章 下馬威第三百四十五章 暴風雨前的平靜第二百七十六章 徐氏的報復(一)第四百零四章 中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