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兩院制

“當真如此?”

聽罷之後,謝方叔已然是一身冷汗。

他雖是猜測過這赤鳳軍或許會徹底控制住關中一代,然後一如當初的西軍姚家、蜀中吳家一樣,成爲雄霸一方的軍閥,卻沒想到這蕭鳳竟然會有如此野心,居然想要將漢中也一起控制住。

更關鍵的是,若是被那女子侵入川蜀之中,只怕這川蜀一代也難以說明究竟屬於誰的了。

“沒錯。當真如此。”姚世安咬牙切齒的回道。

謝方叔雙眉緊蹙,已然是忐忑不安:“若是這樣,那我們只怕只有將此事向官家稟報了。”復有擡起頭看着姚世安,又是一把將其拉住,然後帶着他朝着遠處的垂拱殿走去,訴道:“而你就陪我去見一下官家,告訴他川蜀一代的狀況。”一邊走,口中還一邊嘀咕着:“這一次,我等再也不能繼續放縱了,必須要着手處理赤鳳軍的事情。”

姚世安在旁聽着,已然是感覺害怕無比。

這話本就是他掐頭去尾所說出的“事實”,其中還有很多關鍵的地方根本未曾細說,若是當真被人看出來,那他到時候只怕會死無葬生之地。

謝永康身份低微,更無進入垂拱殿的權力,只好爲自己的好友祈禱。

“好友。希望你這一次,能夠平平安安的度過這一次劫難。”

不管整個事態到後來會如何發展,作爲挑起整個事情開端的姚世安,都註定會沒有多少安寧的時日。

…………

垂拱殿之內。

趙昀聽姚世安將整個“事件”的來龍去脈說個清楚之後,立時勃然大怒:“此事爲何未曾稟告給我?”

那川蜀一代發生如此大事,他竟然絲毫不知,一想到自己竟然被矇騙到這種程度,趙昀便火冒三丈,心中生出殺人之感。

姚世安不免叫屈,又道:“關於此事,我記得餘玠、王堅兩人曾數度書信發往臨安城,但是都石沉大海。之後實在是被逼得沒辦法,方纔令我率領麾下人馬,來到這臨安城之內。”

“哦?原來是這樣?”趙昀蹙眉,復有看向謝方叔,問道:“那你可知此事?”

謝方叔搖搖頭,回道:“我也是第一次聽到。”

“第一次?那川蜀一代,究竟是歸誰負責的。”趙昀再度逼問道。

謝方叔話語一凝,這纔回道:“啓稟陛下,若是我沒記錯的話,此事應當是由丁大全負責的。”

爲了避免權力歸於一人,趙昀這一次提拔了三人,其一乃是董槐,負責軍隊改革以及後勤之事,其二乃是丁大全,負責邊陲之地的軍政策劃,其三乃是謝方叔,負責朝中內政問題。

如此三人齊力,自然能夠確保朝中安然無虞。

但是誰也未曾想到,就是這其中之一,竟然做出了這等欺上瞞下、禍亂天下之人來。

“董宋臣,你速速給我將丁大全給我召來。”

趙昀一臉冷漠,平靜的面龐之下,卻是暗藏着一股令人感到害怕的壓力。

董宋臣自是感到周遭氣氛嚴肅,連忙便連滾帶爬的從殿中離開,趕往丁大全的傢伙,心中暗想:“果然。看樣子那丁大全只怕也得瑟不久了。若是這樣,那我只怕便要儘早脫離他。要不然等此人被髮配邊疆的話,只怕我也會被牽連在一起。”

他也不是什麼正人君子,不過是一個貪財好色的太監罷了。

之前之所以和丁大全多次合作,也不過是因爲丁大全能夠令他掙到錢罷了,但若是牽連到自己,那便只有放棄這一種做法。

董宋臣在朝中見多了這種事情,自然是見怪不怪。

果不其然,那丁大全一來此地,便感覺氣氛無比嚴肅。除卻了趙昀之外,還多出了謝方叔以及姚世安兩人。這兩人目光始終盯着他,讓他感到甚是不安。

“啓稟陛下,不知陛下召我前來,究竟所爲何事?”

丁大全復有凝目看向趙昀,卻在觸及對方那冰冷的雙眸時候,感覺體內血液一瞬間盡數凝結,幾有窒息之感。

“告訴我,那赤鳳軍,究竟是怎麼回事?”

一揮手,趙昀已然將手中的一卷《資治通鑑》直接丟到丁大全臉上,讓丁大全一連無措的站在原地。

直到現在,他還沒有弄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

謝方叔眼見丁大全茫然無措,便從旁插嘴說道:“關於川蜀,爲何你未曾將赤鳳軍佔領漢中一帶的事情,告知陛下?”

“赤鳳軍?”丁大全口中呢喃了一下,這才恍然大悟起來,復有對着趙昀俯身一拜,又道:“啓稟陛下。此事確實是我處事不利,但臣以爲這件事情,臣並未做錯。”

趙昀輕斥一聲,訴道:“並未做錯?難道你要朕坐視那赤鳳軍壯大起來,然後奪了朕的江山?”

“沒錯。如此嚴重的事情,你卻私相隱藏,究竟是做的什麼打算?”謝方叔在旁辯駁道,卻是難掩心中慾念。

若以權力而論,他和丁大全可是競爭對手,如今抓住對方這個缺陷,便打算一鼓作氣,直接做掉對方。

丁大全卻是思維敏銳,立時回道:“江山?陛下!您可別忘了,那蕭鳳不過是一介女子,其麾下更無子嗣,如何能夠當得了皇上?縱然她有此打算,但是在這天下洶洶之前,她又如何能有機會,成爲皇帝?更何況那漢中之地,早被蒙古佔了去,他赤鳳軍如今卻是將其攻下,重新歸入我朝之中,如此一來豈不是喜事一樁?”復有躬下身來,卻是對着趙昀盈盈一拜,訴道:“陛下,既然這蕭鳳如今攻陷漢中,我等若是毫無表示,豈不是可惜了?不如藉此機會,彌合雙方關係如何?”

“哦?這事如何算是喜事?”

謝方叔撇撇嘴,卻是有些不甘。

不過是輕輕鬆鬆幾句話,丁大全便扭轉局面,將先前瞞報之事改爲表彰赤鳳軍之事,這般話術倒也着實厲害。

“怎的不算?難道那蕭鳳,便不是我朝晉王嗎?她既然爲我朝開疆拓土,那我等若是不予以封賞,如此舉動若是教士卒聽了,豈不會寒了他們的心?至於那等竊據江山、問鼎天下,難保不是蒙古之人散播的謠言。畢竟那蕭鳳若是當真想要稱帝,她早就可以稱帝了,又何須等到現在?”冷哼一聲,丁大全直接反駁道。

謝方叔被這一懟,也說不出話來。

聽了丁大全這一番說辭,趙昀也開始覺得自己先前反應是否太過敏感。

再怎麼說,那蕭鳳也不過是一個女子,既然是一介女子,那便在某些方面難以和男子比肩。

譬如這子嗣問題。

且不論蕭鳳是打算自己生,亦或者是收養,光是如何平衡子嗣出現之後,赤鳳軍內部的勢力平衡問題,就足夠讓人頭疼的,之後如何將位置傳給自己的後代,也是一個極其棘手的問題。

所以蕭鳳乾脆放棄了這個追求,反而開始着手締造一個基於集體決策的政治制度。

目前來看,這個政治制度尚算可以,至少在關中一代,這個集體決策、主席輪職的制度,還是運行的相當不錯。

姚世安眼見兩人心有所動,不免感到有些着急,從旁勸道:“但是那赤鳳軍成長速度太快。若是不予以牽制,只怕日後恐有大患。”

“沒錯。這赤鳳軍雖是名義上,尚且算是我朝一員。”

謝方叔也從一邊幫襯道:“但是你也知曉,這赤鳳軍自成一體,不僅僅到處興修學校,更是廣開科舉制度,以每年一次的高頻率招攬賢才。若有中者,立時授予官員,毫無遲疑。至於其內部,更是設有諸多官職,皆和我朝不盡相同。若是放任自留,難保這赤鳳軍不會成爲下一個西夏。”

自董槐遭到彈劾被迫離開之後,這丁大全便在朝中肆無忌憚擴張着自己的勢力。

他若是不奮起反抗,只怕自己手中的權力,也要被對方給奪了去。

丁大全一時啞然,卻也難以無視。

關於赤鳳軍之事,他們早就派遣了大量探子潛入關中,四處蒐羅關於其內部的消息,對於其種種和宋朝制度迥異之處,莫不是熟悉無比,完全可以說是兩種截然相反的制度。

宋朝制度,採取的乃是三省六部的政治制度,但其權力卻都出於皇帝之手,除非是得到皇帝允諾,否則政策便無法得到推行。

而赤鳳軍,採取的卻是以參政院和行政院爲首的兩院制度。

參政院,顧名思義,擁有參與政治的權力,而若要成爲參政院一員,唯有入赤鳳軍之內服役三年,外加通過科舉制度考覈,方纔准許成爲其中一員。

而成爲參政院之後,便可以享有諸如設立法律條文、監督官員等等權力,進而限制地方官的權力,令其無法胡作非爲。

至於那行政院,卻是直接仿照宋朝制度而來,譬如防禦使、指揮使、縣丞、通判之類的,原樣套搬,只不過爲了防止官員在地方做大,所以採取的乃是輪職制度,以六年一輪職,每到一定期限之後,便需要重新遴選。

如此上下相制,方纔確保了整個赤鳳軍的穩定運行。

第二百五十七章開始行動第一百九十六章允諾第二百八十七章來者是客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五十八章星夜有人蹤,火器新設想第十一章老驥伏櫪起,鋒芒磨礪出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一百三十八章臨安中煙花易冷,廟堂內羣臣爭論第三十八章米鋪的變化第九十八章找李魄詢問真相,抑感性國法爲重第一百二十一章變局動棋局難測,劍氣出終盤遭毀第二十七章繼承人第三百六十一章該走了第一百一十九章真正的面目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六十四章背後的謀劃第五十四章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一百零五章最後的騎兵(一)第兩百三十二章舊仇新恨第四百三十三章木箱第一百二十三章雲頂山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二章求勝利謀略爲先,拼真元結果彰顯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三十八章乘勝追擊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三十二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兩百四十章勝負未分第三百二十五章泉州之變(四)第一百六十九章昔日的“宿敵”?第四百三十六章發生的事故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二十一章聚衆人開會立教,組織架構已然成第九十九章敵我難辨糾纏中,諸將齊出鬥生死第二十章演武場,角力正當時第一百一十二章定邊軍英靈安息,遇韃子首開戰鬥第一百七十七章降臣?忠臣?第六十二章離開第一百三十五章秋天到了第三百一十九章改朝換代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七十六章死戰第三百零八章傳功第九十八章陰謀現金剛怒目,八厷弓神威盡展第二章摩崖刻經藏遺蛻,鉗制奸細有妙物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二十七章隆興寺銅像傾倒,滅菩薩遺恨未消第四十章兵發直指榆社城,重回山廟定分途第二百七十五章不行!第一百零八章奪城潼川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七十章正回去,路上遇車隊第十八章大病生,誰知是禍福?第四十六章禍心暗藏爲細作,慧眼明辨知真假第一百四十一章驪山中神箭誅龍,黑龍活危機臨頭第六十八章爲成功捐贈開啓,鋼鐵廠再生事端第一百八十九章神秘之人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第十三章淨火焚世中,驅逐韃靼時第七十九章瘋了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三十三章叢林遇騎兵,一人鬥三騎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七十九章九幽冷火邪魅中,月華天落滅瘟屍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一章莫問尊客行,世間無常日第二十六章新勢力,繁雜千節扣第一百一十三章店家內解化神仙,傲徠峰玉鑰入手第二十七章烽火狼煙又一年,可憐騰挪回原點第十六章兩萬精兵已入境,兵鋒直指汾州城第九十七章神醫出干戈平息,談摯友方知世情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一百二十七章入均州驚見張威,洽談中方知緣由第四百三十五章海攻第一章鐵騎縱橫處,月出星飛揚第八十四章全軍動主力盡出,赤芒顯雙雄現身第九十二章通遠縣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四百四十二章自殺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添一人第三十一章鋒芒交錯處,戰場幾人歸第八十五章可汗病羣臣騷動,元庭中陰謀涌動第兩百三十八章君臣相和第四十三章換城之計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二百六十章拉攏第二百一十二章兵對兵,將對將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七十六章局中局,謎中謎第八十四章肆掠起全局崩潰,攻未止劍指太原第八十五章四方如雲涌,天下棋局成
第二百五十七章開始行動第一百九十六章允諾第二百八十七章來者是客第一百二十五章聞消息擴軍開始,爲南下籌謀四川第五十八章星夜有人蹤,火器新設想第十一章老驥伏櫪起,鋒芒磨礪出第十三章冷眼旁觀第一百三十八章臨安中煙花易冷,廟堂內羣臣爭論第三十八章米鋪的變化第九十八章找李魄詢問真相,抑感性國法爲重第一百二十一章變局動棋局難測,劍氣出終盤遭毀第二十七章繼承人第三百六十一章該走了第一百一十九章真正的面目第十九章軍陣穩如山,神通威如火第三百八十八章入住臨安第六十四章背後的謀劃第五十四章第七十章魔網難逃第一百零五章最後的騎兵(一)第兩百三十二章舊仇新恨第四百三十三章木箱第一百二十三章雲頂山之戰(一)第一百二十二章求勝利謀略爲先,拼真元結果彰顯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三十八章乘勝追擊第一百一十八章風暴肆掠壓九鼎,羣狼噬天奪東京第一百八十五章恩澤第九十章兵兇戰危第一百三十二章釣魚城之戰(三)第五十二章漢兒雙膝跪,煙火得轉機第兩百四十章勝負未分第三百二十五章泉州之變(四)第一百六十九章昔日的“宿敵”?第四百三十六章發生的事故第十二章村中兇案又現身,栽贓陷害禍首誰第八十三章蒼龍爲首艦,炮船初揚威第二十一章聚衆人開會立教,組織架構已然成第九十九章敵我難辨糾纏中,諸將齊出鬥生死第二十章演武場,角力正當時第一百一十二章定邊軍英靈安息,遇韃子首開戰鬥第一百七十七章降臣?忠臣?第六十二章離開第一百三十五章秋天到了第三百一十九章改朝換代第一百五十五章絕殺之計,生死再分第二百八十一章奸相末路(一)第二十三章活殺留聲第七十六章死戰第三百零八章傳功第九十八章陰謀現金剛怒目,八厷弓神威盡展第二章摩崖刻經藏遺蛻,鉗制奸細有妙物第一百四十七章最終決戰(八)第五十一章萬馬破軍寨,銳士探位置第二十七章隆興寺銅像傾倒,滅菩薩遺恨未消第四十章兵發直指榆社城,重回山廟定分途第二百七十五章不行!第一百零八章奪城潼川第三百八十五章天下第一人第七十章正回去,路上遇車隊第十八章大病生,誰知是禍福?第四十六章禍心暗藏爲細作,慧眼明辨知真假第一百四十一章驪山中神箭誅龍,黑龍活危機臨頭第六十八章爲成功捐贈開啓,鋼鐵廠再生事端第一百八十九章神秘之人第四百三十章天淵之別第十三章淨火焚世中,驅逐韃靼時第七十九章瘋了第三百六十三章走!第三十三章叢林遇騎兵,一人鬥三騎第一百一十六章毒計(一)第七十九章九幽冷火邪魅中,月華天落滅瘟屍第十六章定軍山,武侯遺風存第一章莫問尊客行,世間無常日第二十六章新勢力,繁雜千節扣第一百一十三章店家內解化神仙,傲徠峰玉鑰入手第二十七章烽火狼煙又一年,可憐騰挪回原點第十六章兩萬精兵已入境,兵鋒直指汾州城第九十七章神醫出干戈平息,談摯友方知世情第一百五十章最終決戰(十一)第九十三章計中計、迷中迷第一百二十七章入均州驚見張威,洽談中方知緣由第四百三十五章海攻第一章鐵騎縱橫處,月出星飛揚第八十四章全軍動主力盡出,赤芒顯雙雄現身第九十二章通遠縣第一百八十四章來襲的敵人第四百四十二章自殺第一百二十一章再添一人第三十一章鋒芒交錯處,戰場幾人歸第八十五章可汗病羣臣騷動,元庭中陰謀涌動第兩百三十八章君臣相和第四十三章換城之計第一百二十三章戰局平定三軍撤,艮丘恢復地穴走第二百六十章拉攏第二百一十二章兵對兵,將對將第四百四十一章全面圍剿第七十六章局中局,謎中謎第八十四章肆掠起全局崩潰,攻未止劍指太原第八十五章四方如雲涌,天下棋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