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大明邊軍

楊聰在想着怎麼收拾陳達,陳達自然也在想着怎麼收拾楊聰,不過兩人一時之間都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陳達是侷限於山西一地,權力雖大,卻管不到楊聰這個京官,他要想收拾楊聰,還是得靠內閣大學士夏言。

楊聰則是苦於對山西不大熟悉,陳達都幹了些什麼他也不清楚,所以不知道從哪裡着手好。

他在晉王府和朱新椣商議妥當,簽下契約便回到了定襄,而這時候他還不能回京城,因爲他父母還必須把銀子給晉王府交了,並派人去接手十萬畝租下的地,同時還得趕緊收購糧食,派人送去大同鎮換取鹽引。

這些都不好假他人之手,大多隻能他父母親自操勞,所以,他父母一時半會還不能跟他去京城。

他可是專門來接自己父母的,不帶雙親回去自然是不可能的,而且,他還想找個法子收拾陳達呢,京城他同樣不急着回去。

那麼,怎麼收拾陳達呢?

他考慮了很久,終於想到一個不錯的辦法,那就是利用韃子入寇一事做文章,這點可是夏言“教”他的,夏言當初就利用這招讓聶豹和張時徹差點吃了個悶虧,害得張時徹差點沒當成南京戶部尚書。

這一招用來對付陳達貌似也不錯,跟此事關係不大的聶豹和張時徹都能牽連到,這邊鎮密佈的山西,被韃子入寇了這麼多次,難道山西巡撫就沒一點責任嗎?

而且,他還想了解一下,韃子爲什麼能肆虐邊鎮,同時也想實地看看,九鎮邊軍爲什麼就拿韃子沒一點辦法。

大明九鎮邊軍數量其實很多,可以說多到恐怖,根本就不是一個北元韃靼部可以比擬的。

這點,楊聰已經跟崔浩和朱炳忠瞭解過了,按大明立朝之初洪武年間的編制,大明九鎮邊軍數量達到了恐怖的一百六十多萬!

當然,現在的邊軍數量已經沒有那麼多了,大明九邊歷經了幾次變革,邊軍數量銳減的比較厲害。

比如,成祖永樂年間,經歷了靖難之役,九大藩王或內遷或削權,九鎮邊軍數量出現第一次銳減,從一百六十多萬降到了一百二十多萬。

又比如,英宗正統年間,由於土木堡之役明軍大敗,傷亡慘重,九鎮邊軍數量出現第二次銳減,從一百二十多萬降到了八十多萬。

不過,就算大明邊軍數量銳減,那也不是一個北元韃靼部可以比擬的,就拿山西的三個邊鎮來說,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三鎮邊軍數量就有二十多萬!

這其中,宣府鎮萬全都司下屬萬全左衛、萬全右衛、宣府前衛、開平衛、龍門衛等十五個衛所六個守禦千戶所,邊軍共計九萬餘。

大同鎮山西行都司,下屬大同左衛、大同右衛、朔州衛、鎮虜衛等十四個衛所三個守禦千戶所,邊軍共計八萬餘。

太原鎮山西都司,下屬太原左衛、太原右衛、振武衛、平陽衛等九個衛所十三個守禦千戶所三個羣牧所,邊軍邊軍六萬餘。

這些都司衛所的屯衛跟內陸那些純屯田的屯衛可不一樣,他們都是有兵器的,而且編制比較全,就算有屯衛逃逸了,也會很快補上,他們就是邊軍,如果外敵入侵,他們拿起武器就得上!

不過,並不是所有邊軍都有糧餉,如果所有邊軍都有糧餉,那光是這山西三個邊鎮二十多萬邊軍大明朝廷就負擔不起。

像振武衛這樣的,只負責駐守雁門關和代州一地,不用到處跑的,就沒有糧餉,真正有糧餉的是那些集結到一起由總兵統轄需要到處征戰的邊軍精銳,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這樣的邊軍精銳都只有一萬左右。

楊聰想看的,就是這些邊軍精銳,按道理來說,這些精挑細選出來的邊軍精銳應該比韃靼騎兵還要強,九鎮邊軍精銳加起來也有十來萬,跟韃靼騎兵數量也差不多,而且還有地利之便,還有將近十倍的屯衛相助,爲什麼他們會幹不過韃靼騎兵呢?

帶着這個疑問,楊聰和崔浩一起來到了離定襄最近的太原鎮邊軍駐地寧武關。

寧武關是偏頭、寧武、雁門三關鎮守總兵駐所所在地,大明景泰元年便開始築關城於關內華蓋山之上,成化、正德年間幾經擴建,這關城最後定名鎮朔城。

楊聰一行百餘人從定襄出發,策馬疾行約兩個時辰,便趕到了位於忻州西北的寧武關鎮朔城下。

這傢伙,一看到山上那雄偉的關城,楊聰着實震撼不已。

鎮朔城面積其實並不大,一側城牆也就一里多長,但是,其雄險卻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因爲這鎮朔城原本就修築在數百米高的山嶺之上,要想攻城唯有通過一條不足丈許的小路爬上去仰攻。

這還不算什麼,更爲可怕的是鎮朔城的城牆高達三丈多,而且上面箭塔密佈,炮臺衆多,簡直就如同一個巨大的鐵刺蝟一般。

餓滴乖乖,難怪歷史上李自成在這裡吃了個大虧,這樣的關城,要想攻下來,太難了。

歷史上,李自成率百萬大軍從陝西出發,直撲大明京城,一路原本順風順水,基本沒遭遇什麼像樣的抵抗,但是,到了這裡,卻遇到了山西總兵周遇吉的頑抗。

據傳聞,寧武關血戰,李自成率五十萬主力大軍進攻周遇吉統帥萬餘大明邊軍駐守的鎮朔城,歷時半月,農民軍陣亡將士七萬餘,傷二十萬餘,最後是用火炮生生把城牆轟塌了才衝進城內的,鎮朔城之雄險可見一斑。

還好,楊聰並不是來攻城的,他們策馬奔馳了將近兩個時辰也已經人困馬乏,看到如此雄關,他真有點怵了,要是登山的時候守軍來上一發炮彈,後果簡直不堪想象啊!

這傢伙,太原鎮原本就歸山西巡撫陳達管轄,誰知道這山西總兵是不是陳達的人,要人家不管不顧,裝作禦敵,給自己來這麼一下,那可就完了。

他想了想,還是讓衆人下馬歇息一番,並派出沈煉前往關城聯絡,以防守軍誤會。

還好,這山西總兵並沒有他想象中的那麼莽,沈煉纔上去一會兒,關城的城門便打開了,一員將領率數十護衛打馬而出,那架勢,應該是來迎接他們的。

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三十五章 死了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四章 傳聞嚴嵩很不簡單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麼意見第八十三章 凝聚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五十二章 狀元郎做生意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貪腐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五十八章 真正的精銳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六十八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七六章 石見銀礦第四章 一心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章 抱負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一〇一章 三氣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一一九章 何事秋風悲畫扇第三十三章 老夫勸你莫作弊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一一九章 君子報仇第一二三章 違禁第一二三章 違禁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六十六章 戳穿第六十七章 奪兵權第六章 小兄弟第一八三章 誘餌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十八章 僞造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五十章 盟友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維第一九五章 聖人之言第五十二章 狀元郎做生意第二章 囂張紈絝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一〇九章 屯衛與私兵第一一三章 誰的拳頭大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一章 行路難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一八〇章 喜從天降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七十九章 張嶽回京第八十九章 傳說中的太監(上)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四章 陽明一脈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五十一章 六萬引第五章 以錢借勢第一八〇章 保帥第八十六章 身兼三孤第十三章 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四章 嚴師出高徒第一章 出巡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四十六章 爲什麼要起這麼早呢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三十八章 怎麼和夏言鬥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七章 抱負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三卷 第一四二章 內應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
第二十四章 煉尿尚書第三十五章 死了第三十五章 爭還是不爭第一四四章 三思而後行第四章 傳聞嚴嵩很不簡單第七十三章 英明第一一四章 暗夜守候第九十二章 整出本秘籍第二十五章 嘉靖皇帝第一二二章 大家有什麼意見第八十三章 凝聚第三十八章 應天巡撫第四十三章 賄賂第五十二章 狀元郎做生意第五章 當面考察第六十四章 恐怖的貪腐第五十六章 大同鎮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五十八章 真正的精銳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六十八章 烽火戲諸侯第一七六章 石見銀礦第四章 一心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七章 抱負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一〇一章 三氣第七十六章 半途而廢第一一九章 何事秋風悲畫扇第三十三章 老夫勸你莫作弊第一三一章 虛驚一場第一一九章 君子報仇第一二三章 違禁第一二三章 違禁第一〇三章 吃虧還是得便宜第二一二章 名師第六十六章 戳穿第六十七章 奪兵權第六章 小兄弟第一八三章 誘餌第二二八章 提示第八十七章 終成眷屬第十八章 僞造第一六〇章 豐後國大友氏第一六〇章 誤會第四十八章 吃得苦中苦,方爲人上人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一八二章 好人第七十一章 劇情突然反轉第五十章 盟友第二十五章 今朝有酒今朝醉第十四章 挖個礦真心不容易第一八五章 消耗第一三二章 殖民者的思維第一九五章 聖人之言第五十二章 狀元郎做生意第二章 囂張紈絝第九十五章 剿倭之道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三十六章 寵溺第二十九章 韃子來了第一〇九章 屯衛與私兵第一一三章 誰的拳頭大第二十八章 禍害之源第一章 行路難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一八〇章 喜從天降第二十五章 破敗不堪第二十二章 最有名的癩蛤蟆第七十九章 張嶽回京第八十九章 傳說中的太監(上)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六十四章 陽明一脈第十八章 反手一巴掌第五十一章 六萬引第五章 以錢借勢第一八〇章 保帥第八十六章 身兼三孤第十三章 錢能解決的問題就不是問題第二十六章 堵缺口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四十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三八章 條件第四章 嚴師出高徒第一章 出巡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四十六章 爲什麼要起這麼早呢第六十八章 活在謊言裡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三十八章 怎麼和夏言鬥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五章 朝堂軼事第七章 抱負第七十五章 孰是孰非第二二九章 民用第三卷 第一四二章 內應第二三四章 張揚第二十六章 倭寇再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