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六章 功成名就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所謂“樹挪死,人挪活。”,當你死讀《四書五經》不能博取到任何前程,還要挨餓受凍的時候,再不知變通,那就是腦子有病了。

以前,大家是沒有什麼變通的途徑,所以,很多讀書人讀着讀着都無奈的放棄讀書一途,轉而去從事家傳的行當,種地甚至經商。

這會兒他們又多了《格物致知之理》這一選擇,不但還是讀書謀出路,而且,賺的還不少,機會也越來越多,研讀《格物致知之理》的人自然會越來越多。

或許,很多人印象中古代的讀書人都是那種讀死書,寧可餓死也只認讀書,不會去從事其他行當的一幫腐儒。

其實,那只是特例,特別特別少的特例,因爲能被人載入史冊的讀書人都是在當時鼎鼎有名的大儒或者大官,甚至一般進士都沒有資格載入史冊,更何況是沒有功名的普通讀書人呢。

這些人並不是讀書人的代表,至少他們不是普通讀書人的代表。

比如,大明讀書人就有數百萬之多,能考取功名,步入官場的又有多少呢?

這種人,絕對不到十萬,因爲大明所有官員加起來都不到十萬,他們能代表的最多也就是數百萬人中能考取功名步入官場的,這種人,在讀書人中所佔的比例連百分之一都不到。

而其他讀書人都要生存,都要吃飯,他們並不是那種寧可餓死也只認讀書的腐儒,他們都是活生生的人,普普通通有血有肉的人。

這些人,纔是讀書人的主體,佔據了九成九數量的主體。

他們的觀念如果轉變了,這世道就真的要變了。

當然,這是一個緩慢的過程,並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年兩年的事,楊聰也沒想着能一蹴而就,他只是在儘自己所能,改變讀書人的觀念。

這個過程或許需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或許,隨着《格物致知之理》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若干年後,這套書甚至會被納入科舉考試之中,這個誰又能知道呢。

他如此瘋狂的推廣《格物致知之理》在很多人看來,無外乎爲了一個“名”,而隨着《格物致知之理》的推廣,他聖賢之名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提及。

當朝能創立不世功績,抵禦外敵,平定四方,在野又能著書立說,影響了一個時代,不是聖賢又是什麼呢?

他當然不是爲了求這個聖賢之名,但是,民間,特別是讀書人中間稱他爲聖賢的卻越來越多,甚至,有人都開始當面這麼稱呼他了。

而第一個當面這麼稱呼他的人其實也是個聖人,不過,這個聖人並不是因爲讀書而成聖的,這人,是藥聖李時珍!

當然,這會兒他還不是藥聖,他只是湖廣一個小有名氣的名醫而已,因爲治好了富順王朱厚焜兒子的病他被楚王朱英襝推薦,來京城太醫院當御醫來了。

他是個醫戶子弟,同時也是個讀書人,行醫是他的本職,但是,他還有個更大的理想,那就是著書立說,將他的醫術見解傳揚下去。

這個理想,原本還要幾年之後他纔會着手去實現的,因爲他也清楚出書需要多少錢,這會兒,就算他能編出鴻篇鉅著來也沒錢去刊印不是。

但是,楊聰的《格物致知之理》面世之後,卻把他刺激到不行了,或許,找楊大人幫忙,這出書,就有希望了!

他就這麼抱着與當初王宣差不多的想法,跑來找楊聰了。

楊聰這會兒正忙着呢,因爲陸靈兒和張貞都生了,正好一個兒子一個女兒,把他個初爲人父的人給激動的,一天到晚就待在後院,一會兒逗逗兒子,一會兒抱抱女兒,忙的不亦樂乎。

一般人要是這個時候來找他,他基本是不會見的,除非是朝中的重要人物來了。

不過,這李時珍可不是一般人,他一聽聞護衛來報什麼太醫院的李御醫求見,便下意識問道:“李御醫,可是李時珍李御醫?”

也不怪他會這麼問,因爲他就知道這麼一位大名醫啊。

沒想到,這護衛還真知道李時珍的名字,這位李御醫可不就是李時珍嗎。

這傢伙,藥聖來訪,那還得了,他連忙將女兒交還到陸靈兒手裡,一溜煙從後院跑到大堂。

剛一進大堂,他不由一愣,因爲這位藥聖跟他想象中的藥聖出入太大了。

這會兒李時珍才三十來歲呢,再加上醫術高超,保養的好,看上去就跟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一樣,跟藥聖之名貌似有點不搭邊啊。

他還在那裡發愣,李時珍卻是起身激動的道:“下官太醫院院判李時珍參見楊大人,哦,不,楊聖人。”

聖人?

你個名傳青史的聖人竟然叫我聖人,楊聰不由愣的更厲害了。

他愣了半晌,這才拱手謙虛道:“李大人過獎了,什麼聖人,我就是個山野閒人而已。”

李時珍卻是認真的道:“大人,您可能還不知道吧,這會兒,在民間大家都這麼稱呼您呢。”

楊聰哪能不知道啊,他只是不怎麼在乎這個聖人之名而已,不過,既然有人當面這麼稱呼他了,他也不好裝作不知了,他想了想,乾脆解釋道:“這聖人之名我可擔待不起,誰又敢跟聖賢相提並論呢,亞聖朱子都不敢。”

好吧,的確是這樣,讀書人誰敢跟聖人相提並論啊,李時珍想了想,又認真的拱手道:“大人既然不願擔這聖賢之名,亞聖總擔得起吧,要不,下官去跟同濟說說,以後就稱大人爲亞聖?”

暈倒,你傢伙如此阿諛奉承到底想幹嘛?

楊聰忍不住問道:“不知道李大人光臨寒舍所爲何事啊?”

李時珍聞言,不由搓手道:“亞聖大人,下官是想將平生所學修撰成書,流傳後世,奈何這行醫之術紛繁複雜,不是一本兩本就能道盡的,而這刊書的費用下官又實在承受不起,所以,下官,下官想問問亞聖大人能不能幫幫忙。”

原來是這麼回事,這是大好事啊,幫忙自然沒什麼問題。

不過,這“亞聖大人”怎麼聽着給人感覺這麼彆扭呢。

楊聰點了點頭,無奈的道:“李大人,這出書是沒問題的,甚至你如果願意的話,我還能給你在物理學院開個醫學堂,專門教授醫戶弟子,不過,這亞聖大人就不要叫了,我實在承受不起啊。”

李時珍聞言,不由激動的道:“亞聖大人,哦,不,楊大人,下官真的能來物理學院開設醫學堂,教授弟子嗎?”

這個當然沒問題,你可是藥聖,一般人想請都請不到呢。

楊聰毫不猶豫的點頭道:“真的,月俸白銀一百兩,你要覺着不夠,我還可以再加。”

開什麼玩笑,月俸一百兩還不夠,那還要多少啊。

李時珍連忙點頭道:“夠了,夠了,下官這就辭了太醫院的差事,專門來教授弟子,編撰醫書。”

就這樣,一代藥聖機緣巧合之下加入了物理學院,成了楊門之中重要的一員,而楊聰雖然不讓其他人當面叫他聖人又或亞聖什麼的,他這亞聖之名卻在接下來的科舉考試之後給坐實了。

因爲他的弟子張居正、譚綸和海瑞參加這次科舉,又考出了驚人的成績,張居正力拔頭籌,奪取了一甲頭名,而譚綸和海瑞也分列二甲第一和第三。

這亞聖大人,果然厲害啊,不但自己厲害,教授出來的弟子都這麼厲害!

------本卷終------

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二一六章 蒸汽機車第一九三章 禦敵於千里之外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一九〇章 亂世紛紜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五十四章 有錢人家是非多第一〇二章 死循環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三十九章 事情要鬧大了第六十六章 有賞有罰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二三〇章 雨後春筍第九十六章 鹽場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一六九章 厭煩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三十三章 老辦法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四十七章 科舉考場真難熬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六十七章 府試疑雲第六十一章 義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第十章 搬遷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七〇章 謀清化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一一四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一二七章 懵了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八十四章 會面第一一九章 謀朝篡位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九章 待遇果然不一樣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五十五章 奇恥大辱第七十六章 是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八十八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四十二章 落後的加工水平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七十八章 對耗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二十章 測試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五十八章 有人忍耐不住了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一章 行路難第五章 以錢借勢
第一〇八章 崇武所千戶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八十五章 夏言的擔憂第二一六章 蒸汽機車第一九三章 禦敵於千里之外第七十九章 暗中行事第一九〇章 亂世紛紜第六十二章 是非功過第三十一章 賀禮第十六章 故意拖延第一三九章 左膀右臂第五十四章 有錢人家是非多第一〇二章 死循環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一九一章 新的道路第三十九章 事情要鬧大了第六十六章 有賞有罰第九十二章 自相矛盾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二三〇章 雨後春筍第九十六章 鹽場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四十三章 工業基礎幾乎等於零第九十二章 不願意相信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一六九章 厭煩第一五九章 同科第四十二章 楊家的恐怖資產第三十三章 老辦法第三十八章 找茬第五十章 人言可畏第一一七章 招是不招第六章 公子可要行個方便第五十六章 驚喜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六十八章 賊喊捉賊第四十七章 科舉考場真難熬第九十三章 攀咬第三十六章 雷厲風行第九十八章 出事了第二〇七章 遊歷第一八四章 計中計第六十五章 誰在明,誰在暗第十五章 兩個太監第六十七章 府試疑雲第六十一章 義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三十三章 聯姻第九十二章 驕兵必敗第十章 搬遷第一一六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第一七〇章 謀清化第二〇九章 利益第一一四章 惡人先告狀第一一六章 動手第一二九章 誰更無恥第一二七章 懵了第一二四章 暴利第四十四章 糊弄第七十九章 步步爲營第八十四章 會面第一一九章 謀朝篡位第三十三章 出人意料第九章 待遇果然不一樣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一八一章 盟友第二二五章 發明第八十一章 好事將近第五十五章 奇恥大辱第七十六章 是誰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第八十八章 人怕出名豬怕壯第一〇四章 放心,有爲師在第一七四章 冤家路窄第五十五章 神仙打架第四十二章 落後的加工水平第五十一章 好好慶賀一下第八十七章 一日千里第四十一章 王莽發明的東西第九十八章 百科全書第八十八章 砸不死你第一一七章 風起雲涌第一四六章 亡國之禍第七十八章 對耗第十九章 夏之殤第一〇七章 倭寇又又又復起了第七十四章 顛倒黑白第一一二章 吃進去的給我吐出來第一〇四章 同流合污第一三五章 強勢總督第二十章 測試第八十四章 提拔第五十八章 有人忍耐不住了第二一四章 速度和效率第六十一章 寧武關.鎮朔城第七十二章 最不靠譜的狀元郎第二〇五章 首輔之姿第一三四章 錢多的燒第七十八章 焦急第一章 行路難第五章 以錢借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