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六章 大山之內(上)

十萬大山並不是這片區域真有十萬座大山,而只是一個象徵性的稱呼,以此來形容這片山區的廣闊,這片山區之中,光是千米以上的大山便有數十座,算上週邊區域,十萬大山有數百平方公里方圓。其險不光是山高路險,崎嶇難行,更讓人膽寒的是,山林之中,還密佈着許多瘴氣瀰漫之地,不熟悉這片山地的人,一旦不小心誤入這些地方,便有十條命也會報銷掉。即便是羌族人,有些地方也是不敢去的。

聚居在這片山區之中的羌族人,多年以來自成一國,無論外面朝代風雲變幻,十萬大山之中總是一如既往的平靜,無數年以來,想征服這片大山之中的統治者也不是沒有,但在一次次的損兵折將,鎩羽而歸之後,所有人都認識到,想要將這片大山之中的部族踩在腳下,所要付出的代價與收穫完全不成比例,沒有那一個統治者會爲了一片在他們看來貧脊的大山和幾十萬桀驁不馴的蠻夷而付出偌大的代價。

於是承認部落酋長們對這片大山的統治,甚至花費金錢,不吝賞賜讓這些蠻夷能安安份份地呆在大山之中,不出來搗亂,便你好我好大家好了。

歷任羌族酋長也都遵循着這一定律,就是守住自己的家園,而不去覬覦山下那一片花花世界,因爲一旦出山,羌族將失去他們最大的抗敵利器―――地利,直到到了馬塔這一代,龐大的帝國開始沒落,各地爲政,中央政令不出洛陽百里,帝國空有其名,這讓馬塔看到了機會,與其它酋長不同的是,馬塔年輕時出山求學,對於山外比任何一位過往的酋長都要了解得清楚,山外的混亂使雄懷大志的馬塔下定決心走出大山,爲羌族開闢另外一片新天地。

寧王適時的拉攏與馬塔一拍即合,能輕而易舉地獲得一州之地,而且是富裕的青州,這讓馬塔欣喜不已,不顧羌族其它長老的反對,斷然率兵出山,五萬羌兵出山之後,一舉建功,幫助寧王擊敗洛陽裘志的軍隊,佔據青州。

在馬塔看來,羌族困居於大山之中,根本沒有發展的餘地,只有走出來,纔有機會發展,佔據青州之後,昔日的羌兵的確開始鳥槍換炮,他們有了制式武器,而不象以前那般五花八門,他們有了統一的制服,有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全身盔甲,所有的一切都讓馬塔信心滿滿,那怕大陸之上風雲變幻,但馬塔強勢地認爲,只要自己的五萬羌兵在,任何人都不可能從自己手中奪去青州,相反,自己反而可以趁着現在大陸之上的混亂而擴大自己的勢力,趁亂而分取一杯羹。

但顯然,馬塔雖然熟讀史書,比史上任何一位羌族酋長都要英明,但與大陸之上這些久經風浪的政治家比起來,他的心還不夠黑,還不夠狠,羌族一族繫於他一身的統治模式更讓寧王一擊得手,在擊殺馬塔之後,羌族五萬羌兵旋即陷入混亂之中,趁此機會,寧王上下其手,拉攏,收買大批羌族將領,長老,收編了大部分的羌兵,而對於不肯雌服的一批人則痛下殺手,下得山來的羌族將領們這幾年在山下有了大量的財富,享受着他們以前從來沒有想過的奢侈生活,以前的狠厲早就被奢華磨沒,而失去了這些的羌族便再也沒有以前的那股韜勁,在寧王的軟硬兼施之下,紛紛投向寧王。

而雄心壯志的馬塔此時卻早已是白骨一堆了。

羌族士兵雖然開始沒落,但他們固有的一些傳統卻是根植於他們內心的,即便是寧王,也不會去觸碰這根底線,這個時候,他的孫子,也就是他的兒子與馬蘭花的兒子秦平便成了最重要的武器,馬塔沒有兒子,只有馬蘭花這麼一個女兒,而現在,秦平便成了酋長家族唯一的繼承人,尚在襁褓之中的秦平坐上了族長的位子,以秦平之名,寧王收服了大部分的羌族長老,他帶來的大量財富同時也使他有充足的資金去收買絕大部分的羌族長老,寧王入山數月,便迅速地將因爲馬塔死亡而變得有些混亂的羌族形式穩定下來。

羌族十二大寨寨主三十六洞洞主中的百分之九十都派出使者,走上了原來屬於馬塔,現在則歸屬了寧王的塔羅寨,向其表達臣服和忠心。

塔羅寨,住於十萬大山的塔羅山上,塔羅山在十萬大山之中並不是最高的,但絕對是最險的,圍繞着塔羅山的有五座較小的山峰,這五座小峰便成爲塔羅寨的第一道屏障,而塔羅山那原地陡然突兀拔起的山勢,使其除了一條大路上山之外,再無他途,上山的途中,依據山勢建起的一道道關卡,堪稱一夫擋關,萬夫莫開,塔羅寨自建成以來,從來沒有被攻破過,他的本寨就從來沒有直接暴露在兵鋒之下。

現在塔羅寨已經成了寧王的駐地,南軍兩萬精兵便駐紮在塔羅寨和另外五峰之上,而羌族大部分的重要長老也被寧王遷來此處居地,名義上當然是爲了防備定州軍打進山來危及到這些長老的安全,所以讓他們搬上塔羅寨,以策安全。

住慣了豪華宮殿的寧王搬上塔羅寨來並不是很習慣,這裡的氣候以及所有的一切與山下有着太大的差別,飽受打擊的寧王身體本就很弱了,上山之後,身體更是顯得虛弱,也幸虧他們準備的時間足夠長,至少在飲食之上,暫時還是保證了與山下沒有太大的差別,但隨着定州軍的封鎖,這樣的日子想必也不會太長了。

雖然身體狀況一日不如一日,但寧王還必須強撐着病體,至少在那些羌族長老面前,不能露出絲毫的虛弱之態,兒子雖然年紀也不小了,但卻仍然顯得稚嫩,無法撐起大局,在處理馬蘭花一事之上,讓寧王異常惱火,如果當時一刀殺了馬蘭花,何至於讓她成爲如今令寧王憂心忡忡的隱患?

尚海波在來信中言之鑿鑿地申明,馬蘭花一事與洛陽沒有任何關係,據他估計,馬蘭花一定落入了定州之手,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寧王可以斷定,李清一定不會放過這個機會,馬蘭花現在一定已潛入十萬大山之中,正在暗處虎視眈眈地看着自己,暗中積蓄力量,希圖給自己致命一擊。

那些平時看起來對自己心悅誠服的羌族長老們如果得知馬蘭花還活着的話,還有多少人會對自己忠心耿耿,一直跟着自己呢?寧王心裡沒有底,對自己的身體心知肚明的寧王決心要在自己死之前,爲自己的兒子掃清所有可能存在的障礙,讓兒子能在以後牢牢地站在十萬大山之中,控制羌族,圖謀有朝一日能再打出山去。

夜已經很深了,寧王仍然站在沙盤之前,盤算着對策。他所居住的這片房子完全由石頭建成,寬闊,高大,屋子裡火把燒得畢畢剝剝作響,將屋內照得通明,但比起以前的寧王府那種特製的明燭,當然不可以同日而語,屋子中點了十數支這種火把,煙比較大,雖然上山已經很久了,但寧王還是不太習慣,一雙眼常常被薰得通紅。

“殿下!”鍾子期跨進門來。

“子期你回來了!”寧王擡起頭,揉了揉眼睛,“馬洪那裡怎麼樣?”

馬洪是羌族中一個有實權的長老,也是羌族十二大寨主中的一人,所掌控的牛角寨是十萬大山通往山外的第一大寨,如果定州軍決心進山,那麼牛角寨必然首當其部。

“已經佈署好了,殿下,除了馬洪自己的族兵,我們在牛角寨還佈署了我們自己的三千精銳,以牛角寨爲中心,設立了三個防守點,萬無一失。”鍾子期道。

“馬洪還聽話吧?”寧王擡起頭道。

鍾子期道:“聽話倒是聽話,就是太貪,衝着我們要銀子,要武器,要盔甲,甚至要女人,什麼他都想要。”

“給他!”寧王想都沒有想,直接道,“這些東西算不了什麼,只要他牢牢地扼守住這第一道防線,他要什麼我給什麼,子期,這裡,你也要多經心,要慢慢地掌控牛角寨,使這裡最後完全由我們掌控,以後我們要出兵山外,便將以此爲據點。”

“殿下放防,我已經開始佈置了!”鍾子期點頭道。

“嗯,子期,你來看看,尚海波答應給我們武器,給我們給養,但勃州通往十萬大山的通道太少,而且要運到塔羅寨來,相距太遠,也不是一件容易事啊!”

“是,殿下,但是不管如何艱險,我們也不能放棄,那怕每一次只能運來極少的東西,我們也要爲此而努力,因爲這不僅僅是武器給養的問題,還涉及到一個士氣問題,要讓我們的士兵看到,讓那些羌族人看到,我們不是孤立的,我們的外援會竭盡全力爲我們提供支援。”

“你看得透徹!”寧王點頭道:“正是如此,我已經讓泰兒專門成立了一個部門,負責處理這些運來的物資。讓他掌控這些物資,也是爲了方便他與這些羌族長老有更多的接觸,想必那些貪心的長老會爲了這些東西會往泰兒那跑得更勤便一些。”

“殿下深謀遠慮!”鍾子期道。

寧王嘆了一口氣,“我現在只擔心一件事,那就是馬蘭花啊,此女一日不死,我們在十萬大山之中便算不得真正地站住了腳。”

“殿下放心吧,我會找出她來,然後將她殺死的。”鍾子期狠狠地道。

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浴紀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定州內事(2)第九百八十一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一十七章 打賭第八百二十九章 放血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定命運的協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五十八章 烈焰焚城(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屈府內事第五章 這是我的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爭執第八百八十四章 阻擊(4)第一百九十一章 蒹葭蒼蒼第六百七十章 失蹤第五百五十四章 動員第九百九十七章 前進,定州軍(6)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怒反喜第七百四十三章 寧州城裡的雷聲第五百六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四十三章 戰鼓聲聲第九百八十章 平州的最後一戰(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百零四章 突襲青陽縣(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必十倍償之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大事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添丁第七百一十三章 遵化之戰(3)第八百七十二章 發飆的錢多第八百二十四章 霧渡河阻擊戰(中)第六百五十章 臺島之戰(下)驚人發現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九百六十七章 殺雞駭猴(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好大一個套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零五章 反擊第九百九十九章 禪讓第二百三十八章 羞辱第九百九十三章 定州兵,前進!(2)第六百章 心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失算第九百四十五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線齊動(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混亂第三百零六章 對戰(1)第八百一十八章 手快有時手慢無第八十八章 匕現第六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九章 寧信真小人,莫信僞君子第七百四十九章 負隅第四百九十二章 李清的滑鐵盧(2)第五百六十六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章 大夫第八百三十二章 分化(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餘孽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七百二十二章 碧海濤聲起(1)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蠻三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桃園小築裡的種菜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完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奪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首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備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京觀第三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三百四十四章 婚禮與審訊第二百四十四章 逆轉第六百九十八章 鴉雀嶺血戰(3)第二百六十一章 視察第八十三章 前奏第八百二十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二百一十九章 火海第三十九章 李氏第五百六十二章 絕望第九百七十三章 添丁第六百九十九章 誰騙誰(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在沛公第八百三十二章 分化(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師首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見面,寬心,以及對未來的猜測第五百三十一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二百九十章 別樣洞房花燭夜第八百三十章 我造反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受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定遠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意外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覆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要打一場亂仗第八百五十二章 變化(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報第七百四十章 死間第二百九十四章 封鎖第四百零四章 臨盆驚魂第七百一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一十六章 進攻前夕第四百七十七章 向左走,向右走?第三百二十七章 十面埋伏(上)
第二百五十五章 出浴紀事第三百八十六章 定州內事(2)第九百八十一章 最後的掙扎第三百一十七章 打賭第八百二十九章 放血第三百二十五章 決定命運的協議第五百二十六章 冤家路窄第四百五十八章 烈焰焚城(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屈府內事第五章 這是我的兵?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其不意第一百七十五章 爭執第八百八十四章 阻擊(4)第一百九十一章 蒹葭蒼蒼第六百七十章 失蹤第五百五十四章 動員第九百九十七章 前進,定州軍(6)第三百一十一章 不怒反喜第七百四十三章 寧州城裡的雷聲第五百六十三章 四面楚歌第五百四十三章 戰鼓聲聲第九百八十章 平州的最後一戰(下)第九百八十一章 最後的掙扎第七百零四章 突襲青陽縣(上)第六百三十六章 故人第三百一十八章 必十倍償之第六百六十九章 出大事了第九百七十三章 添丁第七百一十三章 遵化之戰(3)第八百七十二章 發飆的錢多第八百二十四章 霧渡河阻擊戰(中)第六百五十章 臺島之戰(下)驚人發現第六百九十四章 一觸即發第九百六十七章 殺雞駭猴(中)第三百九十一章 好大一個套子第五百六十五章 香消玉殞第二百零五章 反擊第九百九十九章 禪讓第二百三十八章 羞辱第九百九十三章 定州兵,前進!(2)第六百章 心機第一百四十五章 失算第九百四十五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1)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線齊動(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混亂第三百零六章 對戰(1)第八百一十八章 手快有時手慢無第八十八章 匕現第六百九十二章 談判第七百五十九章 寧信真小人,莫信僞君子第七百四十九章 負隅第四百九十二章 李清的滑鐵盧(2)第五百六十六章 置之死地而後生第七章 大夫第八百三十二章 分化(下)第四百八十一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五十二章 餘孽第二百六十五章 出發第二百四十二章 最後時刻第七百二十二章 碧海濤聲起(1)第三百三十五章 平蠻三策第六百二十三章 桃園小築裡的種菜人第一百二十六章 完勝第三百一十三章 奪關第二百七十一章 首戰第九百二十九章 備戰第五百一十三章 京觀第三百五十三章 部署第三百四十四章 婚禮與審訊第二百四十四章 逆轉第六百九十八章 鴉雀嶺血戰(3)第二百六十一章 視察第八十三章 前奏第八百二十章 你不仁我不義第二百一十九章 火海第三十九章 李氏第五百六十二章 絕望第九百七十三章 添丁第六百九十九章 誰騙誰(上)第三百六十七章 意在沛公第八百三十二章 分化(下)第三百七十九章 水師首戰第七百六十三章 見面,寬心,以及對未來的猜測第五百三十一章 青梅煮酒論英雄第二百九十章 別樣洞房花燭夜第八百三十章 我造反了第四百三十四章 受降第二百二十三章 定遠之戰第二百六十章 意外第一百六十三章 兵發覆州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要打一場亂仗第八百五十二章 變化(下)第七百一十八章 回報第七百四十章 死間第二百九十四章 封鎖第四百零四章 臨盆驚魂第七百一十五章 千鈞一髮第九百一十六章 進攻前夕第四百七十七章 向左走,向右走?第三百二十七章 十面埋伏(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