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

詞曰:頒新令,拜君恩,刁斗靜無聲。輕裘緩帶立功名,胸藏十萬兵。

排五花,列七星,龍韜虎略精。遣將發兵次第行,指顧慶昇平。

——右調《阮郎歸》

且說於冰駕雲趕上了秦尼,秦尼回頭向於冰道:“薄伐去境,兩賢豈相厄哉?”於冰道:“我代天斬除妖逆,亦不得不然!”秦尼道:“先生亦不可太小視我!”隨騎草龍過了永城,到碭山地界。於冰雲路本快,因要看他的作用,遂緩緩的趕來。見他落在一空地上,用劍畫一方城,站在正中,仗劍向四方指點。於冰待他作做停當,方纔下來。秦尼道:“先生既有神通,敢到我畫的城內走走否?”於冰笑道:“如人無人之境耳!”提劍走將入去。秦尼將劍訣一煞,陡然間天昏地暗,蕾雨交作,斗大的冰塊如雨點般打下。於冰早已遁出了方城,劍上飛一道神符,大喝道:“雷部司速降!”頃刻龐、劉、苟、畢四天君,協同着雷公、電母、風伯、雨師聽候法旨。於冰道:“今有妖尼拘來無數邪神,在此地肆虐,煩衆聖急速趕逐!”衆神領命施威,迅雷大電,滿空亂飛。秦尼請來的衆邪神,俱各四散奔逃,依然日朗無清。於冰道:“妖尼還有何法?”秦尼稽首道:“弟子佩服矣,必定要求大名。”於冰道:“吾火龍真人弟子冷於冰也。”秦尼道:“我遊行四海久矣,道法神奇無有出先生右者;吾欲拜先生爲師,未知肯容納否?”於冰道:“吾師門下無一女弟子,我何敢擅爲收留?你若能改邪歸正,速斬師尚詔夫婦投降,吾即收你爲弟子。”秦尼道:“先生既戒律精嚴,我亦不敢強求;師尚詔是我教誘他起手,今又殺他,實不忍做此不義之事。先生若肯放我回歸德,我勸師尚詔投降,或遠遁異域,成先生大功何如?”於冰道:“他如不降,該怎麼?”秦尼道:“不降便是不知時勢之人,我安肯與他同敗,即不辭而去矣。”於冰道:“你所言亦近理,我也不逼迫你,你若失信,拿你如反掌之易耳!去罷!”秦尼打一稽首,騎草龍迴歸德去了。於冰亦借遁回營。

再說秦尼入了歸德城,見師尚詔詳言與於冰斗法原委。師尚詔同諸賊將聽了,無不驚懼。秦尼道:“今官軍氣勢甚大,量歸德一城,亦難抗拒王師。我等所憑恃的是法術,今官軍營中,又有高出我等百倍之人,不如收拾府庫金銀,領家屬衆將殺出城去,貧僧與妙法夫人前後照應,可保無虞。星夜奔到江南,由范公堤架船入海,在外國另尋一番事業,亦可以稱王稱帝,傳及子孫,何必在中國圖謀,就是貧僧月前着元帥親族,並各將妻小盡住永城,也是慮有今日,走江南留一條便路。不意永城先被官兵打破,反將家屬全失,此中實有天意,非人力所能及。元帥宜趁早回頭!貧僧的話,都是審時度勢之語。倘若歸德一破,玉石俱焚,彼時雖追悔亦無及矣!”師尚詔聽了,低頭無語。秦尼又着人將妙法夫人請來商議。蔣金花道:“吾師偶爾失利,便就懼怕至此!吾視退開封人馬,真同折枝之易;誰肯將數年血汗勤勞,壞於一旦?”秦尼復苦口陳說利害,金花不從。秦尼道:“你既執意不從,容俟緩圖。”說罷,自回寓所。少刻,人來報道:“秦神師不知去向!”師尚詔聽得如失左右臂,不禁舉止慌錯,命衆賊滿城查訪,杳無蹤跡。

再說於冰回到了軍營,桂芳等迎接入去叩謝,倍加欽服。坐間敘說秦尼去勸師尚詔投降的話,不知尚詔聽他不聽。正言間,探子報道:“軍門、巡撫二大人領兵同來,已在歸德城西十里之外,遣將預行安營;不過數裡,兩位大人就到。”隨即管總兵差人知會迎接。桂芳吩咐快備鞍馬。於冰道:“朱兄、林兄亦該隨去交令。”桂芳道:“自然該去走走。”三人去營會齊了管翼,又帶了此番得勝將官,同到軍門營中相見。曹邦輔也在中軍。諸將上帳參見報功畢,胡宗憲道:“爾等不至於敗北,皆是朝廷洪福,我與曹大人用人之幸!”曹邦輔道:“二位鎮臺大人身先士卒,竭力疆場,直令弟輩欽仰不已!朱文煒籌畫得宜,林世兄勇冠三軍,郭翰、羅齊賢、呂於淳隨管大人建立奇勳,破賊營一連八座;平寇之功,管大人同文煒、林世兄實爲第一。”胡宗憲道:“曹大人過於獎譽!殲除些小毛賊,偶爾僥倖得勝,算什麼軍功,今後只要隨我打破歸德,方算得奇功萬古!”二總兵道:“敢不聽大人指示,報效國家!”宗憲吩咐排會軍筵席,與曹大人洗塵。不多時,軍中奏起樂來。安放桌椅,巡撫與軍門上坐,二總兵左右坐,副參等官下坐,餘俱兩旁站立。曹邦輔道:“林世兄、朱秀才出奇用力,非在官比,我與胡大人該與他賀功酬勞纔是。”吩咐:“另設一席,在副參之下,本院還要借胡大人的酒,倒先要敬他二人三杯!”宗憲道:“大人要賞飯,可着他二人到中軍帳外,另坐了罷;無祿人安可與仕宦同席?”曹邦輔大笑道:“大人能量他二人將來不能做到軍門、巡撫麼?”胡宗憲暄(瞑)目搖頭,也大笑道:“只怕還未能也!罷了,既曹大人開了口,就着他兩個在副參以下坐坐罷。”文煒、林岱先向軍門、巡撫叩謝,次向二總兵叩謝,再次向副參打恭,又向兩旁諸文武官謝罪,然後就坐。軍門行酒鼓樂正濃,只見中軍官慌來稟道:“聖上差緹騎數十人,到曹大人營中去了!”衆官皆大驚失色。邦輔亦大驚異,心下道:“怎麼緹騎來拿我?”飛忙別了衆官回營,二總兵也要辭去探問。胡宗憲大笑道:“二鎮將亦太世故了!聖上嚴明,凡我輩大臣賢否,無刻不在胸臆間。曹大人諸處俱好,也還有點才情,惟‘驕’之一字未除,所以有此一跌。他是封疆大吏,師尚詔在本省謀爲多年,他所司何事?‘縱容反叛’四字,實罪有攸歸。即本院亦有失查微嫌,將來聖上問及時,我少不得與他方便一兩句,爾等俱各安坐飲酒,無庸代爲愁煩。”又吩咐左右:“拿大杯來!今日有一不醉者,本院亦不依!”衆官各就坐,中軍又奏起樂來。少刻,巡捕官稟道:“曹大人來了!”衆官各猜疑道:“既有緹騎,爲何輕易放回?”胡宗憲率領衆官接去,只見曹邦輔向胡宗憲道:“大人快將軍門印請來!”宗憲慌無所措,只得將軍門印付與,曹邦輔接了遞與跟隨官,旋即往正面一站,向宗憲道:“有聖旨!跪聽宣讀!”胡宗憲朝上跪了,曹邦輔取出旨意,朗念道:“胡宗憲身膺軍門重寄,不思盡忠報國。自師尚詔叛據歸德,宗憲事事畏縮,無異婦人,致叛賊殺官奪城,皆其所致。今差緹騎鎖拿入京,朕面審其一切。軍門印務,着巡撫曹邦輔兼理,率總兵官林桂芳、管翼督師,速擒巨寇,剿滅衆賊,早慰朕望。欽此!”宣讀畢,閃過緹騎六七人,將胡宗憲冠帶脫去,就要上鎖。邦輔道:“俟入都後,再上鎖罷。”緹騎道:“此係奉旨欽犯,我等何敢私徇!”說罷,上了大鎖,令交代軍門事務。宗憲淚流滿面,向邦輔、桂芳等道:“三位大人俱在此,我有何畏縮不前處?”邦輔道:“此不過聖上急欲收功,藉大人鼓勵軍將,想蜀日越雪,不久自招白也!”緹騎等立即押入後營,這是要搜剝他銀錢之意。邦輔又淡淡的開解了幾句,隨他們去了。一面排香案謝恩拜印,一面吩咐幕客寫本回奏接印日期。衆官俱各叩賀。緣胡宗憲按兵睢州,前此兩總兵寫字達知邦輔,邦輔就將兩鎮書字,並目下賊人情形,同奏書在一處,進呈御覽。明帝大怒,還要拿他的家屬,虧了嚴嵩開解,有俟宗憲到京,審明玩寇誤國實情,再行重治其罪,因此才止拿了他一人。

再說邦輔拜印後,升帳坐下,諸官又復行參謁。邦輔道:“大寇未滅,非飲酒奏樂時也。”吩咐將酒筵席收去,向桂芳道:“鎮臺領本部人馬,並投降賊衆,我再撥與你人馬二千,攻打歸德東面;管鎮臺領本部人馬,我撥與你人馬四千,攻打歸德南面,林公子武勇超羣,可當一面之任,今權授爲先鋒之職,領本部院六千人馬,偏將二十員,攻打北面。若參遊等官,有不受節制,不肯盡力,敢於玩忽者,只管按軍法從事!”林岱叩謝。又向衆官道:“西面本部院攻打。朱秀才大有謀畫,可權充本院參謀之職,自今日爲始,你就在我營中居住。”文煒叩謝。又喚過羅齊賢、呂於淳道:“與你二人一千兵,可分爲兩班,每到夜晚,在歸德四面巡查,不許放走反叛一人。”又令參將郭翰道:“與你三千人馬,不拘歸德那一門外,揀地勢高處紮營,於營內再築一臺,差兵輪流眺望;見賊兵出那一門,你即帶兵救應,一邊遣人報知本部院,不得遺誤!”又着將此番克敵攻城有功兵將,匯一冊名,詳細註明大小功績,以便將來升題選用。又着幕客做了十數道榜文,命諸將射入城去,內言:”開門接應官兵者,上賞;殺賊攜首級投降者,中賞;私自逾城投降,並報賊情,審實非奸細者,下賞。有人擒拿或斬首師尚詔夫妻投獻者,其功最大,另行保題,不在三賞之內。若軍民人等,仍敢從賊爲亂,拒敵官軍,城破之日,查出或被人首告,定行夷滅三族!”又發火牌,星夜催辦糧草,飭令各官解交軍前,違限日時者,按例從重參處治罪。諸將見邦輔調度井井有條,各互相戒諭道:“新軍門與舊軍門天地懸絕,宜事事小心,毋犯軍令方好!”

且說師尚詔自秦尼去後,心緒如焚;今又於四門接得曹軍門榜丈,恐兵民有內變之心,越加愁煩。向蔣金花道:“如今軍門又是曹邦輔,若宗憲不在軍中,則掣肘伊等者無人,你我事不可問矣!”夫妻正私議間,忽聽得城外軍聲大振,火炮連天。探子稟道:“胡軍門已拿解入都,新軍門曹邦輔分遣諸將,四面攻城。”尚詔急傳令各門賊將用心防守。又問道:“那一門兵最多?”探子道:“軍門在西門,西門人馬最多。”尚詔道:“我自據歸德以來,從未臨陣;既西門兵多,我就出西門,試一試官軍強弱。”隨即披掛,帶三千賊軍,放開西門,衝殺出去。官兵和波開浪裂一般,紛紛倒退。曹邦輔聽得師尚詔出西門,連忙帶領衆將禦敵。看見師尚詔在前面,四賊將在後趕殺官兵,但見:

頭戴銀兜莖,頂上撮五色朱線一縷;身披金罩甲,腰間拴八寶玉帶一條。兩眼圓如銅鈴,彷彿半紅半碧,滿面須如剛爪,依稀非赤非黃。身似金剛略小,頭比柳鬥還肥。手中大砍刀舞動時,風馳雨驟,坐下捲毛馬跑出去,電掣雲飛。向日潛逃涉縣,今朝名播河南!

曹邦輔看罷,尚詔馬已到面前。邦輔道:“你是尚詔麼?”尚詔道:“你有何說?”邦輔道:“你本市井小人,理合務農安分,何得招聚逆黨,攻奪城池,殺害軍民官吏,做此九族俱滅之事?”尚詔道:“皆因汝等貪官污吏逼迫使然。”曹軍門大怒,回顧諸將道:“誰與我殺此逆賊?”言未盡,中軍副總兵張院催馬提戟,與尚詔戰不三合,被斬馬下。左哨守備謝夢鯉、董昌兩將齊出,戰不五。謝夢鯉右脅中刀;董昌恰待要跑,被尚詔趕上,腦後一刀,砍落馬旁。曹軍門道:“尚詔非一二將可敵,衆將吏一齊出馬!”賊營四將,亦各上前廝殺。曹軍門見尚詔兇勇異常,衆將陸續落馬,忙傳令箭:調北門主將林岱快來大戰!不過一兩刻,軍門標下官將,到損亡了員。尚詔正要揮兵趕殺,只見一將匹馬提戟,飛刺面門,尚詔舉刀相迎。敗下去的諸將,又各勒馬觀看:兩人鏖戰征塵,有八十餘合。賊妻蔣金花見尚詔戰久,吩咐鳴金。尚詔聽得鑼聲亂響,只當城內有故,向林岱道:“日已沉西,明日再與你戰!”林岱道:“我亦不逼你,且饒你去罷!”兩下各自收軍。曹邦輔大讚林岱道:“先鋒真神勇也!若再遲來一步,吾大軍被賊衝動矣!”重加賞勞,使歸鎮地。

林、管二總兵,雖知西門交戰,因無將令。不敢私動人馬,只得親到軍門處請安。邦輔急令速歸汛地。次日,蔣金花向尚詔道:“聞南門系河陽總兵管翼紮營,我今日去報連破八營之仇!”尚詔道:“官軍內有一林岱,甚是去得,你須小心他一二!日前吾愛將鄒炎,即死於此人之手。”金花也不回答,領兵三千,殺出南門。管翼帶將佐出營觀看,但見:

頭盤鬏髻,上罩飛鳳金盔;耳帶雲環,斜嵌攀龍珠墜。身穿玲瓏柳時之甲,足踏凌波蓮瓣之靴;兩道蛾眉彎如新月,一雙杏眼朗若懸珠。年紀三旬,也算半老婦女,容顏嬌嫩,還象二八佳人。腕攜兩口日月鋼刀,腰繫一壺風雷大箭。

管翼看罷,向諸將道:“此必賊妻蔣金花!誰要拿住他,不愁不加官進級!”猛聽得前軍隊內部司單元瑚,大呼道:“小將擒他!”催馬提斧便砍。金花隔逼(過)斧,問道:“來將何人?”單元瑚道:“你不用問你總爺的姓名,少刻拿住你,總爺定要收你做個房中人,你叫我的日子在後哩!”金花大怒,匹馬交鋒;大戰數合,金花便走。元瑚趕來,(金花)回手一飛槌,打落馬下。衆將見元瑚落馬,一涌殺去,將元瑚救起。金花闇誦咒語,頃刻狂風四起,捲土揚塵,飛沙走石,向衆官軍亂打。管翼立腳不住,顧不得隊伍錯亂,領兵向東南上敗走。金花率衆賊趕來。曹軍門聽得南門交戰,急發令箭三支,着東北兩路主將,各遣一將,帶兵一千,窺看動靜;若官軍勝,協力攻城,使賊人不暇救應;官軍敗,火速教援。自己也遣一將領兵去策應。師尚詔在城頭看見,二門各有人馬向東南飛奔,忙令賊將八人,領兵五千,接蔣金花回城。衆賊將殺出城來,一個個打着呼哨,望官軍趕去。蔣金花正在追殺管翼之際,瞧見三路官軍前後殺來,急忙帶兵回頭交戰。管翼見有救兵到來,即招呼敗兵回身相殺,蔣金花腹背相敵,正要再施法力,聽得喊聲漸近,原來是自己的人馬。四五路軍兵,攪在了一處大戰。但見。

愁雲滾滾旌旗閃,天地無光;殺氣騰騰鼙鼓震,山河失色。弓弦響處,幾多歸雁墜長空;鞭影揮時,無數驚猿啼古木。將軍疲睏,隱聞喘息之聲;戰馬歪斜,無暇啼嘶之力。真是盔落頭飛爭日月,血流腹破定龍蛇。

兩軍混戰多時,金花恐官軍再添人馬,又怕尚詔親來接應,城內無人守護;不敢戀戰,招呼衆賊回城。各路官軍隨後追來。金花向腰間解下一縷紅繩,任追兵路上一撒,頃刻變爲千尺餘長一條紅蟒,攔截道路,金花帶兵緩緩入城。官軍見了大蟒,個個驚疑;少刻化爲五尺長短紅繩一條,衆將官兵各回營壘。正是:

法無邪正,靈驗爲奇;

箇中生克,箇中人知——

古香齋 輸入,轉載請保留

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三十六回 走長莊賣法賺公子 入大罐舉手避癡兒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淡笑打權奸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囊得外財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囊得外財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淡笑打權奸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里鋪俠客趕書生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里鋪俠客趕書生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僞神師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淡笑打權奸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三十六回 走長莊賣法賺公子 入大罐舉手避癡兒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僞神師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三十三回 斬金花千冰歸泰嶽 殺大雄殷氏出賊巢第二十八回 會盟兄喜隨新官任 人賊巢羞見被劫妻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二十四回 恤貧兒二士趨生路 送貞婦兩鬼保平安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
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三十六回 走長莊賣法賺公子 入大罐舉手避癡兒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淡笑打權奸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囊得外財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二十二回 斷離異不換遭刑杖 投運河沈囊得外財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第九回 吐真情結義連城璧 設假局欺騙冷於冰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淡笑打權奸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里鋪俠客趕書生第八回 泰山廟於冰打女鬼 八里鋪俠客趕書生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僞神師第二十六回 救難裔月夜殺解役 請仙女淡笑打權奸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三十六回 走長莊賣法賺公子 入大罐舉手避癡兒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三十一回 克永城陣擒師尚義 出夏邑法敗僞神師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五回 警存亡永矢修行志 囑妻子割斷戀家心第二回 做壽文才傳僉士口 充幕友身入宰相家第十二回 桃仙客龍山燒惡怪 冷於冰玉洞煉神書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二十五回 出祖居文魁思尋弟 見家書卜氏喜留賓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三十三回 斬金花千冰歸泰嶽 殺大雄殷氏出賊巢第二十八回 會盟兄喜隨新官任 人賊巢羞見被劫妻第二十三回 入賭局輸錢賣弟婦 引大盜破產失嬌妻第二十九回 返虞城痛惜親骨肉 回懷慶欣遇舊知交第三十二回 易軍門邦輔頒新令 敗管翼賊婦大交兵第十八回 罵錢奴刎頸全大義 贖烈婦傾囊助多金第六回 柳國賓都門尋故主 冷於冰深山遇大蟲第十七回 請庸醫文魁毒病父 索賣契淑女入囚牢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第三十回 聞叛逆於冰隨徵旅 論戰守文煒說軍機第一回 陸都管輔孤忠幼主 冷於冰下第產麟兒第十五回 金不換掃榻留城璧 冷於冰回鄉探妻兒第二十七回 埋骨骸巧遇金不換 設重險聊試道中人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十九回 兄歸鄉胞弟成乞丐 嬸守志親嫂做媒人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第三回 議賑疏口角出嚴府 失榜首迴心守故鄉第二十回 金不換聞風贈路費 連城璧拒捕戰官軍第二十四回 恤貧兒二士趨生路 送貞婦兩鬼保平安第十三回 韓鐵頭大鬧泰安州 連城壁被擒山神廟第七回 走荊棘投宿村學社 論詩賦得罪老俗儒第二十一回 信訪查知府開生路 走懷仁不換續妻房第十一回 伏仙劍柳社收厲鬼 試雷珠佛殿誅妖狐第十回 冷於冰食穢吞丹藥 火龍氏傳法賜雷珠第四回 割白鏹旅舍恤寒士 易素服官署哭恩師第三十七回 連城璧盟心修古洞 溫如玉破產出州監第十六回 別難友鳳嶺逢木女 斬妖黿川江救客商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三十四回 囚軍營手足重完聚 試降書將帥各成功第三十五回 沐皇恩文武雙得意 搬家眷夫婦兩團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