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節 災(上)

蜀山論劍大會結束後的第六個月。

東勝神洲已經開始出現混亂的跡像,昔日大楚分裂成的三個帝國互相之間的征戰全面開始。

出乎意料的是最先發動挑釁的大乾帝國卻居於守勢,這固然是因爲戰爭爆發的時候,大曦與大祈極爲默契的結成了暗地裡的同盟。

這種同盟並沒有宣之於口,但兩國的部隊都極爲默契的互相避開直接可能發生戰鬥的地點,而沿着兩點不同的路線向大乾帝國發動進攻,使得大乾帝國同時受敵。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大乾帝國幾大支柱都表示不會全面介入戰爭。

而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便是因爲道門與魔道、邪宗在一年後約戰於南部瞻洲,大乾帝國的整體實力數倍於大曦和大祈,但國中勢力複雜,王室能牢牢控制的大約僅有一半,另外一半由世族勢力和暗中支持大乾的兩大魔道宗門血河派、煉屍宗所影響。

眼下由於道魔約戰之故,血河派和煉屍宗都在全力備戰。

所以這場三大帝國之戰,竟然一反千年以來的常態,變成大乾帝國居於守勢了。

只不過雖然是居於守勢,大乾帝國也並不完全落於下風,畢竟即使少了兩大魔道宗門的全力支持,當初北冰陸崩壞後,大量的北方宗門不肯居於相鬥多年的鐵血侯轄下,加上扶搖大聖爲渡劫所引發的洪澤之災,毀去了不少宗門的山門,因此便有相當多的宗門遷移出了北冰陸,歸於後來的大乾帝國領土內。

這些宗門勢力,還有大楚崩壞後,以前的世家勢力也一分爲三,其中有像封刀掛劍的雷家便在武帝死後投向了大乾,長孫世家則順理成章的加入了大曦帝國。

所以三國中,勢力最複雜的便是大乾帝國,而大曦帝國卻主要是鐵血侯所在的楊家實力最爲強大,甚至凌駕於了皇室之上,要奪權都並非不可能,只是楊家也楊戰,敗也楊戰,楊戰是楊家乃至大曦帝國的聖階修士,卻全力維護其弟子,當年的曦皇子所留下的皇室血脈,楊家倚仗的是這位聖階修士,但真要奪權,第一個要面對的也是這位楊家的老祖宗。

世家勢力最弱的反而是大祈帝國,當初祈皇子能立國全仗的是王純陽以及他的純陽門,建國後的官僚行政,以及軍中修士也大都出自純陽書院,鼎定了在大祈帝國的無上權威,即使是每代的大祈帝王也要拜入純陽書院,由王純陽收爲弟子。

國中世族不少,但卻缺少如雷家、長孫家、唐家這種有底蘊的大族,多是些以前的小世家或是新崛起的豪族,比如濱海城的王家,與王家的交好的黃家等,這些世家雖然也各有交好或是矛盾,但都不可能與純陽書院對抗。

西牛賀洲上卻又是另一番景象。

原本人煙繁稠的玄鳥城已經變成一片死域,這裡曾生活着數百萬的人口,如果再算上在附近郊野中的鄉民,人口多達兩千餘萬。

如今卻幾乎沒有了活人,曾經堅固無比的城牆已經轟然倒塌了一面,另一面也殘破,只有兩面依然完好。

腥風吹過,密密麻麻的迅猛獸從這座城池中向外奔出,從天空中望去,就像是蟻羣涌出了蟻穴。

土地已經變成了奇怪且讓人不舒服的褐質,散發着不適合其他生靈生存的毒質,但對於腦蝸的僕兵來說,這卻是像魚在水中一樣自如,甚至於一些受傷未死的刺獸或迅猛獸歸來,在其中呆上一段時間後便又恢復了活力。

這對其他生靈來說是一片死域,但對於腦蝸來說,卻已經變成了一個巢穴,地面的巢穴。

一個新生的腦蝸佔據了這個城池作爲巢穴,大量的僕兵正以這裡爲起點向四周擴張。

“怎麼,怎麼會變成這樣?”天空中一個黑袍修士剋制不住驚訝的道。

修士名叫王復陽,是邪宗中死亡道的修士,死亡道已經加入了已經加入了所謂的西方魔教。

如今魔道邪宗數個宗門分別聚合在一起成立了東、南、西、北、中央五大魔教,吸納任何願意投靠他們的修士、宗門,約戰道門於南部瞻洲。

但也還有一些宗門仍遊離於這五大魔教之外,比如仍居於北冰陸的玄陰宗,以及西牛賀洲的小雷音寺。

玄陰宗一處已經由北方魔教負責前去勸說,而西牛賀洲這裡,卻是西方魔教派遣了王復陽爲使者前往小雷音寺。

誰知王復陽千辛萬苦抵達這西牛賀洲之後,看到的卻是一副意想不到的景像。

到處都已經生靈滅絕,取而代之的是另一些從來沒有見過的奇怪生靈,例如腳下的迅猛獸和刺獸。

雖然這些妖獸隨便一隻都不可能是他的對手,但是以數量而論,王復陽便是再多十個,恐怕也不敢正面與下面的妖獸爲敵。

迅猛獸還好,不過是牙尖爪利,那刺獸就算是單個都能對真人境修士造成一定威脅了。

當成千上萬的刺獸聚集在一起時,王復陽雖然是天人境修士,也只覺心驚肉跳。

一路上,還殘存着抵抗的只有禪寺,大雷音寺在各地的禪寺。

大雷音寺在各地的禪寺,本來就既是傳道興佛之所,亦是大雷音寺藉以掌控當地的堡壘。

寺中的白衣僧都是修士,其中能主持一座小型寺廟者都具有真人境的修爲,能主持中型寺廟者至少都是真人境巔峰或是天人境修爲了,那十八座大分寺的主持則莫不具有天人境第二階以上的修爲。

也就只有這些分寺還在苦苦抵抗,卻已經被越來越多的獸潮分隔成了幾塊。

就像是大海中的孤島,被海水包圍着。

“發生了什麼事?”王復陽倒吸了一口氣,他從抵達西牛賀洲開始到現在已經飛行了兩日,所過之處從大雷音寺掌控的恆河之南進入到了小雷音寺掌控的地區。

但若說恆河之南還能看到一些抵抗外,恆河之北就更是悽慘了。

魔佛陀本人固然是勢壓大雷音寺諸僧,但是並不代表他的門下也如此優秀,他門下的弟子中只有一個諸行無常是得了他真傳的,平時魔佛陀除了修煉,傳道之類的瑣事都是由這位弟子打點。

論起底蘊,魔佛陀所創下的小雷音寺還是差大雷音寺很遠,哪怕諸行無常的實力已經足以與大雷音寺中的三位法王一較高低,他的門下也有兩三位修至了天人境,但整體上還是不如大雷音寺。

獸潮如此嚴重,想必小雷音寺已經收縮防線,將門人弟子全都收縮回了本寺之中。

王復陽繼續向前飛,就在這時候,麻煩出現了。

一大羣液龍向他展開了攻擊,初時王復陽還不以爲意,舉手投足之間,祭起死亡道的法訣將這一羣液龍殺了個乾淨。

但這數百隻液龍死後,從四面八方卻飛來更多的液龍,數量成千上萬,而且還在繼續飛來。

王復陽頭皮發麻,便是上千液龍他也有把握殺個乾淨,但是數量達到近萬,便殺不勝殺了,而看這樣子,這種妖獸恐怕還不止萬數。

他當機立斷,顧不得前去小雷音寺了,向來路逃回。

液龍緊追不捨,而且追逃之間,只要飛過有腦蝸駐巢的地方,便會又有一批液龍加入。

腦蝸的僕兵,迅猛獸有充足的靈石礦便可以蘊生,而像刺獸、液龍,乃至更高等的僕兵卻是需要吞噬其他生靈。

西牛賀洲比之東勝神洲,民智相差較遠,但數量上卻是佔了絕對優勢,地大物博,人口一度曾經多達百億以上,即使是在殘酷的部族戰爭,以及小雷音寺建立後的嚴酷,仍有近百億。

而今這近百億的人族,還不包括人族之外的生靈,甚至連天上飛的猛禽,都沒能逃過劫數,如果說這就是劫數的話。

由此,腦蝸獲得了比在奈若界時充足不知道多少倍的原料,所以纔會形成如今王復陽看到的恐怖景象。

王復陽一路逃竄,自修成天人境以來還是第一次如此狼狽。

這些液龍任中一個都是被他秒殺的份,但聚在一起,不要說他,就是天人境第四階修士也得像他一樣逃。

最可怕的是一路上還在不斷增加,而任他如何施展遁光,甚至危急時強行用一兩件法器暫時抵擋,然後以空間神通遁出百里之外,都仍會被追躡上,而沿途不斷加入的液襲也會阻擋減緩他的逃逸速度,使得後面的追兵一次又一次的追上。

“難道要葬身在這些不知道哪裡來的妖獸口中?”王復陽心中恐慌,末了卻忽然生出一個念頭。

這些妖獸如此恐怖,數量更是無窮無盡,若有一天這些妖獸會不會從西牛賀洲渡海前去東勝神洲?

半年後便是道魔約戰,若兩敗俱傷後,這些妖獸卻渡海而來,那東勝神洲會不會也變成這般可怖的景象?

“我一定要活着回去告訴宗主。”王復陽越想越恐怖,但眼前之危卻始終沒有解除,或許只有飛上幾日幾夜,飛到海上,就不信這些液龍的耐力能強過一名天人境修士!

便在這時,忽然前方出一名白衣修士,宛如少年,手足晶瑩如玉。

第44節 捷足先登第258節 鬥法(十六)第252節 壽誕(五)第231節 太古隱秘(上)第252節 壽誕(一)第75節 挫敵(下)第33節 宗門獎勵(下)第135節 敕封(中)第75節 挫敵(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第256節 幫手(三)第14節 君子樓(上)第207節 援手(上)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216節 較量(中)第51節 舊事(下)第158節 亂戰(上)第37節 破空(四)第227節 亂戰(六)第55節 私會(上)第25節 選法(下)第230節 互噬(上)第242節 選擇(上)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61節 諸派會合第177節 抉擇(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13節 得寶(下)第88節 救人(上)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176節 八方來人(一)第96節 煉丹(上)第248節 降臨(七)第30節 宗門小比(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230節 互噬(中)第143節 帝王心術第226節 百邪盟(中)第252節 壽誕(五)第165節 破局(下)第127節 援軍(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14節 君子樓(下)第51節 舊事(下)第147節 劍斬軒轅第124節 元陽之死(二)第164節 局(下)第50節 分歧第163節 決裂第130節 報訊(上)第152節 稷下學宮(上)第7節 交鋒(上)第163節 決裂第124節 元陽之死(二)第124節 元陽之死(一)第234節 太平記(上)第158節 亂戰(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176節 八方來人(二)第6節 脅迫(下)第149節 舊帳(四)第258節 鬥法(四)第256節 幫手(六)第231節 太古隱秘(中)第140節 拜訪(中)第153節 法會(上)第86節 天外來客(下)第158節 亂戰(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224節 黑風峽(上)第232節 殺皇(下)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17節 交*媾(中)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190節 奪符(上)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164節 局(下)第73節 初至雲京(上)第161節 天若有志(下)第95節 蜇伏(上)第172節 手鍊(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上)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100節 人情(上)第74節 募然相見(下)第234節 太平記(上)第5節 初遇(下)第71節 天問(下)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下)第107節 狙殺(上)第135節 敕封(上)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32節 晉升內門(中)
第44節 捷足先登第258節 鬥法(十六)第252節 壽誕(五)第231節 太古隱秘(上)第252節 壽誕(一)第75節 挫敵(下)第33節 宗門獎勵(下)第135節 敕封(中)第75節 挫敵(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第256節 幫手(三)第14節 君子樓(上)第207節 援手(上)第226節 百邪盟(下)第216節 較量(中)第51節 舊事(下)第158節 亂戰(上)第37節 破空(四)第227節 亂戰(六)第55節 私會(上)第25節 選法(下)第230節 互噬(上)第242節 選擇(上)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212節 大明尊(下)第61節 諸派會合第177節 抉擇(下)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13節 得寶(下)第88節 救人(上)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176節 八方來人(一)第96節 煉丹(上)第248節 降臨(七)第30節 宗門小比(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178節 靈州大戰(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230節 互噬(中)第143節 帝王心術第226節 百邪盟(中)第252節 壽誕(五)第165節 破局(下)第127節 援軍(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14節 君子樓(下)第51節 舊事(下)第147節 劍斬軒轅第124節 元陽之死(二)第164節 局(下)第50節 分歧第163節 決裂第130節 報訊(上)第152節 稷下學宮(上)第7節 交鋒(上)第163節 決裂第124節 元陽之死(二)第124節 元陽之死(一)第234節 太平記(上)第158節 亂戰(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中)第176節 八方來人(二)第6節 脅迫(下)第149節 舊帳(四)第258節 鬥法(四)第256節 幫手(六)第231節 太古隱秘(中)第140節 拜訪(中)第153節 法會(上)第86節 天外來客(下)第158節 亂戰(下)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224節 黑風峽(上)第232節 殺皇(下)第245節 先天五太(中)第17節 交*媾(中)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190節 奪符(上)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164節 局(下)第73節 初至雲京(上)第161節 天若有志(下)第95節 蜇伏(上)第172節 手鍊(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上)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100節 人情(上)第74節 募然相見(下)第234節 太平記(上)第5節 初遇(下)第71節 天問(下)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下)第107節 狙殺(上)第135節 敕封(上)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32節 晉升內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