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節 元陽之死(二)

修士鬥法,真元氣機傾出體外後,不論傷敵與否,隨着修士操控第二道氣機,前一道氣機便會斷開與修士的聯繫,向四周自然擴散,慢慢被天地元氣所同化,重新變成天地元氣的一部份。

而真人境第四階巔峰開始凝生的氣域,便是能令這一過程變得緩慢,延緩十倍,甚至百倍。

這樣,元陽道人的前一道血陽氣機即使是與他斷絕聯繫後,仍然會凝聚在身周附近,然後隨着第二道氣機的出現,氣機牽引,亦會對敵人造成傷害和影響,只是到底不是由元陽道人親自操控,威力始終不如元陽道人真正操控的氣機。

當成百上千道氣機如此層層牽引時,氣域便凝生而出。

如果能進一步悟通空間法則,這氣域便能更進一步隔絕敵人與天地元氣的溝通。

當然,如果相鬥的兩個人都是天人境,或是對方身上有什麼特殊法器能強行貫通天地元氣,便未必能隔絕對方了。

元陽道人到底不是天人境的修士,所以他的血陽氣域,需得待自身的氣機散逸於身周後才能慢慢凝生,否則崔圓和申不害也拖不了他這麼久。

現在血夕陽之相凝生血陽氣域,元陽道人便壓制住了兩人,兼具血夕陽之相兼具火性與血煞威能,本就霸道絕倫,頓時兩人只能苦苦支持,如巨浪之下的小舟,隨時可能船翻舟覆。

不過元陽道人此時卻無心誅殺兩人,因爲他一見己方修士衝向浮空艦,打算奪艦,他便心中暗道不妙,只是先前被崔申二人拖住,來不及警告諸人,現在場面混亂,卻是遲了。

果然不出他所料,元辰道的修士一飛近浮空艦,祈皇子冷笑了一聲,只見浮空艦上浮起一層青色光罩,光罩上更有亂流般的雷光電弧亂竄。

衝在最前面的幾個修士一撞上那些雷光電弧,頓時如被天雷所擊,半邊身子焦黑如炭。

其他修士大駭,連忙在衝鋒中緊急停下,各種氣相凝生的氣機如狂潮般擊向青色光罩,飛劍法器也拼了命似的狂攻過去。

那青色光罩被近百名修士全力一擊,劇烈的顫動起來,但卻始終不破。

就在這時浮空艦上的舷窗打開,一排排強弓利箭瞄向這些傾力而出的修士。

數百隻利箭射出,這些箭一射出,便有符文或是幻光異彩隱現。

這些符箭正是道門和修真世家平時替大楚軍隊煉製之物,或是在上面加持了破甲符文和鋒銳符,又或是加上了靈識導引符。

前者能擊破煉氣境高階修士的身體,甚至真人境修士被連續攻擊,一個不小心也會被重創,而靈識導引符卻是與當初孔璋遇上靳青思時,所遇到過的引氣石有相似之處。

但是卻是相反的應用,引氣石是干擾對方的感應,將對方的法器或是氣機攻擊引向符石,以替代自己遭受的攻擊。

而這導引符卻是借氣機感應,使得射出去的符箭向放出氣機的人攻擊,只要對方氣機不絕,便等若一直是此箭的目標。

若是斷了氣機,便差不多等於是停止不動,但射手射出前箭之前也有瞄準,便等若硬抗。

而這導引符若是再加上靈識二字,此符便能從五品升至七品,符師在繪符時特意加持過,不論是攻擊效果還是追蹤效果都更勝一籌。

大楚軍隊能鎮壓四方,甚至楊戰還率大軍主動徵妖族,以人族孱弱之軀壓制妖族,這些符箭還有其他專門製作供軍隊所用的法器居功至偉。

所以道門的作用暫時對大楚來說仍是不可替代的,各種資源更是不可或缺。

否則大楚這個建立在各種資源基礎上的巨人便會變得蹣跚難行,這些年好不容易面對妖族逐步建立的優勢便可能被逆轉。

這一輪符箭又快又急,箭一射出,上面的符文便被激發。

一些符箭上浮現出巨大的三角鋒銳虛影,這是破甲符的符力發揮至極時的異像,一些箭上卻燃起火焰的虛影,這是加持了火焰符文的符箭。

這樣的箭,每一支的成本大約是最好的普通弓箭的五十倍。浮空艦上足足有三百人在放箭,這些人全是從楚軍中挑選出來的精英,最差的也有感應境的修爲,勉強能觸發箭上的符文。

而且這類射手經過專門訓練,能在別人發一箭的時間內連發三箭。

元辰道的修士被這一輪蓄謀已久的疾射射得死傷慘重,若是普通的弓箭,就算是再強的神射手來射,對他們的殺傷力也要大打折扣。

但是這些符箭全有符文加持,頓時貫體而入。

不斷的有人影向下墜落,驚呼聲起:“快退,快退!”

不過已經來不及了,儘管元辰道的修士們竭力後退,且凝出氣相,放出法器護體,但是衝在最前面的仍有二三十人中箭從空中墜下,身上要麼被有破甲效果的符箭貫出巨大的三角形傷口,要麼身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即使是在後退的修士也不好過,射出來的符箭中有部份是靈識導引箭,在百丈之內會追躡着不放。

元辰道的修士自然比普通人強得太多,所以浮空艦上的射手雖然經過強化訓練,但在這一進一退間也來不及連射三箭,只來得及放出第二箭。

第二輪攢射,元辰道已有防備,便比剛纔好一些,但是仍有十餘個修爲較低的修士非死即傷。

如此一來,歷經浮空艦的神雷塔攻擊,艦上射手的攢射,元辰道一方的修士死傷拉近一半,對着祈皇子一方便沒有那麼大的優勢了。

祈皇子終於露出微笑:“反攻!”

隨着這句話,原本靜止的浮空艦重新駛動,雖然看起來是龐然大物,但駛動間卻是輕盈如蝶。

浮空艦硬生生的闖入元辰道修士一方的陣形中,徹底的把他們衝得七零八散,然後艦上的神雷塔、符箭再次發威。

此時元辰道剩下的修士中至少都是煉氣境高階的修爲,但是被浮空艦撞散陣形後,便處於逐個割據的狀態,雖然看似有同門就在不遠處,卻是在各自防禦,各自逃逸。

第35節 符文院(下)第217節 謀奪(下)第173節 各有打算(下)第157節 奪寶(上)第206節 連氏兄弟(下)第128節 天人對戰(上)第184節 百仙大會(中)第227節 亂戰(三)第17節 交*媾(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一)第175節 救人(上)第253節 亂像(上)第139節 暗盟(上)第256節 幫手(六)第226節 百邪盟(中)第257節 劫(上)第193節 脫身(上)第227節 亂戰(五)第230節 互噬(六)第114節 妖魔鬥(上)第145節 戰況(上)第219節 神識共振(上)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三)第6節 脅迫(下)第162節 歸還(上)第118節 首功(中)第135節 敕封(下)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210節 拔屌無情(中)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238節 會京師(中)第15節 亂鬥(上)第227節 亂戰(一)第198節 壓力(中)第144節 初戰(下)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11節 上路(上)第160節 天志明鬼(上)第245節 先天五太(下)第199節 闖殿(上)第258節 鬥法(七)第156節 內外交戰(中)第221節 暗流(中)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35節 符文院(中)第241節 開始(上)第206節 連氏兄弟(上)第185節 宮變(中)第254節 蜀山會(七)第63節 入口(下)第226節 百邪盟(上)第170節 故人(中)第92節 交易(下)第120節 指路(下)第124節 元陽之死(五)第254節 蜀山會(十)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38節 僬人(下)第247節 異地追魔(下)第150節 道場(上)第248節 降臨(五)第169節 人間(上)第258節 鬥法(十二)第124節 元陽之死(一)第252節 壽誕(二)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105節 初臨貴境(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上)第132節 論功行賞(中)第258節 鬥法(七)第71節 天問(下)第258節 鬥法(六)第117節 調教(上)第252節 壽誕(三)第157節 奪寶(上)第146節 死亡道(上)第195節 崆峒山(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70節 故人(中)第203節 風雪(中)第214節 援兵(下)第198節 壓力(上)第14節 君子樓(上)第65節 天蠱星(上)第70節 渡劫前語(下)第135節 敕封(下)第122節 火中取栗(上)第8節 捕蟬(上)第223節 在路上(下)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249節 孔夙夙(中)第251節 南方(下)第201節 無涯海(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上)第258節 鬥法(十三)第60節 退敵(下)
第35節 符文院(下)第217節 謀奪(下)第173節 各有打算(下)第157節 奪寶(上)第206節 連氏兄弟(下)第128節 天人對戰(上)第184節 百仙大會(中)第227節 亂戰(三)第17節 交*媾(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一)第175節 救人(上)第253節 亂像(上)第139節 暗盟(上)第256節 幫手(六)第226節 百邪盟(中)第257節 劫(上)第193節 脫身(上)第227節 亂戰(五)第230節 互噬(六)第114節 妖魔鬥(上)第145節 戰況(上)第219節 神識共振(上)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三)第6節 脅迫(下)第162節 歸還(上)第118節 首功(中)第135節 敕封(下)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210節 拔屌無情(中)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238節 會京師(中)第15節 亂鬥(上)第227節 亂戰(一)第198節 壓力(中)第144節 初戰(下)第141節 你謀我算(中)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11節 上路(上)第160節 天志明鬼(上)第245節 先天五太(下)第199節 闖殿(上)第258節 鬥法(七)第156節 內外交戰(中)第221節 暗流(中)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35節 符文院(中)第241節 開始(上)第206節 連氏兄弟(上)第185節 宮變(中)第254節 蜀山會(七)第63節 入口(下)第226節 百邪盟(上)第170節 故人(中)第92節 交易(下)第120節 指路(下)第124節 元陽之死(五)第254節 蜀山會(十)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38節 僬人(下)第247節 異地追魔(下)第150節 道場(上)第248節 降臨(五)第169節 人間(上)第258節 鬥法(十二)第124節 元陽之死(一)第252節 壽誕(二)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105節 初臨貴境(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上)第132節 論功行賞(中)第258節 鬥法(七)第71節 天問(下)第258節 鬥法(六)第117節 調教(上)第252節 壽誕(三)第157節 奪寶(上)第146節 死亡道(上)第195節 崆峒山(上)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170節 故人(中)第203節 風雪(中)第214節 援兵(下)第198節 壓力(上)第14節 君子樓(上)第65節 天蠱星(上)第70節 渡劫前語(下)第135節 敕封(下)第122節 火中取栗(上)第8節 捕蟬(上)第223節 在路上(下)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249節 孔夙夙(中)第251節 南方(下)第201節 無涯海(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上)第258節 鬥法(十三)第60節 退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