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節 通關碟文(上)

城牆邊上圍滿了人,嘈雜的聲音就算是隔着老遠都能聽得到。

孔璋緩緩走了過去,隔着人流看着那牆上帖的黃紙。

有人在小聲的讀着黃紙上的文字,那是這個龜茲國所下的招賢令,黃紙末尾那個鮮紅的大印清晰可見。

大楚所在的中土,人族已經統一,而西域卻還處於人妖混雜。

西域大小國家最多時有四十三個,以前每隔幾年便會發動戰爭,互相吞併,所謂西域無義戰。

中土人族統一後,特設西域都護府,得道門蒼穹派相助,對西域的影響力大增。

西域小國感受到中土的強勁實力,開始停息彼此間的征戰,向大楚示好。

不過好事多磨,西域諸國開始轉風時,大楚卻又陷入了內爭,武帝挾威壓制道門。

彼時妖族卻出了三個大妖,在獅駝山義結金蘭,樹起旗幟,令得西域諸國頓時又變成了牆頭草。

之後流沙國等幾個國家號召西域諸國成立聯盟,正當快要進行時,獅駝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打了流沙國,殺了流沙國老國,將其親厚大楚的小張太子和國師逐走,使得一時間西域小國又望風而伏,對獅駝山又懼又怕。

龜茲國正是西域諸國之一,而且還是其中實力比較強勁的一國,麾下有一萬精兵,四五萬的普通士卒,其國師火龍真人廣收門人,號稱有門人過千,能組成一門火龍衝宵大陣護衛龜茲。

不過在現在的局勢下,龜茲國肯定也是感受到了西域即將會一場人妖大戰,所以開始招兵買馬,招賢納將了。

若是放在平時,那國師火龍真人斷斷不會准許這麼直接的招納修士,龜茲國賢人堂中的修士雖也有幾十個,但莫不是對國師火龍真人馬首是瞻之輩,敢拂了他意的,那是斷斷不會被留在賢人堂中,除非你本事高到能蓋過那位已入了天人境的火龍真人。

“讓開,讓開,某家要揭榜!”一名大漢上前,將那黃紙揭下。

守護招賢榜的士兵連忙報給負責榜文的將軍,那將軍一反平時的跋扈,帶着笑意將那大漢召自面前問話。

那大漢自言雙臂有千斤之力,將軍命他舉了舉五百斤重的石鎖,又叫人拿來強弓硬矢讓他試試,見沒有吹牛,頓時笑容滿面的拱手,算是通過了這招賢榜。

孔璋微微搖了搖頭,離開這招賢榜向龜茲城內走去。

西域小國林立,通常一城即是一國,若是一國轄有三城,便可算是大國了。

龜茲轄下便有三城,都城龜茲,另外還有兩個輔城青蘆和白石,離龜茲都不遠,恰好成一品字形。

孔璋自逃離靈州,便遁往西域。

既與羽紅袖翻臉,道門的追殺便是免不了的了。

只不過人妖大戰在即,道門要以大局爲重,怎麼也不可能把自己列爲首位。

就算羽紅袖有通天之能,在這時候也不可能動用道門力量只爲了追殺自己,所以只要不強出頭,低調的躲起來,待西域之戰落幕,大多數修士都離開西域之後,孔璋便可以再隱遁到其他地方去。

而且他也尚未將夜照空的魔質完全消彌,掌心處仍有一點紅點,正是那還沒有滅盡的魔質。

不過這一來是夜照空的魔質在頑抗,二來孔璋已有絕對把握可將這殘餘的魔質消滅,現在不急着消滅,只是想看能不能解析一些這第二種魔質的秘密。

這些天來,雖然爲了消彌夜照空身上的魔質,孔璋很是吃了些苦頭,但是他隱隱覺得在兩種魔質的對抗中,似乎有可能產生魔質進一步進化的契機。

雖然這契機是什麼,他尚不知道,只能用水磨功夫,至少他感覺許久未有進步的神念在兩種魔質的對抗中又有了此微的增長。

神念修持的增強,令得他對魔質的感應更加細膩,從中把握第二種魔質的質性便更有把握。

跨步入城,龜茲城中冷冷清清,不復昔日繁華,這是受了十數日前傳來的消息影響所致。

十數日前,人族大軍尚未集結完,獅駝山如意大聖卻率妖軍搶先發動了對靈州的攻擊。

這一舉動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打了人族一個措手不及,幾乎將靈州攻下。

不過幸好女真同修會在西域一帶的修士相助,再得道門的一些修士出手,卻是將妖族硬生生擋了一陣,拖到都護府所在的雄州軍馬和雄踞西域的蒼穹派修士趕來。

如意大聖敗走,麾下妖軍與雄州軍馬、蒼穹派大戰,死傷慘重。

蒼穹派修士和一些異派修士更是追殺如意大聖,結果卻被獅駝山派出的援軍伏擊,落了個兩敗俱傷,據說連蒼穹派的宗主夫婦都負傷而回。

這一下人妖大戰在即,西域小國人人自危,不論是中土大楚要進駐西域,又或是獅駝山要號令西域,免不了要掀起一場血風腥風。

西域諸國自流沙國號召聯盟失敗後便如散沙一盤,在這人妖即將大戰之際,那龜茲國也是小國之心,只想避開大戰鋒芒,以圖自保,待大楚與獅駝山分出勝負之後再圖投靠。

但就算是要自保,在這亂世之中也是不件容易的事。

龜茲國喜歡音樂,舉國上下歌舞昇平,平時絲竹樂器之音不絕於耳,但面臨如此大事,龜茲老王從未有過的停了自己宮中的享樂,順便連民間的歌舞也一併停了,更頒下招賢榜文和設立了奉聖館。

招賢榜就是如孔璋所見,帖在龜茲國的三城城牆前,由專人負責看守,凡是路過龜茲三城,不論出身,不論種族,皆可揭榜,只要通過了基本的測試,便可作爲賢人成爲龜茲軍的一員,除了正常的軍俸之外,每月更是有特別的補帖和好酒好肉侍侯。

人妖大戰在即,在西域已非秘密,能逃的自然是逃了。

不過值此時候,就是想逃也得有本領,一路上過來,孔璋便有聽說某人一家準備車馬逃離,結果一家老小在半道上遇上了獅駝山的大王,結果盡成了口中之食

所以就算是有幾分本事像剛纔的大漢,與其冒着危險逃,倒不如就地加入一國軍中出力,抱團取暖,活下來的機率可比自家一個人大多了,更不要說還有銀子拿和酒肉吃。

所以龜茲國這一招賢榜文倒是招到了不少像這大漢般有幾分本領的壯士,將之編入軍中,論起單個戰力,這般勇士實是可與大楚軍中的精卒媲美,只是論起佈陣而戰,這些勇士便差多了,只會各自爲戰。

但不管怎麼說,一天能招上幾十位這種勇士,十數天下來也有幾百人入伍,龜茲老王的心也安一些了。

更重要的還在城中的奉聖館,如其名,這奉聖館就是招納更厲害的人物了,專門對應的是修士。

龜茲國修士向來以火龍真人爲尊,不過局勢險惡到了現在這情形,火龍真人也不敢再像平時一樣一心結黨把持了。

否則萬一妖族真攻來,那可是得真刀實槍的幹一仗的,流沙國便是下場,舉國而滅,國中貴族只逃出了小張太子,流沙國都城之民被獅駝山開了場血肉盛宴,滿城十餘萬人被吃得十不存一。

另外兩個輔城也在妖族退後,趁機被別國給佔了去,原來城中的居民小半被貶爲奴隸,大半見勢不妙,分散逃到了其他小國城中。

像龜茲國的三個城就接收了大量的流沙國民,足有接近十萬之巨。

當然,這其中自然也是有原因的,龜茲國與流沙國向來交好,流沙國王更是娶了龜茲老王的妹妹爲妃,小張太子便是其所生。

所以此番火龍真人是真的棄了平時的私心,吩咐門下弟子好好招呼前來的修士,只要有幾分真本領的便留下,世俗之物自是不必說了,修士所需的靈石、法器,火龍真人也是割肉般拿了些出來。

他是真的指望能招來一些能手替他分擔壓力,雖然火龍真人也有幾分真本領,但是他也自知,不要說是獅駝山的那三位大聖,光只是那七位妖王之中任意來上一個,他也未必能穩勝。

孔璋對龜茲國這什麼招賢奉聖自然是沒有興趣,他不過是因爲現在西域附近已經雲集了太多的修士,如果遁走,恐怕隨時可能撞上。

如果遇上硬手,就算滅殺了對方,自己的行蹤也不免暴露。

一動倒不如一靜,躲在山野倒不如躲在人羣中,待大戰完了,再尋機離開西域。

街上忽然一陣嘈雜,只見有一隊士卒橫衝直闖過來,口中叫嚷着:“大王有旨,爲了防止奸細,從即日起,有通關碟文的才能在城中居住,否則便不能呆在城內!”

孔璋不由面色微微一變,這些士卒口中的通關碟文是西域所特有的一種護碟,仿效的是佛門的度碟。

這東西的產生是因爲西域小國太多,如果完全拒絕其他國家的人,又太影響國與國之間的關係不說,而且商人們也很不方便。

正好後來佛門心禪宗心如聖僧未得道前,曾發下宏願大誓要走遍西域廣傳佛音,其人便赤足而行前來西域,全程不以法術神通,全都步行,每經一城便遞上自家度碟,蓋上通關碟文。

這便讓在西域和其他地方往來的商人們學會了,久而久之便成了西域諸國都認可的通關制度。

只是,孔璋身上哪來的通關碟文。

第256節 幫手(四)第254節 蜀山會(二)第88節 救人(下)第237節 魔蹤(下)第258節 鬥法(十四)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258節 鬥法(十二)第115節 攤牌(中)第228節 地肺之鬥(上)第185節 宮變(上)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227節 亂戰(三)第254節 蜀山會(一)第88節 救人(下)第258節 鬥法(五)第105節 初臨貴境(上)第198節 壓力(下)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260節 亂乾坤(三)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139節 暗盟(下)第239節 京師亂(上)第4節 借室一用(下)第18節 死裡逃生(下)第121節 反算(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37節 破空(三)第135節 敕封(中)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141節 你謀我算(上)第11節 上路(上)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208節 千雪城(中)第39節 僬王姜僬(上)第115節 攤牌(中)第253節 亂像(上)第155節 萬象宮(中)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14節 君子樓(下)第153節 法會(下)第120節 指路(上)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11節 上路(下)第99節 轉折(上)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228節 地肺之鬥(下)第185節 宮變(上)第23節 掘礦(下)第156節 內外交戰(下)第7節 交鋒(下)第109節 領賞(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四)第7節 交鋒(下)第153節 法會(中)第193節 脫身(中)第11節 上路(上)第63節 入口(下)第151節 破陣(上)第228節 地肺之鬥(上)第258節 鬥法(十八)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143節 帝王心術第253節 亂像(上)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四)第94節 道侶(上)第172節 手鍊(中)第193節 脫身(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中)第69節 返回宗門(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下)第227節 亂戰(二)第219節 神識共振(下)第256節 幫手(八)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192節 天魂(上)第55節 私會(上)第248節 降臨(六)第28節 鬥蛇(上)第220節 神識融合(下)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260節 亂乾坤(二)第119節 內應(中)第239節 京師亂(中)第145節 戰況(下)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172節 手鍊(中)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170節 故人(下)第112節 疑竇橫生(上)第252節 壽誕(四)第13節 得寶(下)第248節 降臨(三)第142節 道門行走(上)第227節 亂戰(一)第193節 脫身(下)第37節 破空(四)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30節 宗門小比(下)
第256節 幫手(四)第254節 蜀山會(二)第88節 救人(下)第237節 魔蹤(下)第258節 鬥法(十四)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258節 鬥法(十二)第115節 攤牌(中)第228節 地肺之鬥(上)第185節 宮變(上)第212節 大明尊(中)第227節 亂戰(三)第254節 蜀山會(一)第88節 救人(下)第258節 鬥法(五)第105節 初臨貴境(上)第198節 壓力(下)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260節 亂乾坤(三)第79節 義莊屍變(下)第139節 暗盟(下)第239節 京師亂(上)第4節 借室一用(下)第18節 死裡逃生(下)第121節 反算(上)第231節 太古隱秘(下)第37節 破空(三)第135節 敕封(中)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141節 你謀我算(上)第11節 上路(上)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三)第208節 千雪城(中)第39節 僬王姜僬(上)第115節 攤牌(中)第253節 亂像(上)第155節 萬象宮(中)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14節 君子樓(下)第153節 法會(下)第120節 指路(上)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11節 上路(下)第99節 轉折(上)第225節 各方齊至(下)第228節 地肺之鬥(下)第185節 宮變(上)第23節 掘礦(下)第156節 內外交戰(下)第7節 交鋒(下)第109節 領賞(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四)第7節 交鋒(下)第153節 法會(中)第193節 脫身(中)第11節 上路(上)第63節 入口(下)第151節 破陣(上)第228節 地肺之鬥(上)第258節 鬥法(十八)第74節 募然相見(上)第223節 在路上(中)第143節 帝王心術第253節 亂像(上)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四)第94節 道侶(上)第172節 手鍊(中)第193節 脫身(上)第79節 義莊屍變(中)第69節 返回宗門(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下)第227節 亂戰(二)第219節 神識共振(下)第256節 幫手(八)第136節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上)第192節 天魂(上)第55節 私會(上)第248節 降臨(六)第28節 鬥蛇(上)第220節 神識融合(下)第126節 元辰道尊(中)第260節 亂乾坤(二)第119節 內應(中)第239節 京師亂(中)第145節 戰況(下)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261節 時光長河,萬古長魔(中)第172節 手鍊(中)第123節 血陽氣相(中)第170節 故人(下)第112節 疑竇橫生(上)第252節 壽誕(四)第13節 得寶(下)第248節 降臨(三)第142節 道門行走(上)第227節 亂戰(一)第193節 脫身(下)第37節 破空(四)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30節 宗門小比(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