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節 故人(下)

“陛下會讓道門、聖盟一起處理,就是我們幾個皇子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出手,反正清理出來的歸清理者所有,最後都能用到戰爭中去。”祈皇子道。

孔璋這才明白,武帝並非要自己吃下所有利益,那根本不是他的目的,他的目的仍在於與妖族的戰爭上。

借清理小礦脈一事,他可以將零散的修真宗門和世家整合統領起來,同時對於靈石礦脈也進行再分配。

天下間質量最好也最大的幾條礦脈還是掌握在道門與皇室之手,既得利益之人要讓出來近乎於不可能,但是開源還是可能的。

之前與各方勢力訂約,合力開拓其他界天便是一條路子。

除此之外,對內的資源再分配上,清理那些寄生在小礦脈上的修真小世家,順我者昌,逆我者亡。

要想繼續享有小礦脈上的利益,便必須清楚的被綁上武帝的戰車,不管是情願還是不情願。

這必然撼動大勢,阻力之大可想而知,光憑皇室之力要辦到也極爲困難,因爲某些地方是各方勢力都在伸手,盤根錯節,非常複雜。

但是假如武帝聯合了道門、聖盟,這件事便未必不能辦成了,比如聖盟肯定會非常贊成。

原先的礦脈所屬不動,聖盟要想從原有的體系之外得到資源的分配,也就只能從這些小修真世家手中奪取。

有些敏銳的小世家正是可能意識到了這一點,纔會願意加入羽紅袖的女真同修會。

雖然道門在如今的形勢下不太可能直接爲同修會出手,但是至少一些感覺到威脅的修真世家或是小宗門卻可以通過同修會形成聯繫,進而產生聯合。

對道門來說,能給聖盟造成麻煩,並且將一些中立的勢力導引向自己,這是何樂而不爲的事情。

可以預想,如果武帝真的開始想將各地混亂的靈石礦脈收歸到自己手中,必然將會引起人族內部各修真世家、宗門的變化,所有的宗門都必須“站隊”了。

而這正是武帝的目的,不聚集整合好人族的力量,又如何談得上反攻妖族,徹底將他們逐回北俱蘆洲。

“我會替你聯絡女真同修會。”孔璋正色道,“不過能否讓她們支持你,就看你自己的了。”

“多謝。”祈皇子道,目前形勢下,他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

道門與聖盟雖然實力龐大,但是一來祈皇子也拿不出來什麼讓他們動心的,二來他們也不會在決出帝位前輕易表現出明顯的趨向,何況得到其中一方的支持,極可能便會被另一方反對。

武帝要進攻妖族,少不得要用到道門的力量,但是之前一直打壓道門,才稍微有些成效。如果在戰爭中,道門再一次掌控了更多的力量,武帝要重新將他們壓制住,恐怕也很困難,所以纔會暗地裡支持魔道邪宗組成聖盟。

而幾位皇子手上能掌控的力量就更有限了,其中祈皇子的根基更是比不上曦皇子和大皇子。

女真同修會不失爲他的一個極佳選擇,而且說不定將來會有機會令道門對其認同,因爲畢竟同修會的會長是蜀山派宗主之女。

“不知孔兄需要什麼酬謝?”

“酬謝?”孔璋倒是怔了一下,其實整件事上他根本不需要出太多的力,只不過是在祈皇子和女真同修會之間牽線搭橋罷了,就算不成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損失,成了,就當是還了從前祈皇子支持他的人情。

“莫非孔兄日後不想傳承自己的道統?”祈皇子訝然道。

普通人娶妻生子,爲的便是傳繼血脈,而修道之人如果說還有揮之不去的慾望,那就是傳承自己的道統了。

像孔璋這種情況,日後承繼蜀山道統,成爲蜀山宗主的可能性非常小,幾乎爲零,但是如果修爲足夠,成爲長老卻是極有可能之事。

成爲長老後,願意留在蜀山當然可以,如果不願意,獨走出來,亦可挑選一處洞天福地,建立道府。

只要還沒有脫離本宗,這建立的道府便可算作是蜀山的支脈。

像葉孤先是與本家生隙,拜入蜀山,後來宗主之爭時輸給了羽皓然後,便獨走南海,便可收徒建府,日後便是對上蜀山本宗,也是聽調不聽宣。

只不過葉孤人如其名,其人來到南海後,卻是隻沉迷於修煉,並沒有去建立道府,身邊只有一女,卻是救了南海一女真後,兩人所生。

之後,那女真在四九重劫中逝去,只留下一女,便是後來跟隨在葉孤身邊的女子。

這次葉孤與葉家釋了前嫌,那女兒也跟着一起回家認祖歸宗去了。

即使葉孤不開府,這女兒日後也可繼承葉孤道統。

修道之人對傳承道統的在意程度,就和普通人想生下兒子類似。

這一點上,即使是灰心喪志如素玄機,在快要遭劫前得知有孔璋這個徒兒後,也甚爲欣喜。

所以祈皇子纔會驚訝,“孔兄若是想開府收徒,我日後可奉上一處小型靈石礦脈給孔兄,加上從前那一處靈石礦脈,一起供孔兄以後所用。”

這個手筆不算小了,因爲一處靈石礦脈如果省着用,那是足夠一處小宗門正常修煉了,當然,如果要像孔璋當日那樣佈置出聚靈池來幫助修煉,一處小靈石礦脈就得看產出有多少了,通常來說會比較吃緊,會影響門人的修煉。

孔璋不由微微動心,雖然他修煉到天人境後,對靈石礦脈的需求已經越來越小,幾近於無,更注重於對空間法則的領悟,探索無窮界天的奧妙。

但如果他想傳下道統,那卻是需要靈石礦脈的,門下弟子修煉時沒有足夠資源,只怕壽元將近都還沒有破境。

祈皇子見孔璋沉吟不語,以爲他有些心動,於是又道:“其實這次父皇要清理天下的中小靈石礦脈,是一大契機,只可恨我自身實力不足,如果貿然插手,就怕肉還沒吃到,卻捱了打。孔兄肯幫我牽線女真同修會,我有了她們支持,便可以試試從中分一杯羹。但是沒有高階修士的支持,始終是一大軟肋。若是孔兄能找來一些能人異士爲我所用,說不定能搶得到更多的好處。到時,我奉獻給孔兄的酬謝也必定更加豐厚。”

祈皇子滿懷希翼的望向孔璋,他話裡這番意思卻是希望孔璋能替他聯絡到一些高階修士,最好是天人境的修士,在高端武力上他非常的缺乏。

“據我所知,大皇兄手下似乎又增中了不少力量,放在明面的,我就知道南海公輸家已經願意輔佐大皇兄,他們的浮島已離開原地,慢慢向近海駛來。”祈皇子嘆道。

孔璋微微一驚,說起公輸家,他不由想起那霸道強悍的九天十地闢魔神梭。神梭的威力,他至今記憶猶新,秘魔崖鎮派二寶可以說就是毀在神梭之下。

不過,從孔璋嘴裡說出口的卻仍是模棱兩可的話,“殿下放心,若有機緣,我必定會替殿下留心結納。”

祈皇子不由微微失望,不過孔璋既然說到這地步,他也不便再說下去,先得到女真同修會的支持再說,否則以後與妖族開戰時,獨領一軍,但沒有修士的支持,要想建功立勳只怕會異常困難。

他卻不知道孔璋心意到底若何,竟然連傳承道統的誘惑都抵受住了。

其實孔璋想了一想,如果真有心與祈皇子交易,得其允諾,固然對以後傳承自身道統幫助不小,還有一事也可求到他門上。

那就是他姐姐一家,王啓年的仕途。

在這個時代,皇室與道門分享着權力,皇室尊榮,但道門的勢力之深,根基之厚,皇室也沒辦法拋開他們,哪怕皇室蓄意的推出聖盟牽制道門,但在短時間內仍然沒可能動搖得了道門的根本。

而道門也拋不開皇室,因爲找不到更好的代表,否則人族便會陷入四分五裂,重回當初散沙局面,互相爭鬥,被妖簇所趁。

是以“王與道共天下”。

但是在日常的行政上,還是需要一些儒生們爲其效勞。

道門支持皇室,參予治理天下的原因,一是因爲不如此,若重回妖族統治之下,那各宗各派將陷入可怕的黑暗時代,被妖族逐個擊破。

二是因爲只有這樣,才能主動的得到資源的分配權,並將其中一部份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上。

所以一些政事的處置上,道門也會直接參予。

但是如果道門修士能肯定自己有可能破境,那便會產生分化,並不是個個都願意將時間去浪費在世俗政事上。

這時候儒生們就仍然可以利用上了,所以儒道末落,卻沒有絕滅。

只是分裂且分化,各自爲皇室、道門,再加最新出現的其他勢力所利用,爲其代言。

如此各取所便,儒生中仍有懷着濟世之心的,願意獻其力之餘,與道門這種大奸大惡在朝堂上週旋,以爲這能稍阻其掠奪天下。

也有儒生只是爲自己升官發財,哪管死後洪水滔天。

但是儒道已經失了大半真義,如同散沙一盤,現在的這些儒生更無復當初孔聖之能,修習的與修煉無關,壽元也與常人無益。

這樣便只能依附於別人,卻發不出自己真正的聲音,充其量不過是代言。

因此,如果孔璋有心,便可趁機推薦王啓年,令其成爲祈皇子一系的代言人,對其仕途必有幫助。

但是孔璋想了想,卻是放棄了此念。

一來祈皇子的根基也太弱,除非日後他壓過其他皇子,成爲帝位的第一順位,倒是可以考慮。

二來孔璋最大的擔心,一直以來他自身都是處於一種遊離於危險邊緣的狀態。

哪怕是現在修爲大漲,暫時連羽紅袖都制住了,但是他心中仍無時無刻有種危機感。

誰也不知道日後會不會出現什麼極大的變數,若是有那麼一天,那麼現在暴露自己和王啓年一家的關係,以後說不定便會禍及他們。

所以,他始終忍住了。

ps:新春快樂,這節有點晚了,不過終究還是在今天之內。另外,謝謝nxzhg和吞食天地兩位同學,謝謝你們的賀卡,謝謝,非常謝謝。

第17節 交*媾(上)第107節 狙殺(中)第181節 第二魔質(上)第225節 各方齊至(中)第124節 元陽之死(一)第122節 火中取栗(上)第88節 救人(上)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98節 試丹(上)第179節 惡鬥(中)第92節 交易(上)第195節 崆峒山(下)第18節 死裡逃生(上)第94節 道侶(下)第183節 通關碟文(下)第8節 捕蟬(上)第108節 驅狼引虎(上)第5節 初遇(下)第158節 亂戰(上)第230節 互噬(中)第186節 殿中大戰(上)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中)第258節 鬥法(八)第15節 亂鬥(下)第59節 先天氣機大自在(下)第216節 較量(上)第85節 絕戶(下)第127節 援軍(下)第77節 斬俗緣(上)第92節 交易(上)第254節 蜀山會(六)第258節 鬥法(二十)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194節 逃匿(下)第138節 渡劫(中)第175節 救人(上)第242節 選擇(下)第157節 奪寶(下)第81節 投名狀(上)第104節 起程(下)第64節 蟲洞(上)第144節 初戰(上)第31節 比武較技(上)第233節 拜謁(上)第238節 會京師(下)第43節 圍殺妖蛇(上)第98節 試丹(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二)第100節 人情(上)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186節 殿中大戰(下)第33節 宗門獎勵(上)第37節 破空(二)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106節 元辰道(下)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206節 連氏兄弟(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257節 劫(下)第27節 交易(下)第200節 毀器(下)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25節 選法(上)第168節 談判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第128節 天人對戰(下)第141節 你謀我算(下)第66節 神劍御雷第174節 劫殺(上)第100節 人情(上)第172節 手鍊(中)第241節 開始(下)第155節 萬象宮(上)第133節 修煉準備(下)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下)第218節 勸說(中)第139節 暗盟(下)第41節 青面鑿齒(上)第12節 在路上(下)第114節 妖魔鬥(上)第117節 調教(中)第258節 鬥法(二十三)第258節 鬥法(十八)第258節 鬥法(十九)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210節 拔屌無情(中)第262節 尾聲第252節 壽誕(九)第146節 死亡道(下)第37節 破空(二)第199節 闖殿(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148節 天魔極樂(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100節 人情(上)第135節 敕封(上)第220節 神識融合(下)
第17節 交*媾(上)第107節 狙殺(中)第181節 第二魔質(上)第225節 各方齊至(中)第124節 元陽之死(一)第122節 火中取栗(上)第88節 救人(上)第105節 初臨貴境(下)第98節 試丹(上)第179節 惡鬥(中)第92節 交易(上)第195節 崆峒山(下)第18節 死裡逃生(上)第94節 道侶(下)第183節 通關碟文(下)第8節 捕蟬(上)第108節 驅狼引虎(上)第5節 初遇(下)第158節 亂戰(上)第230節 互噬(中)第186節 殿中大戰(上)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中)第258節 鬥法(八)第15節 亂鬥(下)第59節 先天氣機大自在(下)第216節 較量(上)第85節 絕戶(下)第127節 援軍(下)第77節 斬俗緣(上)第92節 交易(上)第254節 蜀山會(六)第258節 鬥法(二十)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194節 逃匿(下)第138節 渡劫(中)第175節 救人(上)第242節 選擇(下)第157節 奪寶(下)第81節 投名狀(上)第104節 起程(下)第64節 蟲洞(上)第144節 初戰(上)第31節 比武較技(上)第233節 拜謁(上)第238節 會京師(下)第43節 圍殺妖蛇(上)第98節 試丹(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二)第100節 人情(上)第3節 孤墳野鬼話淒涼(下)第186節 殿中大戰(下)第33節 宗門獎勵(上)第37節 破空(二)第258節 鬥法(二十六)第106節 元辰道(下)第49節 連番大戰(下)第206節 連氏兄弟(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上)第257節 劫(下)第27節 交易(下)第200節 毀器(下)第113節 鬥妖魔(二)第25節 選法(上)第168節 談判第254節 蜀山會(九)第189節 金剛胎藏曼荼羅大陣(四)第128節 天人對戰(下)第141節 你謀我算(下)第66節 神劍御雷第174節 劫殺(上)第100節 人情(上)第172節 手鍊(中)第241節 開始(下)第155節 萬象宮(上)第133節 修煉準備(下)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下)第218節 勸說(中)第139節 暗盟(下)第41節 青面鑿齒(上)第12節 在路上(下)第114節 妖魔鬥(上)第117節 調教(中)第258節 鬥法(二十三)第258節 鬥法(十八)第258節 鬥法(十九)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210節 拔屌無情(中)第262節 尾聲第252節 壽誕(九)第146節 死亡道(下)第37節 破空(二)第199節 闖殿(下)第78節 趕屍之術(下)第41節 青面鑿齒(下)第148節 天魔極樂(下)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134節 問訊傳法(下)第100節 人情(上)第135節 敕封(上)第220節 神識融合(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