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節 選法(上)

執事弟子驗過號牌之後,微微點頭,“你可以進去了。”

孔璋大喜,不過隨即又被執事弟子叫住。

“原來你就是孔璋。”

孔璋不由大奇,自己與這位執事弟子從未見過,還好下一句話便解了他的疑惑。

“家師孟浩然,在下白方。”執事弟子淡淡的道,“聽說你是列仙子本想薦自家師門下,不過家師入關在即沒有答應。不過入關前,家師已經叮囑我等,若是遇上你,能方便就方便一二。”

孔璋越發驚喜,這數月來在蜀山像只無頭蒼蠅一樣。

白方見孔璋的樣子,微微一笑,將手一擺道:“你也不用這麼般歡喜,我能做的也是不違反宗門規矩的前提下給你稍開方便。”

孔璋連忙施禮:“哪敢讓白師兄爲難,只是小弟尚是第一次前來藏經閣,對裡面一無所知,師兄撿能說的指點一二,已是萬分感激。”

白方見他如此識趣,便笑道:“裡面有什麼法訣,按宗門規矩是不能說的,實話告訴你,外門弟子進去,就算是第一層的法訣也並不會全呈現在你面前供挑選,卻得看你的緣法了;只有內門弟子進去時,法訣纔會一一呈現。”

孔璋微感失望,白方又道:“裡面法訣雖不少,但是大致可分爲法、術、體、用、補五大部,若是再細分下去,每一類又可細分太多。所謂術,就是比較單一的某種驅使法門或是道術,此類法訣偏重實戰,但若是無與之相配的法,威力未必能盡顯;所謂體,就是專修身體的法訣,內裡又可分爲三類,一類專煉身體,開發潛力,提升戰力,另一類卻是能延長己身壽元,但拙於實戰,能將兩類都結合起來的,第一層法訣稀少無比,幾乎沒有;所謂用,估計對你用處不大,這類法訣講求的是道術或符紋用於法器之理,兼有材料、丹藥、推演天機等諸般雜學,這一類繁雜無比,而且每一門都十分艱深,非有十年之功,不能登堂入室,你就算選了,也絕計來不及助你參加宗門比試。”

孔璋聽得連連點頭,感到這白方確是真心替自己考慮,不由好感頓生。

“倒是將來你再入藏經閣,可以從中選取一項雜學。”白方嘆口氣道:“家師此次不知何時出關,若是你入不了內門弟子之列,去選門雜學,就算不能服役於兵部,日後家師薦你去大楚地方上做個道術仙官,你也得有幾分真材實學方能坐得穩。”

聽白方繼續說下去,孔璋算是又明白了一點。蜀山這麼多弟子,包括內門弟子在內,日後若是突破不了真人境,便註定與長生無緣,而且也沒辦法繼續進軍天道。便會有許多人轉而熱衷於紅塵,願意前往大楚做名仙官;何況現在如此多的弟子中,本身便有相當一部份是從一開始就想走這條路,而不是想來修長生的。

大楚取材現在有三條路,朝廷科舉,世家勳貴,還有就是道門仙官,其中最特別的就是道門仙官,仙官們幾乎是自成體系,雖然也聽命於皇室和政事堂,但是誰都知道,真正在背後掌握仙官們的是道門長老會,那是由正道十六派組成的聯盟機構之一,統一對外。

道門仙官們本身在政事堂便有極大的發言權,凡是涉及需要道術服務於世俗的,他們便是權威,掌握着話語權,普通儒士出身的宰執們只有乾瞪眼的份,就算是世家勳貴們與之聯手,在這一領域也沒辦法相抗,別人要插手進來,非常困難。

大楚這一代帝皇武帝是除了開國大帝之外最強勢的帝王,大力支持世家勳貴,想削減道門的影響,但歷經百年,也不過纔在中央權樞撬動三分之一,這還是道門剋制的結果,各地方仙官上,武帝和世家就算有心,也沒有那麼多人力去替換,只能依舊任由道門把持。

最令人忌恨的是,這些仙官也可以參加科舉,也可以由宗門推薦擔任仙官之外的職務。

不過孔璋從一上山開始就沒打算走這一條路,他想的卻是修長生,並且以自身實力成爲修真界中的傳奇。

白方繼續說下去,最後一類補卻又可分爲續、解、補、改、注、紀等十餘類,這最後一類卻很少是單獨的修煉法訣了。簡單的說,宗門歷代先輩對宗門法訣的增補修訂稱之爲續和改,對某本法訣修煉時的心得體會稱之爲注,專門針對某種法訣所作的通篇解釋稱之爲解,甚至有數位同修一門法訣的大能某日的討論中發現了什麼前人所未見的,只要稍有價值亦可命身邊服役弟子記下然後送交藏經閣所屬錄籍堂,只要錄籍堂驗證評估通過,便可存入藏經閣,自羽皓然設立宗門貢獻以來,還可加上一筆宗門貢獻在人頭上,這一類便稱之爲紀。

只是這一類對孔璋而言,或許日後有用。最後一類補可以說是凝結着蜀山派上萬年來歷代先賢的經驗,宗門法訣修煉之時,不是每一個人都能準確的掌握修煉之道,比如某本法訣上說某種竅穴在臍下三分處,但是人體各有不同,若是認死理,便可能找不到這處竅穴。

若是有老師,便輕鬆得多,當會指出其中不同;若是自己修煉便麻煩多了,稍有不同,只能自己不斷嘗試,這其中自然風險大增,輕則延緩修煉,重則一個不好就像孔璋當日岔了氣機。

所以有師無師,有宗無宗,那大是不同。那些海外散修獨居海外,天材地寶不少,卻猶自結識中原大派修士不及,不說其他,萬一自己修煉時的盲點能得一言而醒,便是莫大機緣。

稍有資質之人,首先也是願意投在各大宗門之下,哪怕是邪道九宗、魔門八道這些被正道十六派打壓得已經衰敗的,便是因爲這些宗門始終有千年底蘊,遠超過海外散修。

海外散修不管強橫之輩,但是隻要一個渡劫失敗,那一脈便可能自此煙消雲散,若真是能屹立千年不倒的,那是少之又少,強如北海燭龍這等已經晉身天妖位境的超級妖王,能破境成功,也是得了蓬萊島二聖的指點,因此北海燭龍府與蓬萊島門下現在都是莫逆之交。

第116節 老子姓孔不姓冤(上)第127節 援軍(下)第62節 突入(下)第160節 天志明鬼(下)第43節 圍殺妖蛇(上)第173節 各有打算(下)第7節 交鋒(下)第252節 壽誕(六)第77節 斬俗緣(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七)第168節 談判第149節 舊帳(四)第73節 初至雲京(上)第153節 法會(下)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上)一百五十四節 賭鬥南海上第219節 神識共振(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二)第14節 君子樓(下)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107節 狙殺(中)第63節 入口(下)第24節 入閣(下)第211節 守株待兔(下)第258節 鬥法(九)第135節 敕封(中)第168節 談判第161節 天若有志(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下)第6節 脅迫(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下)第171節 風起靈州(下)第20節 引薦(上)第117節 調教(中)第210節 拔屌無情(中)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127節 援軍(中)第258節 鬥法(十三)第29節 外門集市(上)第243節 下盤棋(中)第257節 劫(中)第146節 死亡道(下)第213節 出手(下)第35節 符文院(中)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258節 鬥法(二十二)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258節 鬥法(十一)第80節 煉屍宗(上)第32節 晉升內門(中)第230節 互噬(四)第193節 脫身(下)第158節 亂戰(下)第130節 報訊(上)第228節 地肺之鬥(上)第57節 江州(下)第138節 渡劫(上)第185節 宮變(中)第240節 鬥法(上)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下)第260節 亂乾坤(五)第5節 初遇(上)第181節 第二魔質(上)第25節 選法(下)第258節 鬥法(十九)第194節 逃匿(上)第260節 亂乾坤(一)第239節 京師亂(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227節 亂戰(五)第247節 異地追魔(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九)第258節 鬥法(十五)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211節 守株待兔(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二)第232節 殺皇(上)第94節 道侶(下)第239節 京師亂(下)第140節 拜訪(中)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241節 開始(上)第256節 幫手(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127節 援軍(下)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205節 求助(上)第69節 返回宗門(下)第87節 外道內魔(上)第53節 分配第193節 脫身(中)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185節 宮變(下)第94節 道侶(下)第96節 煉丹(上)第228節 地肺之行(中)第111節 龜蛇之相(上)
第116節 老子姓孔不姓冤(上)第127節 援軍(下)第62節 突入(下)第160節 天志明鬼(下)第43節 圍殺妖蛇(上)第173節 各有打算(下)第7節 交鋒(下)第252節 壽誕(六)第77節 斬俗緣(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七)第168節 談判第149節 舊帳(四)第73節 初至雲京(上)第153節 法會(下)第196節 一雷天下響(上)一百五十四節 賭鬥南海上第219節 神識共振(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二)第14節 君子樓(下)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260節 亂乾坤(六)第107節 狙殺(中)第63節 入口(下)第24節 入閣(下)第211節 守株待兔(下)第258節 鬥法(九)第135節 敕封(中)第168節 談判第161節 天若有志(下)第123節 血陽氣相(下)第6節 脅迫(上)第112節 疑竇橫生(下)第171節 風起靈州(下)第20節 引薦(上)第117節 調教(中)第210節 拔屌無情(中)第125節 宗門陷落(下)第127節 援軍(中)第258節 鬥法(十三)第29節 外門集市(上)第243節 下盤棋(中)第257節 劫(中)第146節 死亡道(下)第213節 出手(下)第35節 符文院(中)第176節 八方來人(三)第258節 鬥法(二十二)第111節 龜蛇之相(下)第258節 鬥法(十一)第80節 煉屍宗(上)第32節 晉升內門(中)第230節 互噬(四)第193節 脫身(下)第158節 亂戰(下)第130節 報訊(上)第228節 地肺之鬥(上)第57節 江州(下)第138節 渡劫(上)第185節 宮變(中)第240節 鬥法(上)第76節 延壽丹和御空符(下)第260節 亂乾坤(五)第5節 初遇(上)第181節 第二魔質(上)第25節 選法(下)第258節 鬥法(十九)第194節 逃匿(上)第260節 亂乾坤(一)第239節 京師亂(上)第110節 雷芒峽之戰(四)第227節 亂戰(五)第247節 異地追魔(下)第236節 千魔法會(上)第236節 千魔法會(下)第191節 人妖之戰(九)第258節 鬥法(十五)第10節 種魔大*法(上)第211節 守株待兔(上)第191節 人妖之戰(二)第232節 殺皇(上)第94節 道侶(下)第239節 京師亂(下)第140節 拜訪(中)第173節 各有打算(上)第241節 開始(上)第256節 幫手(上)第73節 初至雲京(下)第127節 援軍(下)第69節 返回宗門(上)第205節 求助(上)第69節 返回宗門(下)第87節 外道內魔(上)第53節 分配第193節 脫身(中)第86節 天外來客(中)第185節 宮變(下)第94節 道侶(下)第96節 煉丹(上)第228節 地肺之行(中)第111節 龜蛇之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