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劉邦之功德

可是,只有韓蘊知道,這靈魂穿越是他所爲,子嬰卻憑藉自己意識消失,這讓他是在難以理解。

韓蘊閉上眼,內心悲愴道:“子嬰恐怕心願已了,自盡而亡了吧。”

如此心滿意足,也算是美好的結局。

直播前的觀衆瘋狂刷屏。

“這劇本演繹的真好,亡國之君心願已了,懷着對華夏的祝福離開這個世界,點贊!”

“如果不是胡亥繼位,換成扶蘇或者子嬰,大秦都不至於二世而亡,該死的趙高!”

“行啊,不錯了,這劇本夠良心了,雖然這些都是假的,但是能慰藉子嬰,也是好事”

畫面定格,韓蘊的聲音在直播間響起。

“秦王子嬰,從歷史記載中一直都未稱帝,只爲秦王。但是他承接玉璽,按理來說就已經是皇帝,奈何一直都沒有歷史依據說明子嬰稱帝而非稱王,故此一直被認爲是秦王。

從公元前207年九月到公元前206年初,劉邦入關後,在位46天的秦三世子嬰死在咸陽宮。對於子嬰的評價爲:雖有周旦之才,但秦國陌路,無力迴天。

秦王朝的結束,漢王朝的崛起,開啓了大漢四百年的光輝朝代!”

劉邦看着子嬰最後消散的幻影,內心頗有有感。

“子嬰或許是個好皇帝,只可惜生錯了時候啊。”

“是啊!不過時過境遷,這些都只能是嘆息,陛下莫怪,剛剛子嬰在場,晚輩只能始終稱陛下爲漢王!”韓蘊致歉道。

劉邦哈哈一笑而過,擺擺手:“無妨,朕當然理解,否則朕怎會隻字未提?”

“陛下聖明,兩國之君難免尷尬,晚輩如此,也不過是讓子嬰心安,畢竟子嬰也是心繫華夏之人。”

劉邦坐於龍椅之上,挑眉說道:“現在只有你我二人,朕且問你,難道朕在後生口中真的不是明君?”

劉邦的問題讓韓蘊微楞,這才反應過來,剛剛只說了劉邦的錯誤,讓劉邦錯以爲自己不是明君。

韓蘊連忙說道:“陛下在後輩心中是明君,剛剛晚輩所闡述問題,並非否定陛下之功績。陛下的幾個第一也足以說明是開國明君!”

劉邦聞言,心中鬱悶之情方纔緩解,臉上掛起笑容,說道:

“幾個第一?朕願聞其詳。”

“好!”韓蘊思慮幾分說道:“陛下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草根皇帝,這其中艱難可想而知。沒有貴族背景的大力支持,缺錢、缺人、缺機遇,在如此之下,陛下斬白蛇起義,最終奪得天下,可謂是千古佳話!

第一個下‘求賢詔’在全天下廣招賢士人才的皇帝。促使漢朝人才輩出,爲後續漢朝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強有力基礎。

第一個祭祀孔子並重用儒士、以禮儀治天下的皇帝。從而爲漢朝及後世以儒家文化爲主體思想治國奠定了基礎。

第一個以孝治理天下的皇帝,自己更是以身作則,對自己父親孝順之至。當初陛下父親在宮中悶悶不樂,陛下爲其修建和家鄉豐邑城一模一樣新豐城,並將當時的鄰里鄉親接來,只爲讓父親開心。

第一個實行‘招降納叛’和‘統一戰線’軍事戰略戰術的皇帝,爲後續的華夏統一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第一個寫詩的皇帝,其詩作——大風歌被譽爲‘千古人主第一詞’。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第一個建立規模宏大的“國家圖書館”天祿閣、石渠閣等,爲後世提供了更多有價值的文獻和書籍。

除此之外,陛下令蕭何照秦朝法律‘取其宜於時者,作律九章’,即‘漢律九章’,對當時的國家安定和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陛下重用叔孫通整理朝綱編纂《漢儀十二篇》、《漢禮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儀法法令方面的專著,爲漢朝的建立和鞏固起了重要作用,也爲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文化遺產。

如此這般,陛下足以被後生成爲漢朝開國明君!”

“哈哈哈!”劉邦站起身,慢慢走向臺下,雖步履蹣跚,卻不失帝王之威。

“想不到朕的所做作爲,你竟然知道的如此詳細。”

韓蘊拜禮道:“華夏後生敬重歷史,追溯歷史,進而總結歷史,在歷史的茫茫長河中尋找更爲正確的華夏之路,這,是我們後生之輩應該做的。”

“是嗎?”劉邦走到韓蘊身邊說道:“那後生之輩可有你口中所說的草根皇帝?”

韓蘊淡笑:“華夏兩千後的國度已無皇帝!”

“當真如此?”劉邦擡眸問道。

“當真!”

“好!很好!”劉邦輕輕點頭,語重心長的說道:“那你們過的幸福嗎?能吃上飯嗎?百姓可有地種,小孩子可有新衣裳穿?”

韓蘊微愣,就把你的話極爲平淡,韓蘊卻聽得內心酸楚,對劉邦拱手說道:

“陛下,您放心,後世農民都有地種,他們不用像現在這樣那麼辛苦,有專門種地的機械,每年收成都很好,陛下您看。”

宮殿中的熒幕中出現當代農民種地的視頻。

播種機在前面“噠噠噠”的前進,農民戴着斗笠,笑盈盈的開車機器,嘴裡哼着小曲。

旁邊的小狼狗伸着舌頭,跟着機器後面奔跑,偶爾衝着主人狂叫。

“大黃,該掉頭了,走嘍!”農民吆喝着將機器掉頭。

接着,畫面變換。

地裡的收割機不停的打着麥子,三輪車一車車的裝着糧食,大黃緊跟在後面,一路的灰塵,一路的歡聲笑語。

農民黝黑粗糙的雙手攥着大把鈔票,一張張的數着錢,臉上的皺紋擠成一團,露出大黃牙笑得那般開心。

大黃狗蹲在主人旁,伸着舌頭,不停的“哈哈”着。

劉邦看着視頻,內心百感交集,回憶自己當初的日子說道:

“朕懂他們,從他們笑聲中,可以體會到幸福的感覺。韓蘊,此爲你們後世所有農民現狀?”

“嗯”韓蘊重重點頭,繼續說道:“所有的農民都如此幸福,而且國家還有很多的補貼政策,鼓勵他們生產。陛下放心,後世的農民都過得幸福。”

“好!”劉邦捋着蒼白的鬍鬚,重重點頭說道:“那些出生的小孩想必也都吃的飽穿的暖了吧?”

“陛下請看!”

熒幕中畫面再度切換。

36 劉邦之功德30 後世相見8 只要江山尚好,華夏尤存,朕心願足矣!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11 人無相同 事有千秋13 可比肩的始皇的人33 韓蘊當謀士11 人無相同 事有千秋6 長城,可還能抵禦外敵?26 誅殺奸臣趙高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17 第三杯酒,願華夏永遠昌盛!12 寡人之胸襟,可有人能夠比肩?35 華夏大國不倒 就無亡國之君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26 誅殺奸臣趙高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19 始皇立誓36 劉邦之功德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4 你只需前行 剩下的交給我就可以了!10 華夏之旗22 八卦天盤的作用15 我願賭上我的榮耀和前途29 劉邦進城8 只要江山尚好,華夏尤存,朕心願足矣!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16 敬華夏!10 華夏之旗34 劉邦最大的過失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15 我願賭上我的榮耀和前途11 人無相同 事有千秋9 寡人心悅誠服,甘拜英靈!5 千古一帝——嬴政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2 炎黃先祖 神農炎帝4 你只需前行 剩下的交給我就可以了!33 韓蘊當謀士27 誰能與之一戰18 長生不得,欲行無望啊!25 復興也好,亡國也罷,華夏永遠流傳!3 炎黃血脈 終將甦醒29 劉邦進城11 人無相同 事有千秋9 寡人心悅誠服,甘拜英靈!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31 沛公仁義36 劉邦之功德3 炎黃血脈 終將甦醒36 劉邦之功德10 華夏之旗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34 劉邦最大的過失25 復興也好,亡國也罷,華夏永遠流傳!36 劉邦之功德8 只要江山尚好,華夏尤存,朕心願足矣!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9 寡人心悅誠服,甘拜英靈!6 長城,可還能抵禦外敵?1 炎黃曆史,由你我見證!16 敬華夏!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2 炎黃先祖 神農炎帝2 炎黃先祖 神農炎帝29 劉邦進城16 敬華夏!29 劉邦進城19 始皇立誓5 千古一帝——嬴政5 千古一帝——嬴政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34 劉邦最大的過失28 大丈夫當爲國捐軀23 欲刺趙高6 長城,可還能抵禦外敵?8 只要江山尚好,華夏尤存,朕心願足矣!20 懷疑1 炎黃曆史,由你我見證!34 劉邦最大的過失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31 沛公仁義13 可比肩的始皇的人17 第三杯酒,願華夏永遠昌盛!18 長生不得,欲行無望啊!30 後世相見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16 敬華夏!36 劉邦之功德17 第三杯酒,願華夏永遠昌盛!9 寡人心悅誠服,甘拜英靈!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28 大丈夫當爲國捐軀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3 炎黃血脈 終將甦醒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
36 劉邦之功德30 後世相見8 只要江山尚好,華夏尤存,朕心願足矣!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11 人無相同 事有千秋13 可比肩的始皇的人33 韓蘊當謀士11 人無相同 事有千秋6 長城,可還能抵禦外敵?26 誅殺奸臣趙高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17 第三杯酒,願華夏永遠昌盛!12 寡人之胸襟,可有人能夠比肩?35 華夏大國不倒 就無亡國之君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26 誅殺奸臣趙高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19 始皇立誓36 劉邦之功德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4 你只需前行 剩下的交給我就可以了!10 華夏之旗22 八卦天盤的作用15 我願賭上我的榮耀和前途29 劉邦進城8 只要江山尚好,華夏尤存,朕心願足矣!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16 敬華夏!10 華夏之旗34 劉邦最大的過失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15 我願賭上我的榮耀和前途11 人無相同 事有千秋9 寡人心悅誠服,甘拜英靈!5 千古一帝——嬴政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2 炎黃先祖 神農炎帝4 你只需前行 剩下的交給我就可以了!33 韓蘊當謀士27 誰能與之一戰18 長生不得,欲行無望啊!25 復興也好,亡國也罷,華夏永遠流傳!3 炎黃血脈 終將甦醒29 劉邦進城11 人無相同 事有千秋9 寡人心悅誠服,甘拜英靈!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31 沛公仁義36 劉邦之功德3 炎黃血脈 終將甦醒36 劉邦之功德10 華夏之旗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34 劉邦最大的過失25 復興也好,亡國也罷,華夏永遠流傳!36 劉邦之功德8 只要江山尚好,華夏尤存,朕心願足矣!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9 寡人心悅誠服,甘拜英靈!6 長城,可還能抵禦外敵?1 炎黃曆史,由你我見證!16 敬華夏!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2 炎黃先祖 神農炎帝2 炎黃先祖 神農炎帝29 劉邦進城16 敬華夏!29 劉邦進城19 始皇立誓5 千古一帝——嬴政5 千古一帝——嬴政21 下一期對話的先賢34 劉邦最大的過失28 大丈夫當爲國捐軀23 欲刺趙高6 長城,可還能抵禦外敵?8 只要江山尚好,華夏尤存,朕心願足矣!20 懷疑1 炎黃曆史,由你我見證!34 劉邦最大的過失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31 沛公仁義13 可比肩的始皇的人17 第三杯酒,願華夏永遠昌盛!18 長生不得,欲行無望啊!30 後世相見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16 敬華夏!36 劉邦之功德17 第三杯酒,願華夏永遠昌盛!9 寡人心悅誠服,甘拜英靈!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28 大丈夫當爲國捐軀32 封王皆穩,何過之有?3 炎黃血脈 終將甦醒14 全華夏兒女,和始皇碰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