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華北會戰(二十六)

陳大師長的戰爭敏銳性還是很高的,很容易就想到了日軍這次大動干戈的最終意圖,日軍是準備用兩個師團的慘重代價換取韓雲華的項上人頭。興和是什麼地方,那可是韓雲華以及整個內蒙古軍區的起家老巢,雖然不能說被韓雲華經營的固若金湯,但是其防禦之強還是很少有能出其右者。

最重要的是,興和作爲冀東、晉北等戰場的後勤基地,除了囤積了大量的武器裝備和糧食彈藥外,其駐軍也是不少。除了縣城駐紮着整編第300師的兩個步兵團外,距離縣城以西十五公里的鄂爾棟還駐紮着一個地方守備團。除此之外,一旦興和縣城受到攻擊,那麼在天鎮一線駐紮的整編第300師的主力部隊以及駐紮在承德的部隊也可以在第一時間返回救援,而距離興和縣並不遠的軍事重鎮集寧的部隊也可以在半天之內趕到。

所以,不說日軍這次動用大軍能不能將興和縣打下來,但是隻要日軍大部隊進入興和縣,那麼就很可能遭到內蒙古軍區的部隊四面合圍。因此,雖然興和縣距離張北直線距離還不足百里,但是包括韓雲華之內的絕大多數幹部都沒有想過日軍會派大部隊攻打興和縣,因爲那根本就不符合日軍得利益。

但是韓雲華等人顯然低估了韓雲華本人在日軍中的巨大價值,跟沒想到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彬山元大將爲了擊斃他竟然敢將兩個師團近四萬人陷入危險的境地。

陳大師長不敢怠慢,如此重要的信息他在第一時間就上報了韓雲華。接到陳大師長的電報後韓雲華也是嚇了一跳,他可是知道日軍進攻張北的部隊足足有一個整編師團和一個完整的步兵旅團以及一個野戰重炮旅團,如此龐大的兵力要是全部調轉槍口攻打興和縣的話,那麼對於他自己以及整個興和縣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不過有挑戰就有機遇,雖然日軍大軍壓境很可能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但是要是運作的好的話,韓雲華相信軍區有能力吃掉彬山元大將的這支奇兵,最次也會殲滅這支部隊的主力。

但是以他現在的情況來看,想要就這樣殲滅日軍這支部隊的主力難度不是一般的大。首先是來自日軍的直接的軍事壓力,這次進攻興和縣的日軍可不止幾百上千人,而是最少也有三四萬人,甚至還會更多,興和縣的守軍守不守的住縣城還是一個未知數。另一方面日軍的這次主要目的是消滅大青山上的指揮部,或者說是日軍的這次軍事冒險完全是衝着他來的,而他身邊除了警衛團外也就只有雛鳳特戰隊的兩個中隊三百餘特戰隊員了。特戰隊雖然戰鬥力強悍,但是這種戰鬥卻並不適合特戰隊的發揮。因此這次日軍的進攻完全將韓雲華置身於極爲危險的境地,自保尚且不足,殲敵就更加困難了。

再加上日軍這次連野戰重炮都用上了,大青山上的那些工事固然堅固,但是也絕對撐不起野戰重炮的猛轟,失去了外圍工事大青山固有的地理優勢就減弱了很多。到時候敵我雙方的差距就會進一步拉大,韓雲華這次也被彬山元大將嚇出了一身冷汗,暗道薑還是老的辣。

韓雲華不敢怠慢,立即給興和縣城裡的部隊打電話,告訴他們日軍很快就會到達縣城,讓他們做好戰鬥準備。不過,電話剛剛打過去,興和縣城便開打了,日軍的一個步兵聯隊突然出現在縣城門口,同城門口的部隊展開了激戰。

興和縣守軍的最高指揮官是整編第300師一旅一團團長張大兵,這個傢伙原本是中央軍第79軍的一個營長,後來在山西戰場被日軍俘虜了。不過張大兵也算是能耐,在被押往中蘇邊境的路上竟然逃跑了,並且還救出了近六百名同樣身份的戰俘。不過由於張大兵這次逃跑的過程中擊斃了日軍的一個重要人物,所以遭到了日軍大軍的聯合圍剿追殺,雙方一直從東北打到塞北,最後張大兵手下的六百餘人只剩下不足兩百人的時候被日軍圍困在了阿怪山上,韓雲華得知消息後立即派了一個騎兵旅過去,將張大兵和他的戰友們一起救了出來。爲了感激韓雲華的救命之恩,同時也深深不齒國民政府各軍閥之間的相互壓榨以及對士兵的殘酷剝削,所以張大兵和他的戰友一同參加了八路軍。

張大兵此人和八路軍絕大多數的幹部還不太一樣,因爲他是受過系統軍事教育的班科生,是陸軍大學畢業的精英學員,在行軍打仗方面很有自己的一套,所以頗受韓雲華的賞識,所以這次纔會將駐守大後方後勤基地的任務就交給了他以及他的一團。

日軍突然出現還真把張大兵嚇着了,這羣日本鬼子出現的也太詭異了。雖然說司令員剛剛打來電話說有一支鬼子重兵正緊急趕往興和縣,讓他做好戰鬥準備。但是張大兵卻是沒有想到日軍會來的這樣迅速。當城外的槍聲傳到城裡的時候,張大兵終於知道事情的嚴重性了。他立即命令城門口的戰士務必堅守半個小時,同時緊急拉響了興和縣縣城裡的警報,大批聽到警報的部隊開始接到支援興和縣各門埃的命令。

攻打興和縣縣城的這支日軍不是別人,正是由井上大佐率領的日本空降兵第一旅團第一聯隊。對於這次奇襲興和縣的任務井上大佐可謂是信心十足,用一個空降兵聯隊奇襲一個只有兩個步兵團守衛的中國小縣城,這簡直就是殺雞用牛刀。

不過事實證明,井上大佐萬全小瞧了中國軍隊的戰鬥力,或者也可以說井上大佐嚴重高估了他的這個空降兵聯隊的戰鬥力。事實上,日軍的空降兵雖然組建的歷史很長,但是直到1941年9月獲得德國空降裝備後,日軍空降兵才得以開始空中訓練。日軍空降兵成軍後,由於軍事思想和裝備落後,空降訓練一直停留在原始的跳塔等基礎訓練上,傘兵的戰術技術訓練重點仍然是步兵的射擊和刺殺。更加重要的是,日軍的空降兵選拔可不是按照空降兵的標準選拔的,而是從步兵中挑選精銳來訓練。可惜這些從步兵挑選出來的“精英”士兵卻有不少患有恐高症和其他心理障礙,儘管在軍官的高壓下勉強維持了訓練,但因經常發生事故而多次停訓。在實兵演練中,日軍空降兵更是事故頻頻,創造了許多空降史上的“奇蹟”,其中在一次跳傘訓練中,兩架運輸機起飛不久就撞在一起,機上傘兵還未參加一次實戰就爲天皇“盡忠”。當進行空降時第一架飛機駕駛員因飛行錯覺誤判了空降場,竟將空降分隊全部投進了大海,後面的飛機也緊跟着鬼使神差地將自己裝載的傘兵“卸”到了大海,造成數十名士兵因不能及時掙脫降落傘而溺水死亡,當時有不少屍體打撈上後全身還被傘繩死死纏住。這次事故導致後面的空降實兵演練緊急叫停,指揮這次演練的指揮官也受到撤職處分。當德國在歐洲戰場多次使用空降兵取得積極戰果時,日本空降兵卻被頻頻發生的事故纏身,一直談不上有什麼戰鬥力。所以日軍的傘兵部隊的戰鬥力在陸地上還行,但是一旦牽扯上飛機的話就會大大折扣。

這次也不例外,整整3200人得一個完整的空降兵聯隊,華北方面軍一共動用了二十架戰鬥機和100架運輸機纔將這麼多的空降部隊空投到了興和縣腹地。但是由於天黑,日軍的飛機很幸運的搞錯了空降的地點,將原本一大片平坦空地的降落點變成了一片山區,雖然這片山區距離原本的降落點不足五公里,但是空降的效果卻是天差地遠。等到井上大佐趕到預定的集結點的時候,一個完整的空降兵聯隊只來了兩千四百餘人,其他的八百餘人卻此次不能到達。據戰後調查,這次失敗的空降共造成325人直接死亡,511人受傷和迷路,可以說是一場極爲垃圾的空降。

不過,不管怎麼說,井上大佐還是集結起了兩千餘人。雖然這些空降兵在本職工作中的表現只能用差強人意來形容,但是要是到了陸地上卻是不一樣,這些人原本就是由陸軍精銳抽調而來的,所以這些人就步兵作戰還是很在行的,戰鬥力確實不同凡響,這也是井上大佐的信心來源。

日軍來得突然,所以興和縣守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守衛東城門外第一道防線的一個步兵連只堅守了不到十分鐘就不得不放棄了第一道防線。不過很快一團的戰士們很快就趕到了城門口,並且在距離城門不足一百米的地方組織起了第二道防線,同時在經韓雲華的同意後將城裡儲備的武器彈藥動用了一部分,甚至連這段時間繳獲的幾門火炮也動用了起來。

不得不說日軍的傘兵部隊在陸地的戰鬥裡確實很強,雖然整支部隊除了重機槍外就再也沒有重武器了,連最普遍的迫擊炮都沒有,而且彈藥也並不充足。但是其戰鬥意志頑強,進退有據,每一次衝鋒都會給一團造成不小的壓力,所幸在經過一陣慌亂之後,整編第300師一旅一團終於站穩了腳跟,並且開始組織部隊進行積極反擊。

一團也不是吃素的,雖然被日軍已開始打了個措手不及,但是畢竟一團那是整編第300師戰鬥力最強悍的步兵團,沒有之一。他們很快就發現了日軍傘兵部隊的弱點,整個日軍的傘兵聯隊雖然整體戰鬥力還算不錯,但是由於缺乏重武器,所以整支部隊的火力並不強。張大兵抓住機會,命令一團的戰士將城裡儲備的所有輕重機槍全部起出來裝備給了部隊,同時將預備隊二團的所有機槍手也都調入了一團參加戰鬥。

有了這些措施,一團的火力頓時有了極大的增強。一時間井上大佐的聯隊被硬生生打退了兩百多米,剛剛衝鋒的那個步兵中隊更是隻撤下二十多人,剩下的全部留在了陣地上。井上大佐很清楚這次偷襲計劃可以說是徹底失敗了,不管是井上大佐還是遠在北平的彬山元大將對於這次空降突襲都抱有極大的信心。但是現實卻是殘酷的,韓雲華雖然沒有料到日軍會派傘兵部隊來,但是他卻知道興和縣絕對不容有失,因爲這裡是冀東的五個師、晉北的一個師十幾萬人的總後勤基地,要是興和縣出了問題,那麼前線的部隊可就不好打了。

井上大佐對於這次軍事計劃很清楚,雖然知道打下去也不會有多大的戰果,而且看樣子就算是打下去也是他的聯隊吃虧的可能想較大。短短一個小時的攻堅戰就已經將井上聯隊一半的戰鬥力搭進去了。

但是儘管如此井上大佐還是命令部隊繼續進攻,不過接下來的進攻完全是做個樣子,幾乎沒有任何級別規模的步兵衝鋒了,反而是隔着簡易的戰壕同一團進行對射。

日軍之前一副來勢洶洶的樣子,而現在卻是變得如此熊樣引起了張大兵的注意,在他看來日軍現在的戰術似乎並不是爲了佔領興和縣,而是爲了牽制城裡的部隊。想通了這一點的張大兵頓時急了,既然日軍的主要目標不是興和縣城,那麼如此興師動衆日軍必定是有比興和縣城更大更重要的目標。張大兵很清楚在興和縣比縣城更有價值的戰略目標是什麼,那就是他們的司令員韓雲華。

剛剛大青山上的電話雖然說有一大股日軍在下午到達了興和縣境內,但是並沒有說是要打擊那個戰略目標。現在看來小鬼子是知道司令員正在大青山上,而且是準備孤注一擲先將司令員拿下,相比之下一個小小的興和縣城就要無足輕重得多。

張大兵不敢怠慢,立即給大青山上的指揮部撥打了一個電話,但是很可惜電話已經打不通了,張大兵知道大青山肯定是遭到了日軍的攻擊,並且被日軍截斷了通往縣城的電話線。既然電話打不通,那麼點保準行吧,所以張大兵立即命令報務兵給指揮部發了一封電報詢問戰況。

正如張大兵所料的一樣,此時的大青山也遭到了日軍的猛烈進攻,雖然戰鬥尚在大青山外圍陣地進行,但是日軍兵分三路從大青山南北兩面以及正西三個方向一同進攻大青山。

此時的大青山上氣氛極爲緊張,一開始接到陳大師長的電報時,無論是左權還是韓雲倩這個警衛團長都力勸韓雲華立即轉移。不過韓雲華知道就算是現在走已經來不及了,日軍是29日下午就攻入了張北縣境內,就算是全部徒步行軍,等日軍的大部隊趕到興和縣的時候也不會晚於晚上十點。

現在轉移不說代價多大,人民羣衆遭殃不說,而且很可能會和日軍在行軍路上遭遇。現在韓雲華身邊只有一個警衛團和三四百特戰隊員,同時還有大批的參謀和行政人員和後勤人員。要是轉移的話,韓雲華本人和部隊都還好,但是行政人員和後勤人員,尤其是野戰醫院可就麻煩了,所以韓雲華最後還是決定留在大青山固守待援。

一方面韓雲華對於大青山的地理位置和防禦工事還是很有信心的,雖然說世界上沒有攻不破的堡壘,但是要知道一座工事完備的軍事堡壘可不是那麼好攻破的。而且大青山前身乃是韓雲華所部的老巢,絕大多數的部隊都是進過大青山的長期訓練才成長起來的,所以此時的內蒙古軍區幾乎每一位戰士對於大青山都很熟悉。除了戰士們熟悉地形外,韓雲華更清楚大青山上儲備的武器彈藥以及糧食都特別多。十年八年不敢說,但是一年半年還是能支撐下去的,所以韓雲華最終還是決定留在大青山上。

另外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日軍這次可是明顯的孤注一擲,是一次風險極大的軍事冒險,現在不說日軍第二十師團本身就有被圍殲的危險,就拿整個華北的局勢而言,日軍的防禦系統到處都會漏洞,其中張家口和北平是最大的漏洞,尤其是北平。只要韓雲華這邊能夠支撐半個月以上,日軍可就有苦頭了,不過那也只是在韓雲華所部能夠支撐十五天以上爲前提。

大青山外圍陣地很快就被日軍攻陷了,而期間韓雲華所部的雛鳳特戰隊和日軍的一支戰鬥力強悍的特戰隊苦戰了半天,雖然雙方各有勝負,但是還是日軍的特戰隊吃了一點小虧。不過鑑於日軍的人數實在太多,所以韓雲華命令雛鳳特戰隊除了他身邊留的這個警衛小隊後,絕大多數的兵力跳出日軍的包圍圈然後尋機殲滅日軍主力一部。

相對於韓雲華身邊的大部隊而言,特戰隊這三幾百人可就好突圍的多。雖然韓雲華也可以在特戰隊的保護下順利離開大青山,但是韓雲華考慮到指揮部被奪取後對士氣的大擊,所以還是沒有離開

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124章 偷天(二)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614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二)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546章 勝利第516章 衛立煌第129章 落幕(四)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615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三)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66章 陰謀陽謀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405章 多田駿第123章 偷天(一)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317章 鋤奸(二)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六百四十八 戰略大包圍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18章 會師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481章 戰山東第115章 冀東事變(六)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558章 關東軍的恐慌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二百九十三章 景陽岡反掃蕩一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123章 偷天(一)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86章 前奏(三)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546章 勝利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602章 大動作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650章 泰國投降
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267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一)第124章 偷天(二)第120章 冀東事變(十一)第614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二)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659章 最後之決戰(五)第546章 勝利第516章 衛立煌第129章 落幕(四)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615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三)第271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五)第66章 陰謀陽謀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447章 張家口攻防戰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106章 震撼出擊(四)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280章 南下山東(二)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425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七)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405章 多田駿第123章 偷天(一)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356章 華北大會戰(三)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317章 鋤奸(二)第594章 蒙古金雕vs日本山鷹第六百四十八 戰略大包圍第618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六)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466章 華北無戰事(十二)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553章 甕中捉鱉第18章 會師第457章 華北無戰事(三)第671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第481章 戰山東第115章 冀東事變(六)第603章 關東軍的末日(一)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641章 兵敗如山倒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558章 關東軍的恐慌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570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三)二百九十三章 景陽岡反掃蕩一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一 把二十五絕對震撼六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325章 山東大風起(四)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544章 日本親王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361章 華北會戰(八)第355章 華北大會戰(二)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123章 偷天(一)第656章 最後之決戰(二)第597章 未雨綢繆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86章 前奏(三)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628章 東北土改與軍隊建設第546章 勝利一百零二章 日軍的反擊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602章 大動作第389章 華北會戰(三十五)第333章 歷史的原點(二)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650章 泰國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