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

高樹勳所部剛剛進入陣地不久,還未等新八軍的戰士將日軍的屍體以及戰壕中的的土石瓦礫清理乾淨,日軍的兩支部隊便已經由南北兩個方向將永安城合圍了。這次木村兵太郎也沒有同高樹勳客氣,一上來日軍便是來了一個大隊級別的集團衝鋒,並且還動用了毒氣彈,希望趁高樹勳所部立足未穩一舉將新八軍擊垮。

高樹勳雖然知道這一次日軍是不會在保留實力了,但是他也沒有想到日軍竟然敢這樣明目張膽使用毒氣彈,所以一下子高樹勳所部就中招了,還問等戰士們反應過來便有大批的士兵中毒了。

但是高樹勳也清楚這個時候說什麼也都已經晚了,撤已經是來不及了,現在就看自己能不能等到八路軍教導師的救援了,幸好剛剛已經把求援電報發了出去,不然後果不堪設想。

陳光接到高樹勳的電報也是被日軍的速度嚇了一大跳,都知道八路軍是徒步行軍的行家,但是沒想到小鬼子也不含糊,據教導師的偵察兵偵查得知,木村兵太郎所部並沒有多少汽車,連騎兵也只有很少的幾百匹,大規模行軍除了徒步還是徒步,而木村兵太郎能將一天半的路程壓縮成一天還真不簡單。

陳光在地圖上看了又看,知道高樹勳所部這次真的懸了,木村兵太郎中將既然知道自己有被包圍的危險還要不顧一切地找高樹勳所部的麻煩,這隻能說明木村兵太郎是鐵了心要收拾高樹勳所部。

不過,陳光在怎麼也不能讓友軍吃虧不是,雖然高樹勳所部是隸屬於國民政府的部隊,但是同時他也是中國的國防力量。不管損失多少,吃虧的不都是中國人嗎,但是現在陳光手裡也沒有多少部隊,教導師全部的兵力都還在武安磁山,最快也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趕到永安。而冀南行政公署的大部分部隊都是地方游擊隊,戰鬥力不強不說,連武器彈藥也很短缺,執行一些騷擾阻擊的任務勉強還行,但是要是想用這些部隊和鬼子的野戰師團死磕的話,那結果就不是去救援高樹勳所部了,而是去給日軍送菜去了。

至於他直接領導的334旅則是已經被他派到了邯鄲城,協助高樹勳所部駐守邯鄲了。現在高樹勳絕大多數的部隊都已經北上,留在邯鄲城的部隊只有八路軍334旅了,要是334旅在出了問題,那麼整個邯鄲城就會再度陷落,所以334旅是絕對不能動的。

陳光也是一個狠人,知道和日軍這次是不死不休的戰鬥,哪一方出了問題回去都不會好過,別看現在教導師殲滅了日軍兩個步兵旅團,但是要是將冀南丟了黨中央也不會饒了韓雲華,當然了他這個冀南前敵指揮部總指揮也不會有好果子吃,所以高樹勳所部是必須要救援的。

因此,陳光一邊給姜雲衫所部發報,命令教導師立即北上救援高樹勳所部,至於武安的安全問題依然交由181師處理,部隊就不要進城了,打掃完戰場直接趕往永安即可,同時陳光又給興和縣大青山總指揮部的韓雲華發了一封電報,詳細地將冀南這段時間的戰事向韓雲華做了一個彙報,同時就怎樣救援高樹勳所部徵求了一下韓雲華的意見。

對於冀南的戰事韓雲華還是很滿意的,兩個獨立混成旅團的戰績還是很喜人的,比起殲滅日軍一個步兵師團的戰果只多不少,要知道日軍的獨立混成旅團和步兵旅團還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一個獨立混成旅團可是一個獨立的作戰單位,雖然獨立混成旅團依然是日軍的一種旅團編制,但是它不隸屬於某個師團,獨立混成旅團主要是執行獨立的戰鬥戰役任務,多爲守備部隊,配備輕便步兵武器,爲戰術單位,尤其擅長山地作戰。

韓雲華在讀軍校期間曾經多次詳細的瞭解過日軍的戰鬥序列的更變,對於日軍編制中比較另類的這個“獨立混成旅團”的出現和發展也是比較瞭解的。昭和六年(1931年)九月十八日在日本所謂的“滿州事變”也就是我們中國人所說的“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日本軍部將各常設師團派遣轄下的各旅團前往滿州參戰。正常編制下的步兵旅團是由兩個步兵聯隊(步兵團)所構成的,但爲了獨立作戰的需要,派往滿州也就是我們中國東北的旅團配屬了騎兵、炮兵、工兵等各種單位後,以“混成旅團”的臨時性師團派遣單位的姿態出現在中國戰場上。

而在昭和九年整個戰役告一段落後,獨立混成第一旅團與獨立混成第十一旅團以正式編制的小型師團的面貌派遣至中國戰場。獨立混成第一旅團擁有由一個戰車聯隊改編而成的兩個戰車大隊,是最早出現的日本陸軍機械化部隊;獨混第十一旅團則是擁有野炮、山炮各一個大隊,是火力強化的野戰旅團。

昭和十二(1937)年七月七日“支那事變”也就是“盧溝橋事變”之後,爲了因應大陸戰線的擴大長期化的陸續編成了多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因應占領地的治安與整備工作。當時編成的獨立混成旅團基本上是由旅團本部、5個獨立步兵大隊、旅團炮兵隊一般下轄野炮或山炮2到3箇中隊、旅團工兵隊、旅團通信隊等單位構成,總兵力約5000人左右,但是當時編程的獨立混成旅團無論在火力、機動力還是兵站能力上都相當的低劣,純粹是以靜態守備任務爲主。唯一的例外是昭和十六年由支那派遣軍編成的獨混第廿一旅團,這個單位是純粹以從事野戰的目的編成,所在火力、機動力上都有大幅提升。總結自支那事變開始到太平洋戰爭爆發總共編成了23個混成旅團,而直到終戰前總共編成了104個獨立混成旅團。

不過據韓雲華所知,日軍的旅團分很多種,有獨立旅團、有步兵旅團、有獨立混成旅團、有混成旅團。“八一五”時日本陸軍地面部隊還有2個步兵旅團(即不在師團編成內而投入戰場)、9個獨立坦克旅團、1個機動旅團、2個海上機動旅團、3個警備旅團,這些均未投入中國關內戰場。韓雲華很清楚日軍的這些獨立混成旅團是什麼樣的一種構造,那是一個個隨時可以升格爲師團的大型旅團,或者可以說是微型師團。雖然新的獨立混成旅團不斷成立,但爲了因應戰爭的人力需求,既存的獨立混成旅團也陸續改編爲師團,例如獨混第十一旅團在昭和十二年支那事變後被派遣至中國北方,隨後即被改編爲第廿六師團,所以這段時間在塞北同韓雲華所部交戰的第二十六師團是最早的三單位制師團。爲了因應南方攻略作戰,昭和十七年時局兵備要綱將中國戰場的26個師團中的7個抽掉到南方,而爲了因應戰力缺口同時將當時住屯軍中的7個獨立混成旅團改編爲師團。這個類型的師團也就是所謂的“治安師團”,又稱爲丙師團。丙師團擁有兩個旅團、8個獨立步兵大隊以及師團工兵、輜重、通信等單位,總兵力在12,000人上下。

而昭和17年之後各獨立混成旅團在基層幹部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仍然在大量補充動員兵力後改編爲師團,其中17年編成6個、18年4個;其後由於動員的擴大,除了在日本本土與中國之外,在滿州、菲律賓、臺灣等地的獨立混成旅團也陸續改編爲師團,合計改編了24個師團。

據韓雲華所知,日軍在太平洋戰爭爆發時,共有51個師團,39個混成旅團。其中深陷中國戰場的有35個師團加38個獨立混成旅團;派往太平洋戰略方向的有11個師團和1個混成旅團(佔地面部隊總數的20),而這次被教導師全殲了的獨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團正是日軍戰鬥序列中最精銳也是成立最早的幾個獨立混成旅團之一,可以說教導師的戰果比消滅日軍一個步兵師團也大得多,當然了教導師已經完成了韓雲華交給陳光等人的戰鬥指標。

韓雲華也清楚這已經是冀南各部隊的戰鬥極限了,雖然日軍在冀南的部隊都是新編的部隊,但是木村兵太郎中將這個指揮官可不是吃素的,是一個十足的戰爭狂人,八路軍能在他的手裡站的這麼大的便宜已經難能可貴了,現在不用想木村的臉色肯定是綠的。既然木村這個老鬼子要拿新八軍頂缸,以此來掩飾他的指揮失誤,那麼他韓雲華就不能不有所表示了。

現在冀南的部隊雖然還需要兩天才能到達,不過邯鄲的334旅只需要兩個多小時就能感到永安,木村之所以敢這樣肆無忌憚地圍攻高樹勳所部,肯定是不知道在邯鄲還有六個團的八路軍,不然給木村兩個膽子也不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同新八軍糾纏。

韓雲華也是一個戰鬥經驗十分豐富的指揮官,他從木村兵太郎一上來就大軍圍攻新八軍而不去派兵佔據邯鄲城就看出來日軍志在新八軍,而不是原來的拿下邯鄲,這給了韓雲華一個強烈的信號,日軍這是被八路軍打慌了,根本不敢再對邯鄲流口水了。而且木村這個老鬼子也不清楚邯鄲城裡到底有沒有八路軍,或者說木村兵太郎根本就不屑於知道邯鄲城裡的情況,他相信憑藉手裡的這將近兩萬人的部隊,消滅整個冀南的中國軍隊雖然不可能了,但是要是說連新八軍這樣的中國地方雜牌部隊也消滅不了的話,那麼這場戰爭也沒有再打下去的必要了。

所以韓雲華又一次看到了機會,他命令334旅全軍果斷出擊,邯鄲城的防守任務就交給了冀南行政公署的各獨立團、縣大隊、區小隊了,至於334旅主力全部北上出擊永安縣。

同時韓雲華還命令姜雲衫所部,除了必要的武器裝備外,剩下的被服、糧食、傷員、俘虜等東西全部交給武安當地的游擊隊處理,其他部隊立即北上永安,聯通334旅、新八軍、第六十九軍爭取消滅敵第32師團主力,最差也要將第32師團擊潰,將日軍的戰線後縮到沙河一線。

韓雲華這樣安排還是很有道理的,教導師這次全殲日軍獨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團雖然取得了重大勝利,但是風險和戰果可是成正比的,只短短兩天的戰鬥,教導師共殲滅日軍一萬兩千四百餘人,繳獲長短槍7894支、輕重機槍79挺、迫擊炮84門、山炮野炮各12門、擲彈筒61具,馬匹1200匹,彈藥糧食良多,同時還繳獲了日軍兩個野戰醫院,俘虜日本軍醫15名以及護士65人。

但是教導師的傷亡也是極大的,就這麼短短兩天,教導師犧牲的戰士就超過了四千人,而重傷的也有兩千餘人,輕傷但是失去戰鬥力的也有五千餘人,輕傷但是不妨礙戰鬥的那就更多了去,也就是說這場戰鬥教導是在佔有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也是付出了傷亡過半的代價纔將這兩個獨立混成旅團收拾下來的。尤其是最後獨立混成第三旅團的旅團長佐佐木到一少將發起的最後的衝鋒,更是給教導師造成了極大地傷亡。

韓雲華預計姜雲衫可以動用的戰鬥力不會超過兩萬五千人,最重要的是教導師剛剛經歷過一場生死大決戰,部隊還是疲敝之兵,在精神狀態上根本就和日軍就不是一個層次上的對手,要是再帶上大批的軍火、俘虜等戰利品的話,等教導師的主力趕到永安這個狗屁地方的話,高樹勳所部早就被木村這個老鬼子吞的連骨頭也不剩了。

接到韓雲華的命令後,姜雲衫立即按照指示將所有的糧食和繳獲的被服以及幾十門缺乏炮彈的大炮全部交給了武安當地的游擊隊保管,同時還將近六千的情重傷員也交給武安縣委縣政府照顧。當然了,爲此教導師付出的“代價”是一個營的裝備和三十個基層軍事幹部。

少了傷員和輜重的拖累,教導師的行軍速度一下子快了很多,而姜雲衫聽說木村兵太郎所部只用了一天的時間就從武安感到了永安,所以一向不服輸的姜雲衫也命令部隊一天後要趕到永安縣。

木村兵太郎這次算是鐵了心要拿下新八軍了,要不是高樹勳臨時“反水”,將親日的國軍將領石友三秘秘密處決了的話,那麼現在的戰局也就不會變成這個樣子了,而獨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團也就不會被狡猾的八路軍殲滅了,那可是一萬兩千多帝國勇士,說不心疼那是假的,木村兵太郎現在連死的心都有了,要不是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彬山元大將的力挺,現在他已經被押回國內受審去了。

雖然說在塞北大日本帝國沒少吃虧,別說是獨立混成旅團了,就算是整編的野戰師團也有被殲滅的案例,而且連中將司令官也折損了好幾個,就連整個塞北、冀東地區被八路軍佔領着。但是每一次重大的戰鬥失誤都必須要有人出來負責的,上一次是寺內壽一大將承擔了戰事失利的責任,從堂堂方面軍司令官被降爲預備役部隊的一個閒置高管。

不用彬山元大將說,這次冀南的戰鬥也必須要有人負責,損失了兩個整編的獨立混成旅團帝國軍部肯定是要追查的。不過顯然彬山元大將想自己一個人承擔這個責任,不過作爲一個下屬,將自己的領導拖累到這種程度,木村兵太郎中將覺得自己實在是愚蠢的很,所以他纔會在未徵得彬山元大將的同意,私自將原打算緊急撤回石門的部隊滯留在永安縣。木村的想法倒是好的,他希望全殲新八軍,最好是俘虜新八軍軍長高樹勳,然後以此來減輕一點罪責。

不過木村兵太郎的如意算盤顯然行不通,雖然他已經預料到八路軍和新八軍可能達成了某種協議,但是木村兵太郎不相信八路軍會不惜一切代價保護新八軍的,最主要的是八路軍的大部隊現在還在武安一線,最起碼兩天內是不可能趕回來的,而永安縣周圍也許還活動有八路軍的其他部隊,但是人數絕對不會太多。

但是木村兵太郎顯然沒有預料到邯鄲城裡竟然還有九千多八路軍,雖然說344旅每個團人數都不多,最多的也就不到兩千人,但是334旅確實有八個正規步兵團,而受334旅直接領導的還有7個地方團以及21支游擊隊,總人數超過了4萬人,不過這次參加內蒙古軍區組織的大戰役,所以經115師師黨委討論後決定將334旅最最精銳的六個步兵團全部集結起來,聯同334旅旅部一起調往冀南作戰,所以此時的334旅的編制比國民黨正規的步兵旅人數要多三倍左右,比起日軍的一個步兵旅團也要多三千人左右。所以當情報部門將中國軍隊大約一萬人正緊急向永安殺來的消息告訴給木村兵太郎的時候,木村這個老鬼子的臉色一下子就綠了。

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31章 人民戰爭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645章 合併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493章 夜談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534章 戰德州之再佈局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124章 偷天(二)第636章 奇襲日本本土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191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1章 決戰叢林第629章 赴開羅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43章 奇襲偏關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76章 婚禮(一)第84章 前奏(一)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642章 鉅變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320章 伏擊(二)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5章 下陽原(一)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
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31章 人民戰爭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494章 韓雲華的提醒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56章 倒黴的谷壽夫(二)第399章 中央視察(三)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645章 合併第117章 冀東事變(八)第385章 華北會戰(三十一)第493章 夜談第137章 北上尋親(二)第324章 山東大風起(三)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588章 延安變化第534章 戰德州之再佈局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80章 戰爭的陰霾(二)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148章 武漢會戰之抵達武漢(四)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7章 新兵軍事訓練第402章 中央視察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124章 偷天(二)第636章 奇襲日本本土第113章 冀東事變(四)第397章 中央視察(一)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387章 華北會戰(三十三)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210章 華麗的演出(一)第651章 渡江戰役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497章 伊蘭諾娃的真實身份第28章 擴軍備戰(一)第663章 瘋狂地日本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211章 華麗的演出(二)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445章 張家口攻防戰(五)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191章 武漢會戰之完美演講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621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九)第138章 北上尋親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174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九)第166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一)第360章 華北會戰(七)第1章 決戰叢林第629章 赴開羅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43章 奇襲偏關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276章 婚禮(一)第84章 前奏(一)第177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三)第92章 巔峰對決(六)第568章 東征之日軍的雙遼危機(一)第299章 景陽岡反掃蕩(七)第490章 中央的決定第213章 華麗的演出(四)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67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一)第227章 戰德州(一)第250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三)第203章 軍政會議(三)第642章 鉅變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345章 戰冀南(五)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624章 盟軍的春天第463章 華北無戰事(九)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42章 出兵晉西北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15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二)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143章 風雲再起(四)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285章 初戰告捷(二)第320章 伏擊(二)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155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15章 下陽原(一)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