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

且不說筱冢義男指揮數萬大軍和李大勇所部在遷安一帶死磕,那完全是沒有絲毫退路的死戰,其慘烈程度可想而知。不過對於韓雲華來說,李大勇那邊拼死抵抗是極爲有意義的,雖然李大勇所部傷亡慘重,但卻是給整個華北會戰的勝利奠定了基礎。

彬山元大將四面開花的戰術雖然厲害,但是奈何日軍對於韓雲華所部的實力嚴重低估了,韓雲華憑藉龐大的陣容對付起人數遠遠少於他們的日軍那是一個遊刃有餘。不過戰鬥最先出現轉機的卻並不是內蒙古軍區,而是晉察冀軍區和冀中軍區。

這次日軍用於佔領區內部掃蕩的是第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獨立步兵第一、第二聯隊、騎兵集團第一聯隊共計兩萬餘人,其指揮官是號稱有“名將之花”美譽的阿部規秀中將。

原本在彬山元大將看來,相對於相隔不足千里的內蒙古軍區而言,所謂的晉察冀軍區和冀中軍區其實就是一個紙老虎,有兩萬人足以。而且冀中的八路軍主力絕大多數是集中在太行山區、五臺山等山區,如果不熟悉地形去多少人都是白搭,再加上根據特高科傳回來的消息稱,八路軍冀中軍區建立的時間很短,到現在還不足一年,其實力並不強。

爲了達到一舉消滅冀中軍區以及晉察冀軍區的戰略目的,彬山元這個老鬼子狠狠心竟然將日本軍中少有的山地特種作戰專家阿部規秀中將派到了晉察冀軍區。而且爲了對付冀中平原上的八路軍,彬山元大將硬是將原本就不多的騎兵部隊分了一個騎兵聯隊到冀中,彬山元相信在冀中平原上,一支機動能力極爲強悍的騎兵聯隊絕對可以抵得上一個步兵師團。

不過出乎所有人預料的是,在阿部規秀率領部隊到達晉察冀軍區防區還不到半個月就傳來獨立混成第二旅團遭到慘敗、阿部規秀中將被擊斃的消息。

晉察冀軍區和冀中軍區聯合發出的這份電報可以說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本就憋着一口氣的中日雙方的軍隊都是大吃一驚,尤其是在北平坐鎮的彬山元大將接到特高科傳來的電報時氣的直接吐血,命令進攻晉察冀軍區的部隊立即返回定州,等待方面軍新的命令。

而韓雲華接到八路軍總部傳來的消息時也是驚訝的合不攏嘴,對於這個阿部規秀韓雲華可是很瞭解的。阿部規秀出生於1886年,日本青森縣人,和那個時代所有青年人一樣,阿部的時代是日本軍國主義侵略擴張空前膨脹的時代。同樣,成爲“馳騁疆場、孝忠天皇”的“武士”也是阿部所憧憬的人生。爲了實現這樣的“理想”,阿部規秀考入了日本專門培養陸軍軍官的陸軍士官學校(日本陸士)。1907年5月,剛滿21歲的阿部規秀從陸士19期步兵科畢業,開始了他真正“武士”的生涯。同年12月26日,阿部規秀被授予陸軍下士軍銜,開始在陸軍中服役。

阿部規秀是一個極爲執着或者是說極爲頑固的一個人,對“榮譽”和“光榮”有一種超乎普通軍人的的執著,因而在嗜血的戰爭角逐之中,他“脫穎而出”,屢立戰功,頗受大本營的賞識,在日本軍界被譽爲“名將之花”。而阿部規秀的“成長之路”在日本軍中可以說是一個傳奇,從1907年開始,阿部規秀在毫無任何背景的陸軍中,憑着“戰功”一步步晉升,先後歷任步兵第三十二聯隊副官、第八師團副官、第十八師團參謀。1932年4月11日,轉任仙台陸軍教導學校學生隊隊長,次年8月1日,升至步兵大佐。1935年8月,任第八師團步兵第十六旅團步兵第三十二聯隊聯隊長。1937年8月2日,晉升爲陸軍少將。短短二十多年,阿部規秀就出一個剛剛從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學生娃娃成長成日本陸軍少將,這在一向看資歷看門閥背景的日本陸軍中那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但是阿部規秀做到了,所以他也被日本大本營稱之爲“名將之花”。

1938年10月,原華北方面軍駐蒙軍獨立第二混成旅團旅團長常寬治被八路軍在河北省廣靈縣境內的張家灣擊斃後,日本軍部派阿部規秀接替常寬治旅團長的職務。不久之後,阿部規秀被晉升爲陸軍中將。

對於這位精力非凡的陸軍中將斃命過程韓雲華知之甚祥,爲什麼這樣說呢,因爲阿部規秀可是真正抗戰史上中國軍隊擊斃日軍軍銜最高的將軍。所以不管是國民政府編制的戰後資料還是共產黨編制的抗戰史料中,阿部規秀以及他的獨立混成第二旅團都是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韓雲華在讀軍校的時候就曾經多次看過關於這位陸軍中將斃命過程的書籍和電影,所以也就將這位日本的陸軍中將記在了心中。

按照原來歷史的走向,1939年夏,日本繼續加大了對抗日根據地的重點“掃蕩”。日軍的“掃蕩”重點由冀中平原轉向北嶽山區。並且日軍於1939年秋,調集獨立混成第二旅團和第一一〇師團主力共兩萬餘人,對北嶽山區進行規模更大更爲殘酷的秋季“大掃蕩”,企圖徹底摧毀晉察冀抗日根據地。1939年10月下旬,阿部規秀率領獨立混成第二旅團到達淶源,稍待修整之後,阿部規秀馬上召開作戰會議,進行具體的戰鬥部署:由第四大隊從插箭嶺出發襲擊走馬驛,第一大隊從白石口出發襲擊銀坊。11月2日夜開始行動。

而對於阿部規秀的到來,八路軍總部以及晉察冀軍區也是極爲重視的。八路軍晉察冀軍區採取“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擊破”的作戰方針,決定以一部兵力鉗制、堵擊由插箭嶺出動之敵,然後集中第一軍分區第一和第三團以及第二十五團兩個營,游擊隊第三支隊,第三軍分區第二團,共六千人,伏擊向銀坊進攻之敵。11月3日上午,進犯銀坊的第一大隊在八路軍一個小分隊的誘擊下,進入雁宿崖峽谷,被八路軍主力前阻後截,包圍在雁宿崖。戰至下午4時,第一大隊除少數逃脫和13名被俘外,其餘全部被殲滅。

剛晉升爲中將,就在戰場上丟了一個大隊,阿部規秀很是羞怒,決定親自率領第二、第四大隊1500餘人,沿着原來第一大隊的行進路線進犯,以趁八路軍還在“消化”勝利果實的時候,打八路軍一個措手不及。11月4日夜,阿部規秀率部越過白石口,進至雁宿崖一帶,但是連八路軍和老百姓的一個影子都沒找到。

阿部規秀撲空後,急不可耐。日軍偵察分隊終於在黃土嶺一帶發現八路軍主力,求戰心切的阿部規秀置孤軍冒進於不顧,沿着崎嶇山路直撲黃土嶺的八路軍主力。11月6日晨,當阿部規秀的部隊闖入黃土嶺時,八路軍主力已在黃土嶺以東的溝谷地區形成包圍圈。在快要進入八路軍的包圍圈時,看到周圍的溝谷地形,狡猾的阿部規秀突然意識到八路軍以一部yin*獨立混成第二旅團,而主力向黃土嶺附近集結,企圖從旅團背後進行攻擊。爲了擺脫八路軍從“背後”攻擊的危險,避免再度被殲滅,7日凌晨,阿部規秀緊急進行新的部署,做出部隊繼續東進,經寨頭、煤頭店、浮圖峪返回大本營的決定。阿部規秀令下屬部隊分批從黃土嶺出發。前進時,由先頭部隊,攜輕重機槍,先佔領路兩側高地,然後掩護大隊緩慢前進。企圖通過這樣的彼此接應,加強機動反應力。

日近正午,阿部規秀的先頭部隊到達黃土嶺東面的寨陀村,大部隊卻還拖在上莊子一線。直到下午3點鐘左右,後衛部隊才離開黃土嶺,長長的一隊人馬陸續進入峽谷中的小路,踏進八路軍的包圍圈。八路軍等這隊人馬都進入“袋子”後,才收緊“袋口”,來個“甕中捉鱉”,從南、北、西三面進行合擊。在八路軍的攻擊下,阿部規秀的主力被迅速壓縮在上莊子附近約5里長、百餘米寬的山溝裡。一陣猛烈的襲擊過後,整個山谷瀰漫着濃烈的硝煙。阿部規秀的部隊被打得七零八落。爲了掙扎擺脫包圍,阿部規秀立即整頓部隊,依仗精良裝備,向八路軍寨陀陣地方向衝擊,遭到堅決打擊後,又掉頭東向,妄圖從黃土嶺突圍,逃回淶源。八路軍第三團扼守陣地,死死封鎖住日軍退逃之路。這時,八路軍的增援部隊也趕到戰場,他們作爲第三團的側應從左面加入戰鬥,使包圍圈進一步收攏,後路被堵絕的日軍只能就地抵抗。16時許,阿部規秀旅團主力已傷亡過半,亂作一團。

11月7日,晉察冀軍區第一團團長陳正湘發現遠處山包上有穿黃呢軍官服、挎戰刀的人在用望遠鏡觀察,且山包100米遠處有一獨立小院,不斷有敵人進出,判斷這是敵人指揮所,急調迫擊炮連上來。戰士李二喜攜帶火炮趕到了炮位,以最快速度測距定向,調整炮位。一聲令下,李二喜手起彈出,連發兩發。不偏不倚,炮彈在小院開了花。隨後,他又眼疾手快地調整炮位,朝小山包打了僅剩的兩發。硝煙剛散,陳正湘用望遠鏡驚奇地發現,小院裡日軍慌亂地進進出出,山包的日軍也拖着傷員倉皇撤出。阿部規秀當時就在這個指揮所裡,他的右腹部和雙腿被迫擊炮彈片炸傷數處。負傷後約3個小時,即11月7日21時50分,阿部規秀因失血過多而斃命,卒年53歲。阿部規秀被擊斃後,日本《朝日新聞》更以通欄標題哀鳴:“名將之花凋謝在太行山上。”

這是真實的歷史,不過自從韓雲華在內蒙古軍區拉起部隊後韓雲華就沒有想過這件事情了,或者是說沒指望這件事情發生了。因爲他將指揮前線戰鬥的楊成武給調到了內蒙古軍區,失去了楊成武的晉察冀軍區能不能創造這個奇蹟還真不好說,所以韓雲華早就將這件事情拋之腦後的。

但是現在看來,阿部規秀還是沒有逃過這一劫,韓雲華心中不勝噓噓之餘也不由得感慨道:“該死之人還真是活不了”。至於這一次是不是像歷史上那樣阿部規秀被擊斃在黃土崖韓雲華並不清楚,當然了也沒有那個精力去管晉察冀軍區那個閒事。但是韓雲華卻是清楚,由於阿部規秀的突然被擊斃,日軍在冀中軍區以及北嶽山區的進攻算是徹底流產了,連阿部規秀這個自詡山地戰專家也沒能夠逃脫死亡的命運,其他人更是不敢在太行山區同八路軍爭鋒了。

而且現在日軍華北方面軍可以說是將能動用的所有兵力都調動了起來,所以韓雲華判斷彬山元大將更本就湊不出多少部隊來替阿部規秀中將收拾冀中以及北嶽的那個亂攤子了。

這樣一來,晉察冀軍區和冀中軍區的部隊就可以解脫出來了。雖然以彬山元大將的經驗肯定會留一部分兵力監視晉察冀軍區和冀中軍區,但是這並不妨礙晉察冀軍區對八路軍其他戰場的支援。一招走錯全盤皆輸,這就是彬山元大將現在複雜心情的真實寫照。

不過,儘管冀中的戰局糜爛如此,但是彬山元大將還是沒有撤兵的打算。在彬山元大將看來,阿部規秀中將之所以敗得如此之快,完全是因爲阿部規秀自己驕傲自大輕視了冀中軍區以及晉察冀軍區的實力所致。所以他在接到阿部規秀戰死的電報的第一時間就給冀中空投了一個指揮官,負責冀中的戰事。

但是彬山元大將卻沒有想到,阿部規秀的獨立混成第二旅團的損失之大完全出乎了新任指揮木村少將。原本獨立混成第二旅團五個步兵大隊的兵力被晉察冀軍區全殲了兩個、重創了兩個,只有駐守定州大本營的一個步兵大隊沒有受到打擊,加上其它地方的零星戰果,這次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損失不可謂不大,所以導致新任指揮官木村少將一時間竟然無法理清頭緒,整個冀中戰局詭異般的平靜了下來。

冀中戰局的扭轉對於八路軍各部隊的鬥志的鼓舞是至關重要的,正如戰後韓雲華對於冀中一戰的評價中所說的那樣:“冀中軍區以大無畏的精神重創了日軍獨立混成第二旅團,擊斃阿部規秀中將,正是有了這樣輝煌的戰果,所以整個華北戰場上所有的中國軍隊都是士氣如虹,直接鼓舞了各部隊的鬥志,可以說是冀中的部隊給整個華北會戰開了一個個好頭,沒有他們的犧牲,也許這一次華北會戰的結果就…………”

冀中軍區的部隊打得好,冀南的部隊也是很給力。正如韓雲華預料的那樣日軍第32師團、第35師團、獨立混成第三、第四旅團到達冀南後,首先對盤踞在邯鄲的石友三所部進行了毀滅性打擊。

這一次在日軍特高科的準確情報的支援下,日軍的進展很順利,剛開始石友三還心存幻想,希望同日軍對峙一段時間,也好向國民政府要強要跑要官,但是日軍這一次是鐵了心要解決他這個牆頭草。在日軍大部隊到達冀南後,擔任日軍南路軍司令官的木村兵太郎中將便通過秘密渠道給石友三下大了最後通牒。

木村兵太郎以極爲嚴厲的語氣警告石友三,第六十九軍已經被皇軍列入最最不可信任、最最討厭的中國軍隊之一,如果石友三現在就向皇軍投誠,那麼皇軍之前答應石友三的條件依然有效,並且還會保留其麾下的部隊。但是如果石友三依然想耍花招的話,那麼一旦開戰皇軍將不接受第六十九軍的投降。

日軍的這份最後通牒可算是把石友三嚇壞了,他知道這一次是真的被八路軍逼上了絕路,要麼在沒有任何希望的情況下同日軍死戰,與邯鄲城共存亡。要麼就徹底投降日本人,除此之外沒有任何中間路可以走。

但是石友三並不糾結,投降日本人是他一直以來就想要做的事情,現在只不過是提前了一段時間,這對他來說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所以石友三很“乾脆”的召集手下心腹進行了密謀,準備投降日軍後立即聯合日軍反攻冀南的八路軍部隊。

石友三的秘密信件很快就到了木村兵太郎的書桌上,雖然解決第六十九軍絕對不會耽誤木村中將多少時間,但是木村兵太郎現在最缺少的就是時間,現在整個華北都在打仗,每早結束一個戰區,那麼大日本帝國就能抽調出大批的部隊支援其他戰場上的軍隊,所以對於石友三的識相木村中將還是很滿意的

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115章 冀東事變(六)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114章 整訓第348章 戰冀南(八)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599章 東北亂燉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六百四十八 戰略大包圍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629章 赴開羅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238章 冀南反掃蕩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159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538章 戰德州之總攻到來第17章 佔陽原(三)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427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九)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68章 軍刀出擊第412章 滿月(二)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36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二)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86章 前奏(三)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498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上)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625章 訪蘇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127章 落幕(二)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85章 前奏(二)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390章 華北會戰(三十六)
第464章 華北無戰事(十)第115章 冀東事變(六)第52章 塞北風雲(四)第574章 東征之忽悠美國佬(一)第583章 東征之實力飆升的解放軍第108章 震撼出擊(六)第114章 整訓第348章 戰冀南(八)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599章 東北亂燉一百五十七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八第650章 泰國投降第454章 備戰華北(二)第359章 華北會戰(六)第462章 華北無戰事(八)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六百四十八 戰略大包圍第24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大戰風雲起(二)第74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二)第73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一)第25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冀東大捷第638章 方先覺VS橫山勇第149章 武漢會戰之帥府論戰(五)第629章 赴開羅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238章 冀南反掃蕩第367章 華北會戰(十四)第486章 中央的交代第187章 武漢會戰之晉見委員長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653章 決戰江南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159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第24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三)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438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五)第96章 巔峰對決(十)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538章 戰德州之總攻到來第17章 佔陽原(三)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84章 華北會戰(三十)第88章 巔峰對決(二)第443章 張家口攻防戰(三)第427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九)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564章 東征之雙遼之戰第112章 冀東事變(三)第163章 武漢會戰之進佔彭澤(二)第531章 戰德州之血腥報復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169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四)第68章 軍刀出擊第412章 滿月(二)第8章 保衛大青山(一)第334章 第三百三十五章:新的戰略佈局(一)第36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二)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24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四岔口攻防戰(四)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63章 無奈的老蔣第86章 前奏(三)第288章 主動出擊第420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二)第114章 冀東事變(五)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408章 母子平安第297章 景陽岡反掃蕩(五)第498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上)第237章 冀南反掃蕩(六)第381章 華北會戰(二十七)第471章 戰山東(一)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530章 戰德州之攻佔王瞳鎮第46章 晉西北戰略反攻(一)第620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八)第625章 訪蘇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272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六)第105章 震撼出擊(三)第508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塞北銀行第127章 落幕(二)第467章 華北無戰事(十三)第85章 前奏(二)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610章 關東軍的末日(八)第401章 中央視察(五)第455章 華北無戰事(一)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507章 潛心發展之陳雲到任第513章 視察全軍第521章 收拾龐瘸子第576章 東征之美國人的欣喜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第220章 絕對震撼(一)第390章 華北會戰(三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