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鋤奸(三)

爲了順利的完成任務,韓雲華特意將特戰大隊暫時更名爲抗日鋤奸大隊。這個抗日鋤奸大隊可不是韓雲華隨意想出來的,而是確有其人其事。只不過人家的“編制”可要比他的這個抗日鋤奸大隊大多了,人家可是“團”級編制。

一九三七年七月盧溝橋事變爆發後,開始了全民抗戰,全民抗戰這一詞絕沒有絲毫誇大。抗日戰爭就是一場全民參與的曠世大戰,其慘烈程度在古今歷史上是罕見的。這不僅僅表現在戰場的本身,在戰場背後也 感動全中國人民的事情,就如同淞滬會戰的時候國民黨寶山營八百英烈守四行倉庫。人們之所以能記住寶山營,並不是說寶山營在全國上百萬大軍中是最好的最精銳的,想當年淞滬會戰之時,國民黨政府在上海地區一共派遣了數十萬大軍,一個營在那裡連一個水泡都濺不響。

但是爲什麼一夜之間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寶山營,這不單單是因爲寶山營視死如歸爲大部隊殿後,而是因爲寶山營本身就很讓人佩服的基礎上加上了一部分全民抗戰的因素,這部分全民抗戰的因素正是那名因送國旗而出名的小姑娘。也正是那位不顧自己生死爲寶山營爲全國人民送去一面青天白日國旗的小姑娘讓全國人民看到了希望,讓全國人民知道抗日連一個上初中的小女孩都知道。

也正是因爲全民抗戰,全國涌現了許多不知名甚至在歷史上沒有任何記載的抗日團體。有些是武裝抗日,有些事曲線救國潛伏在敵人內部。一九三七年冬,軍統局天津站地下組織的一位青年成員曾澈,感到軍統站領導的對敵鬥爭缺乏明確計劃,又鑑於有些學生,如李如鵬、陳肇基、竇一統、夏一瑜、華道本,趙爾仁等,曾離開優越的家庭到農村去參加抗日救國軍,但所接觸的救國軍頭目們,無非是“掛羊頭賣狗(肉)”,借抗日牟取私利,結果失望而歸。曾澈與這些青年交談以後,決定在青年學生中組織抗日殺奸團,這個抗日殺奸團也就是後來聞名全國的抗日鋤奸團,簡稱“抗團”。

曾澈在成立抗團前,先和一些人結拜了金蘭之好。結盟的共有十人,其中有的是軍統分子,有的是“一二九”運動中的活躍分子。大哥王天木,二哥曾澈,三哥王文,五哥李如鵬,六哥沈某,八哥張斯銘,九哥趙爾仁,十哥陳肇基以及其他一些人。抗團以天津租界爲基地,在各校學生中發展組織。建團初期組織極爲嚴密,人數也不多,參加者多是各校品學較優的學生,有熾烈的愛國熱情,對敵鬥爭態度堅決,有的後來被敵人逮捕,受到各樣酷刑,也沒出賣自己的同夥而從容就義了。

至於抗日鋤奸團最後的結局固然悲壯,但是卻不是韓雲華所能考慮的了,但是現在韓雲華卻想在山東地區將這個抗日鋤奸團的名號打出去。畢竟山東距離天津並不遠,天津的一些事情山東的日僞軍也是聽說過的,而抗日鋤奸團的人和事山東的大漢奸小鬼子更是耳熟能詳。因此冒名頂替這個抗日鋤奸團一方面可以減輕韓雲華這邊的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將日軍的偵查防線轉移到其他地方。

由於人員數量有限,高素質的特戰隊員韓雲華手裡也就只有那二百多一點,除了留下四十多名充當教導師的軍官外,魏鵬所能調動的也就不到一百八十人。叫一個抗日鋤奸隊已經夠勉強的了,要是叫出抗日鋤奸團來日軍那邊八層以爲韓雲華這便是(欲)蓋彌彰,搞砸了反而不美。

韓雲華的命令一經下達,魏鵬那邊就立即開始行動。也許別的部隊打仗需要準備很長一段時間,但是像韓雲華所不得這些特戰隊員們打仗除了必要的彈藥外剩下的十幾分鍾就準備好了。1939年月19日,魏鵬率領一百七十四名特戰隊員出征了。

魏鵬走後,韓雲華也不幹閒着。日軍顯得已經把陽谷縣及其周邊縣市當做了重災區。駐山東最高軍官尾高龜藏中將已經電令步兵第住聊城的長水信野少將開始着手整改陽谷縣及其周邊地區的治安。同時尾高龜藏中將還給僞山東行政公署山東省政府首腦人物唐仰杜下達了死命令,命令他的山東僞軍立即向聊城集結,並且還向在陽谷縣縣城同呼延家族談判的人員施加壓力,要是呼延家族在30日之前不接受日軍提出的條件,日軍將會採取其他手段解決陽谷縣的事情。至於其他手段是什麼,呼延家族的人用屁股想也能想得到是什麼。

很快,陽谷縣便傳來了消息,呼延家族願意接受日軍的條件,整個家族在30日之前撤離陽谷縣,在7月底徹底離開山東地區。

接到這個消息後,韓雲華並沒有任何意外,因爲一個家族同一個強國抗衡顯然是不現實的。而作爲一個典型的中國式家族,家族的利益有時候會比國家利益看得都重。呼延家族會這樣選擇完全是在韓雲華的意料之中的,所以韓雲華並沒有絲毫意外。

清楚歸清楚,但是並不代表韓雲華就理解呼延家族的做法。作爲一個國家的公民,有過纔有家的道理應該人人都明白,怎麼已到了關鍵的時候就都只顧着自己或者只顧着自己的這個小團體的利益。韓雲華不是一個迂腐的人,但是像這樣向敵人妥協的事情他還是無論如何都做不出來。

不止是韓雲華做不出來,任何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都做不出來,比起國民政府成羣結隊的投敵的現象來說,共產黨在整整八年的抗戰中投敵的人數屈指可數,尤其是在高級指揮官上,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幾乎沒有一個案例。

韓雲華清楚地記着,八路軍副總參謀長左權在1939年寫的《堅持華北抗戰兩年中之八路軍》一文指出,抗戰兩年來,僅八路軍各部主力在華北戰中陣亡將士計有1.5萬餘人,負傷4萬餘人。在這一傷亡總數中有50%以上是共產黨員。左權用這些數字,迴應國民黨方面某些人誣衊八路軍“遊而不擊”。然而時至今日,許多人對於共產黨八路軍領導的敵後游擊戰對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意義仍然存在着疑問。歷史是人民羣衆創造的,人民羣衆的眼睛是雪亮的,既然中國人民最終還是選擇了中國共產黨,那麼就表明中國共產黨是一個先進的政黨,是一個值得中國人民相信的政黨。

當然我們也不能將那些真正想追求真相和真理的人士同那些別有用心的人相提並論,無論是什麼人,對於那場曠日持久的戰爭都有着自己的認識。即便是進入中國人民抗日曆史博物館,感(性)認識也容易帶來類似的疑問:“國民黨廣大愛國官兵在正面與日軍進行了22次規模宏大的浴血奮戰,殺傷了日軍數十萬有生力量,粉碎了日軍三個月滅亡中國的計劃。國民黨數百名將領在這些會戰中光榮捐軀,在中國各大抗戰博物館中可以看到他們的名字。那麼相對於國民黨軍正面抗戰22次大規模會戰,(毛)澤東領導的敵後游擊戰對於抗日戰爭到底有多大的意義?僅進行過一次大規模會戰的共產黨八路軍和游擊隊到底對抗日戰爭作出了多大的貢獻?”

但是對於中國抗戰史有着很深研究的韓雲華卻很清楚敵後抗日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1937年到1939年之前,國民黨在正面戰場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也正如國民政府宣傳的那樣,當時的國民政府纔是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但是在1939年之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敵後抗日戰場才真正顯示出其威力,這是蔣介石以及所有國民黨高級軍政官員所沒有想到的。後來,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在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做的名爲《論解放區戰場》的軍事報告中說:“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縱隊,在1937年9月到1945年3月的7年半總計對敵大小戰鬥11.5萬餘次,擊斃和殺傷敵僞軍計9萬餘名,俘虜敵僞軍計28萬餘名,爭取投誠反正敵僞軍計10萬餘名,敵僞總共損失計13萬餘名。”而且韓雲華還知道朱德總司令的這個數據並不準確,由於戰事頻繁,所以整個華南抗日縱隊缺1943年以前的數字。

而此時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和新四軍創造了遍於華北、華中、華南19個省地區的解放區,解放人口共計9550萬。八路軍、新四軍及華南抗日縱隊全軍總數已經達到91萬正規軍,民兵220萬人以上。要是按照老蔣的戰略部署來說,像廣大的解放區早應該放棄了,那樣這數十萬正規軍又從何而來。

現在山東地區的形勢並不樂觀,韓雲華在塞北創造的優勢並不能幫上多大的忙。但是韓雲華還是有着自己的一套辦法,儘管韓雲華也很清楚現在的共產黨以及共產黨領導下的部隊在山東人民眼裡還是一支沒有得到信任的部隊,所以韓雲華現在所要做的就是要在山東打響自己的名號,讓郭江龍成爲真正的過江龍。

八路軍抗戰條件是十分艱苦的,這一點韓雲華自己深有體會,在第一次武漢會戰的時候韓雲華就發現國民政府的那麼多部隊,那麼多的軍官,只要是營長一級的軍官就很少有親自在第一線指揮部隊作戰的,而且糧食補給更是一應俱全,所以當時的國民黨正規軍的軍官的待遇很是讓韓雲華這個在塞北呆了近一年的八路軍高級軍官羨慕。而八路軍不管是普通士兵還是軍官生活條件都是一樣的,就連韓雲華自己也是有很長時間沒有吃過一頓好的了。尤其是韓雲華這個喜歡吃紅燒(肉)的後現代老兵更是嘴饞的很。儘管八路軍甚少發現一個規模宏大的戰鬥,但是八路軍的戰鬥無處不在,無人不是戰鬥員。在這裡你很難找到驚心動魄的故事,但是八路軍戰士和軍官的生活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無比刺激的。

通過這兩年的戰鬥,韓雲華結合歷史上八路軍的抗戰戰術也創造出了一些新的對敵方法。在韓雲華眼裡歷史上八路軍的那一套戰術裡面韓雲華最欣賞的還是交通戰,日軍比之八路軍最佔優勢的還是交通和武器裝備。而八路軍發動羣衆到處破壞日軍的交通線,只要讓日軍的交通線癱瘓了,那麼日軍的快速推進的優勢就徹底喪失了。最讓韓雲華認爲八路軍高明的就是,日軍他沒有經過長途奔襲的習慣,所以只要喪失了交通的優勢,八路軍那些從長征路上跑出來的傳統足以給日軍造成巨大的損失。在抗日戰爭期間,美軍觀察組分兩批抵達延安,對八路軍敵後戰場進行了考察訪問。八路軍副總司令彭德懷曾經在延安,向美軍觀察組做了《八路軍七年來在華北抗戰的概況》的談話,介紹八路軍通過軍民結合,破壞敵人的“囚籠政策”,發動“交通戰爭”所取得的成就:“總計抗戰第3週年,八路軍在華北共破壞鐵路20公里,公路8200公里,毀電杆42220根,收電線10924公斤;抗戰第4週年,計破壞鐵路1082公里,公路5242公里,毀電杆234501根,收電線7032公斤。平均每天破壞鐵路3公里,公路15公里,橋樑1座半,差不多每7天炸燬1個火車站,9天炸燬1個火車頭,每天炸燬敵人1輛汽車,每天毀電杆42根,收電線192公斤。僅抗戰第4週年破壞鐵路的長度,就相當於一條平綏路,或一條半同蒲路,三條膠冀路……”

所有這些戰果,絕不是、也不可能僅僅通過部隊在幾次大規模的會戰中取得。積小勝爲大勝,由量變引起質變,這正是(毛)澤東對於游擊戰精髓的領悟。當然了這種對精髓的領悟韓雲華現在已經達到了,所以韓雲華纔會在塞北取得如此巨大的戰績,韓雲華深深明白頻繁的襲擊讓日軍永不癒合的傷口持續失血,每天各地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勝利,讓越來越多被日軍視爲豬狗的中國人成爲日益堅強的抵抗者。每個擊斃十幾名、幾名,甚至是一名日軍的難以記錄的小的戰鬥,卻由於其無處不在、頻繁的發生,竟然在不知不覺中造成上百萬日僞軍的傷亡。如此一來,八路軍、新四軍和華南抗日縱隊在事實上竟然抗擊了侵華日軍的4%,僞軍的95%,而後者的數量先後曾高達百萬之多!

日軍大軍壓境,韓雲華說不擔心是騙人。畢竟日軍不是僞軍,日軍的戰績在那裡擺着,數十上百萬中國軍隊被日軍打得節節敗退。況且山東還有日軍最最精銳的第五師團,最讓韓雲華感到擔心的是這個第五師團的師團長可不是一個草包,安藤利吉中將盡管還是一個剛剛上任的師團長,但是他對中國軍隊尤其是八路軍的重視是在整個日軍中出了名的。

也許現在安藤利吉中將還沒有對韓雲華所部進行關注,但是當韓雲華所部進一步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韓雲華就不相信安藤利吉還會讓他那樣順利的發展下去。打擊是必然的,而且還會是那種狂風暴雨般的打擊。

當然安藤利吉中將對於八路軍的重視完全是有道理的,而且對於八路軍另眼相看的日本軍官也越來越多。這其中固然有八路軍本身的原因,更重要的是一封關於八路軍的奏摺引起的連鎖反應。

這封奏摺是韓雲華的老對手寺內壽一大將和日本特種戰專家柳生俊聯名寫的,寺內壽一根據自己在華北擔任司令官時候收集的資料以及柳生俊對八路軍的暗中偵查得來的信息聯名向日本天皇上呈了一封奏摺。

這封奏摺出於對華北戰場上的八路軍這個主要對手的尊重,寺內壽一大將和柳生俊少將這樣寫道:“……從去年10月(1937年)到今年10月,大日本皇軍與共產軍交戰次數爲3524次之多,動用兵力385412餘人,但是作戰效果甚微。據可靠情報顯示,共產黨八路軍其兵力總數已經突破40萬人,爲了應對大日本皇軍的勇士們的進攻,共產黨八路軍共出動其兵力達57424人之衆。”與此同時華北派遣軍司令部司令官彬山元大將也在1938年的綜合戰果報道中指出:“……敵大半爲中共軍(八路軍),與蔣軍相反,在本年交戰524次中,和中共的作戰佔七成五。在交戰的200萬敵軍中,半數以上也都是中共軍。在我方所收容的15.9萬具敵遺體中,中共軍也佔半數。但與此相比較,在我所收容的7.5萬俘虜中,中共軍所佔的比例則只佔一成五。這一方面暴(露)了重慶軍的劣弱(性),同時也說明了中共軍交戰意識的昂揚……因此,華北皇軍今後的任務是更增加其重要(性)了。只有對於僞華北致命傷的中共軍的滅絕(性)作戰,纔是華北皇軍今後的重要使命。”

連續多位日軍的高級軍官對共產黨領導的八路軍發出了警惕的呼聲,日本國內也不得不重視這些軍中元老的聲音,因此很快前線指揮官就接到了大本營關於對侵華戰略調整的命令。當然了由於八路軍的隱患還是比較隱蔽的,比起盤踞在西南地區的國民政府,共產黨還真的只能算得上是一小塊牛皮癬,根本就不值得一提。所以日軍大本營也就只是對對華戰略作出了一小點更改,並沒有將主要進攻方向轉向八路軍,這也是不幸中的萬幸了。但是就是那麼一小點的轉變也了不得,也是讓八路軍倍感壓力。

第278章 婚禮(三)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17章 佔陽原(三)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66章 陰謀陽謀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114章 整訓第561章 東征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559章 美援蘇援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66章 陰謀陽謀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2章 魂歸1937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368章 華北會戰(十五)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62章 戰後餘波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403章 大整編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422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四)第600章 蛟河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2章 魂歸1937第506章 潛心發展之冀南之行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34章 特戰成軍第123章 偷天(一)第11章 挺進晉北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82章 敲詐老蔣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97章 亂戰(一)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128章 落幕(三)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226章 爭執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86章 前奏(三)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33章 兄妹見面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600章 蛟河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66章 陰謀陽謀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12章 大同攻略(一)
第278章 婚禮(三)第75章 寺內壽一的陰謀(三)第491章 中央視察團抵達第17章 佔陽原(三)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66章 陰謀陽謀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378章 華北會戰(二十四)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670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四)第114章 整訓第561章 東征第170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五)第559章 美援蘇援第665章 雅爾塔與波茨坦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66章 陰謀陽謀第196章 拜見丈母孃(二)第601章 蘇聯捷報第565章 東征之無休止增援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295章 景陽岡反掃蕩(三)第613章 關東軍的末日(十一)第415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二)第539章 戰德州之日軍的反擊第167章 一百六十八章: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二)第141章 風雲再起(二)第2章 魂歸1937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89章 巔峰對決(三)第341章 戰冀南(一)第368章 華北會戰(十五)第554章 調虎離山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522章 逼蔣抗日第484章 審幹風波第573章 東征歐洲傳來的好消息(二)第62章 戰後餘波第586章 東征之尾聲第207章 晉綏軍觀察團(二)第403章 大整編第202章 軍政會議(二)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424章 第三十三師團覆滅記(一)第422章 1940年的開年大戲(四)第600章 蛟河第483章 誰他娘敢動老子的兵第518章 爭鋒相對第582章 東征之日軍的反擊第2章 魂歸1937第506章 潛心發展之冀南之行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34章 特戰成軍第123章 偷天(一)第11章 挺進晉北第332章 歷史的原點(一)第338章 撤退前的瘋狂第82章 敲詐老蔣第346章 戰冀南(六)第97章 亂戰(一)第118章 冀東事變(九)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107章 震撼出擊(五)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175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一)第595章 血戰長空第593章 日軍空襲第579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三)第161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十二)第128章 落幕(三)第103章 震撼出擊(一)第456章 華北無戰事(二)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528章 戰德州(二)第226章 爭執第377章 華北會戰(二十三)第25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四)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542章 暗度陳倉第477章 戰山東(七)第314章 新民會(一)第86章 前奏(三)第27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尾聲第577章 東征之東北人民解放軍雄起(一)第510章 潛心發展之三大軍區合併第249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突如其來的裝甲部隊(一)第33章 兄妹見面第655章 最後之決戰(一)第35章 僞蒙古軍的末日(一)第600章 蛟河第552章 引蛇出洞第555章 小小地共產黨、大大地韓雲華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306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三)第144章 風雲再起第66章 陰謀陽謀第263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三)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12章 大同攻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