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總攻擊令

好在在北平戰場上,眼下的日軍因爲北平眼下重要的戰略地位。而沒有固守北平城,還是以固守北平周邊的制高點與戰略要點爲主。並在北平周邊的制高點與戰略要點上,不斷的反覆與抗聯的攻擊部隊爭奪。

北平戰場上的日軍,爲了保證北平戰場的安危。在陳翰章的西線迂迴穿插集羣,就在岡村寧次的眼皮子底下,沿着北平西城牆根南下的舉動。非但沒有讓日軍收縮防禦,反倒是爲了切斷抗聯穿插部隊的後路,不斷的在北平城周邊戰場上發起戰術反擊。

試圖儘可能的拓寬防禦縱深,保證北平城的安全,確保方面軍司令部所在地的安全。儘管岡村寧次此刻的官邸與司令部,早就搬進了城內的原北洋政府國務總理府。但這是關係到東方人特有面子的問題,北平戰場上的日軍也只能盡力而爲。

堂堂一個方面軍司令官,被人堵在大門口狂揍,只能抱着頭死守。這對於日軍來說,無論是戰術還是面子都不可能接受的。再加上戰略上的要求,日軍對外圍陣地的爭奪可謂是全力以赴。

尤其是平西的西山與香山,大石河至琉璃河一線,平北的高麗營、小湯山、順義一線,平東的通州、大興、馬駒橋一線。戰鬥進行的異常慘烈,兩軍沿着北平城外的戰略要點在在反覆的衝殺着。

僅僅在平北潮白河兩岸的牛欄山至北小營一線,抗聯在平北承德攻擊部隊一個加強團,在晉察冀軍區一個獨立團的配合之下。與日軍六十三師團步兵第六十七旅團主力,反覆爭奪十餘次才最終確定了這個北平城北門戶所在地的歸屬。

整整三天的激戰下來,這加強團傷亡三分之二基本被打殘。晉察冀軍區參戰的那個獨立團,也傷亡過半隻能縮編爲一個營。而當面的日軍第六十七旅團,也基本上拼成了一個空架子。後撤回高麗營的時候,全旅團連同馬伕等非戰鬥人員,已經不足五百人。

爲了爭奪這個進入潮白河平原的門戶,在短短的三天之內中日雙方對這片山前平原地帶的孤丘,發射了三萬餘發炮彈。海拔八十多米的牛欄山主峰陣地,被炮彈硬生生的削低三米多,整個山體被炸成了一片浮土。山上被炮彈炸起的浮土之中,抓一把滿手都是彈片。

山上始建於元末元聖宮,被密集的炮彈炸的連殘垣斷壁都沒有剩下。周邊幾個村落,也全部在戰火之中被摧毀餘燼。此戰的代價雖說不菲,但是在拿下牛欄山一線之後,抗聯徹底打開了南下北平的通道。

此戰過後,平北的六十三師團主力,在有生力量已經摺損過半的情況之下,後撤至小湯山高麗營、馬坡。而這一線已經地處北平周邊的平原地帶,相當的有利於抗聯發揮火力上的優勢。

目前北平周邊的整體上,已經完成對日軍各個方向分割的戰局態勢,也正是楊震堅持先打北平的主要原因。而日軍堅持在北平城外反覆爭奪,也給抗聯創造了一個相當難得的戰機。眼下的這個戰機稍遜即逝,一旦不能抓住,再付出的代價要大的多。

如果日軍真的全線縮回北平城,楊震都不知道同樣投鼠忌器的自己,能不能下達攻擊命令。因爲在他的那個應變計劃之中,要求部隊一旦攻城,除了突破城垣階段之外,在向縱深發展的時候一律不許使用火炮。

北平爲歷代封建王朝都城近千年,自明清以來更是經過不斷的維修。不僅城牆又高又厚,還分爲內城與外城。儘管在進入民國之後爲了維修道路與鐵路,將城牆拆除了一部分,但是整體結構還保持的異常完整。

而且城內遍佈大大小小,幾乎是迷宮一樣的衚衕。更何況還有那麼多的金碧輝煌的古建築,甚至有人說北平城內的一磚一瓦都凝聚着歷史。即便是不使用火炮,這麼一場大規模的攻堅戰下來,北平城內受到的損失可想而知。

在加上日軍一向以頑強著稱,這種情況之下不使用火炮,攻城部隊要付出的代價可想而知。也就是說爲了實在逼不得已,必要的情況之下攻城,楊震已經準備拿出相當大的代價,甚至是傷筋動骨的代價。

而這種代價,是楊震輕易不會捨得的。更何況一旦北平城真的打爛了,不僅僅是中央,作爲前線指揮員的自己,也一樣要背上很沉重的政治包袱與歷史包袱。這其中的是非功過,誰又能說的清楚?

抗聯禁止使用炮兵,可誰能保證日軍不動用炮兵?不過眼下好在日軍將幾乎所有的有生力量,都放在了城外與攻擊部隊逐點爭奪。這就給抗聯殲敵於城外,製造了一個相當良好的基礎。

只要不用強行攻城,在城外付出一部分代價,徹底的打垮日軍在北平城周圍的重兵集羣。爲確保正在進行的南下作戰部隊後方穩定,以及可以解決日軍在整個華北戰場上最大的一個戰略集羣,楊震也就認可了。

如果能在城外儘可能多的殲滅日軍的有生力量,那麼即便依舊要面臨攻城。但是付出的代價,對北平這座千年古都造成的破壞也會小的多。所以楊震在眼下的態勢之下,經過反覆衡量,還是決定堅決將北平戰場作爲重點戰場之一。

老總見說服不了態度很堅決的楊震,最終還是決定兩個人分別將自己的意見上報中央,讓主席去決斷。但在還沒有得到中央具體答覆之前,這戰役還是得繼續打。老總雖說不贊同楊震的意見,但在關鍵的時刻還是充分尊重楊震這個前線指揮員的權利。

針對眼下的變局,楊震命令已經突破三家店防線的裝甲旅,以不少於兩個營的兵力,配合步兵,立即搶佔石景山鍊鐵廠、長辛店、長陽一線,切斷一一零師團在戰況不利,撤回北平城的通道。並配合從房山一線正面出擊的部隊,對一一零師團完成合圍。

主力則不惜一切代價,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對日軍獨立混成第八旅團殘部的圍殲。從房山正面的部隊,以不少於一個加強團的兵力,向潭拓寺、永定方向攻擊前進,切斷獨立混成第八旅團與一一零師團之間的聯繫。

命令在平北戰場的部隊,不惜一切代價在十二小時之內,搶佔清華園、海淀、北苑,割斷平北日軍與北平城之間的聯繫,並搶佔崔各莊、將臺一線,切斷日軍六十三師團撤回北平的通道。

並集中一切的兵力和火力,在最短的時間之內解決掉這個六十三師團。考慮到整個高麗營與小湯山一線,地處潮白河平原地帶,有利於裝甲部隊快速運動。爲了儘快的完成平北圍殲戰,楊震最終還是將預備隊中的一個獨立坦克團加強到了平北戰場上。

在給平北、平西戰場下達總攻擊令的同時,楊震命令通州一線的部隊,務必死死的纏住日軍五十九師團與獨立混成第九旅團。同時命令已經進抵懷柔的預備隊一個師,加強一個一五零榴彈炮營,四個一零五榴彈炮連,一個一二二火箭炮營,立即向雙橋方向強行穿插。

配合通州戰場部隊,切斷通州之敵與北平城之間的聯繫。命令目前已經進抵昌平縣城的晉察冀軍區冀察軍區獨立三旅,立即全軍南下進抵北平城北,截斷通古鐵路,並向北平城北郊發起試探性的攻擊。

命令正在全力修建赤峰至承德鐵路線,赤峰至林西鐵路線。正搶修承德至古北口鐵路的鐵道兵第一、第三、第四、第七團、第十一團,工程兵第九團、十三團的部隊。立即抽調兩個團的兵力由古北口入關,全力搶修通古鐵路牛欄山至古北口段,保障作戰物資可以直接運抵懷柔。

楊震這連續下達的這幾道命令,無異於是在向北平周邊戰場各個部隊,下達了總攻擊命令。儘管老總並不同意他的計劃,但幾經猶豫老總最終還是選擇了沉默。不過在總攻擊令下達之後,老總調集了軍委的一個北平籍的前清華大學高材生,在地圖上標出了絕對不允許破壞的古建築羣。

接到這份地圖,楊震也沒有絲毫的猶豫。立即將這份地圖火速複製,下發給參戰部隊團以上幹部人手一份。並直接要通了參戰部隊各個師的軍政主官,明確的告訴他們,在作戰地域涉及到古建築羣的時候,各級政治委員有最終的決定權。

楊震雖說沒有給出什麼承諾,但是這樣的一個變相表態。在接到中央明確答覆之前,讓老總微微心安了一些。儘管老總也清楚,在北平城內外到處都是皇家園林、寺廟建築,城外到處都是帝王將相的陵墓的情況之下。

這場圍繞北平城爆發的空前激戰,根本就不可能會避免破壞古建築的可能。牛欄山一場血戰下來,雖然拿下了牛欄山一線,打開了通向潮白河平原的通道。但是牛欄山周邊的古建築羣,幾乎全部都被打爛。

而在西山戰線那裡爲數不少的滿清親王陵墓,也在炮火掃蕩之下成了斷壁殘垣。就連光緒那位親爹的陵墓,也因爲是日軍主要防禦陣地之一,被炮火打成一片廢墟。甚至就連北平西北郊的頤和園和景泰陵這樣的建築,以及聞名世界的清華園內,也都落下了幾發炮彈。

昆明湖中被炸起了白花花的一片魚,景泰陵的寶頂上也被炸出了幾個彈坑。清華園內清華大學西遷之後留下的教學樓,也被炸出了幾個窟窿。有些東西你沒有辦法完全的顧忌,這是真槍實彈,不是在訓練場上進行演習。

而軍委的那位清華畢業的參謀,即便是老北平人出身,但北平周邊就究竟有多少有價值的古建築羣和古墓羣,他也無法一一查清楚。在標示地圖的時候,明確的告訴老總。這張地圖上標明的只是名氣較大的,規模也較大的古建築羣。

像昌平的十三陵、北平城西的清華園、頤和園、白雲觀、潭拓寺,以及圓明園殘存遺址等一些列比較明顯的古建築羣。以及北平城內外城內的什麼故宮、天壇、地壇、日月壇等,名氣比較大的古建築。

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六十六章 重慶的壓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三章 打着看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一百七十章 狼來了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
第三百二十章 過於保守的日本人第八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3)第六十六章 重慶的壓力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一百零九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三百五十二章走,現在不是時候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三章 打着看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一百九十六章 王效明的決斷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零八章 魚也要、熊掌也要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零九章 更要成爲動力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九章 家事之袁芷若的壓力第一百八十三章 他就是來攪局的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二百九十二章 硬碰硬的硬仗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三百五十五章 細節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二百四十章 催命符第二百八十一章 一片空白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一百一十一章 突破國境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二百六十四章 意外事件第一百六十八章 打掃屋子好請客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第五百二十二章要從兩面來看第二百二十八章 一路疾馳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一百五十四章 只用火力和他們說話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網大魚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三百七十七章 求援與爲難第一百四十八章 總算鬆了一口氣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三百六十章 郭邴勳的建議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一百七十章 狼來了第四十一章 今非昔比的抗聯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一百一十二章 日落冀中(五)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三百六十八章 皮爾遜的問題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九十三章 生駒林的直覺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東軍真正的陰謀第二百零三章 最大一次考驗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三十三章 毀滅(4 )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一百八十四章 換一個角度看問題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七十三章 這不正常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三百五十一章 不要將對手看的太簡單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二百七十七章 四十聯隊的最後瘋狂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四百一十七章 郭邴勳的往事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