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千年大假史

孔明自是壓根不知道自己被惦記的。

輕吁了一口氣打量着手上的簡要記錄,一絲笑容也難以遏制的掛在嘴角上。

勿論其他,單單這豆腐之法便足以興國,一力推行已略爲勉強。

而如果再加上那些林林總總的研究,可做之事何其多也?

有子敬相助本該振奮,但如今看看需要忙的事情,孔明反倒是感覺壓力更大了。

“夫子言‘逝者如斯夫不捨晝夜’,吾亦有感。”

孔明低聲嘆道:

“吾生有涯矣……若欲明理,唯有科舉攬賢才,太學興教育之法也。”

龐統法正等人亦是低聲贊同。

對他們如今來說,擊敗曹操已非頭等大事,能復現這千年後盛世之幾成,方爲畢生之所求。

忙於學業者暢想壓歲錢幾何,成家立業者計算還有幾天假期。

“漢效先秦,置官舍以令官吏當值,其中行事至今……頗爲混亂。”

這話也頓時讓所有人皆恍然,想想不過四五年前曹賊提軍數十萬南下來勢洶洶,似要畢其梟業於一役。

除此之外,臘日、過年、冬至夏至、三伏、上元等等都有一天假期,一年林林總總算下來大概有接近八十天假期,屬於是大假沒有小假不斷。

既無場地,也無衣食,甚至造紙工坊都還未走上正軌,而且令農官去各縣教的新耕種之法也需要耗費不少人力,忙於種地的百姓也自是沒空來長安參加科舉。

“再過十日便開首試,賢良英才自爲漢用也。”

狙公朝三暮四之事多諷此公不誠,但方纔所言之調休並無此意。

後知後覺發現廳內沒人說話,馬超趕忙找補。

畢竟這說是調休,但根據這後世計算來看,漢唐一歲之休沐時間,相差不過十日左右,短其月休增其節休便可令軍師告恩,此事與那狙公的“朝三暮四”倒是頗爲相類。

劉備搖搖頭似是想起了昔日做官時的種種,略一嘆氣道:

“合休沐日以便同慶,此制後世評之無錯,頗……近乎人情。”

於是衆人紛紛一起舉杯,就着光幕上緩緩黯淡下去的盛景,舉杯同飲。

到了唐朝,隨着生產力的提升,官員變得更忙,百姓娛樂需求也有所增長,休假制度也有了改變。

劉備寬慰道,隨即還有解釋:

結果至如今,時事皆異,恐曹之心早已沒有,也令人多有感嘆。

雖然冷了點,但念在玄德公補貼部分食宿的情況下,各地的年輕賢良們也紛紛表示很有興趣。

另外根據父母離駐地的遠近,有十五至三十五日不等的探親假;子女成年能休三天,子女成婚能休九天,五月還有半個月的假期謂“田事”,九月還有半月假期謂“制寒衣”。

漢代的五日一休沐到唐朝變成了“十日一休沐”,看起來似乎比漢朝苦了不少,但是嘛,唐朝有黃金週啊。

孔明也知道自己心急,拱拱手也不再言語。

壓歲錢剛纔已經說過了,那麼現在說的自然就是假期。

或許是爲了提振軍師們的精神,劉備主動斟了一樽酒,目光在室內所有人臉上鄭重掃了一圈,最終舉杯向光幕道:

“炎漢能有千里之志,能始於足下,幸賴諸位同志者,當飲之。”

不過……劉備一時間想的有些悠遠了。

因爲漢朝官吏施行的是寄宿制,即吃住辦公都在衙門裡,這五日一休沐也是給普通小吏一個回家與親朋團聚的時間。

至少,方纔那等舉國歡慶一宵中之景,恐怕這輩子都要勒在腦中難以忘懷了。

最終便是時間一推再推,好不容易纔定在了十一月初。

“不如便等今歲,依其試行調休。”

不過受限於漢代的生產力以及娛樂條件,事實上給你一個長假也沒什麼好玩兒的,整體屬於小假不斷大假沒有的狀態。

幾乎是不約而同的,孔明等人皆難以控制的將腦袋轉向了劉備那邊。

這般頗爲肉麻的讚歎讓劉備哭笑不得,心中都有些臉紅了。

說白了就是幹四天休息一天,好讓你有時間去休息沐浴。

調休二字簡單易懂,龐統當即笑吟吟讚道:

“主公真乃有聖王之風也。”

馬超更是直接將想法脫口而出,在寂靜的廳內讓所有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那豆腐之法學起來麻煩,這休沐仿起來應當……啊主公,此乃我亂說的。”

繁多煙花景色逐漸淡去,那年輕人的聲影也重新出現在光幕當中。

還定三秦之後這場科舉籌劃了很久,本來七八月份應正是好時節纔對,但過分殘破的關中打亂了這個計劃。

漢朝時候的假期相當簡單,奉行的是“五日一休沐”。

“孔明莫急,如今雍涼關中漢中各縣之良才,皆已至長安。”

“孟起何有亂言?此言十分在理。”

【一般來說,到了新年之後,最讓咱們老百姓關注的也就兩個東西了。

元旦、冬至、清明休七天,中秋夏至休三天,上元、中元、端午、重陽等等小節日也都有一天假期。

雖一句話不說,但其中的渴望也在臉上寫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即便不算子女成年成婚之類,唐朝的常規假期一年也有接近一百天,可謂十分人性化。】

劉備也安慰道:

那重點便是近乎人情?

【放假也是宋代被咱們現代津津樂道的一個點。

最典型的就是宋代的過年:

元旦節和上元節各休七天。

大年初七是趙大老爹的祭日,初十是趙大老孃的生日,需要各休三天。

另外宋朝曆法當中冬至是在臘月二十二或者二十三,也休七天。 單單這些假期連起來就能休一個月,而到了真宗朝,因爲玩兒天書感應這一套,宋真宗還額外加了個天書降臨的天慶節,定在大年初三,也休七天。

這樣過年前後的假期就來到了史無前例的三十四天。

除此之外,宋朝繼承了唐朝幾乎所有的假期,不僅沒有刪減,還額外將寒食假延長至七天,夏至臘日等延長至三天,一年假日總計約一百二十天,如果算上探親、婚喪嫁娶等等,這個數字只會更長。

在宋朝地方上則更加簡單粗暴,官員們在臘月二十就可以行“封印”禮,即封官印回家過年,這也是封印這個詞兒最初的意思。

相對的,只要在正月二十日趕回駐地,行“開印”禮開衙辦公。

而在放假制度上,古代開倒車更早。

蒙古人統治的元朝將人分四等,人權什麼的想都不要想,一年假期暴減至十六天,不過後期有所延長,到忽必烈末期時達到了約七十六天,但還是遠遜於唐宋。

明朝推翻了蒙元統治,不少人想着假期不說看齊唐宋,至少也不應該比元朝差吧?

可惜洪武大帝表示:朕年輕時沒班上,你們如今年紀輕輕就有班上,要珍惜。

所以老朱大筆一揮,一年假期從元朝的十六天增加了……兩天,變成了十八天。

明朝的假期綜述起來比較複雜,因爲拜洪武一朝剝皮楦草手段以及後來的東西廠特務政治所賜,明朝的君臣關係也幾乎算是歷代最差,福利自然是想都不要想。

福利最差是明朝開國時,僅春節冬至和老朱生辰三天假日,後來逐漸元旦和元宵節逐漸延長,合計十八天。

朱元璋死後經過不斷爭取,經過增增刪刪,大體來說是每月增加了三天月假,一年能休約五十天左右。

當然以上所述的都是官員們的假期,真正的平頭百姓就不要說假期了,基本就處於一個“手停口停”的狀態。

遇上盛世而且沒有災年的話,攢一點餘糧,在過年時候讓自己休息十天半月,就已經是了不得的厲害了。

由漢至宋,經濟文化基本是處於一個日趨繁盛的狀態,而明朝雖然文化發達,但是否先進繁華還是要打一個問號。

由此看來,假期的長短也許算是衡量一個朝代經濟文化是否繁榮寬鬆的指標。

至於咱們現代嘛,情況更復雜,畢竟在律法上來說咱們是做五休二,一年整體假期約爲115天。

雖然吧可能有種種調休之類的關係可能達不到這個數,但依然還是比古代老百姓強上一些的。】

李世民又有點羨慕這個宋朝了……

憑什麼爾等沒有一統,卻能大慶賀至一個月,歡慶新年。

朕戰功無匹文治稱名,元正日卻需大朝會大陳設加祭天,忙得通宵達旦不能停……

莫非這便是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不不不,李世民在心裡搖了搖頭,畢竟勿說那特殊的蒙元,這明朝休沐之數還僅有唐之對半呢,結果不還是一堆問題?

不過想到這明朝,李世民還有個順理成章的問題:

“剝皮楦草是這明朝慶新年之祭禮乎?”

這個問題引得貞觀文武面面相覷,無人能答。

雖然李世民心中也有猜想,但感覺這個猜想太過無稽,畢竟這明朝雖有天子被俘之事,但乞丐開國者可謂是聞所未聞,而且看其文化之繁榮,也比那宋不太差,怎麼可能作此事?

沒人回答便略過,李世民再次研究了一下這宋的休沐法之盛,最終還是搖搖頭覺得沒什麼參考價值。

他不可能去學這宋朝,既不可能以父母生祭爲名召天下賀,也不可能憑空捏造一節日,就爲了讓文武百官每年多休息三五日。

在這件事上魏徵跟上了李世民的想法節奏,出言建議道:

“後世所稱我唐之休沐,貞觀此時還未完備,不如據此而改。”

“另外,陛下若欲增休慶日,不如以慶勝突厥或吐谷渾爲名,又或等直取西域功成之事詔告天下,以萬民休沐而慶賀。”

笑意在李世民臉上浮現:“此議甚善。”

於是魏徵板着臉重新坐下。

他也能看得出來,後世所說的唐朝假期如何如何,多半是定型於開元時或皇子治爲帝之時。

因爲貞觀此時的元正還是十日休沐,比後世所說的七日要多。

但相應的,清明並無七天休沐,那什麼探親假也更是沒有,此時看到可以說是個相當好的參考方向。

不過這些事定下來之後,李世民重新看了一遍這部分記錄,將有關明朝君臣關係之議暫且略過,最終注意力放在了最後的那一部分言論,沉思了一下問道:

“這後世稱律法定做五休二……何意?”

這句話屬於粗看沒啥問題,但仔細想想,如今唐之休沐不也是寫於律令於詔,有何不同?

杜如晦也只能猜測道:

“此說,或指其舉國上下,皆享此休沐。”

杜如晦說也不算很明確,但對李世民來說也算回答了一個疑問,這讓他略微沉默,最終嘆道:

“若能秦鏡高懸行之不怠,此方爲民之福祉,能成百世之基也。”

“我唐不知如何能依此行事也。”

房玄齡鬆了口氣,剛纔他差點就擔心陛下大手一揮,連這個也要學後世。

說實話此等與民休息之法確實好,但對如今之唐來說可謂是完全不可能。

最基本的,後世農田畝產多少?如今大唐農田畝產纔多少?根本不可同語。

而且,那路上跑的還有不需騾馬的鐵盒子,多半比馬車牛車也更爲好用,根本沒法比。

不過眼看着陛下臉上略有失落神色,房玄齡想了想另闢蹊徑道:

“若欲彰恩寬鬆民生,陛下或可從官奴婢入手。”

李世民若有所思點點頭,房玄齡說的他當然懂,這也是閻立德曾上表與他說過的,略爲棘手的現實問題。

觀後世光幕至今,從中能看出來的是勿說後世,那宋那明,恐怕工匠都十分重要。

最典型的,那南宋之亡,從表面上看不就是亡在匠人所制的投石機?

而如今唐之天下爲工者,除少量將作監和少府的匠人外,更多手藝人的身份無非就是徒官奴婢等。

其中徒爲刑徒,這類倒還好說,只需等刑期結束或製表稱功復良籍便可。

而爲官戶、雜戶,爲奴爲婢者,則是切切實實的賤籍從賤業,如何重用就要麻煩許多。

畢竟就如此前看到的閻立本事蹟,雖已貴至侍郎,但仍以丹青術爲賤業。

這一點來說閻立德與玄齡的意見確實沒錯,唐若欲揚鞭西域,欲劈浪交州,欲利盡倭國,則需千千萬萬之工匠。

如何達成,則需看他何爲。

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387.第386章 太平道152.第152章 升級咯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70章 蜀都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569章 天地當爭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第568章 御批敕牒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193.第193章 科舉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152.第152章 升級咯292.第292章 河北養寶馬350.一日請假條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第531章 船臨飛鳥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569章 天地當爭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第562章 脫胡歸漢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第650章 最好的事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52章 江陵之謀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41章 江東舊夢第518章 稍遜風騷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43章 單刀對噴第15章 吾弟字幼常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70章 蜀都第591章 青兕劍客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78章 真名世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539章 俺大哥愛聽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560章 就是大送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630章 南北之爭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第580章 殘火復明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年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第578章 佳婿賢媳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461章 教育興社稷137.第137章 涿州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第621章 於漢何嘉焉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560章 就是大送第526章 志在安民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43章 單刀對噴第31章 科技進步點
250.第250章 打不過猴子387.第386章 太平道152.第152章 升級咯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70章 蜀都288.第288章 同一個劇本176.第176章 巨弩強勁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569章 天地當爭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第568章 御批敕牒196.第196章 我花開後百花殺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218.第218章 怛羅斯之戰第564章 但是我們造反強193.第193章 科舉201.第201章 入海問天第601章 損天下肥私己152.第152章 升級咯292.第292章 河北養寶馬350.一日請假條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第531章 船臨飛鳥386.第385章 中原板蕩第569章 天地當爭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第562章 脫胡歸漢149.第149章 敦煌古往出神將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第650章 最好的事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52章 江陵之謀241.第241章 攜民渡江309.第309章 伯約獨秀第41章 江東舊夢第518章 稍遜風騷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第43章 單刀對噴第15章 吾弟字幼常180.第180章 獻俘(感謝萌萌射八荒的盟主)第572章 戰事爲重第70章 蜀都第591章 青兕劍客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78章 真名世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353.第352章 請屈身忍辱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539章 俺大哥愛聽304.第304章 君子劉阿斗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21.第221章 忠良飼狼128.第128章 二伐三伐第560章 就是大送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630章 南北之爭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652章 東海十字路口373.第372章 公開的秘密第580章 殘火復明276.第276章 滅國如喝水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158.第158章 孔明孔明,你在看嗎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364.第363章 兩州四地皆死戰340.第340章 遙想公瑾當年194.第194章 世代努力與十年苦讀第486章 最好吃的朋友336.第336章 孔明師傅第102章 桃園有歸途第578章 佳婿賢媳211.第211章 各方安排251.第251章 再滅一國217.第217章 李唐家事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第461章 教育興社稷137.第137章 涿州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306.第306章 說好兩槍第621章 於漢何嘉焉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401章 古帝國榮光209.第209章 大破之丹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第446章 復見玄武門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560章 就是大送第526章 志在安民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43章 單刀對噴第31章 科技進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