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0章 彈劾

荊湖卷 790章 彈劾

秦林略爲思忖,霍的一下站起身來,拍了拍滿臉委屈的戚金,慨然道:“曾部堂有他的顧慮,可軍情萬變、兵貴神速,實在耽誤不起。咱們這就去找他,本官一定能討來出兵的部文!”

戚金大喜,從牛大力手中接過馬繮,親手扶秦林騎上照夜玉獅子,一行人揚鞭而去。

鐵獅子衚衕,曾省吾私宅。

當朝兵部尚書端坐書房,濃密的劍眉擰成了疙瘩,怔怔的盯着大書案上那疊粗牛皮紙套紅的邊鎮文牘,良久轉不開目光。

戚繼光在薊鎮花費十年心血編練新軍,加上張居正鼎立支持,兵部從各地抽調精兵強將,戶部籌措糧草餉銀,工部趕造新式槍炮,薊遼總督、順天巡撫、駐地各府州縣地方官通力協作,終於練成五萬精銳新軍——其中也少不了秦林扳倒貪官楊兆,又獻魯密銃、迅雷槍的功勞。

又是秋高馬肥胡虜南下叩關的時節,圖門汗、董狐狸聞得江陵相公張居正歸天,便開始蠢蠢欲動,戚繼光做好相應的部署,準備與他們決一死戰。

曾省吾手頭,這份戚繼光的親筆呈文寫得十分慷慨激昂:“夫遼東紛擾數十載,元兇巨魁實小王子、董狐狸二人,且小王子自號圖門汗,爲胡元帝室後裔,掌蒙古大汗印璽,乃我大明十世之仇……本總兵官率麾下將士,欲與胡元后裔決戰於戈壁朔漠,不必百戰生還,唯求報國捐軀!”

準,還是不準?單以沙場決戰而論,戚繼光身經百戰所向無敵,他十年磨一劍,此戰必勝不敗;可惜的是,戰爭的勝負從來不單憑前線將士決定……

僕人的傳報打斷了曾省吾的思緒:秦林和戚金求見。

“快請!”曾省吾眼睛一亮,立刻走出了二門,正好迎上腳步匆匆的秦林一行。

一個照面,秦林就在這位兵部尚書的眼睛裡看到了揮之不去的憂慮,情知他對張四維的事情已有所察覺。

曾省吾對秦林使個眼色,留戚金等人在外間客廳上坐着,將秦林請進後面書房。

“看來找秦長官這步棋是走對了,他和曾尚書的交情可好得很哪!”戚金美美的想着。

幾位年紀相仿的將軍也低聲議論,人人摩拳擦掌,說這次出兵一定沒問題了,興兵橫掃漠北,滅大明朝的十世仇敵,封狼居胥,建立衛青、霍去病、李靖、徐達那樣的功業,彷彿就在明天。

忠勇的邊關將士,哪裡知道朝廷裡的波譎雲詭?哪裡知道這京師皇城裡的爾虞我詐?不得不說,他們的想法實在太天真。

書房之中,秦林開門見山的問道:“曾尚書,你已經察覺到了?”

“不錯,”曾省吾滿臉苦澀的點了點頭,咬着牙關嘆口氣:“朝廷黨爭,從來一派說好,另一派無理也要辯三分,江陵黨屢次提出的奏章,嚴清、顧憲成、劉廷蘭等人必定反對,可這次咱們提張四維接任首輔大學士,他們竟一反常態的沒有反駁……”

曾省吾身爲兵部尚書,手裡也有些隱蔽在暗處的力量,雖沒有打探到實打實的消息,但林林總總的蛛絲馬跡彙總起來,都指向同一個結論,可怕至極的結論。

“大錯已經鑄成,此時悔之晚矣!”曾省吾搖頭嘆息着,投向秦林的目光帶着濃濃的愧疚。

呼~~秦林長出了一口氣,“曾尚書,你遲遲不批准戚帥呈文,原因便在於此。但戚帥十年嘔心瀝血之功,豈能毀於一旦?蘄遼總督耿定力是我的人,部文快些下去,戚帥未嘗沒有機會,何況以他統兵之才,就算朝局有所變動,保全大軍撤回關內,絕對是不成問題的。”

說罷,秦林就殷切的瞧着曾省吾,他已經把厲害分析得非常清楚了,戰,有滅百世之仇的可能,就算朝局有變,戚繼光也能統兵撤回關內,這是穩賺不賠的買賣。

“愚兄、愚兄……”曾省吾苦笑着搖了搖頭:“愚兄何嘗不知道戚帥用兵如神,戰則必勝不敗?可、可我擔心的是戚帥自己啊!”

大明朝凡在外統兵之名將,必受朝中言官攻訐,平時倒也罷了,朝局這樣變亂的時候,戚繼光兀自統帥大軍出塞,很容易受到政敵的誣陷,如果江陵黨無法像以前那樣保住他的話,這位大帥的結局,恐怕不會比胡宗憲更好,甚至更糟。

秦林怔了怔,完全明白了曾省吾的心意,長長的一聲嗟嘆:“曾尚書,你真以爲戚帥遠在邊鎮,對朝中局面全然不知?他這次求戰爲什麼格外急切,出去問問戚金,就全都明白了。”

曾省吾眼睛睜得溜圓,接着一言不發的走出書房,徑直走到了客廳。

“恭迎曾部堂!”戚金和將軍們跪下庭參,見曾省吾來得急切,只道是秦林說服他批准出關作戰,人人臉上都露出了喜色。

“戚金,站起來,我且問你,”曾省吾扶起戚金,急促的問道:“你家戚帥除了呈文之外,還和你交待了什麼?”

戚金撓了撓頭皮,答道:“他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咱們受國恩深重,自當以死報國……”

另一名將軍補充道:“出兵在即,咱們大帥又發了詩性,在紙上寫了幾句詩呢!”

“什麼詩?”曾省吾追問道。

“一句是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一句是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戚金唸誦着詩詞,記得很清楚。

原來他要學於少保!曾省吾心頭大震,木立良久,才嗟嘆道:“我看低了戚帥,我不如戚帥……好,這就發下部文,移文薊遼總督府、順天、保定、遼東三巡撫,若敵寇來襲許你們大舉出塞反擊,再上奏朝廷,即刻請命出師,這樣就更加名正言順,也便於各總兵各衙門各府州縣配合作戰。”

戚金大喜過望,跪下磕了三個響頭,喜滋滋的爬起來。

秦林也走了來,補充道:“上奏要儘快,曾尚書你看今天能不能?”

“我現在就寫!”曾省吾立刻吩咐僕人磨墨鋪紙。

忽然曾省吾眉頭皺起:“明天就是早朝之期,這道奏章不見得能通過,要是耽誤下來,恐怕……”

“無妨,內閣找申閣老,司禮監我去和張宏說一聲,今天就能走完票擬、批紅、制誥的手續!”秦林十分篤定的說道。

張宏自己心裡有數,能坐上司禮監掌印的位置最該感謝誰,這個面子他是一定要賣給秦林的。

“好!”曾省吾深深的看了看秦林,很快就低下頭奮筆疾書。

戚金和他的夥伴們聽得呆了,互相看一看,都掩飾不住眼睛裡的喜色,都知道秦太保有辦法,可沒想到他連司禮監掌印都能搞定,爲人又極講義氣,大帥這位兄弟,確實沒交錯啊!

曾省吾寫完奏章,又批覆部文,向薊遼總督府等處行文。

秦林給薊遼總督耿定力寫了一封私信,讓他全力配合戚繼光作戰,然後不辭辛勞的跑去司禮監找張宏幫忙,話剛說完內閣票擬過的奏章就到了,上面墨跡未乾。

曾省吾這道奏章寫得比較隱晦,表面上看起來像是例行嚴防死守,防守自然缺不了反擊,總不可能被動挨打嘛,實際上就暗含了允許戚繼光出兵塞外,與敵寇決一死戰的意思。

內閣票擬和司禮監也都順着這個意思走,或許萬曆沒看出來,或許他忙着另外的事情,心思沒放在這上面,奏章很快得到批紅。

秦林又請張小陽幫忙,到了黃昏時分,傳旨的天使已出了德勝門,由戚金和衆位將士護送,奔向北方的薊鎮前線。

馬蹄聲聲,秋風獵獵,落日餘暉把他們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知這場大戰之後,將有幾人得勝而歸,有幾人血灑疆場……

曾省吾奏章送到內閣的時候,首輔張四維、次輔申時行、新任三輔餘有丁在文淵閣值班,於是奏章毫無疑問的得以通過,順利得到了票擬。

申時行又從書桌上拿起一本奏章,翻開看看就不以爲然的笑了起來:監察御史丘橓彈劾故太師首輔張居正十項大罪,請朝廷追奪其官爵、諡號,嚴查張居正黨羽,革去“殘虐害民”的新政,恢復祖宗舊有制度。

“又一個想騙廷杖的,”申時行搖着頭笑笑,提筆就在底下批了留中不發四個字。

留中不發,就是讓皇帝把這道奏章扔進垃圾桶,雖然皇帝不一定按票擬辦事,但司禮監那邊見到留中不發四個字,一般就會把奏章放在最底下,皇帝幾百本當然看不完,剩下的打回到司禮監,還是扔垃圾桶了。

餘有丁聞聲擡起頭,想騙廷杖的清流名士永遠不會斷絕,倒也不以爲意,朗聲道:“張老先生,申老先生,在下略治薄酒,今天咱們在弊宅一醉方休,王尚書、李尚書這些故交也會光降寒舍。”

他是新入閣的江陵黨幹臣,備了酒席請請早入閣的兩位前輩。

張四維微微皺了皺眉:“兩位先去吧,愚兄稍微晚點,這裡還有二十多本沒有擬完。”

申時行是老好人,連聲說等等也無妨。

“咱們之間還講什麼客氣?做主人的去晚了,三壺尚書李幼滋一定會先被餓死的!”張四維哈哈笑着開個玩笑,力勸餘有丁和申時行先走。

“鳳磐兄,咱們先走一步,在弊宅恭候大駕啊!”餘有丁很熱情的拱拱手,和申時行一塊離開。

這兩位前腳剛走,張四維就拿起了那疊奏章,翻找到丘橓那份,不曾有片刻的遲疑,提筆就塗掉了申時行票擬的留中不發四字,重新寫下“交發廷議”。

司禮監,年老的張宏慢慢翻着內閣交來的奏章,突然間昏花的老眼睜得極開,瞳孔變得極大,手抖了抖。

張鯨、張誠注意到司禮監掌印的異動,互相看了看,同時投去了狐疑的目光。

張宏若無其事的將丘橓的奏章放在了一大疊奏章的最底下,慢條斯理的道:“這道奏章想是放錯了,湖南來請賑災,就該戶部直接發落了嘛,什麼都來麻煩聖上,要六部九卿做什麼用呢?”

張誠、張鯨又低下了頭,眼觀鼻鼻觀心一言不發。

張宏後背冷汗浸出,暗自抱怨不迭:張鳳磐啊張鳳磐,你搞什麼鬼?彈劾故太師張居正和江陵黨衆大臣的奏章,你竟把申時行的留中不發塗掉,改成交發廷議,要故作清高也別來這麼一手啊!

這就是秦林扶張宏一把的好處了,和張鯨張誠只想着如何討好萬曆不同,張宏老成持重,識大體顧大局,纔有此時的舉動。

奏章由小太監抱去了養心殿,本來是由秉筆太監送去就行,張宏兀自不放心,跟着一塊去了。

萬曆端坐書桌後面的御座,一本一本翻看奏章,作爲大明皇朝的九五至尊,他要處理的政務非常之多,大部分的奏章都只是粗略的看看,就照例按票擬的意思來辦了,少數不妥的,纔會發回內閣重新票擬,極少數最關鍵最緊要的,纔會拋開票擬,在司禮監協助下自己動筆批紅。

要是事必躬親,大明朝的皇帝恐怕幹個兩三年就會活活累死。

張宏見狀終於把提着的心放了下來,萬曆並沒有什麼反常,那本塞在最底下的奏章,應該不會被他看到吧。

哪曉得張鯨不聲不響的走到萬曆身邊,從奏章底下抽出張宏剛剛塞進去那本,諂笑着呈上:“皇爺,這本請您仔細看看,說的話倒有點意思。”

張宏只覺心頭咯噔一下,再看看張鯨和張誠目光裡分明帶着戲謔之意,原來他倆早就看穿了張宏的舉動,直到此時才予以揭穿。

萬曆面色不變,唯有嘴角微微翹起,接過那份奏章之後,故作詫異之色:“咦,難道張太師竟會如此不堪嗎?明日朝會,發文武百官廷議!”

張宏只覺眼前一黑,慌得手足無措:這位陛下,究竟要做什麼?張四維,張鯨,丘橓,他們又想幹什麼?

412章 想歪了273章 火藥庫爆炸案1066章 意外失蹤294章 商業帝國660章 爲將軍牽馬六十一章 真兇是誰131章 秦淮歌女1107章 以退爲進225章 老瘋子640章 敕勒川601章 冤家路窄49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177章 鎖定嫌疑501章 拖油瓶734章 浙兵疾苦236章 午夜兇聲1031章 勘察佛塔243章 操弄人心828章 忠心耿耿181章 河底的秘密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231章 善惡有報764章 失手被擒995章 製造內訌703章 畫影圖形918章 彈冠相慶559章 一箭雙鵰676章 真誠的祝願881章 龍虎交匯315章 泰山斗法小婿遭殃557章 連根拔起502章 身負天命863章 瞞天過海979章 意料之外1122章 千秋家國事340章 鹿長官高升333章 緣定雙姝352章 整修衙門597章 徐文長的古怪334章 燭影搖紅夜未央上372章 峰迴路轉586章 爲淵驅魚898章 雞公嶺第10章 臭蒿487章 清理積案766章 斷龍石820章 拯救加拉夏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225章 老瘋子223章 三英會248章 他鄉遇故知1105章 天台先生698章 分裂的死屍1031章 勘察佛塔976章 嫌疑545章 大刑侍候516章 浮屍傳警865章 無中生有263章 身死名裂302章 險惡居心683章 指點江山738章 指鹿爲馬856章 爭渡1023章 納黎萱695章 疑竇重重930章 韜光養晦六十章 端倪初現919章 都門潛流382章 保辜期限688章 征服考官第9章 無效228章 潛規則187章 完璧歸趙229章 意外之喜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574章 熊貓眼徵623章 真王霸之氣508章 傀儡幫兇337章 新婦回門152章 老泰山859章 誰來侍寢1007章 原來如此863章 瞞天過海991章 熟悉的味道986章 昏昏昭昭306章 畏罪潛逃123章 徐大小姐1121章 反其道而行之1053章 勿謂言之不預201章 死亡真相808章 三塊碎屍461章 聖眷優隆714章 就地正法319章 竟是誰家之天下482章 再上兵部五十一章 蛋糕要做大416章 還你一計1136章 平壤大會戰573章 響徹天際的鈴聲504章 見紅了
412章 想歪了273章 火藥庫爆炸案1066章 意外失蹤294章 商業帝國660章 爲將軍牽馬六十一章 真兇是誰131章 秦淮歌女1107章 以退爲進225章 老瘋子640章 敕勒川601章 冤家路窄491章 屋漏又逢連夜雨177章 鎖定嫌疑501章 拖油瓶734章 浙兵疾苦236章 午夜兇聲1031章 勘察佛塔243章 操弄人心828章 忠心耿耿181章 河底的秘密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231章 善惡有報764章 失手被擒995章 製造內訌703章 畫影圖形918章 彈冠相慶559章 一箭雙鵰676章 真誠的祝願881章 龍虎交匯315章 泰山斗法小婿遭殃557章 連根拔起502章 身負天命863章 瞞天過海979章 意料之外1122章 千秋家國事340章 鹿長官高升333章 緣定雙姝352章 整修衙門597章 徐文長的古怪334章 燭影搖紅夜未央上372章 峰迴路轉586章 爲淵驅魚898章 雞公嶺第10章 臭蒿487章 清理積案766章 斷龍石820章 拯救加拉夏五十五章 隔空猜物225章 老瘋子223章 三英會248章 他鄉遇故知1105章 天台先生698章 分裂的死屍1031章 勘察佛塔976章 嫌疑545章 大刑侍候516章 浮屍傳警865章 無中生有263章 身死名裂302章 險惡居心683章 指點江山738章 指鹿爲馬856章 爭渡1023章 納黎萱695章 疑竇重重930章 韜光養晦六十章 端倪初現919章 都門潛流382章 保辜期限688章 征服考官第9章 無效228章 潛規則187章 完璧歸趙229章 意外之喜七十四章 高手高手高高手574章 熊貓眼徵623章 真王霸之氣508章 傀儡幫兇337章 新婦回門152章 老泰山859章 誰來侍寢1007章 原來如此863章 瞞天過海991章 熟悉的味道986章 昏昏昭昭306章 畏罪潛逃123章 徐大小姐1121章 反其道而行之1053章 勿謂言之不預201章 死亡真相808章 三塊碎屍461章 聖眷優隆714章 就地正法319章 竟是誰家之天下482章 再上兵部五十一章 蛋糕要做大416章 還你一計1136章 平壤大會戰573章 響徹天際的鈴聲504章 見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