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百年大計

王鎮惡和陶淵明都屬於草根一族,對於路強回江陵第一件事就處罰他們,是即羞愧又惶恐。原本早早就要來請罪的,一來路強剛回來需要休息,而今天又被別人趕在了他們前邊,所以現在一直都在外邊候着,聽路強傳見,立刻就進來了。

路強剛剛一直在和天鬆玩無影腳,所以並不知道他們二人已經來了,眼見二人一副惶恐的表情,頓時明白過來。

其實這件事也不能完全怪他們,畢竟他們的想法和地位與自己不同,自己不在的時候,他們還需要江陵這些本土勢力的支持,所以對那些紈絝有所放縱,也是在所難免的。

路強雖不想真的責怪他們,但也必須藉此機會敲打他們一番,不然時間長了,他們也很容易沾染那些士族氣息。

隨便說了幾句昨天的話,連批評帶安撫地說了他們一通後,就把話風一轉,提到明年開春討伐盧循的事上來。

王鎮惡作爲荊州第二號人物,對於盧循的情況還是有所瞭解的。聽了路強的話,皺着眉頭想了一會,才道:“大人,請恕屬下直言,荊、江二州目前正屬於恢復元氣的時候,實在不宜動兵啊!”

路強不由嘆了口氣,道:“我又何嘗不知現在開戰實屬不智,只是時不我待啊!我們在養精蓄銳,盧循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東有二劉虎視,西有桓玄在蜀中厲兵秣馬,如果再不除掉盧循這顆毒瘤,時間久了,必然會成爲我荊州的心腹大患”

“縱觀這三方,蜀中的桓玄實力雖然最弱,但他憑藉蜀中天險,卻是最難討伐的,而二劉的北府強軍就更不用說了,以我們目前的實力,根本不足與他們開戰,所以本官才最終選定盧循”

聽了路強這番剖析,二人都不說話了,二人雖然都是才智高絕之士,但說到全局觀,卻無法同路強比了。

王鎮惡沉吟片刻,又道:“既然大人已經決定,那我等全力配合就是了,荊、江地區一直都是糧食主產區,所以糧草不成問題,屬下擔心的有兩點,一是拿下廣州之後,對廣州地區的安撫,另外就是銀錢方面”

“大人優待軍屬,薄稅養民,又不與民爭利,不論那一條,都是富國強民的長久之計,只是一時還看不出效果,而戰後又需大量銀錢獎賞將士,所以這方面還需大人提個章程出來”

錢啊!又是錢,都說錢不是萬能的,可沒有錢卻真是萬萬不能地。怎麼才能最快地積攢下銀錢呢?

路強知道荊、江士族豪門家都有錢,可總不能上門去搶吧?那自己不成土匪了?腦中忽地靈光一現,代千秋的私鹽搞得怎麼樣了?聽說那東西可是一本萬利啊!

不過路強雖知道私鹽這東西來錢快,卻還是不太明白,遂對二人道:“你們對鹽這東西如何看?”

路強當然不能告訴他們,自己正準備做最大的鹽販子。

陶淵明管理的是具體事務,對這方面知道的比王鎮惡多一些,聽路強問起,忙答道:“鹽鐵這些東西一直都是由官府管控的,不過之前荊州一直都在桓家的掌控之中,桓家爲了拉攏荊州的士族豪門,將鹽的經營之權交給了他們,而我們剛執政荊州時間不長,所以還沒有將鹽的專營收回來”

路強明白,私鹽之所以猖獗,就是因爲各地的鹽稅太重,一旦鹽從產地到普通百姓手中,要翻上幾十倍,這也就給了那些鹽梟機會。

鹽作爲重要的生活用品,買賣之權掌握在商人手中,雖說有助於市場流通,可這個時代沒有那麼健全的法律,世家大族壟斷世經營,隨意加價,或以次充好,不但擡高了鹽價,更沒什麼公平競爭可言。

所以這項專利,還必須掌握在自己手中。

只是自己剛剛從荊、江大族手中奪來不少土地,如果再把鹽的經營權收回來,那些斷了財路的士族豪門,會不會有什麼想法呢?

“嗯!這件事得小心點,不過官府不收回你們經營鹽的權利,官府也開個鹽鋪總成了吧?”

一個比較不陰損的主意很快在路強腦中成形了,而這個主意也並不單單隻針對荊、江的士族豪門。

以私鹽攪亂其他地區的經濟,而荊、江地區卻可以公平買賣,這一招殺人不見血,可以說比十萬大軍都管用。

看着路強詭異的眼神,王鎮惡、陶淵明二人似有所悟,估計大人又有主意了,也不知道這回是誰倒黴?

陳柄生是真的快被這個豬一樣的長孫氣瘋了,紈絝點也就罷了,居然還穿着官府招搖,這不就是在作死嗎?

陳坤有些幸災樂禍地看了眼跪在地上的大哥父子,有個好兒子就是爭臉啊\心中已經樂開了花,臉上卻不敢有絲毫表露,一副爲大哥父子開脫的表情對老爹道:“父親,兒子覺得事情沒那麼嚴重,濤兒雖受到些驚嚇,但這對他今後來說,未嘗不是件好事。另外路大人那裡,我們大不了再送出去些土地也就是了”

聽了兄弟的話,陳亮先是感激地看了眼兄弟,也跟着道:“對、對,反正我們家地多的是,再給路大人送去些,無論如何得讓濤兒重回府衙”

陳柄生聽了兩個兒子的話,差點沒氣過去,這兩個敗家玩意,照你們這麼敗下去,陳家有多少家產也不夠敗禍的啊!看來陳家將來只能寄託在羽兒身上了。

“咳…”

猛地咳嗽幾聲後,才喘着氣道:“你、你們知道路強在長沙見了蒯家主之後,蒯家都幹了什麼嗎?”

陳亮每天的工作就是吃喝piáo賭,長沙發生什麼事,跟他半毛錢關係都沒有,聽了老爹的話,猶如得了老年癡呆一般,很自然低晃了晃大腦袋。

陳柄生對這個大兒子已經失望透頂,手指着外面,氣道:“滾…給我滾出去”

陳坤見狀,忙輕扶父親的後背爲老爹順氣,道:“父親說的是開設學堂的事?”

陳亮爺倆連滾帶爬地出去了,陳柄生才道:“想要陳家不敗,想要羽兒在路強身邊得到重用,我們必須什麼事都得走在荊、江士族們的前面,這次我們已經被動了,所以要盡最大能力補救”

“路強不是要給那些泥腿子家的小孩開辦學堂嗎?別人家開一個,我們家開三個,而且還要免除所有的費用,知道了嗎?”

陳坤立刻就明白了老爹的良苦用心,點頭道:“父親放心,兒子這就去辦”

二兒子辦事的能力還是很讓陳柄生放心的,點點頭又道:“傳我的話,把濤兒送到鄉下農莊住一段時間,沒我的話不許回來”

見兒子似乎想勸,接着道:“如果老大不肯,告訴他,以後他兒子的例錢全部取消,也不要再妄想去府衙任職”

陳坤心裡已經千肯萬肯了,又怎會不答應?老大完了,他當然就是第一繼承人了。強壓住要飛起來的眉毛,躬身答應之後退了出去。

看着兒子的背影,陳柄生不由長嘆了口氣,人也像一下蒼老十幾歲一般,二兒子的心思他怎能不明白?可明白又有什麼用,陳家還得靠他們父子延續下去。

“路大人,你到底想把我們這些士族弄到什麼程度啊?”

路大人一直都很忙,十幾天後,由他牽頭,江陵各大家出資的十所學堂正式開館收學生了。

聽說學館不收任何費用,而且將來還有望進入更高學府,以及成爲府衙的役員,百姓們紛紛將孩子送來,很短時間內,十所學館就人滿爲患。

這個時候陳柄生又顯示出不同其他士族家的大氣,再次斥資開了五家學館。爲此陳老家主還得到路大人的親自接見和讚揚,並恢復了他長孫的官身。

這樣一來,其他世家紛紛效仿,很短時間內就解決了學館人滿,孩子無處可待的情況。

同時開了這麼多學館,師資就成了問題,不過好在他們都是蒙學,沒有太深奧的東西需要學。

而路強此舉無疑給了天下寒門士子豎了一個大風向標,一時間那些入仕無門的寒門學子紛紛組團向江陵涌來,這個效果卻是路強沒有想到的。

隨即由陶淵明出面,會同包括陳家在內的幾大世家,商討在荊、江境內開設官鹽鋪的事。

這段時間,荊、江的士族豪門,都讓路強層出不窮的手段嚇住了,而且他們很明白,陶淵明說的客氣,與各大家一起經營鹽利,如果誰不答應,就會被立刻從這個高利潤的行當中踢出去,所以這項舉措得以順利在荊、江大地推行下去。

在關注這兩件大事的同時,路強也親自帶人加入進秋收之中。

大豐之年,最高興的莫過於百姓了,在荊州有地種,不用交那麼多賦稅,不用懼怕有錢人,這天下還有比這裡更好的地方嗎?

百姓得到實惠,直接帶動的就是經濟,而經濟的繁榮,最得利還是官府的稅收。

雖說府庫日漸充盈,不過戰爭是最燒錢的,現在江陵刺史府每天研究最多的就是如何弄到更多的銀子。

而在這同時,徵兵也在繼續着。

隨着各地的流民的涌入,兵員也有了很大保證,江陵城外的大營,很快就再次進駐了五萬大軍,每天營內的cāo演聲不絕於耳。

幾乎所有人都能感覺到,戰爭的腳步已經越來越近了…

第10章 來個高人第269章 最大籌碼第303章 中原鐵軍第31章 人怕出名第68章 主動出擊第115章 張網以待第152章 第一次交戰第263章 沒完沒燎第199章 主動撤兵第297章 明珠的用途第97章 再來毒計第187章 喜事第302章 劉嗣女的後路第289章 欺人太甚第237章 震懾第85章 從這裡開始第38章 救美第192章 大風起兮第30章 只是一刀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83章 廣陵故人第247章 體面地結束第55章 改道江陵第217章 中原鐵騎第55章 改道江陵第188章 新生事物第247章 體面地結束第309章 四面圍城第124章 龍兄虎弟第278章 主動找茬第258章 輕裝上陣第291章 烽火第178章 傳說第275章 心結第270章 餘波未平第50章 重返建康第69章 月黑風高夜第176章 蛇蠍女人第93章 江州攻略第200章 水面之戰第204章 皇親第250章 燕地消息第127章 重大發現第144章 面子之爭第181章 特種部隊第188章 新生事物第146章 內鬼第63章 託付第34章 一箭之功第63章 託付第268章 收網第7章 金殿之上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231章 應對之策第221章 奇兵第198章 詭計多端第191章 失敗的滋味第324章 雲動第270章 餘波未平第261章 拓跋珪的反應第320章 幫手第5章 皇帝近侍第247章 體面地結束第131章 難題第10章 來個高人第166章 刺史家事第101章 意外來客第104章 下一個目標第209章 奸細第81章 暗流第133章 踏浪而來第164章 關懷備至第40章 後院有火第8章 早做準備第209章 奸細第59章 翻手爲雲第269章 最大籌碼第68章 主動出擊第270章 餘波未平第326章 大帝 終章第228章 決堤了第291章 烽火第242章 聞風而來第129章 爾虞我詐第267章 草原明珠第294章 甕中之鱉第91章 良禽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272章 挖坑第4章 不再孤單第24章 茅山老道第281章 百濟人的反攻第96章 豈能罷休第74章 開始攻城第309章 四面圍城第228章 決堤了第207章 第一天第290章 大年夜第167章 留個尾巴
第10章 來個高人第269章 最大籌碼第303章 中原鐵軍第31章 人怕出名第68章 主動出擊第115章 張網以待第152章 第一次交戰第263章 沒完沒燎第199章 主動撤兵第297章 明珠的用途第97章 再來毒計第187章 喜事第302章 劉嗣女的後路第289章 欺人太甚第237章 震懾第85章 從這裡開始第38章 救美第192章 大風起兮第30章 只是一刀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83章 廣陵故人第247章 體面地結束第55章 改道江陵第217章 中原鐵騎第55章 改道江陵第188章 新生事物第247章 體面地結束第309章 四面圍城第124章 龍兄虎弟第278章 主動找茬第258章 輕裝上陣第291章 烽火第178章 傳說第275章 心結第270章 餘波未平第50章 重返建康第69章 月黑風高夜第176章 蛇蠍女人第93章 江州攻略第200章 水面之戰第204章 皇親第250章 燕地消息第127章 重大發現第144章 面子之爭第181章 特種部隊第188章 新生事物第146章 內鬼第63章 託付第34章 一箭之功第63章 託付第268章 收網第7章 金殿之上第183章 人心之變第231章 應對之策第221章 奇兵第198章 詭計多端第191章 失敗的滋味第324章 雲動第270章 餘波未平第261章 拓跋珪的反應第320章 幫手第5章 皇帝近侍第247章 體面地結束第131章 難題第10章 來個高人第166章 刺史家事第101章 意外來客第104章 下一個目標第209章 奸細第81章 暗流第133章 踏浪而來第164章 關懷備至第40章 後院有火第8章 早做準備第209章 奸細第59章 翻手爲雲第269章 最大籌碼第68章 主動出擊第270章 餘波未平第326章 大帝 終章第228章 決堤了第291章 烽火第242章 聞風而來第129章 爾虞我詐第267章 草原明珠第294章 甕中之鱉第91章 良禽第210章 變生肘腋第272章 挖坑第4章 不再孤單第24章 茅山老道第281章 百濟人的反攻第96章 豈能罷休第74章 開始攻城第309章 四面圍城第228章 決堤了第207章 第一天第290章 大年夜第167章 留個尾巴